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及这些指标在体检筛查动脉硬化上的应用。方法对481例体检人员进行CAVI、ABI、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对于ABI,CAV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相关度更高(r=0.437,P=0.001),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与未检出斑块的人群CAVI、AB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AVI正常与异常人群比较, ABI无显著性差异,而IMT、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AVI和ABI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均有相关性,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给出CAVI的正常值范围对于早期诊断动脉硬化更为敏感,但各个指标之间不能相互替代,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75例不伴高脂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常规降压治疗)和治疗组(n=39,常规降压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末时,他汀治疗组的DBP下降不明显(P>0.05),SBP、PP及CAVI均有明显降低,与基线值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功能和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3.
陈莲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230-2232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超体质量、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者血压和心踝血管指数(cAvi)、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对动脉硬化与高血压评价的作用。方法将该院2013年9—12月接诊的675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检者身高、体质量与腰围的测量,进一步计算出BMI。使用动脉硬化测量仪检测CAVI与血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中心性肥胖发生率分别为74.9%(329/439)、61.0%(144/236),超体质量发生率分别为48.1%(211/439)、35.6%(84,236),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6.4%(72/439)、9.3%(22/236)。其中超体质量、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者血压明显较BMI、腰围正常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体质量、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者较BMI、腰围正常者更容易患高血压。此外.单一BMI或腰围检测值无法准确体现动脉硬化与肥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踝指数、踝臂指数与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相关性和可评价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收诊的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观察组;另选择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无创动脉硬化自动检测装置(VS-1000日本福田动脉硬化检测仪)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肱动脉-踝动脉的CAVI和ABI检测,记录指标。结果观察组的PWV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偏高(P<0.05);观察组AB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踝指数、踝臂指数与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可以很好的反映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踝臂指数作为无创、简单易行的检查动脉硬化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与大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显示,踝臂指数能够有效监测下肢外周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病变程度,并对其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对于筛查、评估以及早期诊断动脉硬化性疾病,更好地防止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重点就踝臂指数在动脉硬化性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不同分期时心踝指数(CAVI)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的相关性。方法2012-2013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参照Mogerscn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分为5组,每组20例。检测CAVI及臂踝指数(ABI),同时检测血清CR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分期越高,CAVI、ABI及CRP数值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I和ABI随着糖尿病肾病分期进展而增高,CRP也明显升高,CAVI和ABI可作为早期干预治疗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尿肌酐及颈动脉斑块与心-踝血管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19例行心-踝血管指数(CAVI)检测并具有血脂、血糖、颈动脉斑块等指标的老年住院患者,根据是否高血压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是否升高,分为对照组(无高血压且尿白蛋白/尿肌酐30mg/g,n=16)、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且尿白蛋白/尿肌酐30mg/g,n=73)及早期高血压肾病组(高血压且尿白蛋白/尿肌酐≥30mg/g但≤300mg/g,n=30)。根据CAVI是否升高分为CAVI升高组(CAVI≥9.0m/s)及CAVI正常组(CAVI9.0m/s)。结果 (1)早期高血压肾病组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CAVI高于对照组及单纯高血压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AVI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呈直线相关(P0.05)。(2)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对照组(37.50%)单纯高血压组(63.01%)早期高血压肾病组(80.00%)(P0.05)。CAVI升高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CAVI正常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CAVI升高的高血压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更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CAVI与尿白蛋白/尿肌酐及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有效性和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CCA)的内膜-中层厚度(IMT)、超声心动图A/E比值、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测量120例高血压患者的心踝指数、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心动图A/E值、血清CRP、同型半胱氨酸。结果高血压患者的CAVI除与IMT、A/E值显著相关外,还与血清CRP、同型半胱氨酸相关联。结论 CAVI或许可以作为原发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室舒张功能的标志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 DCB)联合血管减容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 LEAOD)病人血运重建率、血管内皮功能及踝肱指数( ABI)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年 6月至 2021年 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 LEAOD病人 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 n=50)予 DCB,研究组( n=50)予 DCB联合血管减容。比较靶血管通畅率、靶血管血运重建( TLR)率、再狭窄率、 Rutherford分级情况、血管内皮功能、 ABI、下肢动脉最小管腔直径( MLD)晚期管腔丢失( LLL)值。结果术后 12个月,研究组靶血管通畅率( 92.00%,46/50)均较对照组( 74.00%,37/50)高( P<0.05)。术、后 12个月,研究组 TLR率( 2.00%,1/50)、再狭窄率(0,0/50)均较对照组(18.00%,9/50)、(12.00%,6/50)低( P<0.05)。术后,两组 Rutherford分级情况均优于术前( P<0.05)且研究组 Rutherford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Z=-2.21,P=0.027)。术后个 12个月,两组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程度值( 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程度值( NMD)、足背动脉 ABI、胫后动脉 ABI均高于术前( 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个12个月,两组的下肢动脉 MLD、LLL值均低于术后次日( P<0.05)且研究组动脉 MLD高于对照组( P<0.05)下肢,,LLL值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DCB联合血管减容能提高 LEAOD病血管通畅率,降低 TLR率、再狭窄率,改人靶,善 Rutherford分级情况、血管内皮功能、 ABI,调节下肢动脉 MLD、LLL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下肢血管彩超联合踝臂指数对老年下肢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对355例老年下肢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与踝臂指数检查。结果 (1)踝臂指数检测结果 :踝臂指数在1.30~1.09有39例(10.9%)、1.08~0.90有100例(28.2%)、0.89~0.50有152例(42.8%)、<0.50有64例(18.2%)。(2)下肢血管彩超结果 :1级有128例(36.1%)、2级有175例(49.3%)、3级有47例(13.2%)、4级有5例(1.4%)。(3)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彩超结果的关系:踝臂指数在1.30~1.09、1.08~0.90、0.89~0.50、<0.50的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有异常改变分别有8例(20.5%)、37例(37.0%)、113例(74.3%)、53例(82.8%)。结论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彩超结果有一定的正相关,二者联合检查对老年下肢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海泉  赵静  藏萍 《安徽医药》2014,(11):2170-2172
目的:研究踝肱指数( 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 PAD)中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ABI〈0.9为切割点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检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21例(19.8%),其中无临床症状者10例。和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 h血糖(2 hP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踝肱指数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且无创、价廉、简单,患者易接受。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引起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超联合踝肱指数(ABI)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治疗前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下肢ASO患者45例,于介入前和介入后分别利用彩超及ABI检测方法对患者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患者峰值血流速度(PSV)及ABI测值.结果 介入后较介入前PSV显著降低(P<0.05),ABI升高(P<0.05).介入治疗前 ABI与PSV呈负相关(r=-0.295,P<0.05),介入治疗后ABI与PSV呈负相关(r=-0.302,P<0.05).结论 ABI检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ASO病变介入术前病情及术后疗效的评估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探讨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论证ABI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的住院或门诊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与血管彩超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相关性,通过踝臂指数与血管彩超的对比,确定踝臂指数在筛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正常范围。方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人,观察组为随机筛查的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为经实验室检查排除糖尿病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等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检查相关性好,超声检查发现的血管病变程度随踝臂指数下降而严重,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的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糖尿病病程与踝臂指数成反比,和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成正相关。结论ABI在1.09时彩超检查即出现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狭窄,对糖尿病患者ABI<1.10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踝臂血压指数(AB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欧姆龙动脉硬化测定仪同步监测体检人员ABI、心率、平均动脉压,同时记录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ABI与心率、平均动脉、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BI与年龄成正相关,P〈0·001;ABI与心率成负相关,P〈0·001;ABI与性别之间有一定关联,P值接近0·05。ABI与身高、体重、MA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体检人群中,推广ABI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脉搏波动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对比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随机选择我科住院冠心病患者165例,再据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将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90例)和非糖尿病组(75例)其中糖尿病组,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8.5%组、HbA1c8.5%~10.0%组和HbA1c>10%组,测定PWV,ABI水平。结果糖尿病冠心病组PWV高于非糖尿病冠心病组(P<0.05),且PWV随HbA1c升高呈升高趋势;糖尿病冠心病组的ABI低于非糖尿病冠心病(P<0.05),随HbA1c升高呈降低趋势;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为严重;结论 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更重,PWV、ABI等动脉硬化指标与HbA1c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旭  孙振学  邸茹杰  刘辉 《河北医药》2010,32(23):3290-3292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探讨踝臂指数(ABI)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269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科林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受试者的ABI值。结果冠心病患者中合并PAD者82例,总患病率为30.5%,女性PAD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6.6%比21.0%,P〈0.01)。PAD组年龄、总胆固醇、缺血性脑卒中显著高于非PAD组(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总胆固醇及缺血性脑卒中是冠心病患者伴PAD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是筛查冠心病患者伴PAD的简单易行又可靠的指标,性别、年龄、总胆固醇及缺血性脑卒中是冠心病患者ABI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的价值。方法4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统计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了解患者院外再生性血管狭窄发生情况、肢体保全情况、初始血管通畅率及二期血管通畅率。结果40例患者接受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患者失败,其手术成功率为100.00%。40例患者中38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00%。围术期2例出现穿刺点血脓,1例出现动脉穿孔,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其中穿刺点血脓患者自行吸收愈合,动脉穿孔患者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后止血,围术期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45条患肢术前踝肱指数为(0.41±0.12),术后7 d逐步增长至(0.82±0.15),术后7 d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98,P=0.000<0.05)。术后跟踪随访1年,有3例患者出现再生性血管狭窄,发生率为7.50%;无一例患者接受截肢,肢体保全率为100.00%;其中初始血管通畅患者35例,初始血管通畅率为87.50%,二期血管通畅患者34例,二期血管通畅率为85.00%。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中给予患者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效果明显,初始血管通畅率、二期血管通畅率、治疗有效率均较高,且术后患者踝肱指数改善显著,并发症少,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胡秋源  吴继雄  许邦龙  王敏  华锦胜  程诚 《安徽医药》2015,19(10):1975-1977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与不同严重程度冠心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将16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严重病变组,所有患者均收集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踝臂指数等基本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踝臂指数在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严重病变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踝臂指数随病变程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踝臂指数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等有一定临床意义,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50条肢体),均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部分患者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分析髂动脉、股腘动脉以及膝下动脉手术成功率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随访24个月,评估病变血管畅通率.结果 50条肢体共51处病变,其中37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14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4.1%(48/51),术后踝肱指数为(0.7±0.2),显著高于术前的(0.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静息痛消失,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增加.不同病变部位分析,髂动脉病变手术成功率为100.0%(20/20),术后6月、12月及24月动脉畅通率分别为100.0%(20/20)、95.0%(19/20)、85.0%(17/20);股腘动脉病变手术成功率为95.2%(20/21),术后6月、12月及24月动脉畅通率分别为90.5%(19/21)、76.2%(16/21)、66.7%(14/21);膝下动脉病变手术成功率为80.0%(8/10),术后6月、12月及24月动脉畅通率分别为70.0%(7/10)、60.0%(6/10)、40.0%(4/10).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膝下动脉术后再闭塞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