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岳瑛  宗珊  车志丹  何津  王金莉  郑乐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191-4192
脐血移植因来源广泛、采集容易、其造血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所包含的免疫细胞在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较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很有希望成为骨髓移植的替代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绝对数量较少,使其目前仅能主要应用于儿童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恢复时间延迟;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植入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特点,总结循证护理方法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9例SAA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循证护理方法分析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SAA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实施.结果:在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头痛、味觉改变、恶心、呕吐、咽痛、口腔溃疡等.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并有效实施,SAA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方法分析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SAA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相关问题,总结合理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防治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联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安全性、疗效,以及对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扩增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组织相容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PBSC共同移植治疗2例白血病。结果联合移植无明显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ANC)≥0.5×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5d、17d,血小板(P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21d、25d。移植后30d经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显示完全供者型植入。1例发生Ⅱ度急性GVHD(aGVHD)。2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完全缓解(CR),目前持续CR。结论MSC联合HLA全相合PBSC移植治疗白血病安全、有效、可行性大,MSC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造血重建有促进作用,对GVHD及GVL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侧脑室内注入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脑瘫大鼠治疗效果。方法采集足月新生儿脐带血100ml,分离、培养、纯化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检测和鉴定。将七日龄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实验组(缺血缺氧性脑瘫模型)90只,实验组随机分为5组:脑瘫模型组(CP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移植组、mNGF移植组、hUCB-MSCs移植组及hUCB-MSCs联合mNGF移植组。造模成功后1周,将hUCB-MSCs、mNGF分别注入左侧侧脑室,假移植组注射PBS液,移植后第1周、2周、3周,观察5溴-2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脐血MSCs的存活、迁移,移植后第4周,对每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能力进行评估并检测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及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1)人脐血MSCs主要分布在左侧侧脑室、额叶、顶叶皮质及白质,随时间进展,向四周脑组织转移,Brdu、NSE、GFAP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行为学评价:与模型组及假移植组比较,单移植组、联合移植组的足印潜伏期、迷宫逃避潜伏期缩短,足印重复间距及后足滑脱次数减小,联合移植组优于单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MSCs和mNGF单移植组大鼠细胞形态及脑组织结构破坏较脑瘫组有所改善;联合移植组恢复情况更好,细胞形态恢复较单移植组好。结论外源性脐血MSCs联合mNGF经侧脑室移植,可改善脑瘫大鼠的远期行为及脑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份非血缘关系脐血移植(UCBT)治疗成人慢性苯中毒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4例成人慢性苯中毒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2)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1例、CML-急变期1例]进行双份UCBT,其中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配型全相合1例,516位点相合2例,4/6位点相合1例.输入的单个核细胞数(MNC)为5.5×107~6.8×107/kg,CD34+细胞数为2.6×105~4.8×105/kg.预处理方案:在经典的白消胺(BU)/环磷酰胺(CY)预处理方案基础上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应用环孢素A(CsA)、赛尼哌、霉酚酸酯(MMF)+短程氨甲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肝素联合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肝静脉闭塞病(HVOD).结果 3例植入成功,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恢复至≥0.5×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5、30、18 d,血小板数≥20×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31、65、40 d;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DNA-STR)分析显示,仅有1份脐血植入,另1份被排斥,未发生GVHD.至今3例患者分别长期无病存活达69、70和39个月,其中1例HLA配型4/6位点相合、CML-急变期患者于移植后42 d恢复自身造血.结论 双份UCBT治疗成人慢性苯中毒性白血病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环磷酰胺诱导嵌合形成和免疫耐受产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环磷酰胺诱导大鼠嵌合及免疫耐受的产生,并初步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将Lewis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于实验前一天腹腔注射150 mg/kg环磷酰胺,第1天经尾静脉输注2×108个供鼠骨髓细胞;B组于实验前一天腹腔注射等渗盐水2 mL,第1天经尾静脉输注2×108个供鼠骨髓细胞;C组于实验前一天腹腔注射150 mg/kg环磷酰胺,第1天经尾静脉注射等渗盐水2 mL.观察各组大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于输注骨髓细胞后第14天及移植皮肤出现排斥反应时,取外周血检查供鼠来源T细胞占总T细胞的比例.于第15天取供鼠腹部皮肤,进行皮肤移植,观察各组移植物存活时间. 结果:A组可观察到明显的GVHD,第14天和移植皮肤被排斥时,供鼠来源T细胞占总T细胞的比率分别为25.49%和0.06%.A组移植皮肤存活时间为29.3 d,显著长于B组(8.7 d)和C组(8.4 d). 结论:环磷酰胺可诱导嵌合免疫耐受的产生,在嵌合状态下可检测到供鼠来源的T细胞.当移植皮肤被排斥时,供鼠来源T细胞占总T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混合骨髓移植的GVHD反应。方法 以急性放射病BALB/C小鼠(H-2d)为受鼠,C57BL/6(H-2b)小鼠为供鼠。供体鼠骨髓和脾细胞中混合一定比例的受体鼠脾脏细胞,进行混合骨髓移植。观察移植后小鼠死亡率、白细胞系造血重建、脾结节、体内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嵌合体及病理学改变,观察混合骨髓移植方式的GVHD反应。结果 异基因骨髓移植组发生明显的GVHD反应。供受鼠脾脏3:1混合骨髓移植不能明显降低GVHD反应,供受鼠脾细胞比例1:1和2:1移植组可以明显减轻GVHD反应。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造血恢复快,体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降低及嵌合体百分率升高。结论 混合骨髓移植方式可以降低GVHD反应,并与同基因和异基因脾细胞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主要致病菌有假丝酵母菌属和曲霉菌属.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预处理相关的严重黏膜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导致的皮肤和黏膜屏障损伤,糖皮质激素与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容易发生IFI.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 tation ,SCT)是根治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 ,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 ,SCT的成功率和存活率在不断提高 ,但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仍是SCT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GVHD主要累及  相似文献   

10.
ATG/ALG在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中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在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和毒副作用,对移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ATG/ALG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对14例恶性血液病、1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实施异基因骨髓或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例恶性血液病实施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恶性血液病采用环孢菌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MTX),SAA患者采用CSA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结果3例患者未植入,于移植早期死于感染。其余22例恢复造血,ANC>0.5×109/L和Plt>20×109/L平均为12.1(3~29)d和20.1(5~79)d。移植后3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CC);19例为混合嵌合体(MC),4例自行转为CC,5例DLI后由MC转变为CC。移植早期均未见aGVHD,DLI后并发Ⅰ度aGVHD1例、Ⅱ度aGVHD3例,2例皮肤局限型cGVHD、2例为广泛型cGVHD。并发严重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各2例、4例和5例。ATG/ALG使用过程中全部出现寒战、发热和流感样症状等。结论ATG/ALG使用安全,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减少aGVHD发生并降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脐血是指胎儿娩出并断脐后保留在脐带和胎盘近胎儿一侧血管内的血液.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脐血造血干细胞则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资源优势以及临床适应证的广泛性等弥补了骨髓移植(BMT)和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不足.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SCT)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近几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按照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分为: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造血干细胞迄今仍然是一种高风险、高费用、高难度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恶性血液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现对我科三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高危及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2001年4月至2013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异基因HSCT(allo-HSCT)的34例高危及复发ALL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B细胞型ALL(B-ALL)为28例,T细胞型ALL(T-ALL)为6例;21例为高危ALL首次完全缓解(CR1),13例为ALL复发后第2次CR(CR2)。按照接受allo-HSCT供体的不同,将其分为全相合同胞供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MSD-PBSCT)者(5例),非血缘相关供体脐血移植(UD-UCBT)者(11例),非血缘相关供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UD-PBSCT)者(18例)。allo-HSCT的预处理方案为:以白消安(BU)+环磷酰胺(CY)为基础,加用氟达拉宾(Flud),接受非血缘相关供体(UD)者预处理时,加用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本组34例患儿接受allo-HSCT后,30例成功植入患儿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aGVHD)发生率为33.3%(10/30)。本组其中Ⅲ~Ⅳ度aGVHD发生率为16.7%(5/30),接受UD-PBSCT患儿的a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接受MSD-PBSCT及UD-UCBT患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成功植入并且存活超过100 d的27例患儿中,慢性GVHD(cGVHD)发生率51.8%(14/27)。本组接受allo-HSCT患儿的5年总生存(OS)率为(61.5±8.3)%(16/26),5年无病存活(DFS)率为(57.7±6.0)%(15/26)。本组34例患儿的移植相关死亡(TRM)率为23.5%(8/34)。其中,获得CR2者TRM率显著高于CR1者,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TRM的原因主要为感染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增殖病、严重GVHD。移植后ALL复发率为19.4%(6/31),复发与造血干细胞来源无明显相关性,移植后发生cGVHD者复发率更低。 结论allo-HSCT是治疗儿童高危及复发ALL的有效手段,干细胞来源可以为脐血和外周血干细胞。接受allo-HSCT后,患儿5年OS率超过50%。CR2患者TRM率高于CR1者;发生cGVHD的ALL患儿复发风险较未发生cGVHD者低。建议对高危及复发ALL患者尽早进行allo-HSCT治疗。  相似文献   

14.
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通过诱导色氨酸分解,调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及T细胞等途径实现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及提高移植物存活率。调控吲哚胺2,3二氧化酶已成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组织细胞病(MH)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1例MH患者进行Allo-HSCT,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亲缘HLA全相合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联合短疔程甲氨蝶呤的方案. 结果 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顺利,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时间为+20 d,Pt>20×109/L时间为+27 d.患者+30 d行骨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检测显示为完全供者的基因型,移植后2个月发生Ⅱ度急性GVHD,加用泼尼松后病情得到控制,未发生慢性GVHD,随访至移植后8个月,造血功能恢复良好,病情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仍在继续随访中. 结论 对符合传统意义上或WHO重新定义的MH患者,Allo-HSCT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其根本原因是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根据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具有粘膜损害、斑丘疹(手足、掌、面、耳、颈部)、黄疸、肝功异常、腹泻、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特征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特点,着重阐述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时皮肤皮疹的护理、腹泻的护理、饮食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开塞露纳肛辅助通便预防恶性血液病行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肛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医院58例恶性血液病行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段分为试验组(实施开塞露纳肛辅助通便预防便秘)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肛周护理流程)28例。比较两组患者肛周感染、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30d肛周感染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33%和42.86%,试验组肛周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实试验组无3度肛周感染发生,对照组有3例发生3度肛周感染;试验组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0.00%(3/30),低于对照组血流感染率32.14%(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实施开塞露纳肛辅助通便预防便秘可降低恶性血液病脐血移植患者肛周感染的发生率和肛周感染程度,可有效降低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善皮肤移植的功能和形态,提高外伤性皮肤缺损及大面积烧伤所致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自制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于5例(6次)大面积烧伤及外伤所致皮肤组织缺损的创面上,观察其创面愈合、瘢痕增生及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5例6次复合皮片移植成活率为100%,植皮区平整光滑、柔软、弹性良好、耐磨,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与自体薄皮连接紧密,复合皮血管化明显,胶原排列整齐,未见急性和慢性排异反应。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能改善创面愈合的皮肤质量,优于单纯自体皮移植。  相似文献   

19.
<正>自1989年第一例同胞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脐血就成为了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1]。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脐血库储存脐血,以用作脐血移植,修复替代人体受损细胞。到2010年,全世界已经开展了约2万多例儿童和成人的脐血干细胞移植[2]。截至2014年1月15日,全世界33个国家的48个脐血库中,储存了602 432份公共脐血[3]。临床统计显示,脐血干细胞自我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移植成功率比骨髓干细胞高30%;50岁的血液肿瘤患者做骨髓移植非常困难,脐血为他们提供了治疗的机会;同时脐血还是进行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一种输注异基因特异性供鼠骨髓细胞后再行异位小肠移植的大鼠模型. 方法: 选取近交系Brown-Noway(BN)大鼠30只为供鼠;Lewis(LEW)大鼠15只为受鼠, 2∶ 1随机配对.于术前麻醉处死BN大鼠,在无菌条件下提取股骨、胫骨的骨髓细胞,经LEWIS大鼠尾静脉输入,同时于术前经尾静脉,术后2、4、6 d经受鼠腹腔注射抗CD25单克隆抗体、CTLA-4Ig及抗CD154单克隆抗体,第8天行BNLEW大鼠异位小肠移植.小肠移植术后第7天经内眦静脉采血0.5 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嵌合率,并观察大鼠超急性排斥反应(GVHD)、生存期、体质量和一般状况. 结果: 小肠移植后15只大鼠均未观察到GVHD.小肠移植后存活>5 d为86.7%,>7 d为80.0%,>14 d为60.0%,最长存活>50 d. 结论: 输注异基因特异性供鼠骨髓细胞后再行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是进一步研究小肠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机制的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