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9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病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79例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3~28d,临床分型:显型51例,隐型9例,混合型19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合并切口感染17例,直肠损伤合并肠瘘2例,均经综合治疗治愈;没有直肠脱垂及大便失禁并发症。病理检查7例为恶性,占8%,72例为良性,占91%。随访3月~5年,复发者8例,占10.12%,5例查甲胎球蛋白(AFP)大于250ng/L,考虑恶性复发,4例原病理检查即为恶性。2例AFP小于250ng/L,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良性居多,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并切除尾骨是减少肿瘤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术中盆底结构的良好修复可防止术后大便失禁及直肠脱垂;术后俯卧位及创面置管负压吸引等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小儿畸胎瘤临床病理与治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畸胎瘤临床病理与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77例小儿畸胎瘤的病理、AFP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平恶性57例,占1512%。有6例病理报告为良性,术后复发为恶性。结去畸胎瘤的实质部分应现为潜在恶性;如有间变组织存在,应现为恶性;对AFP增高而病理报告为良性者,应仔细检查畸胎瘤组织中有无卵黄囊组织。早期应彻底切除肿瘤。对骶尾部隐匿型、混合型畸胎瘤,在切除肿瘤及尾骨的同时,还应切除1~2节骶骨。  相似文献   

3.
马振  禹岳华  张登峰  李红 《吉林医学》2011,32(28):5990-5991
目的: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点,探讨甲胎蛋白(AFP)对判断畸胎瘤良恶性的意义及减少肿瘤复发的方法。方法:共诊治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43例,对临床表现、手术及病理、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本组43例中,年龄0~10 d者32例,11~20 d者8例,20~30 d者3例。其中囊性12例,实行8例,混合型23例,多数呈哑铃型。术前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36例,其中AFP≥400 IU/m l 28例,8例<400 IU/m。l出院1~3个月复查大部分AFP正常。全部病例出院,复发3例,其中2例AFP≥400 IU/m。l病理:成熟型畸胎瘤37例,未成熟型畸胎瘤6例。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绝大多数是良性,混合型居多,术前检测AFP,有一定参考意义,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和尾骨,并尽量切除卫星病灶,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Ⅰ型(显型)14例(50.0%),Ⅱ型(混合型)6例(21.4%),Ⅲ型(哑铃型)4例(14.3%),Ⅳ型(隐型)4例(14.3%).经骶尾入路手术22例,经腹骶尾联合人路手术5例.良性畸胎瘤21例(77.8%),恶性畸胎瘤6例(22.2%),其中1例为卵黄囊瘤,5例为胚胎性癌.获随访19例(良性16例,恶性3例),尚未发现复发与死亡病例,切口感染2例,慢性窦道1例.结论 AFP明显增高,结合CT、MRI检查对术前肿瘤良恶性判断有一定帮助,临床分型是选择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术中严密缝合,术中、术后直肠内置入肛管等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36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收治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年龄0~14岁。结果 36例手术标本(34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8例切口感染,换药后愈合,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未发现有直肠瘘及大便失禁。结论术中通过有效控制瘤体血供、减小死腔、修剪皮瓣、切除尾骨、修复直肠后壁肌层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顾性分析17例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有临床症状13例,无症状查体时发现4例;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15例经骶尾部切除,2例经腹骶联合切除,骶尾部伤口缝合10例,其余为开放或半开放式手术.结果 全部病理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畸胎瘤,1例恶变.术前正确诊断13例,误诊平滑肌瘤2例,骶尾部囊肿2例.术后随访13例,恶变1例术后1年死亡,良性病例中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痊愈,其余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 成人骶尾部畸胎瘤因其临床表现小典型,故常误诊.病理诊断是确诊依据.彻底切除病灶可以预防复发和可能发生的恶变,手术路径可选择经骶尾或腹骶联合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骶尾部畸胎瘤患者共29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证实。结果:男性10例,女性19例。Ⅰ型20例,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3例。瘤体超过15 cm巨大者3例,术中未输血者20例,其余输血50~300 ml不等。术后伤口感染2例(6.89%)。术后病理:良性25例(86.20%),其中含有成熟神经组织10例,恶性4例(13.80%),均含未成熟神经组织。1例良性畸胎瘤术后1年复发,其余患儿术后发育正常,无大小便异常,无盆底松弛现象。结论:小儿骶尾部畸胎瘤以良性居多,良性骶尾部畸胎瘤中,含神经组织成分可能是其复发危险因素之一,手术完整切除是减少肿瘤复发和恶变的关键之一,重视保存盆底组织完整和良好解剖修复,对提高术后功能性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儿童骶尾部畸胎瘤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骶尾部畸胎瘤早期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儿童骶尾部畸胎瘤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个月以内无恶性畸胎瘤患者,1~3岁患者恶性畸胎瘤达70%。良性畸胎瘤经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恶性病例经手术及化疗在术后1~3年死亡。良性畸胎瘤如第一次手术未完整切除,也可恶变。结论:早期诊断,尽早彻底手术切除包括尾骨在内的病变组织及卫星病灶是避免恶变、彻底治愈儿童骶尾部畸胎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要点,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以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十年12例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12例均经骶尾部倒“V”形切口切除,手术中用电刀小心沿肿瘤边沿剥离,切除尾骨,结扎骶中动脉,肿瘤摘除后,用蒸馏水冲洗创面,认真分清组织层次,重建肛尾韧带并消灭死腔;恶性患者术后给予化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未出现并发症,随访5~1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骶尾部畸胎瘤须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切除尾骨、避免肿瘤破溃残留是预防复发的关键。盆底修复、肛尾韧带重建及消灭死腔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其手术情况。结果 8例再手术病例中,7例良性者术后近期未见肿瘤复发,1例恶性者术后1年因复发转移而死亡。结论 良性瘤复发原因主要为肿瘤及尾骨残留,恶性瘤复发原因则为肿瘤浸润及转移,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及残存尾骨是避免再次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畸胎瘤是小儿常见的肿瘤,骶尾部是畸胎瘤最好发部位,恶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最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术后并发痕较多,特别是大便失禁给患儿生活带来不便。近10年来,我院收治骶尾部畸胎瘤38例,经过手术和手术前后的良好护理和排便训练,减轻了大便失禁和减少慢性窦道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SCT及三维骨重建对小儿骶尾部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64SCT平扫加增强,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骶尾部占位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30例骶尾部占位的病理类型为:畸胎瘤23例,内胚窦瘤3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淋巴瘤1例,血管瘤1例.其中良性19例,恶性11例.结论 64SCT及三维重建提高了诊断小儿骶尾部占位病变的能力,可以作为小儿骶尾部占位的必做影像检查方法.在显示对骶尾椎椎体骨质破坏方面优于磁共振.但MR检查在探查软组织受侵和椎管内改变以及显示范围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直肠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骶尾部切口到直肠的路径术式切除直肠内、外肿物。结果  1 6例直肠 /旁肿瘤被完整切除 ,伤口感染 1例 ,感染率 7.2 5 % ,无肠瘘及肛门失禁 ,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骶尾部直肠手术 ,有术野浅、显露好及创伤小等优点 ,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道了1例症状类似Altm an III型骶尾部畸胎瘤的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1例正常产的男性新生儿被发现有一个相当大的骶尾部肿块。影像学检查高度提示为Altm an III型骶尾部畸胎瘤。出生后10d,患儿接受部分肿瘤切除术。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为神经母细胞瘤。化疗后肿瘤完全消失。1年后复查,未发现原位复发和远处转移。据作者所知,这是第1例症状类似Altm an III型骶尾部畸胎瘤的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症状类似AltmanIII型骶尾部畸胎瘤的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1例@Tanaka K.$Department of Surgery, Jik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恶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至2009年沈阳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小儿骶尾部畸胎瘤32例,及1991年至200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小儿骶尾部畸胎瘤41例,对诊断时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囊实性,肿瘤大小,临床分型,血清AFP值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患儿诊断时的年龄、性别、临床分型、肿瘤囊实性是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相关的危险因素,而与肿瘤的大小,血清AFP值无关。结论年龄小,男孩,实性肿瘤,临床分型为III型或IV型的是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的危险因素,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药物辅助化疗,并长期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6.
黄克斌  邹奖励  杨鑫  朱峰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5):291-292,F003
12例恶性卵黄囊瘤 ,其中性腺 1 1例 (卵巢 4例、睾丸 7例 ) ,性腺外 (骶尾部 ) 1例。发病年龄以 30岁以下多见 ,占 91 .7%。病理上可见疏松网状结构、S- D小体、透明小体等特征性结构 ,临床测定血清 AFP,可以协助诊断 ,并可作为观察治疗效果 ,有无复发或转移的指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术中应将原发瘤及转移瘤切除干净 ,术后辅以化疗 ,可以提高生存率。恶性卵黄囊瘤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姜艳 《黑龙江医学》2002,26(3):216-216
畸胎瘤 ,是由 3种原始胚层组织演变而来的先天肿瘤。好发部位多在骶尾部及腹膜后 ,骶尾部畸胎瘤多在婴幼时发现 ,绝大多数为良性 ,肿瘤随小儿的机体发育而增长 ,如瘤体增长异常迅速或伴有发热 ,应及早手术治疗。因为患儿小 ,手术切除的风险较大 ,相应的护理难度也有所增大 ,所以良好的护理对患儿术后恢复至关重要。我院于 2 0 0 1- 0 7收治 1例婴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 ,经手术切除肿瘤 ,病理诊断证实为 :骶尾部成熟畸胎瘤。术后恢复顺利 ,痊愈出院。现将有关的护理体会 ,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 ,男 ,2个月 ,体重 7kg。生后即被其母发现…  相似文献   

18.
骶尾部畸胎瘤绝大多数具有特殊性CT表现,常通过CT明确诊断。我们搜集了20例术前经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骶尾部畸胎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旨在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并就CT对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价值及骶尾部肿块的鉴别诊断作一初步评价。1材料与方法20例骶尾部畸胎瘤,男婴6例,女婴14例,年龄5h~23d,平均年龄为14d。临床症状为出生后即发现骶尾部包块,分界清楚,均偏向臀部一侧,无压痛,包块皮肤无破馈,无便秘及排尿困难。包块触之呈实性有12例,囊性有8例。直肠指诊可扪及包块15例,未扪及包块5例。使用日本岛津3000CT…  相似文献   

19.
切除直肠恶性、良性肿瘤,骶尾畸胎瘤及完全性直肠脱垂经腹一期手术,溃疡性结肠炎经腹会阴联合全结肠直肠切除等盆腔手术,常可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如何避免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广大外科医生很关切的问题。笔者于1999—2007年连续行98例盆腔手术中3例骶前大出血均止血成功,无出血死亡发生。现将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骶尾部畸胎瘤腹腔镜下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7月至2009年9月对西南医院收治住院的骶尾部畸胎瘤患者26例行腹腔镜下手术,肿瘤最小4 cm×4 cm×3 cm,最大13 cm×12 cm×10 cm,肿瘤下缘距肛门1~6 cm.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8 min(45~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180 ml(140~330 ml),术中有2例发生直肠损伤,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1.2 d(1~2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 d(3~6 d),有1例术后出现肠瘘.术后有21例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2~48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对骶尾部畸胎瘤施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安全、可靠,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骶尾部畸胎瘤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