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胆道梗阻引起黄疸的患者在普腹外科日渐增多 ,而阻黄患者有其特殊的疾病特点和护理要求 ,围手术期的恰当护理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将 1 993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间 1 2 6例阻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1 2 6例 ,其中男67例 ,女 59例。年龄 1 9~ 92岁 ,平均年龄 52 .5岁 ,外科黄疸按其病因大体分良性 ,恶性两大类。本组良性病变引起的黄疸共 94例 ,其中结石 81例 ,炎症 6例 ,胆总管囊肿 3例 ,胰头囊肿 2例 ,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2例。良性病变引起的黄疸中有75例 ( 80 % )患者黄疸有波…  相似文献   

2.
李莘  邹荣莉  秦民惠  王薇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305-1306
本文总结了我院1999~2003年肝外梗阻性黄疸156例的临床资料,对B超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梗阻原因和梗阻部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术前无黄疸的胆道良性疾病施行胆道手术1239例,术后近期出现黄疸1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11例行胆肠吻合术;胆道残余结石7例行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着重讨论胆道良性疾病术后近期出现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胆汁瘤与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12例梗阻性黄疸,系胆道因手术损伤、腹部外伤或结石、肿瘤穿透发生胆漏,胆汁外溢被包裹形成局限性胆汁瘤压迫胆总管所致。作者强调了胆汁瘤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就其诊断和治疗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肝外胆管结石致梗阻性黄疸临床误诊为急性黄疸性肝炎,详尽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早期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是指肝内毛细胆管、肝胆管及肝外胆管的机械性阻塞,造成巩膜、粘膜及皮肤困胆红紊沉着所致的黄染。虽然黄疸是其共同的表现,但由于阻塞的病变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各不相同。因此,熟练地掌握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肝外梗阻黄疸的超声显像图的特点及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3例阻塞性黄疸,39例同期接受手术的其他疾病患者,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14天空腹采血进行血浆17种氨基酸分析,结果发现,阻黄患者术后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和组氨酸显著升高(P<0.05);手术前后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无差异,而术后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明显增高.阻黄组与对照组术前同期比较,阻黄组支链氨基酸、苏氨酸、组氨酸显著较低,尤以组氨酸最为显著;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显著较低.胆道减压手术10天后,血氨基酸恢复,接近对照组水平.阻黄患者术后进行全胃肠外营养选择氨基酸时,应使用含组氨酸、支链氨基酸比例较高的氨基酸混合液.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疸应激时大鼠胃粘膜血流减少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梗阻性黄疸应激时胃粘膜血流减少的原因。方法用结扎总胆管的大鼠冷束缚应激模型,测定胃粘膜血流和胃粘膜中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胃粘膜组胺H2受体(H2受体),肾上腺素能α1受体(α1受体)的变化,以及应激前使用抗ET-1血清、依那普利、甲氰米胍、酚妥拉明后胃粘膜血流的改变。结果梗阻性黄疸应激时胃粘膜ET-1和Ang-Ⅱ明显增加,H2受体和α1受体明显减少和胃粘膜血流明显减少。应激前使用它们的拮抗物胃粘膜血流明显增加。结论应激时胃粘膜中ET-1和Ang-Ⅱ增加及H2受体和α1受体减少可引起胃粘膜血流减少。应激前使用它们的拮抗物可改善胃粘膜血流,它们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人,术前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功能障碍、营养不良及凝血功能障碍,如施行根治性手术则出血多,创伤大;即使行姑息性手术,由于病人全身情况差,极易产生多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做好这类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12.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虞乾  杨威  邓水柱 《广西医学》2000,22(6):1240-1242
外科性黄疸又称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常见的临床问题,绝大多数患者需外科手术处理.病因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两大类.为一常见多发的综合征,诊断与处理在许多病例仍较困难.因此,从理论上与实际角度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方面面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应用SD株大鼠建立21天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然后行不同时间的胆道十二指肠内引流,运用同位素75Se标记细菌注入大鼠体内,测定肝、脾、肺的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用微球技术测定门腔分流状态,结合肝功能检查。我们发现梗阻性黄疸的大鼠肝脏吞噬细胞功能受到明显损害,肝细胞功能异常。作7天以上的胆道十二指肠内引流后,肝细胞功能和肝吞噬细胞活性恢复正常。胆道梗阻21天的大鼠存在着异常的门腔分流,这种异常与肝吞噬细胞活性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高龄化进程的加速,临床上高龄病人所占比例逐渐上升,高龄病人大多存在并存病,充分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直接关系治疗成败。1998-2003年收治70岁以上高龄梗阻性黄疸病人58例,均择期手术,现将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梗N-性黄疸大鼠肠黏膜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肠源性内毒素(LPS)血症的影响.[方法]制作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LPS含量.[结果]梗阻性黄疸1周组大鼠血浆ET,LPS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但NO含量无明显变化;梗阻性黄疸2周组大鼠血浆NO,ET,LPS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以NO含量变化最为明显.NO/ET与LPS呈负相关.[结论].梗阻性黄疸时血浆NO,ET含量的变化与肠源性LPS血症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对术前无黄疸的胆道良性疾病施行胆道手术1239例,术后近期出现黄疸1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11例行胆肠吻合术,胆道残余结石7例行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着重讨论胆道良性疾病术后近期出现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其病变范围涉及肝脏、胆管、胰腺、十二指肠及胆管周围等部位。梗阻性黄疸按病因可分为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其中良性梗阻主要是指肝内外胆管结石阻塞胆管致胆汁排出受阻;而恶性梗阻主要指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  相似文献   

19.
各种原因导致的梗阻性黄疸在发病初期就会对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显著影响,随着病情的进展和黄疸的进一步加重,将逐渐导致肝脏、心肺、肾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需接受各种减黄与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肝硬化、营养不良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对全身器官和物质代谢造成明显影响,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将显著减少死亡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梗阻性黄疸是由胆道结石、狭窄、肿瘤等原因引起胆道阻塞所致 ,一般需要外科手术解决 ,又称为外科性黄疸。围绕胆道梗阻、高压、感染、胆汁逆流、肝细胞损害而出现以黄疸、发热畏寒、器官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为探讨本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 [1 ] ,本文对我院16 3例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共 16 3例 ,其中男 71例 ,女 92例 ,年龄 19~ 87岁 ,中位年龄 5 1岁。按病因分类 :肝外胆管结石 10 8例 (6 6 .3%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