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过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阿立哌唑(n=35)、利培酮(n=35)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6周时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①治疗4、6周时,利培酮治疗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t=3.263,3.735;P0.01);阿立哌唑治疗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则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分别t=1.562,1.848;P均0.05);②利培酮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6周时的血清尿酸变化值,显著高于同期阿立哌唑治疗组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值(分别t=2.508,2.557;P均0.05)。结论利培酮治疗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而阿立哌唑对血清尿酸水平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200例住过院的患者用12种影响疗效的不利因素进行调查,以痊愈、显进、进步、无效评价疗效标准。结果 分型、初发到住院时间、家庭照顾对疗效影响显著,总病程对疗效的影响非常显著。结论 临床治疗中应重视较多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六种性激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变化 ,其中主要是下丘脑 -垂体单位下联的三个靶腺轴系统 :性腺轴系统、甲状腺轴系统及肾上腺轴系统的变化[1] 。为全面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下丘脑 -垂体单位下联的性腺轴系统的变化 ,我们测定了 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 (LH)、促卵泡生成素 (FSH)、泌乳素 (PRL)、雌二醇 (E2 )、睾酮 (T)、孕酮 (P)等六种性激素的含量 ,并与 30例正常健康人作了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 42例 (男 17,女 2 5 ) ,年龄 18~ 5 1岁 ,均为住院病人 ,病程在六个月…  相似文献   

4.
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瘟病人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02年1月~2003年1月问在我院复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瘟病人为研究对象,共有68例复发病人入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复发次数、复发时间等19项。通过询问病人的监护人或了解情况的其他亲属,完成问卷的填写。资料经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女性精神分裂瘟病人的复发与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和经济状况等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认为病愈后不需继续服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和认为自己无病而拒绝服药等是造成病人在家停止治疗的主要原因,占58.83%。结论 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和经济状况是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瘟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实践中注意至到这些因素,可能会延缓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5年3月~2003年3月首次发病在我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复发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复发率为60.96%,与复发有关的因素有人格特征、家族史、文化程度、起病形式、维持用药时间、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结论 药物维持治疗是减少或预防复发的关键,设法避免不良刺激对减少或预防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自杀行为者的病程以4-7年居多;住院次数为2-4次为多;病态心理活动以妄想,情绪抑郁,思想障碍和幻觉为常见,自杀多段以自缢,坠楼,过量服药为主,造成自杀的环境因素多种的,主要以家庭矛盾,婚恋,人际关系等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残疾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及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 SⅡ),对来源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4月-2010年9月进行精神疾病残疾鉴定的资料齐全的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精神残疾等级评定以中度(44.8%),轻度(34.3%)为主。精神残疾等级与年龄、病程呈显著的正相关(r=0.191,0.309;P<0.001)。以WHO-DA SⅡ总分为自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病程与病情严重程度呈独立相关(t=3.914,P<0.001)。以病程≤10年及病程>10年的患者比较,WHO-DA SⅡ总分及理解与交流、身体移动、与人相处、生活活动、社会参与等因子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精神残疾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健全社区康复体系,可减缓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文明及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需求 ,不仅仅是对患儿精神症状的治疗 ,更要注重其社会功能的整体康复。儿童精神分裂症由于诸多因素影响 ,预后不良 ,严重阻碍了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造成很大的家庭及社会负担。本研究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1] 对患儿进行检测 ,考查影响其适应能力的因素 ,探讨改善精神分裂症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措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收集 1997年~ 1999年首次来我院精神科就诊 ,符合CCMD - 2 -R诊断标准[2 ] 的精神分裂症儿童 ,其中农村 16名 ,城市 2 2名 ;男 2 3名 ,女 15名 ;6~ 9岁 11名 ,10~ 12岁 2 7…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有兴奋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抗精神病药组(合用组)32例,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单用组)32例治疗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合用组较单用组的BPRS评分显著降低(t=6.00,P<0.01),治疗显著而快,不良反应少(t=2.80,P<0.01)。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状态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时就诊因素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影响患者及时就诊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3%患者在发病初期不认为有病,45%家庭对患者发病初期的表现没有想到是病;50%患者认为住院受限制,不自由;55%患者认为到精神病院就诊会被歧视,43%家庭担心名誉受损,不愿让别人知道。只有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人们对精神病患者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并不断改进医疗措施,才有可能改变患者及家庭对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n=97)血浆D-D水平,与年龄、性别匹配的非分裂症老年人(对照组,n=97)进行对照研究,对年龄、治疗药物等与血浆D-D水平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①研究组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0,P=0.000),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BMI影响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6.425,P=0.016);②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患者(t=2.981,P=0.004);③研究组D-D异常增高(1000 mg/L)的发生率为19.6%(19/9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9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6,P=0.023);④D-D与年龄、BMI正相关(分别r=0.364,0.304;P=0.009、0.037)。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提示其存在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治疗。结果临床和出院后跟踪观察,通过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缓解率93.3%、复发率6.7%;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率60%、复发率40%。结论研究显示,心理治疗是促进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减轻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服药的依从性好,复发率低,为精神活动的康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与病程和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于入组时用自制问卷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吸烟行为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χ2=9.71,P<0.01)。患者吸烟行为随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χ2=2.2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大中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取分层整体抽样共1251例。学生自填SCL-90和心理卫生调查表。结果:发现22.6%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敌对性等。SCL-90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全体学生得分高于全国常模,显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危险行为史(吸烟、饮酒、药物依赖、出走、自杀、赌博、宗教迷信等)、躯体状况(如血色素水平、营养、身高、体重等)、性问题、家庭影响(危险行为史、父母年龄、文化等)、年级、人际关系不良、自我评价差等。结论:提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受生物、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应多层次从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家庭关系质量对其主观负担状况影响研究。方法应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反应评估工具、家庭关怀度指数和家庭功能评定对111名住院病人照料者进行测试研究。结果①与一般内科病照顾者比较,开放式病房住院的精神疾病者照料者存在更多的主观负担感;②年龄、婚姻状态与健康问题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5,P<0.05;r=0.35,P<0.01),与自尊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7,-0.40;P<0.01);已婚者及照顾时间与时间受打扰因子呈正相关(r=0.38,0.35;P<0.01);经济压力因子与职业、家庭月收入呈负相关(r=-0.25,P<0.05;r=-0.41,P<0.01);家庭关怀度指数与自尊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CRA的其他四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对家庭功能来说,沟通、情感介入因子与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感介入因子与健康问题、家庭缺乏支持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③对于健康问题因子,家庭关怀度指数纳入方程,对健康问题贡献度为17%(F=11.02,P=0.001);自尊因子,家庭关怀度指数、年龄、情感反应依次纳入回归方程,贡献度为40%(F=12.29,P=0.000,0.008,0.04);对于时间受打扰因子,婚姻状态、家庭关怀度指数进入方程,贡献度16%(F=10.12,P=0.004,0.03);对于经济压力因子,家庭收入进入方程,贡献度26%(F=9.68,P=0.04);对于家庭支持因子,婚姻状态、家庭关怀度指数进入方程,贡献度26%(F=6.37,P=0.01)。结论开放式病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主观负担高于一般内科患者照料者;照料者的主观负担与家庭关系、情感介入、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等对120例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20例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SF-36总评分、躯体功能(PF)、躯体健康所致的角色限制(RP)、社交功能(SF)和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限制(RE)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99,4.41,5.92,7.79,4.04;P均<0.01);社会支持少、病程短、年龄轻、无业、独居的患者生活质量差(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BPRS、SSRS、工作、婚姻、TESS(P<0.01~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低下,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1年7-12月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筛查出伴强迫症状的患者122例作为研究组(有强迫症状)。对照组(无强迫症状)则按照与研究组1:1的比例在不同性别的无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取。采用自编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家族中强迫症者、家族中强迫性格者、病前具强迫性格者及是否服用过氯氮平者多于对照组(χ2=4.07,5.11,7.72,11.70;P<0.05)。以是否伴有强迫症状为因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服用氯氮平(P<0.05,OR=2.40)、病前具强迫性格(P<0.05,OR=2.07)是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危险性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病前有强迫性格者易出现强迫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对7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25.97%;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的病耻感总分及能力因子得分差异显著(P0.05);与抑郁总分相关性具有显著意义的变量包括:病耻感总分能力因子(r=0.39,0.35;P0.01),治疗因子(r=0.28,P0.05)。与抑郁体验因子相关性具有显著意义的变量包括:病耻感总分社交因子,能力因子(r=0.34,0.30,0.32;P0.01);与自我评价因子相关性具有显著意义的变量包括:病耻感总分社交因子(r=0.34,0.40;P0.01)。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较常见,且病耻感越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