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它们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对317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流动儿童人格特征的精神质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t=2.811,P<0.01)和年级差异(t=5.04,P<0.001);在内外向上,存在性别差异(t=-2...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军校新生人格现状,为军校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比较某军校新生人格和常模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专业之间的差异。结果军校新生E、P得分高于常模(Z=12.21,15.92;P<0.05),而N、L得分低于常模(Z=8.00,19.35;P<0.05)。女学员比男学员的E分高、P分高、L分低(Z=10.543,6.365,13.117;P<0.05);护理学员E分高于军医、海医、药学学员(χ2=19.10,18.29,16.80;P<0.05)。结论军校新生整体上性格更外向,精神质水平更高,情绪较稳定;女学员比男学员性格更外向,精神质水平更高,掩饰性更低;护理学员比军医、海医、药学学员性格更外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癌因性疲乏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喉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96例被调查者中,喉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呈中等水平,得分为(34.44±7.01)分;2喉癌化疗患者的神经质、精神质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586,3.772;P<0.01),而内外向及掩饰性评分与全国常模间无显著性差异(t=1.675,0.085;P>0.05);3神经质与癌因性疲乏总分,躯体疲乏、心理疲乏、认知疲乏存在显著正相关(r=0.529,0.291,0.555,0.357;P<0.01);4精神质与心理疲乏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3,P<0.05);5内外向与癌因性疲乏总分、心理疲乏存在显著负相关(r=-0.353,-0.500;P<0.01)。结论:喉癌化疗患者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癌因性疲乏受人格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20名毕业生施测。结果①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不显著(t=1.51,P>0.05),但学历差异显著(t=4.13,P<0.01);②人格特征中仅有精神质在性别(t=3.26,P<0.01)和学历(t=5.65,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③职业决策高效能组和低效能组的精神质(t=4.71,P<0.01)、外倾性(t=4.77,P<0.01)、情绪性(t=2.66,P<0.01)和掩饰性(t=2.12,P<0.05)均具有显著差异;④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精神质和外倾性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现代中学生的人格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中学八九年级52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男生在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和掩饰性各维度得分与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t=22.959,-20.516;P<0.05;t=-14.943,7.715;P<0.01);②女生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各维度得分与常模的差异显著(t=31.934,-17.976,-14.464;P<0.01);③男女生只有掩饰性维度上的方差不齐(F=11.218,P<0.01);八九年级学生只在神经质维度上方差不齐(F=4.204,P<0.05);南方和西北两地学生在4个维度上的方差齐性检验都不显著。结论①现代中学生更加孤僻、倔强,但情绪更稳定,且好静、富于内省;②现代中学生以明显精神质和外向两种人格类型居多;③现代中学生的人格在性别、年龄、年级和地域上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心理健康的程度及其独特的人格特点。方法选取64例IBS患者和64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研究IBS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正常人人格之间的差异。结果 IBS患者的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人(t=2.76~7.26,P<0.05)。除恐怖因子外(F=3.18,P<0.05),不同年龄的IBS的SCL-90得分无明显差异。而女性的躯体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F=3.04,P<0.05)。而人格测验结果显示IBS患者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性L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t=4.45~7.12,P<0.01),内外向E得分显著低于正常人(t=3.51,P<0.01)。结论 IBS患者的人格出现明显的异常,其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得分显著比正常人高,而且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7.
酒依赖患者人格特征及情绪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及情绪障碍。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87例慢性酒中毒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Zung抑郁量表(SA S)、Zung焦虑量表(SDS)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酒依赖患者具有明显的人格特征,主要是N(t=6.74,P<0.01)、E(t=7.25,P<0.01)两项分值明显高于正常,这些患者抑郁量表(t=5.57,P<0.05)及焦虑量表(t=6.23,P<0.05)分值高于正常,有明显的情绪障碍。结论酒依赖患者具有明显的人格偏离及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225名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SCL-90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t=3.13,2.18,1.95,P0.05);②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EPQ中神经质维度分高于中国常模(t=2.27,P0.05),内外向和精神质维度分均低于中国常模(t=1.81,3.05,P0.05);③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EPQ中神经质维度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内外向维度与敌对、偏执两因子分呈正相关,精神质维度与偏执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民族大学毕业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16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医学生SCL-90总均分及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t=4.44,5.11,3.96,3.43,2.41,3.63;P<0.05)多数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显著性;②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男、女医学生EPQ的N分均较高(U=3.19,2.45;P<0.05),女生的E分、L分均较低(U=1.98,P<0.05;U=2.39,P<0.05);而男生的P分较高(U=2.02,P<0.05);③EPQ各量表分与SCL-90总均分及多数因子分呈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性格内向、高神经质及精神质的个体往往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看守所男性服刑犯的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看守所男性服刑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疑难案例侦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17名看守所男性服刑犯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被试与常模组在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t=15.60~22.79,12.64~22.73;P<0.01)。结论罪犯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罪犯在精神状态及人格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情绪上存在易冲动、不稳定的特点;人格上存在着高精神质、高内外向、高精神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88例区级医院护士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目前北方中等城市区级医院临床护士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8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SCL-90除了强迫、恐怖症状2个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因子均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显著高于常模组;2EPQ量表中P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其他3个因子无明显差异;3SCL-90各个因子分与EPQ的N量表分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高,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其次是E量表分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与总分、精神病、强迫症状、抑郁、恐怖等呈显著负相关;P量表分与除强迫和恐怖因子呈负相关外其他各因子呈正相关;L量表分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与焦虑、偏执症状有显著负相关。结论个性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4例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工具对13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恶性肿瘤患者的SCL-90除强迫、人际关系和偏执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组。2EPQ的P和N维度标准分与SCL-90的各因子均分间呈正相关,L量表标准分与SCL-90的各因子均分间呈负相关。结论人格特征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医务人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型)对东莞市厚街镇644名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医务人员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Q评分P、E、N及L分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PQ量表的N分和P分与SCL-90各因子分存在正相关关系;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和P分均较高:不同个性类型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从高到低顺次的个性类型为内向不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外向稳定型和内向稳定型。结论医护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应重视和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医护人员人格特征与总体幸福感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对128名医护人员进行测量.结果 男性总体幸福感高于女性(t=2.807,P=0.006);外科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妇产科(F=2.629,P=0.038).在P(精神质)、E(外倾性)量表上的得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t=2.329,P=0.000,t=3.625,P=0.019);总体幸福感总分、精力以及松弛和紧张这几个维度与人格特质的外倾性呈显著正相关(r=0.427,0.413,0.311),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525,-0.382,-0.584).结论 医护人员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86例内窥镜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研究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与常模对照。结果研究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EPQ男女N分均高于常模(P<0.05),女性患者E分低于常模(t=4.64,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具有共同的性格特征,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与个性、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组680例年龄为16~18岁的首发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制深入访谈提纲的测评,与常模比较并做相关分析。结果EPQ的E量表(内外向)得分低于常模,N(情绪稳定性)、P(精神质)、L量表(掩饰性)得分均高于常模;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表现突出;SCL-90得分高于常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相关分析显示:个性中的神经质、精神质、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呈不同程度正相关;个性中的内外向、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呈不同程度负相关。结论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个性和应对方式高度相关;个性和应对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三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天津高三教师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状况。方法:应用SCL-90、EPQ测评了337名高三教师。结果: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抑郁、精神病性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EPQ中的N量表和P量表与SCL-90总分及多项因子分明显相关。结论:良好的人格特征对教师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出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与性格的相关性,为提高留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36名出国留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 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和1986年全国常模(P<0.001),留学生心理异常率为14.40%,女学生强迫、抑郁、焦虑3项因子均分高于男生(P<0.01)。性格特点总体为外向且稳定,各项心理症状因子分与神经质N呈正相关,与内外向E呈负相关(P<0.01)。结论出国留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对照组和全国常模,但个别心理问题应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地域人员的人格特征,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某军医大学任职教育学员,并进行不同地域间的比较。结果不同出生地学员的精神质水平得分有统计学差异(χ2=36.665,P0.05);单位所在地不同的学员的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水平、掩饰性得分有统计学差异(χ2=47.571,41.477,42.138;P0.05)。结论单位所在地、出生地等地域因素对于人格特征有影响;关注人格特征中的不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