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小儿夏季常见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现将我院1999年及2000年7~9月份收治的63例小儿乙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芳 《淮海医药》2002,20(4):336-337
目的 探讨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临床护理。方法 观察病情变化,针对小儿乙脑症状进行护理,注意呼吸衰竭的预防,重视恢复期护理和营养供给,加强病房管理等。结果 11例小儿乙脑患全部治愈,无1例后遗症发生。结论 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小儿乙脑严重症状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患儿康复痊愈,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由蚊虫为媒介而传染.因此,有严格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季.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病死率最高.我院传染科自1990—1997年共收治乙脑病人384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病死率由1990年的10.3%降至1997年的1.07%,后遗症发病率也明显下  相似文献   

4.
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影响乙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对乙脑流行特征影响,探讨乙脑防制策略.方法 对应急接种资料及乙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发放乙脑疫苗211280人份,接种适龄儿童195230人,接种率达99.71%.无严重接种反应发生.由于应急接种,2003年乙脑发病流行期比1990~2002年乙脑流行期缩短.讨论 乙脑应急接种控制乙脑流行效果显著,在乙脑流行期接种乙脑疫苗安全,可行.建议将乙脑纳入计划免疫,必要时可扩大接种对象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注射致过敏反应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君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5):52-52,58
1临床资料 2003年5月在我院组织的疫苗接种期间,共发生5例小儿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简称乙脑疫苗)后引起的过敏反应.5例患儿中,年龄3~6岁,男4例,女1例.均按常量注射乙脑疫苗[生产批准文号:卫制(82)京(2)01号]0.5ml,注射前接种者均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亦无明显过敏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化州市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市乙脑疫情趋势,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制定乙脑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化州市2001年~2005年乙脑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化州市2001年~2005年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者以<10岁的散居儿童、学生为主占100%,男多于女;发病季节主要分布在5、6、7月,发病季节前移.结论 我市2001年~2005年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均有病例,且2001年又出现过一次小高峰.说明了我市乙脑预防工作还不容忽视,特别是要加强小年龄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关梅 《淮海医药》1999,17(9):49-50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由蚊虫为媒介而传染。因此,有严格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季。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段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病死率最高,我院传染科自1990-1997年共收治乙脑病人384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病死率由1990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河北省自1951年以来出现过6次乙脑发病高峰,最高年发病率达21.56/10万(1969年).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控制,现对河北省2005年乙脑疫情加以分析,为今后有效防控乙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临床上常见病。如治疗不当,其后遗症是疑难杂症之一。笔者于2003年9~11月用中草药治愈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我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我省的乙脑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1995~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6年江西省共报告乙脑病例3857例,死亡189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分别为0.86/10万和0.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8个月,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2.02%;赣州市和上饶市乙脑发病一直居全省前列;病例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0.67%.结论 加强乙脑疫情的监测,在薄弱地区努力提高乙脑疫苗的接种率,积极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是今后我省控制乙脑流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发病率为2~10/10万之间.病死率为10%[1],其中极重型乙脑患儿病死率为20%~50%[2].我院ICU2006~2007年共收治由感染科转入的极重型乙脑患儿14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13例均病情稳定后转回感染科进行康复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早期的护理干预,降低了极重型乙脑患儿的死亡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中误诊为支气管肺炎并中毒性脑病14例,病毒性脑膜炎12例,乙脑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3例,腰椎结核3例,风温热3例,脊髓灰质炎2例,急性胃肠炎2例,伤寒1例.抗结核治疗治愈28例,好转13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原因主要是早期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辅助检查无明显改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情凶险,以发热、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病死率高,存活者亦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地威胁着小儿的生命与健康。现将我院2001~2005年间收治的54例乙脑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救治体会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4.
王亚西  任达飞  蒋风 《贵州医药》2012,36(5):470-471
为加速控制乙脑,减少乙脑易感儿童,阻断乙脑病毒传播,降低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2004年对全市所有8月龄至6岁儿童进行了JE-1普种,对全区7~10岁儿童进行了JE-1查漏补种.现将该次补充免疫效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接种对象 全市所有8月龄至6岁儿童不管有无JE-1接种史在2004-2005年4-5月份每年进行一轮次JE-1普种,同时对7~10岁儿童进行JE-1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对2002~2011年保山市乙脑疫苗接种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及死亡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保山市疾控中心2002~2011年的乙脑疫情资料和乙脑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保山市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乙脑死亡率看,从2002年1月~2011年10月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地域分布来看,隆阳区的发病例数占了总发病的84.6%:近5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率显著降低,同时发病率也明显减低。结论乙脑疫苗的接种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善了保山市乙脑的发病率,经过系统调查分析,保山市乙脑的下步工作还是应着重于预防.提高各地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区自1972年开始全面使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对儿童6个月开始进行基础免疫,以后每年加强。1980年将乙脑列入计划免疫,免疫程序为1、2、6、10周岁。1981年乙脑发病率比1974年以来任何一年都高,为此我们抽样调查和重点分析了免疫程序对1981年乙脑发病的影响。方法与结果对吴县、无锡县的21个公社(每个公社发生乙脑5例以上)进行整群调查,并对乙脑病人作个案调查,还根据公社、大队的儿童计划免疫帐册核对1979~1981年三年的乙脑疫苗免疫情况。1981年7月11日至~8月4日共发生乙脑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儿童,病死率高。为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病,本文对河北省2005年至2007年乙脑监测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有效防控乙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脑实质炎症表现,长期以来其肝损害多被忽视.我们检测了1993年~1998年收治的246例乙脑患者的肝功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4年来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过程中,曾对26例重症乙脑发生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患者应用东莨菪碱及西地兰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本组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1个月至10岁。重型25例,极重型1例。治疗方法:东莨菪碱剂量,小儿每次0.02~0.03mg/kg,稀释于葡萄糖液中静注,每隔10~30分钟静注1次,待呼吸平稳,面色潮红后,再延长间隔时  相似文献   

20.
李丽  刘水青 《贵州医药》2000,24(11):692-693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传染病的急症之一.我院从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乙脑420例,其中重型或极重型113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45例,且所有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均为重型或极重型患者,病死率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