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临床数据仓库的研究及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持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的特征是进行中医临床评价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临床海量数据是评价中医临床疗效的最直接和有效的证据。数据仓库技术是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中医临床数据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数据仓库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并设计了临床数据仓库的系统构架,数据模型和Web OLAP应用服务平台体系,同时举例说明中医临床数据的Web OLAP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数据仓库分析处理中医方剂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首科  牛孺子 《中医药学刊》2002,20(3):341-341,359
给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对中医方剂进行分析,处理的模型,首先通过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专业的分析工具-OLAP,产生中药和病症数据分析结果,然后通过数据绑定技术,把产生的分析结果与方剂数据连接,再通过综合分析揭示方剂和其针对的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在构建方剂,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仓库内部各种关联和映射关系的定义,充分利用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的OLAP功能,使基于海量数据的综合分析系统作到快速,准确地反应。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对中医方剂进行分析、处理的模型 ,首先通过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专业的分析工具—OLAP ,产生中药和病症数据分析结果 ,然后通过数据绑定技术 ,把产生的分析结果与方剂数据连接 ,再通过综合分析揭示方剂和其针对的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在构建方剂、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的基础上 ,通过对数据仓库内部各种关联和映射关系的定义 ,充分利用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的OLAP功能 ,使基于海量数据的综合分析系统作到快速、准确地反应。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是以临床医学为基础的学科,辨证论治诊疗实践产生的临床诊疗信息是重要的科学基础数据。本文探讨了旨在实现中医临床诊疗数据存储、分析、利用,并支持观察型中医临床研究分析的中医临床数据仓库及挖掘分析平台的构建和研究,并结合开发实现的平台,分别就中医临床信息模型、多维数据模型、抽取-转换-装载处理、数据规范化整理和挖掘分析平台集成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同时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挖掘分析应用的问题,探讨了数据预处理、分析目标问题确定和结果的阐释等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是以临床医学为基础的学科,辨证论治诊疗实践产生的临床诊疗信息是重要的科学基础数据。本文探讨了旨在实现中医临床诊疗数据存储、分析、利用,并支持观察型中医临床研究分析的中医临床数据仓库及挖掘分析平台的构建和研究,并结合开发实现的平台,分别就中医临床信息模型、多维数据模型、抽取-转换-装载处理、数据规范化整理和挖掘分析平台集成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同时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挖掘分析应用的问题,探讨了数据预处理、分析目标问题确定和结果的阐释等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感冒中医病案数据仓库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方便感冒(含流感)病案的检索、分析和数据挖掘,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将数据仓库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与中医病案研究相结合,采用SQL SERVER 2005建立数据仓库平台,对1949~2009年医学杂志中有关中医治疗感冒的病案资料从证候、病机、治法、主方、药物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分析其结果,揭示其内在规律。本数据仓库的建成将为研究中医治疗感冒病案的查询、分析和数据挖掘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信息特征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信息学的角度分析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信息多维与多阶、多态与多粒度和缺失、折叠与混杂的特征,归纳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中医药临床个体诊疗规律研究的主题应包括疾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证候特征与诊断规范化、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总结、药物/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与治疗方案的优化和卫生经济学等方面,旨在进一步开启多学科、多视角进行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促进数据挖掘和中医临床领域专家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指导下,利用中医结构化电子病历实现了中医临床诊疗信息的数据化。结合共享系统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实施与应用经验,系统梳理了真实世界中医临床诊疗信息数据化实施流程,主要包括设计临床研究实施方案,制作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试用、审核、优化和完善电子病历模板,继而完成结构化数据采集、数据导入集成、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挖掘、临床经验成果总结与应用。同时,加强数据化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立了数据化的原则和要求,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实时性与便捷性,提出了数据化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获取了较高质量的中医临床科研数据,为分析挖掘中医临床经验成果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信息分类标准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为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称为“医学信息学”,主要通过一些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来实现临床诊疗过程的  相似文献   

10.
真实世界临床诊疗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中医学中名老中医效验案例对日常诊疗行为的指导和诊疗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临床实际中医病历数据,提出基于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效验案例,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用来辅助经验不足的临床医师做出临床决策,以提高临床疗效。该系统从中医临床数据仓库中筛选加工形成中医学临床效验案例库,基于案例推理和相似性计算实现类似案例的检索和展示。特别是针对不同案例的个体性特点,实现了基于症-诊断-药相关分析的灵活的案例修正方案,以满足临床诊疗过程中个体化诊疗决策的需求。最后,通过示范性临床实例应用,对系统的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可在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手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现有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在疫情环境中的适宜性,本研究选取部分临床上使用较多、简便易行的中医临床诊疗设备应用于湖北省3个医院的新冠肺炎诊治工作。实践过程显示,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存在水平低、储备少、标准化建设不健全、缺乏配套物流与培训制度流程、使用人员认知不足等短板,在疫情“放大镜”下更凸显了这些问题。新发传染病防控的特殊性,要求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应具备临床定位清晰、实用安全适应性强、便捷智能时效性高等特点。为此,我们提出实现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发展的3条路径:①聚集成建制的多学科优势资源,解决中医诊疗装备技术水平低、临床定位难等问题,研发系列适应新发传染病防控的中医诊疗装备;②重点对市场上相对成熟的中医临床诊疗装备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先易后难逐步完善“平战结合”的中医诊疗装备标准体系;③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中医诊疗装备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临床配备、使用中医诊疗装备,以望推动中医临床诊疗装备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成为中医疫情防控前线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12.
邹如政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7):614-616,626
文章总结分析了中医临床路径以"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并重"为制定原则,以具有优势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入选病种,以重点专科优化的诊疗方案为开发基础,规定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规范了中医临床诊疗流程并以突显中医特色优势为特点.提出了中医临床路径实施中需要在组织管理、培训宣传、流程规范、评价改进、变异管理、环境改善、信息建设、监控督导等方面进行考量,以使中医药特色优势,在诊疗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更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医院各项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日常医疗工作中积累下来的业务数据,是临床回顾性研究的重要数据资源。然而业务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难以进行高效的查询以及分析。利用Python+Django+MySQL技术构建数据仓库,从各个业务系统提取数据,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以便实现中医、西医临床业务数据的多维度,高效率的筛选以及提取,为临床回顾性研究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来源。极大地提高我们探寻中医药宝库的效率。我们对数据仓库的结构,构造的过程以及实际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学的角度分析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信息多维与多阶、多态与多粒度和缺失、折叠与混杂的特征,归纳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中医药临床个体诊疗规律研究的主题应包括疾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证候特征与诊断规范化、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总结、药物/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与治疗方案的优化和卫生经济学等方面,旨在进一步开启多学科、多视角进行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促进数据挖掘和中医临床领域专家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科学的整理与研究,并从立项课题中筛选出100项左右临床安全、有效、规范的诊疗技术(亦称“百项”)加以推广,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认为,“技术操作规范文本”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辩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医临床大数据知识工程的总体规划要求,开展中医临床知识组织研究,对中医临床知识的概念、内涵及其分类进行规范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医临床知识体系框架,它是构建一个有机联系的中医临床知识共同体的依据,为开展中医临床知识工程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满足中医临床知识的共享和深度利用,以及应用计算机自动对其处理的需要,设计了中医临床知识编码技术方法,并以临床诊断和临床干预等两类临床诊疗基础知识的编码为例,对中医临床知识编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详细地说明,为全面开展中医临床知识编码和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有效组织中医临床试验文献中蕴含的中医和循证医学交叉学科知识,便于对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和映射,该文通过本体建模实现对中医临床试验文献的知识组织。方法:使用七步法和骨架法结合进行本体开发,通过分析中医临床试验文献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复用科学证据来源信息本体(SEPIO)顶层框架和中医药语言系统(TCMLS)等本体资源和非本体资源,确定领域概念和属性关系,最终确定疾病、证候、症状、分组、干预措施、结局指标、文献质量信息等核心概念和属性关系。结果:将中医临床试验文献中所蕴含的信息分为5类,根据Cochra ne ROB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CONSORT 2010声明等资源,将文献质量评价信息映射到本体中,共建立了68个类,8个对象属性,38个数据属性,基本实现了临床试验文献结构化表达。结论:研究构建的中医临床试验文献本体能够更好地组织、利用和呈现中医临床试验文献内部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关联,为后续证据强度及诊疗信息推理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打造开放的临床科研平台,提高我国中医药整体的临床研究水平。根据曾经组织开展的一些情报研究课题和以往的情报服务经验,建议中医药文献信息研究机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提供信息支撑:①提供基于词共现聚类分析和同被引聚类分析法的疾病研究热点分析报告;②提供高质量循证诊疗信息;③提供临床文献病-证-药关系线索;④提供临床科研查新报告;⑤提供文献与数据资源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辨证、处方、临床决策、综合疗效评价4个肺癌中医临床研究主题出发,探讨了中医诊疗信息存储与数据分析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数据挖掘思路和方法,显示了中医肿瘤结构化临床信息平台建设在保障临床及科研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提示我们,根据中医肿瘤诊疗的特点,合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可以为肺癌中医诊疗的规范化、个体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