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获得在我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HCM患者457例,男性251例(54.9%),女性206例(45.1%),年龄2~84岁,平均年龄(47.9±16.0)岁。所有患者均有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对已知的与预后不佳相关的因素如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最大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NYHA分级、家族史、并存疾病、并发症、临床症状等行COX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有368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41.9±28.4)个月,其中男性248例(67.4%),女性120例(32.6%),随访率为80.5%。共发生25例死亡(5.5%),14例与HCM相关(猝死7例),5年的累积存活率为91.6%,10年为80.9%。第1年病死率为2.8%,第2年病死率为1.7%,第3年病死率为1.4%,第4年病死率为2.7%,第5年病死率为零。心功能NYHA分级(RR=2.90,P=0.017),射血分数(EF)值(RR=0.96,P=0.009)和心房颤动(房颤)(RR=2.40,P=0.009)为HCM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M患者预后与心功能差及发生房颤相关,年龄、流出道梗阻或有家族史均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2.
352例肝性脑病的诱因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的常见诱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52例H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HE的常见诱因为感染275例(78.1%),电解质紊乱224例(63.6%),消化道出血110例(31.3%),肾功能不全95例(27%),大量利尿放腹水11例(3.1%),高蛋白饮食9例(2.6%),长期大量饮酒8例(2.3%)。本组1种诱因病死率为3.2%,2种诱因病死率为6.8%,3种诱因病死率(28.9%),4种以上诱因病死率(100%),4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诱发因素多少、HE分期、有无并发症与HE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HE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将我院2008年—2010年180例AMI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95例)和血糖升高组(85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死率。结果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是47.2%(85/180),1年的总病死率是16.5%。与无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相比,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年龄偏大[(64±12)岁vs(58±12)岁],女性患者较多,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者较多(51.8%vs 15.8%),1年病死率高(16.5%vs 5.0%)。结论 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症状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2014年住院死亡老年糖尿病患者病历信息,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变化趋势及死因分布特征。结果共纳入死亡糖尿病患者1297例,其中老年患者1162例,老年组病死率为4.44%,远高于非老年组0.94%(P0.001);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5.22%对3.47%,P0.001)。10年间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P0.001),前5年病死率从4.75%下降至3.01%(P0.001),后5年内病死率无明显差异。老年糖尿病前5位死因依次是感染(27.71%)、心血管疾病(25.22%)、肿瘤(21.34%)、脑血管疾病(10.41%)、糖尿病并发症(5.51%);其中,60~79岁组首位死因是心血管疾病,80岁以上组感染占第1位。与2005-2009年相比,2010-2014年住院老年糖尿病感染死因比重增加43.81%(22.60%对32.50%,P0.001),在2010年后成为首位死因。结论 2005-2014的10年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后趋于平稳。感染和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提示除心血管疾病外,需要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感染预防和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Wellens综合征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80例2型Wellens综合征患者组(观察组)和80例非2型Wellens综合征组(对照组)的冠脉病变(CHD)及病死率的对比观察。结果 80例观察组中左前降支狭窄≥70%者78例(97.5%),80例对照组左前降支狭窄≥70%者6例(7.5%),p0.01;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为15例(18.75%),对照组则无;2组的1年内的病死率比较:观察组1年的病死为8例(10.00%),对照组1年内病死为2例(2.50%),p0.01。观察组中5例冠脉支架植入1年内无病死率。结论观察结果提示对2型Wellens综合征患者应尽早采取冠脉造影及支架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 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瑞金医院胰腺普外科收治的994例AP患者资料,根据病因及治疗方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994例AP患者中,胆源性AP 825例(83.0%),酒精性AP 24例(2.41%),高脂血症性AP29例(2.92%),妊娠性AP16例(1.61%),特发性AP 71例(7.14%),外伤性4例(0.40%),两种病因以上的混合性AP 25例(2.52%).轻症急性胰腺炎(MAP)767例(77.2%),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27例(22.8%).总的治愈好转率91.2%,病亡87例,病死率8.8%,其中酒精性AP的病死率达37.5%,显著高于胆源性AP.对胆源性AP患者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ERCP+EST)、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或ERCP术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清创引流术.采用清创引流术的患者均为SAP患者,术后病死率高达25.0%,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法 者(P<0.01).其他3种治疗方法 间的SAP病例比及病死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胆道因素仍是AP的首要病因.酒精性AP病情较危重,预后较差.对胆源性AP,多种治疗方法 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院内科在1989年1月至12月全年内共抢救急症病人893例,死亡233例,病死率为26.1%。本组急症男性549例,女性344例,死亡者男性155例,女性78例。通过年龄划分将病人分为青年组(14~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0岁)和高年组(80~97岁)4组。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统急症占68.2%(609/893),病死率17.5%(156/893)。本组老年急症占51.8%(463/893),病死率为31.7%(147/463)。通过内科老年急症死亡病种分析,可见老年人死于心脑血管、呼吸及消化系统急症据首位,足以说明这些疾病正是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急诊抢救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5 408例急诊患者中,急性心衰患者1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衰患者占所有急诊抢救患者的7.8%。≥80岁高龄患者比例29.1%。急诊病死率12月份最高。急诊抢救好转出院或自动离院212例(17.7%),急诊住院580例(48.4%),继续急诊留院227例(18.9%),转院64例(5.3%),死亡115例(9.6%);每年急性心衰病死率无明显下降趋势;13.9%在入抢救室2 h内死亡,63.5%在24 h内死亡。2010、2011年24 h内死亡比例较2008年以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逐年延长。结论急性心衰占急诊抢救患者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急诊病死率,并减少急诊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35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误诊者15例,误诊率为42.9%;经治疗好转出院22例(62.9%),死亡13例(37.1%)。结论 AD的病死率高,以有效的内科治疗为基础,及时采取手术或介入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5例,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平均(61.08±11.1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DCM)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5例,缺血性心肌病(CHD)10例,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21例、Ⅳ级24例。均成功植入双心室起搏系统,平均随访(21.88±15.81)个月。结果(1)并发症左心室电极导线脱位2例(4.4%),膈肌跳动3例(6.7%),心脏静脉穿孔1例(2.2%),术中急性左心衰竭1例(2.2%);(2)病死率45例患者共死亡11例(24.5%),其中3例为非心源性死亡(占总病死率的27%),8例为心源性死亡(占总病死率的73%)。在心源性死亡中,5例心脏性猝死(占心源性死亡的62.5%)。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占心源性死亡的25.0%),死亡前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例因心力衰竭恶化死亡(占心源性死亡的12.5%)。结论CRT植入术有一定的风险,主要是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过程,需细心观察,仔细操作,才能把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CRT治疗能降低心力衰竭导致的病死率,但并不降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为预防猝死应选用双心室起搏+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尿激酶治疗34例心肌梗塞(甲组)和38例对照(乙组)的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和1年随访情况。结果发现,甲组的缺血相关动脉通畅率(68%)高于乙组(37%),侧支循环优于乙组(P<0.01),心室功能损害较乙组轻。但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发生率高于乙组(P<0.05),尽管甲组的近期病死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但两者远期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对肾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合并糖尿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4月至200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7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507例共行539例次肾移植术(多次手术29例),其中52例合并糖尿病[其中男30例,年龄(51.4±7.1)岁;女22例,年龄(51.6±4.9)岁],移植前糖尿病16例,移植后糖尿病36例;因糖尿病肾病致肾衰竭性肾移植治疗占糖尿病的30.8%。未合并糖尿病肾移植455例[其中男293例,年龄(38.7±12.3)岁;女126例,年龄(43.5±10.1)岁]。合并糖尿病组的各种并发症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合并糖尿病组病死率17.3%(9/52),同期非糖尿病肾移植组病死率7.7%(35/455),尤以移植前糖尿病病死率最高。结论肾移植合并糖尿病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需加强对肾移植前后糖尿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10 225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发展及现状,为进一步提高PCI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8月至200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10225例PCI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17762处靶病变临床和造影基线分布特征、PCI策略及围术期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2~92岁,平均59.9岁。合并糖尿病2057例(2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8647例(84.6%),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1428例(14.0%),心源性休克477例(4.7%),多支病变6701例(65.5%),左主干病变483例(4.7%),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1795例(17.2%)。总的病例成功率为98.5%,病变成功率98.3%,其中左主干病变成功率99.6%,CTO病变成功率90.5%。支架置入占总病例数的89.8%,人均置入支架1.45枚。AMI急诊PCI患者住院病死率4.4%(63/1428),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病死率19.7%(42/213)。围术期总病死率1.1%(113/10225),其中术中心源性死亡2例(0.02%),术后心源性死亡80例(0.8%)。围术期急诊冠状动脉搭桥2例(0.02%),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58例(0.57%),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127例(占AMI急诊PCI总数的8.9%),总的围术期重要并发症发生率3.6%,其中与PCI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0.48%。存活出院者心绞痛缓解率98.6%。结论在技术成熟的心内科,PCI适应证范围广、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较好,可作为冠心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对于AMI、心源性休克、左主干病变等高危患者,PCI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Cystatin C(简称Cys C)值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筛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8月28日至2010年4月16日所有住院病人共4642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等一般情况,建立数据库。记录患者进入ICU后Cys C值的变化,并将患者分为Cys C值高度增加(增加1 mg/L),轻度增加(增加≤1 mg/L),高度降低(减少1 mg/L),轻度降低(减少≤1 mg/L)四组,比较各组间患者30 d病死率的差异,并随访8年。结果共有1036例患者纳入研究。30 d内死亡272例(26.2%),Cys C值高度增加组患者30 d病死率最高(77.9%),其次为高度降低组(33.3%),轻度降低病死率为四组中最低(16.5%),30 d未死亡的764例患者8年存活率为54.58%。结论 Cys C轻度降低的危重患者30 d死亡率最低,Cys C值的变化与危重患者30 d死亡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分级系统对老年心脏手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首次行冠状动脉移植术和(或)心脏瓣膜植换术的老年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尿量、血牛化指标和临床转归等,按照AKI网络工作组(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分级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评分在术后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最高分值. 结果 225例患者中男169例(75.1%),女56例(24.9%),平均年龄(66.7±5.0)岁.住院病死率5.8%(13例).根据AKIN分级,最终发生不同程度AKI的患者占55.6%(125例);AKIN分级1级(96例)、2级(11例)、3级(18例)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2.1%(2例),9.1%(1例)和50.0%(9例).病死率随AKIN分级的递增有升高趋势(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AKIN和病死率具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AKIN分级的递增,相对死亡危险性增加. 结论 AKI是老年人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增加术后病死率.AKIN分级系统对此类患者的预后及住院死亡有良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手术时机与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 2004年1月79例SAP患者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选择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本组收集患者79例,其中非手术治疗28例,早期手术治疗33例,延期手术治疗18例.非手术组、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2例)、33.33%(11例)和11.11%(2例),各组病死率分别为3.57%(1例)、15.15%(5例)和5.56%(1例),早期手术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SAP的治疗选择是直接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根据SAP的病情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的老年(≥65岁)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9.9±3.8)岁。结果:所有患者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79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32例。IABP术前放置32例(28.82%),术中/术后放置79例(71.17%),主要并发症有:急性肾功能损伤(45.05%),感染(35.14%)和二次气管插管(12.61%)等。术后住院死亡30例,病死率27%。术前置入IABP的患者病死率(15.63%)明显低于术中或术后置入IABP的患者病死率(31.65%,P=0.004)。患者置入IABP时间不同,其术后是否二次气管插管、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二次气管插管(OR=165.850,95%CI7.110~386.557,P=0.001)、感染(OR=20.911,95%CI2.940~148.710,P=0.002)和急性肾功能损伤(OR=12.557,95%CI2.935~53.716,P=0.001)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冠状动脉移植术的老年患者,IABP是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辅助循环手段之一,在本组研究中,术前放置IABP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术中/术后放置IABP组患者的病死率,故应积极预防和控制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全因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清尿酸监测和健康体检中传统CVD危险因素评估的老年男性IGT患者334例,根据血清尿酸水平三分位法分为322.13μmol/L组(A组)111例,322.13~387.70μmol/L组(B组)112例,387.70μmol/L组(C组)111例,平均随访时间(5.82±3.31)年。采用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全因病死率或CVD病死率或非CVD病死率的独立相关性。结果本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39例(11.68%)。A组、B组、C组体质量指数、TG、尿酸及肌酐水平逐渐升高(P0.05,P0.01),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64.68(52.71,74.32)ml/(min·1.73 m~2)vs 63.66(49.50,73.00)ml/(min·1.73 m~2)vs 57.77(45.81,64.73)ml/(min·1.73 m~2),P=0.026]。随访期间,全因死亡61例(18.26%),其中12例(19.67%)死于心脑血管事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癌症21例(34.43%)和肺炎21例(34.4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基线血清尿酸与CVD病死率不相关(P_(log-rank)=0.230)。Cox比例危险模型显示,年龄、BMI和TC是CVD病死率危险因素(P0.05),年龄(HR=1.177,95%CI:1.123~1.234,P=0.000)及既往心脑血管事件(HR=2.462,95%CI:1.348~4.498,P=0.003)是全因病死率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IGT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CVD死亡或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腹腔置管灌洗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评价其优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连续收治的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腹腔置管灌洗透析组(试验组,33例)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1例),比较两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治愈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仅2例死亡(2/33),病死率6.1%,与传统治疗组[病死率19.3%(6/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在治愈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腹腔置管灌洗透析是治疗SAP的重要措施,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白血病合并热念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5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经血培养证实并伴有临床相关症状的热念败血症的白血病患者23例,描述其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应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方法分析生存相关预后因素。结果 2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23例(100%),低血压、皮疹各16例(69.6%),咳嗽咳痰12例(52.2%),脾肿大、腹泻各9例(39.1%),肝肿大、关节疼痛各6例(26.1%)等;降钙素原(PCT)正常或轻度升高[0.36(0.12,0.68)μg/L]。初始治疗16例选择唑类药物,其中15例(93.8%)患者因治疗失败,于第5天转换为棘白霉素类药物治疗。中位随访137 d(2~2799 d),治疗有效率为63.6%,粗病死率为65.2%,归因病死率为39.1%,其中第28天归因病死率为88.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降钙素原3μg/L(β=1.972,95%CI 1.441~35.862,P=0.016)是其归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棘白霉素类药物的应用是独立保护因素(β=-1.999,95%CI 0.030~0.615,P=0.010)。结论尽早应用棘白霉素类药物可能降低白血病合并热念败血症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