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瘦素与高血压肥胖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第一危险因素,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60%的肥胖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肥胖使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6倍。目前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肥胖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容量和心排血量增多,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肾上腺活性增高和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瘦素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含有167个氨基酸残基。1994年英国学者Zhang等首次成功地克隆出小鼠肥胖(ob)基因以及人类的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温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温针灸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相关资料。结果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BMI、体质量、体脂百分率、肥胖度等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患者,温针灸可有效控制血压,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降压、减肥双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原发性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3月于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250)、超重组(n=270)和肥胖组(n=280),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并对三组的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疾病史、血压、血脂等各项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低于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对象的尿β2微球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有相关性,微量白蛋白是心血管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标志,通过对超重肥胖患者的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可起到监测患者心肾早期病变的作用,改善超重肥胖患者的疾病进程,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闫思琪  冯利民 《河北中医》2023,(1):129-132+153
原发性高血压病程漫长,治愈困难,还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微循环障碍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关系密切。中医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中医的络脉理论与西医的微循环有相似之处,中医所讲的络病发病机制也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相通之处,因此本文从络脉与微循环的联系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以求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由于机体靶组织的原因,对胰岛素生物效能反应降低甚或丧失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人体组织特别是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利用葡萄糖减少和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1])。研究表明,IR是高血压患者多种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包括脂代谢紊乱、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凝血机制异常和肥胖等~([2])。研究还证实,IR先于高血压的发生,IR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单纯性肥胖(简称肥胖)是一种现代文明慢性疾病,是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根源。肥胖是由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引起肥胖的后天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过多的热量摄入,以及静止的生活方式。2002年7-8月,笔者应常州电视台暑期减肥大行动节目邀请,观察了12例肥胖患者进行运动减肥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奥利司他复方对肥胖并高血压大鼠的影响。方法:建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缬沙坦、奥利司他、缬沙坦/奥利司他复方,观察肥胖指标、血压的变化。结果:在体重、Lee’s指数、治疗后血压等方面,缬沙坦/奥利司他复方具有协同作用。结论:缬沙坦/奥利司他复方能协同性治疗肥胖并高血压大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肥胖对高血压大鼠血清胰岛素、瘦素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饲料组和营养饲料组),再从营养饲料组肥胖大鼠中随机挑选两组,即模型组和空白组(继续喂养30天),观察普通饲料组(非肥胖大鼠)、模型组和空白组三组间Lee′s指数、血脂、血糖、胰岛素、瘦素、内皮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普食组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和空白组(P〈0.01);普食组血清胰岛素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而ISI则显著高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普食组(P〈0.01),空白组血清瘦素水平较模型组升高明显;内皮素方面,空白组较普食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肥胖可以诱导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后者通过影响血脂代谢以及瘦素、内皮素的分泌,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八段锦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正逐步应用于临床,针对各类疾病具有良好疗效,现将其在原发性高血压领域的临床应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科研与临床工作提供更多信息与依据。结果表明:八段锦对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有独特优势,防治机制与调节血脂、血糖、肥胖、心理因素及体液因子等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肾性高血压是指肾血管或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并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即一般所称的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也叫症状性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甲亢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护理此类高血压,以中西医结合比较理想。现将护理措施列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肥胖、高钠、低钾饮食、饮酒、长期压力大等,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1]。现阶段该病以西医药治疗为主,虽然大部分患者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延缓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重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Ⅰ度肥胖组、Ⅱ度肥胖组4组。按WHR分为正常组和中心性肥胖组2组。分别测量并计算BMI、腰臀比值,并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结果随着BMI的增高,患者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EDD)均明显降低,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患者EDD与腰臀比呈负相关(P<0.05)。硝酸甘油引起的血管扩张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亦与局部体脂含量和体脂分布无关。结论超重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局部体脂含量和体脂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动物实验方面论证“Ⅰ+Ⅱ”疗法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54只,随即分为两组:普食组(6只)和营养饲料组48(只)。90天后,将所获高血压肥胖模型大鼠随机分入模型组(5只)、空白组(5只)、基础组(5只)、中药组(5只)、针灸组(5只)和综合组(6只),采用相应的方法干预治疗,并定期观察期间血压、体重及身长的变化。治疗结束后,取腹膜后脂肪垫称重;取用部分腹主动脉用于病理切片;测定空腹血脂(T℃、TG、HDL-C、LDL-C)、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瘦素,并计算Lee’s指数、脂肪系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高血压肥胖模型大鼠存在胰岛素和瘦素抵抗。通过不同疗法治疗后,高血压肥胖模型大鼠的血压、Lee’s指数、脂肪系数、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瘦素水平以及腹主动脉病变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Ⅰ+Ⅱ”疗法对于原发性离血压肥胖大鼠取得了良好的减肥降压效果,胰岛素和瘦素抵抗可能是其重要作用逢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理气化痰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理气化痰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分别观察主要症状积分、证候疗效、降压有效率。8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在痰湿壅盛型主要症状积分、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观察组(P〈0.05);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的患者,理气化痰汤联合依那普利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理气化痰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理气化痰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分别观察主要症状积分、证候疗效、降压有效率.8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在痰湿壅盛型主要症状积分、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观察组(P<0.05);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的患者,理气化痰汤联合依那普利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在不足5%的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原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初期症状不明显,仅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时才偶然发现。病情较重时,症状较多。可有头晕、头痛、心悸,其他尚有颈项疼痛、健忘、失眠、耳鸣、神经质等。后期症状多为心肾功能不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韩雪玲  商锰男  戴晶  孔雪  张金波  邹冲 《光明中医》2023,(20):4063-4065
高血压病与肥胖症发病率逐年增高,随之而来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人群显著增多,针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研究及治疗愈发重要。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手术,上述方式虽然对于患者体质量与血压控制有一定效果,但有部分人群血压难以达标,且药物使用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寻求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案或应得到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整理针药结合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疗效证据,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优势。该文通过分析赵秀君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医案2则,探讨赵秀君教授诊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思路、用药特点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9.
化痰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高血压多从肝、肾论治,但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冠心病,大多形体肥胖,临床上可辨证为痰浊内阻。因此,笔者从脾论治自拟化痰降压汤,从1996年3月以来,治疗痰浊内阻型高血压患者3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变快,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尽快恢复正常,减少并发症发生,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身护理,并与功能制护理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