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MS)是以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MS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研究MS,其相关的动物模型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由于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与人类肥胖的自然过程相近,故利用自发高血压大鼠采用饮食诱导的方式建立营养性高血压肥胖模型可以说在最大限度上模拟了人类的MS的各个组分,包括腹部肥胖、自发性高血压病、糖代谢紊乱、血脂升高等,这种合理的动物模型能更好地开展针对MS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笔者就国内外对几种利用自发高血压大鼠建立营养性高血压肥胖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瘦素与高血压肥胖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第一危险因素,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60%的肥胖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肥胖使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6倍。目前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肥胖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容量和心排血量增多,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肾上腺活性增高和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瘦素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含有167个氨基酸残基。1994年英国学者Zhang等首次成功地克隆出小鼠肥胖(ob)基因以及人类的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3.
以我院1995年~2003年门诊和住院病历为研究对象,包括离休和退休人员共2413人的调查结果为样本,对血脂、血糖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胆固醇(TC)、高甘油三酯(TG)及高血糖(Glu)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P〈0.001);高TG血症为临床高脂血症中最常见的类型;男、女两性的TC、TG、Glu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血压关系密切。高TC、高TG、高Glu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变有密切联系。结果表明,血清TC、TG、G1u三者在代谢上联系密切,多数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血Glu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异常,提示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血Glu患者可能处于心血管病的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福永街道近年来高血压及肥胖的现况,调查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达到防治高血压及肥胖的作用。方法对2003-2005年的常住人口测血压、量体重及询问病史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高血压发生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患者中肥胖人群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结论目前我市福永街道高血压患病状况不容乐观,应着手对20岁以上人群中广泛实行高血压的健康指导,加强高血压及肥胖人群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中青年高血压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肥胖与中青年高血压的相互关系。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病105例进行临床观察,同时抽取在本院就诊的血压正常者105例作对照。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胰岛素、空腹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观察体重指数(BMI)及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鄂温克族牧民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49例作为高血压组,无高血压207例作为对照组,测血清瘦素水平,按标准测血压、腹围。结果高血压组肥胖者与对照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均升高,说明血清瘦素与肥胖呈正相关;高血压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同组非肥胖者,说明血清瘦素水平与高血压无相关性。结论鄂温克族牧民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呈正相关,与高血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杨传华教授是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笔者初步整理杨老师清热祛湿化痰为主治疗腹型肥胖高血压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及治则杨老师指出,目前腹型肥胖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BMI≥28同时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腹型肥胖。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1760例高血压患者中医症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为制定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以门诊为基础的非随机、大样本病例现场抽样调查方法,采集符合西医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分析得出症状分布情况。结果: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上者有38项,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下者有81项。结论:症状出现率大于20%的症状近似认为是高血压病的经典临床表现,其以头面部及精神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女性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MH)的患病情况及血压与心率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血压正常的232例肥胖组及241例健康对照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比分析两组的静息心率(RHR)及ABPM等各项监测指标。结果:肥胖组MH发生率为31.9%,对照组为13.7%(x2=21.35,P〈0.01);肥胖组24小时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24小时心率和日间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伴MH组(139例)24小时心率和日间心率高于单纯肥胖组(93例)(P〈0.05)。结论:心率增加可能参与了女性肥胖患者MH的发病过程,ABPM可作为诊断女性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肥胖对高血压大鼠血清胰岛素、瘦素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饲料组和营养饲料组),再从营养饲料组肥胖大鼠中随机挑选两组,即模型组和空白组(继续喂养30天),观察普通饲料组(非肥胖大鼠)、模型组和空白组三组间Lee′s指数、血脂、血糖、胰岛素、瘦素、内皮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普食组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和空白组(P〈0.01);普食组血清胰岛素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而ISI则显著高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普食组(P〈0.01),空白组血清瘦素水平较模型组升高明显;内皮素方面,空白组较普食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肥胖可以诱导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后者通过影响血脂代谢以及瘦素、内皮素的分泌,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胖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46例高血压肥胖患者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与62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比较,同时将两组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进行比较,以探讨肥胖对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肥胖组患者的IVSd、LVPWd、LVM、LVMI,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且较非肥胖组有更高的LVH检出率;同时高血压肥胖组以痰湿壅盛证较多(58.7%),其次是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而非肥胖组则以肝火亢盛证较多(51.6%),其次是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提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肥胖患者时,要注意健脾利湿化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对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学生实施超重、肥胖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抽样方法把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05级学生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纽实施学校制定的超重、肥胖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日常教育,然后对该人群干预组和对照组2005年入学体检和2010毕业体检资料进行超重、肥胖及高血压情况比较,观察差异显著性。结果干预组学生2010年超重率和肥胖率比2005年有明显下降,对照组学生2010年超重率和肥胖率与2005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2010年血压偏高情况比2005年有显著改善,对照组血压偏高情况2次体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学校实施的超重、肥胖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血压偏高情况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5.
肥胖机制的研究是目前最为活跃并取得迅速进展的领域之一。成功完成了克隆肥胖基因(obes egene,ob gene)、阐明ob基因产物-leptin(瘦素LP)的结构、克隆LP受体的基因并部分阐明LP作用的机制,使肥胖研究跨入分子时代,为人类从根本上控制体重、提高健康水平,展现了诱人的前景。本文就肥胖基因的调控作用方面综述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目前西医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但其缺乏针对病因提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在治疗肥胖方面理论丰富、疗效显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文献,从中医角度对肥胖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肥胖中医...  相似文献   

17.
颈肩痛是多种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约占骨科门诊的109%左右。其中以颈肩纤维组织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为最多见。为了探讨该类疾病的发病规律,更好地开展对该病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奥利司他复方对肥胖并高血压大鼠的影响。方法:建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缬沙坦、奥利司他、缬沙坦/奥利司他复方,观察肥胖指标、血压的变化。结果:在体重、Lee’s指数、治疗后血压等方面,缬沙坦/奥利司他复方具有协同作用。结论:缬沙坦/奥利司他复方能协同性治疗肥胖并高血压大鼠。  相似文献   

19.
汪春  程志清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27-1328
目的:观察针灸对高血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共5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在对照组方法上加用针灸),治疗8周。观察血压、体重、腰围、腰臀比、代谢参数及胰岛素、瘦素的变化,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针灸组治疗后DBP、SBP、BM、BM I、WC、WHR、TC、FINS、Leptin、IS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部分指标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肥胖患者时,在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及口服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血压、体重和体质指数等,对代谢参数也有调整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瘦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动物实验方面论证“Ⅰ Ⅱ”疗法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54只,随即分为两组:普食组(6只)和营养饲料组(48只)。90天后,将所获高血压肥胖模型大鼠随机分入模型组(5只)、空白组(5只)、基础组(5只)、中药组(5只)、针灸组(5只)和综合组(6只),采用相应的方法干预治疗,并定期观察期间血压、体重及身长的变化。治疗结束后,取腹膜后脂肪垫称重;取用部分腹主动脉用于病理切片;测定空腹血脂(TC、TG、HDL-C、LDL-C)、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瘦素,并计算Lee’s指数、脂肪系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高血压肥胖模型大鼠存在胰岛素和瘦素抵抗。通过不同疗法治疗后,高血压肥胖模型大鼠的血压、Lee’s指数、脂肪系数、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瘦素水平以及腹主动脉病变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Ⅰ Ⅱ”疗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肥胖大鼠取得了良好的减肥降压效果,胰岛素和瘦素抵抗可能是其重要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