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变化在尿毒症患者出血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形态、数量、大小、容积的变化及功能状况,对于临床防治尿毒症出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尿毒症患者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LCR),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小板粘附率(PAdT)进行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实验对象 尿毒症(CRF)组40例,年龄33~65岁,其中男19例,女21例;正常对照组48例,年龄25~58岁,均为健…  相似文献   

2.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及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测定了尿毒症患者和正常人血小板表面GPⅠb的量以及静息和用ADP活化条件下,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量。结果表明,尿毒症组血小板膜GPⅠb的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静息和活化状态下,尿毒症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尿毒症组血小板以ADP活化后,其GPⅡb/Ⅲa表达的量与血浆肌酐或尿素氮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54,P>0.05;r=-0.177,P>0.05)。提示尿毒症患者血小板膜GPⅠb和GPⅡb/Ⅲa的量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CRF)可引起血小板各项参数发生变化。作者对尿毒症患者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LCR),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小板粘附率(PAdT)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分析。CRF组40例,年龄在33~65岁,其中男19例,女21例,正常对照组48例,年龄在25~58岁,均为健康者。日本东亚公司产K-4500型血细胞分析仪、溶血剂、稀释液均由该公司提供,血小板参数采用EDTA-K2抗凝,按血细胞分析仪的操作规程测定。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公司产PABER-…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王贵生(柳州545005)尿毒症是一种内、外科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上除了有其他的症状外,广泛性皮肤、粘膜出血,甚至有内脏出血倾向,出血原因除血小板数减少和凝血因子缺陷外,血小板功能异常也是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止血功能的调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59例尿毒症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蛋白C(PC)、蛋白S(PS)、D二聚体(D-D)的水平,并比较各指标在尿毒症组与正常组(n=30)间的差异;同时评价尿毒症患者各止血功能指标与血清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患者的血浆vWF、Hcy、TpP、FPA、TAT、PS、D—D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Pselectin和P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尿毒症组Hcy与GFR(r=-0.369,P=0.04)和Cr(r=0.274,P=0.039)呈显著相关性,尿毒症患者所有检测的止血调节指标中,Hcy、vWF、FPA、Tp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尿毒症患者止血功能变化以凝血亢进为主,其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血小板活化功能受损,Hcy、FPA和TpP能为临床提供较好尿毒症患者的止血功能调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杨麟 《重庆医学》2006,35(15):1390-1391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法将162例尿毒症患者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60例分为出血组,余无上消化道出血者102例为未出血组。两组间分别从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血清胃泌素(serumgastrin,SG)、肾功能(BUN、Cr)、血钙(Ca^2+)、血红蛋白(Hb)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出血组在年龄、凝血酶原时间、胃泌素、血红蛋白、肾功能改变及血钙变化等方面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凝血功能障碍、胃泌素水平增高、贫血、低钙、透析不充分及透析时肝素使用是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其变化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3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用rHuEPO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变化。结果rHuE-PO治疗后,Hb、RBC计数、MPV显著升高,PLT计数、PDW无显著变化。结论rHuEP0治疗肾性贫血疗效好,并显著增加MPV,改善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周永尧 《右江医学》1998,26(1):42-44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诊疗进展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533000)周永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以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综合征,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HUS绝大多数细菌毒素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近年来有关HU...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患者五羟色胺代谢异常及透析的影响严海东项永谦王静珍申玉璋李祖卿(第一临床学院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尿毒症;五羟色胺;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出血倾向可导致病人死亡,其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Lewis[1]首先提出血小板功能障碍是引起尿毒症病人出...  相似文献   

10.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卢愿,姜秋华,刘毅,张秋业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此综合征为系统性疾病,应早期诊断、综合治疗,特别是早期透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首次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00例,均给予普通肝素体外抗凝治疗,每周血透3次,观察血小板计数及其他临床表现。结果 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4例(A组)HIT抗体阴性,8例(B、C组)HIT抗体阳性,这8例中4例伴有出血,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停用肝素改为无肝素透析后血小板计数均恢复正常,再次使用肝素后,A组血小板未明显下降,B、C组再次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最终改为局部枸橼酸制剂为长期血透抗凝。结论尿毒症患者血透治疗使用肝素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并不少见,需警惕HIT可能,轻症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出血、栓塞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观察了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51例透析中尿毒症性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显示:经r-HuEPO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P<0.001),全血粘度增高(P<0.05),但血浆粘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近期血压升高亦不明显,表明r-HuEPO治疗尿毒症性贫血近期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指数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指数包括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饭分布宽度(PDW),它们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是评估血小板功能,代谢及寿命的重要参数。鉴于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小板指数的研究,我们对26例SLE患者的血小板指数进行了检测,旨在了解SLE患者血小板变化的特点及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测定对象自1993年3月~95年6月就诊的26例SLE作为研究对象、SLE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2年修订的分类诊断标准。其中男3例,女23例,年龄13~…  相似文献   

14.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一例林凡,许菲菲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系一种伴红细胞形态异常,临床以溶贫、急肾衰、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成人少见且病死率高。现报告一例。患者,女,20岁。因咽痛半月,恶心、呕吐,下肢瘀斑一周,于1996年8月入院。查体:T...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病变持续性不可逆的进展、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临床综合征,若发展至尿毒症期,可并发多种不同程度的血液系统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障碍、淋巴细胞功能(免疫功能)和凝血机制异常等,其中以贫血最为常见。西医多主张以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炎症与营养不良、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62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腹膜透析(CAPD)者21例、血液透析(HD)19例、肾衰竭未透析者(CRF)22例及健康对照(CONT)15例,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肥厚(LVH)的情况,并用主观整体评价(SGA)法评价4组对象的营养状态。结果 按SGA标准,CAPD组、HD组、CRF组的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APD组、HD组、CRF组与对照组的血白蛋白、炎症因子CRP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RP与白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7,P〈0.01),与LVH呈正相关(r=0.528,P〈0.01)。LVH与ALB成负相关(r=-0.362,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大多存在炎症反应增高和营养不良,炎症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与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左心室肥厚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用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检测首次诊断尿毒症未行替代治疗患者的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0例首次诊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即尿毒症组(研究组),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分析2组血中11种氨基酸及2种酰基肉碱数值,并分析统计数据.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丙氨酸(Ala)及酪氨酸(Tyr)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显著低于正常组.血瓜氨酸(Cit)、甘氨酸(Gly)、脯氨酸(Pro)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氨基酸以非必需氨基酸为主.血游离肉碱和总肉碱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指标在尿毒症患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对于首次诊断尿毒症未行替代治疗患者,其血部分氨基酸代谢紊乱,并且以非必需氨基酸为主.其肉碱水平均高于正常高线,其分析结果可以为临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尿毒症患者常有出血症状 ,其原因与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粘附率降低有关。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对 5 5例尿毒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Ib进行测定。结果 :尿毒症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Ib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提示尿毒症出血症状的原因除与上述有关外 ,与血小板膜糖蛋白Ib的降低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血小板聚集仪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 血液透析前,尿毒症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血液透析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增加,但其血小板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液透析不能改善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临床特点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间10例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经不同抗凝剂仪器检测、手工法计算血小板数及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观察血小板形态的情况,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果]EDTA抗凝剂仪器测出血小板数为(18.7±10)×10^9/L,换用枸橼酸钠法、手工法检测血小板数分别为(165.1±42)×10^9/L、(186.8±52.0)×10^9/L,与EDTA抗凝法比较,P均〈0.01,中位误诊时间为21d(7~30d),基础疾病分别颅咽管瘤1例、鼻咽癌1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期2例、乙型肝炎1例、冠心病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子宫肌瘤1例、高血压病1例、健康体检1例.基础疾病与假性血小板减少程度的无关系。【结论】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较低,极易误诊,对于临床上无出血倾向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注意排除EDTA—PTCP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