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L-1心肌细胞活性及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10μmol·L~(-1)诱导HL-1心肌细胞损伤的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黄芪甲苷(3μmol·L~(-1))(即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模型组+黄芪甲苷(10μmol·L~(-1))(即黄芪甲苷中剂量组),模型组+黄芪甲苷(30μmol·L~(-1))(即黄芪甲苷高剂量组)。运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RT-PCR检测维生素D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ISO处理HL-1心肌细胞,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可提高心肌细胞的活性,且黄芪甲苷的浓度在30μmol·L~(-1)时,保护作用最好。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黄芪甲苷VD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其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HL-1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维生素D轴调节VDR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及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黄芪甲苷保护心脏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使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干预24h造模。待心肌肥大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维生素D组(10-8mmol·L~(-1))、模型组+黄芪甲苷1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3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60μmo l·L~(-1)组。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软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表面积,RT-PCR法检测与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CYP24A、CYP27B、VDR)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ISO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大大下降,而加入了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后存活率则明显上升。通过对细胞表面积的检测表明,黄芪甲苷和维生素D能够不同程度的减轻由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能够提高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而ISO则会导致其表达量降低。结论黄芪甲苷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肌细胞,而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对维生素D轴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心肌重塑模型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0.1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0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00μmol/L+模型组,利用浓度为80μmol/L的异丙肾上腺素(ISO)进行造模。MTT法观察H9C2心肌细胞增殖活性,Real-Time QPCR法检测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经过淫羊藿苷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提高(P0.05)。Real-TimeQPCR显示模型组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相对对照组均降低(P0.05),不同浓度淫羊藿苷作用后CYP27B与VDR基因表达量相对模型组则上升(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调节维生素D轴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细胞心肌重塑模型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以2×10~4·ml~(-1)密度接种细胞,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HL-1心肌细胞损伤,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中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维生素D组。MTT法检测各组HL-1心肌细胞存活率。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法显示不同剂量的淫羊藿苷均可提高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且淫羊藿苷的浓度在1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最高。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淫羊藿苷均可明显下调(P0.05)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论淫羊藿苷对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维生素D轴调节VDR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H9C2心肌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10μmol/L)组、普萘洛尔(2μmol/L)组和黄芪甲苷(25、50、100μmol/L)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运用JC-1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测定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组的凋亡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外流,线粒体细胞色素C表达减少而胞浆中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50、100μmol/L)组能明显降低凋亡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及减少细胞色素C外流,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心肌肥大模型CYP24A,肾素RENIN,脑钠肽BNP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7个组:正常组,模型组(异丙肾上腺素ISO),模型+淫羊藿苷4个剂量组,模型+维生素D组进行干预。Real-Time QPCR法检测CYP24A,RENIN,BNP基因mRNA表达。结果:Real-Time PCR显示异丙肾上腺素(ISO)模型组的CYP24A基因表达量下调(P<0.05),BNP与RENIN表达量上调(P<0.05);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ISO组,CYP24A的表达量相比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BNP与RENIN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则发生下调(P<0.05);ISO+维生素D组的RENIN和BNP的表达量相对模型组均下调(P<0.05),CYP24A组则上调(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维生素D轴对抗RAS激活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肥厚H9C2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损伤的抗凋亡作用,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酶解法和差速贴壁方法从出生1~3 d的正常SD大鼠的乳鼠心脏中分离得到原代心肌细胞,种于24孔板,体外培养48 h后,设置空白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预先给予各组对心肌细胞有害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异丙肾上腺素(ISO),造成体外原代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空白组心肌细胞不加ISO;30 min后予各治疗组相应浓度的美托洛尔(2.336μg·L~(-1))及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3,10,30μmol·L~(-1))。BCA法检测总蛋白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原代心肌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蛋白X(Bax)及Bcl-2相关k蛋白(Bak)的表达,流式细胞学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Hochest/PI双染法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细胞核的形态,从而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10~40μmol·L~(-1))原代心肌细胞的活力上调(P0.05);HOCHEST/PI双染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美托洛尔组及黄芪甲苷中、高剂量亮蓝色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细胞流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美托洛尔组凋亡率下调(P0.01),黄芪甲苷中剂量组凋亡率下调(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凋亡率下调(P0.01);Bcl-2灰度值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美托洛尔组Bcl-2的表达上调(P0.01),黄芪甲苷低剂量组Bcl-2表达上调(P0.05),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Bcl-2表达上调(P0.01);Bak灰度值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美托洛尔组Bak的表达下调(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Bak表达下调(P0.05);Bax灰度值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美托洛尔组Bax的表达下调(P0.01),黄芪甲苷高剂量组Bax表达下调(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损伤有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钙调素蛋白依赖激酶Ⅱ(Ca MKⅡ)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10 mol/L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KN93(Ca MKⅡ抑制剂)、黄芪甲苷3,10,30 mol/L剂量组对肥大细胞的影响。采用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中总蛋白含量;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房利钠肽(ANP)mRNA表达;Wer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Ca MKⅡ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比较,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细胞体积、总蛋白含量、ANPmRNA和Ca MKⅡ表达分别增加98.14%、52.63%、87.37%和55.22%。黄芪甲苷可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黄芪甲苷30 mol/L组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大,使模型组细胞体积减小49.67%、总蛋白含量降低33.87%、ANPmRNA表达降低40.00%,Ca MKⅡ的表达降低31.73%。结论:黄芪甲苷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 MK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川芎嗪、黄芪甲苷及二者不同浓度配伍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2O2诱导HUVECs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1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H_2O_20.2 mmol·L~(-1))、川芎嗪低、中、高(40,80,160μg·m L~(-1))剂量组,黄芪甲苷低、中、高(10,20,40μg·m L~(-1))剂量组,川芎嗪+黄芪甲苷两两配伍组。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川芎嗪、黄芪甲苷及其配伍对氧化损伤HUVECs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配伍比例。检测最佳配伍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Akt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中剂量组、黄芪甲苷各剂量组及其配伍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P0.01,P0.001),且川芎嗪(80μg·m L~(-1))+黄芪甲苷(40μg·m L~(-1))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最高,选为最佳配伍组;川芎嗪(80μg·m L~(-1))+黄芪甲苷(40μg·m L~(-1))剂量组能降低细胞MDA含量(P0.001),提高细胞SOD活力(P0.001),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上调p-Akt/Akt蛋白及Akt基因m RNA的表达(P0.001)。结论川芎嗪(80μg·m L~(-1))+黄芪甲苷(40μg·m L~(-1))剂量组对H_2O_2诱导的HUVECs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能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HUVECs凋亡,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 IV)对H9c2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9c2心肌细胞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不同浓度黄芪甲苷用药组及普萘洛尔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黄芪甲苷(25、50、100μmol/L)及普萘洛尔(2μmol/L)预处理,30min后加入Iso(10μmol/L)继续培养48 h。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检测细胞中蛋白的量;real-time 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心房钠尿肽(ANP)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PGC-1α、PDK4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中三磷酸腺苷(ATP)、单磷酸腺苷(AMP)及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总蛋白的量增加,ANP mRNA表达上调,PGC-1α、PDK4蛋白表达下调,心肌细胞中FFA含量及ATP/AMP比值减少。黄芪甲苷(50、100μmol/L)、普萘洛尔(2μmol/L)均能有效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使心肌细胞体积减小,总蛋白的量降低,ANP mRNA表达下调,PGC-1α、PDK4蛋白表达上调。结论:黄芪甲苷对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有保护作用,改善肥大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PGC-1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6.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