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桂参止痛合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比较桂参止痛合剂、强痛定对121例中、重度癌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桂参止痛合剂与强痛定对癌痛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75.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受试者依从性是决定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受试者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原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针灸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方法,即包括专人专职、专用移动通讯设备、知情同意过程中的注意要点、良好的沟通交流以及对受试者心理状态的把握及沟通的技巧、试验场地的配备,以及对试验进程的管理方法等方面,供从事针灸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参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机对照试验被认为是临床研究的金标准,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均采用盲法,在针灸临床研究中通常采用安慰针灸的形式来实现盲法。如何实施一个有效合理的针灸安慰对照方法来验证针灸的治疗作用是针灸临床研究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针对目前临床研究中针灸安慰对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一探讨,为今后的针灸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安慰方法在针灸临床试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灸临床研究报告受到研究方法学的影响,其成果未能被国际认可,其中主要的批评之处在于缺乏或是应用不理想的安慰程序——不同的安慰方法出现在不同的研究试验中,使得研究结论无法进行比较,不利于针灸的发展。理想的安慰针法,必须在外观、感觉上完全相同于真正针法,  相似文献   

5.
以MEDLINE数据库为基础,对2014年国外开展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文献进行情报监测,对研究内容、疗效结果、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为中医药国际发展与交流合作提供决策服务,为我国科研人员提供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   

6.
德国一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否定了经典针灸的核心内容,由此开始的针灸试验合作委员会的系统评估和荟萃分析证实了针灸的有效性,但针灸治疗和干预的人为因素与临床效果被完全分离.挑战性结果引发了针灸理论界和临床医生对这些实验及其结果的深入探索,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针灸"气球模型"和经络逆向刺激疗法模型对为什么在试验中真假针灸没有出现差...  相似文献   

7.
以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外开展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计量研究,对各大洲、各国以及各机构的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德国、美国、英国、瑞典、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发文量较多,在欧洲针灸临床试验研究呈现国家多、分布广、研究数量大的态势,在北美洲则主要集中在美国,在亚洲日本和韩国具有主导优势;德国、美国、韩国等一些机构排名靠前,今后应对以上国家及机构重点监测,进行积极的合作与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收集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12篇文献进入研究,共98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对照西药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配合西药对照西药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配合抗组胺药物对照单纯抗组胺药物治疗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针灸治疗及配合药物治疗可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配合抗组胺药物可降低复发率;但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部分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需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从文献角度,以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外开展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的机构进行计量统计,筛查发文量相对较多的机构,作为今后我国针灸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点对象,为促进中医药的科研国际化提供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   

10.
庞博  季昭晨  张俊华  杜宇征  李礼  欧益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408-1413
[目的] 通过对2019年发表于中英文医学期刊的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进行收集和分析评价,对针灸临床证据的生产和转化应用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和证据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创建的针灸临床证据库(ACU-CED)系统,获取2019—2020年度发表的针灸RCT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共获得7 452篇文献,其中,中文7 310篇,英文142篇,总样本量66万余例。纳入研究覆盖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涉及3 000余个机构,共发表于559个中英文医学期刊。研究共涉及23个疾病系统,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病相关研究占比逾40%。干预措施的选择涉及各类针灸疗法,超半数研究采用针灸联合中医或西医类其他疗法的组合方式,对照形式以药物疗法及常规治疗占比较高。大部分研究存在较显著的方法学问题,随机、分配隐藏、盲法等均存在描述不清或者应用错误等情况。此外,研究方案注册和伦理审查批准等方面执行不到位。[结论] 2019—2020年度针灸RCT发文量大,研究疾病谱分布较为集中,研究普遍存在方法学问题。建议按照临床研究注册和发表规范,加强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学术期刊应落实出口把关的职责,以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研究质量,服务临床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 Med数据库,选择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篇文献,共计200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3,95%CI(2.18,3.41),Z=8.78,P0.000 01]。亚组分析显示: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类风湿因子(RF)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2,95%CI(-5.60,-0.25),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9,95%CI(-4.78,-1.21),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4,95%CI(-2.44,-0.44),P0.05]。结论针灸治疗RA在总有效率及降低RF、ESR、CR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疗法,但仍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外对于针灸的关注与研究不断增加,针灸的疗效逐渐得到广泛认可,但是也有一些大样本的研究表示针刺疗效与安慰针刺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尚未有公认的安慰针刺对照方法,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总结目前临床研究中常用的安慰针刺对照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思路,以期引发对针灸临床试验中安慰针刺设计的进一步思考,开展更加符合针灸特殊性的高质量研究客观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和统计分析近30年来针灸治疗缺乳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诸家虽施术方法不尽相同,但选穴组方有较强的规律性。结果:针刺治疗缺乳所用频率高的经穴,主穴为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前谷;配穴为足三里、脾俞、太冲、内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比针刺法及针加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CFS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针刺组(n=47)、针加灸组(n=44)及非穴组(n=42)。针刺组予针刺百会、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治疗;针加灸组予膻中、合谷、太冲、三阴交针刺治疗,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温针灸治疗;非穴组在上两组所选腧穴周围1~2cm非腧穴点给予针刺。均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应用Chalder疲劳量表和患者满意度自评量表对治疗后疲劳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给予评估。结果:(1)疲劳积分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及针加灸组治疗后体力疲劳积分、脑力疲劳积分及疲劳总积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非穴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及针加灸组上述3项指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针加灸组的体力疲劳积分及疲劳总积分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2)各组临床满意度比较:针加灸组满意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和非穴组(P0.05),而针刺组与非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单纯针刺法或温针灸法治疗CFS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二者相比,又以温针灸法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梳理古今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出针灸治疗癃闭证的主要穴位,归纳出针灸治疗癃闭证的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结论]治疗癃闭证以循经远端取穴为主;重视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的配伍,多取特定穴;其高频用穴处方多由阴陵泉、三阴交、中极、关元等穴组成。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已广为采用 ,而艾灸应用并不普及。针刺与艾灸都是在《黄帝内经》所统一的经络 ,腧穴上施行的防治疾病方法 ,故属同科 ,合而称之为针灸。自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甲乙经》起 ,在每穴下注明针刺深度 ,留针时间 ,艾灸壮数及针灸注意事项、禁针禁灸等 ,为临床应用作出了明确规定。由于针刺与艾灸取材不同 ,操作各异 ,适应范围也不完全相同 ,故历代医家各有所偏。但均不排斥“一针、二灸、三服药”这一法则 ,而且对“针之不到 ,药之不及”病症 ,用“必须灸之”。说明灸能弥补针药不足 ,解除一些难治性病症 ,也是对灸之独特功效作了百分之…  相似文献   

17.
定性研究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临床定性研究已经成为国外医学定性研究的关注点之一,迄今已有近百篇学术研究发表,内容涉及针灸疗效评价、患者对针灸治疗的感受及期望、针灸师对针灸本身的理解和经验等针灸临床中的各个关键方面。当前,对针灸整体性治疗模式和对针灸疗效评价的定性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外研究的焦点。相比之下,国内尚无相关文章发表。本文介绍国外针灸定性研究的发展概况、当前针灸定性研究领域的焦点和主要发展方向,分析在国内开展针灸定性研究的特点,对其在国内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略论针灸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 ,其历史最为悠久的恐怕还得首推针灸。从最早使用砭石治病算起 ,大约距今已有 50 0 0多年了。  针的前身是砭石。尽管砭的造型多种多样 ,有尖状的 ,有圆形或椭圆形的 ,然而以尖状为主 ;其治疗作用亦多种多样 ,包括刺治、放血、按摩、热烫等等 ,而刺治是最主要的。《说文》 :“砭 ,以石刺病也。”根据此一定义 ,砭即刺病之石针。砭 ,亦称砭石 ,针石或石 ,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把人类运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时代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为旧石器时代 ,后一个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历时约二三百万年 ,当…  相似文献   

19.
李瑞  林扬 《中医杂志》2003,44(11):827-829,842
通腑法并非只是以荡涤肠道、通导大便为目的。大肠之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六腑乃至于五脏气机的升降,同时,气机升降正常则可转输精气,排泄糟粕,使人体达到正常的阴阳平衡,即新陈代谢。因此,通腑法是指通过通利腑气,使大便畅通,达到疏调脏腑气机的目的,从而治疗各种与腑气有关的病症。通腑法最早见于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针灸治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关于本发病机制的新认识,提出了解毒通络的针灸治法。初步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为“毒”损脑络。拟定解毒通络为主,辅以调控理脏腑、疏筋活血的病机治法;该法阳经、阴经合用,并重视奇经八脉治法;主穴如丰隆、大椎、内关、百会,辅穴如肾俞、支沟、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结合病情施以补泻手法,但以“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