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素敏 《河北医药》2006,28(2):153-154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是一种应用脑功能图像检测技术对人体实施完全无侵袭,无损伤,对大脑进行研究的临床应用设备.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11月对382例癫痫患者进行MEG检查,通过精心护理,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功能检查对头痛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国产 NT-9612NS型脑电地形图仪及软件,分析374例头痛患者的脑电/地形图变化规律。结果 1.本组患者脑电地形图总异常率为53.74%。2.不同性别头痛患者脑电地形图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3.脑电地形图异常分布情况异常者中主要表现为轻度异常87例(占43.28%):中度异常90例(占44.78%):重度异常24例(占11.94%),重度异常病例进一步检查则发现脑肿瘤及迟发性硬膜下血肿等大脑组织器质性病变。4.脑电功率谱特点以枕区a频带功率值变化为主,主要表现为a频带出现慢波高功率占10.82%,左右两侧大脑功率值不对称占24. 63%。a频带前移34.51%。结论 脑功能性检查在头痛患者有其特征性改变,对头痛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志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83-168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是临床医生的难题.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准确率及敏感度高,加上其快捷、方便、无创,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MRI及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影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和病理基础等作一综述,旨在提高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与探讨3.0T磁共振SWI在高血压脑内微出血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高血压脑内微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100例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高血压患者,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和SWI扫描,对扫描序列进行观察,对比SWI序列和常规扫描序列,对有无脑微出血进行分组对比,并对比两组高血压水平、性别以及年龄分层.结果 64例(64.0%)患者存在脑微出血信号,显著高于Flair(16.0%)、T1WI(8.0%)、T2WI(12.0%)常规序列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高血压56.0%,2级高血压60.0%,3级高血压94.0%;具有越高的血压水平,脑微出血灶检出率也会随之升高,患者年龄越大,其脑微出血发生率也就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和脑微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发现,SWI检查显示高血压脑内微出血的准确性与敏感性比较高,对脑出血的早期预防与脑卒中的诊断极具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德安  孟良 《黑龙江医药》2000,13(3):182-183
对我院1997年~1999年度收治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现脑乐欣治疗对死亡率无影响,但可以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改善,早期应用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患者接受两种不同放疗的局控率效和预后.方法 对54例NSCLC脑转移患者进行放疗,其中37例行全脑照射 三维适形放疗,17例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和局控率,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 全脑照射 三维适形放疗中位生存期9个月,17例单纯三维适形放疗中位生存期7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性.多因素分析提示RPA分级和脑转移肿瘤个数是影响预后的关键性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全脑 三维适形、转移瘤个数、肿瘤体积是影响局控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NSCLC脑转移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照射无生存得益,RPA分级和脑转移肿瘤个数是影响预后的关键生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与血脑利钠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35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测定他们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并对脑利钠肽水平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利钠肽值与左心做功指数(LCWI)(r=0.67P<0.05),左心做功量(LCW)(r=-0.653P<0.05)的数值大小均负相关,而与心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速度指数(VI)、加速度指数(ACI)、收缩时间比率(STR)、预射血时间(PEP)、胸腔液体量(TFC)及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中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LCW/LCWI)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有相关性,均能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凯  马龙  李瑞 《哈尔滨医药》2007,27(6):53-54
选择性脑灌注(selective cerebral perfusion,SCP)技术在 1956年由Cooley等首次报道,1970年Asaro等[1]报道临床应用,并证实术后无CNS并发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观察高压氧与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早期脑动脉硬化的疗效.方法 290例早期脑动脉硬化患者实行高压氧及药物联合应用,对照组122例患者实行药物治疗.结果 发现高压氧组较对照组的疗效显著.高压氧治疗的部分患者进行脑动脉的脉动指数(PI)及脑血流的检测,结果显示高压氧组对脑动脉(PI)及脑血流的改善有一定的影响.进行血流变学检测,高压氧对降低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有非常显著的疗效.结论 高压氧及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早期脑动脉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三维经颅多普勒 (3D -TCD)和脑电地形图 (BEAM)对 4 2例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同一时间内的测定 ,旨在探讨颅内动脉血流改变对脑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颅内动脉血流供血减少时 ,某供血区域内的δ +θ/α +β动率化 ,较正常血流组明显增高 ,说明采用无创的 3D -TCD和BEAM结合的方法能够研究脑血流与脑功能间的密切关系 ,为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脉血管内灌注维拉帕米治疗神经介入手术中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脑动脉瘤介入术中出现的影像学脑血管痉挛15例,均经导管向动脉血管内灌注维拉帕米治疗.比较灌注前、后脑血管直径的变化,并记录灌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本组15例共实施了15根脑动脉血管内的灌注治疗,11例痉挛血管获得影像学改善.灌注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明显改变[(78±11)次/分vs.(79±12)次/分和(108±13) mmHg vs.(110±14) mm Hg](P>0.05).结论 动脉血管内灌注维拉帕米治疗脑动脉瘤介入术中的脑血管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5例脑转移瘤患者(转移灶>3个)随机分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及放疗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予以常规分割行全脑放疗,DT:40 Gy(2 Gy.d-1,每周5 d),于放疗d1开始给予替莫唑胺口服治疗(75 mg.m-2.d-1),放疗结束后每28 d予以替莫唑胺口服5 d(200 mg.m-2.d-1)化疗,共6周期。放疗组全脑放疗,DT:40 Gy(2 Gy.d-1,每周5 d)。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生存曲线,组间生存率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结果: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与放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6.9%和48.0%(P=0.03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0和5.5个月,差异达统计学显著性(P=0.0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分别为5.0和3.1个月,差异达统计学显著性(P=0.020)。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但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有可能提高脑转移瘤患者的局部控制及远期生存,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脑转移癌30例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疗效.方法:我科共收治各类脑转移癌患者30例,均采用全脑放疗加适形放疗.方法:全脑放疗DT40Gy,2.0Gy/次,4周完成.完成后加病灶适形放疗DT10Gy,1周完成.结果:其中完全缓解(CR)5例,占16.6%,部分缓解(PR)16例,占55%,稳定(NC)6例,占20%.恶化(PD)3例,占10%,总有效率(CR+PR)70%.全脑照射加适形放疗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改善21例,中位生存期6个月.复查CT显示病变消失和缩小分别是5例、16例.7例死于脑部病变进展,23例因其他部位病变进展或病变广泛伴全身衰竭死亡.结论:脑转移癌行全脑照射加适形放疗,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是治疗脑转移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脑功能治疗仪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经CT、MRI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脑功能治疗仪治疗一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评价指标评定.结果 经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NIHSS卒中量表(简化版)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5.29%.结论 脑功能治疗仪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在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中,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转移瘤切除术后补充全脑放疔(WBRT)的效果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入组,A组即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38例,SRT治疗根据肿瘤靶区大小,单次剂量3~12Gy,总剂量30~40Gy;B组为手术加术后全脑放疗组,34例,脑转移癌孤立病灶全部切除,术后行全脑放疗(WBRT):2Gy/次,总共20次,给予剂量40Gy/4w.观察终点为生存期,评估两组间病人效果差别.结果 两组病人在生存时间未见明显差别(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病人生存时间均与年龄,KPS评分,是否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等变量存在明显相关性,均P<0.05,其中年龄≤60岁者均好于年龄大于60岁者,KPS评分为90或100分者明显好于70或者80分者,未有脑外其他部位转移者好于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者.而脑瘤控制情况与上述因素均未见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 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与转移痛切除术后全脑放疗的患者生存时间和脑转移瘤控制情况均无明显差别,患者的生存时间主要与年龄,KPS评分,是否存在脑外其他部位转移等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6.
马林芝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1):839-839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多发病,癫痫发作是脑囊虫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并且可作为首发症状,甚至是唯一的临床症状,临床典型者诊断不难,但是既往无内在自身感染及外源性感染,又无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及颅内占位性病变体征,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则极难诊断.自1991年~2001年44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囊虫病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或MRI)、脑脊液、脑电图、病理学以及临床表现明确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分析CT脑灌注成像(CTP)与CT血管成像(CTA)在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头颅CT扫描、CT脑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检查,对兴趣区、对侧相应区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到峰值时间(TIP)等指标进行测定,科学评估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结果 病灶侧TFP、MTT、rCBF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MTT、rCB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T各项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科学评价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和颈内动脉血管形态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5例心力衰竭患儿脑钠素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钠素(BNP)与小儿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心衰的患儿15例及无心衰患儿7例(对照组),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血浆BNP.结果 心衰患儿BNP明显增高,心衰纠正后BNP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NP可以反映心功能状态,心衰患儿BNP明显升高,心衰纠正后BNP可恢复正常;BNP持续升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痉挛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脑局部血管收缩及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的脑血流表现以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痉挛为主、大脑后动脉次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痉挛少见,以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增高,阻力指数、脉动指数(PI)稍高于正常为特点.而无其他参数及频谱图像的改变,痉挛表现为单支或多支血管的痉挛,以双侧血管痉挛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FLAIR与T.WI增强扫描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价值.方法 搜集43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对比分析常规T2WI、T2WI、FLAIR及T1WI增强扫描在检出转移瘤灶和明确其边界的敏感性.结果 T1WI增强扫描对肺癌脑转移的检出以及肺癌脑转移边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1WI及T1WI,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显著性意义(P<0.01),T1WI增强扫描较FLAIR以及FLAIR较T2WI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1WI平扫与T2W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肺癌脑转移的MRI诊断,T1WI增强扫描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转移瘤的检出率,尤其是对于无水肿的隐匿性病灶诊断意义更大,可作为常规肺癌脑转移检查的补充序列,而FLAIR可取代常规T2W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