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瓜萎薤白白酒汤是张仲景创治的主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个紧数。” (《金匱·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之胸痹病证常用方。原文寥寥数语,就概括了胸痹病的主要脉证及主方,初步展示了胸痹病的辨证施治的规模。方中瓜萎苦寒润滑,开涤胸中痰结,薤白辛温通阳下气、豁痰散结,白酒,今之米酒初熟者,亦名醪糟,其气轻扬,能引药上行,诸药共奏通阳散结,豁痰下气之功效。《金匱》记载治胸痹方共七首,而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近乎半数,此方药味精炼,立意深刻,依法用于临床,效果亦佳,故深受后世《金匮》注家和临床医师推崇,至今仍是治胸痹的常用方剂。笔者水平有限,仅举  相似文献   

2.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验四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是通过笔者近年来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经验,说明该方并不局限于仲景《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只要辨证准确,使用恰当,用本方配合其他方药治疗内、外、妇、杂病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方)由全瓜萎、薤白、米酒组成。本方宣痹通阳、豁痰下气,为治胸痹证的重要方剂。笔者认为:胸痹一证,并不局限于西医心脏疾患。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部分消化道疾病,取得满意效果,兹举例如下:【急性胆囊炎】徐×,女,45岁。1987年7月25日诊。四天前突发上腹部疼痛,伴恶寒发热,经血常规化验、“B”超检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注射青霉素、庆大霉素、阿  相似文献   

4.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痰饮壅盛、闭塞心脉所致胸痹;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之证。笔者临床上合用此二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自拟活血汤治疗血淤引起的乳痈、脱疽、肠痈等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活血汤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皮、乳香、没药各10g组成。 1 乳痈 张某,女,28岁,2001年2月15日初诊。产后5个月,喂乳期间,1周前感觉乳汁不畅,渐至右侧乳房红肿掀痛,日益加剧。用抗生素治疗1周,效果欠佳。近几天来伴见身热,恶寒,乳房胀痛难忍,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微黄,脉弦数有力。此乃热毒壅结,气血淤滞。治宜活血化淤,清热解毒,佐以……  相似文献   

6.
<正>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所创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方由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和解少阳,专治外邪侵入属半表半里的症候。笔者在临床应用此方,效如桴鼓。现举二三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蔡瑛 《山西中医》2001,17(5):32-33
1 妊娠恶阻彭某 ,女 ,2 6岁 ,1992年 4月 13日初诊。停经 5 2天 ,胸闷脘胀 ,恶心呕吐 ,神疲乏力 ,头晕思睡 ,不欲饮食 10余天。经补液、止呕等治疗 3天未效而求诊中医。诊时仍恶心呕吐 ,甚则食入即吐 ,有时饮水亦吐 ,甚时呕吐物带少许血丝 ,伴口苦 ,心烦多虑 ,夜寐不安 ,小便黄 ,舌红、苔薄黄 ,脉弦细而滑。尿妊娠试验阳性。诊为妊娠恶阻。治宜疏肝理气安胎 ,和胃降逆止呕。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 6g,黄芩 10 g,法半夏 10 g,太子参 15 g,苏叶 6g,竹茹12 g,白芍 15 g,枇杷叶 12 g,炙甘草 6g,生姜 3片 ,大枣 4枚。每日 1剂 ,水煎服。服药 5…  相似文献   

8.
笔者善用经方,通过对归脾汤这一名方组方与功效的探求,参合现代研究,证实了归脾汤更为广泛的临床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白虎汤始见于《伤寒论》治阳明经热盛之候,《温病条辨》多选此方用治温热病气分热盛之候.本方以石膏为主药,《本经》谓其辛寒无毒,大清胃热,兼入手太阳、少阳气分,知母苦寒与石膏之辛寒配伍,相互为用,共奏清热之功。甘草、粳米甘凉为佐,濡润中宫,既撤热,又和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共三次提到吴茱萸汤。分别是第243条治疗食谷欲呕,第309条治疗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第378条治疗干呕吐涎沫,头痛。目前,吴茱萸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笔者在使用吴茱萸汤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 ,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的病例 ,应当详细辨证 ,否则易致误治或失治。本文就虚火证的表现 ,即真阴亏损 ,水亏火旺一证举例论述。1 .典型病例靳某 ,女 ,6 8岁 ,退休工人。 2 0 0 0年 1 0月 2 6日初诊。主诉 :头晕 ,耳鸣 ,目眩 3年余。伴有睡眠不佳 ,梦多 ,尿频且夜间尤甚 ,恶寒肢冷 ,冬季加重 ,神疲倦怠 ,腰膝酸软无力 ,牙齿松动 ,头发脱落明显 ,口干咽燥 ,不欲饮水 ,手足心热 ,骨蒸潮热 ,有时盗汗 ,经常出现口腔溃烂 ,时发时愈 ,服西药 (核黄素及抗生素等 )效果不佳来我处求治。诊见 :面色虚浮 ,头发稀疏 ,口腔粘膜两颊部有…  相似文献   

12.
宁神汤系笔者自拟方,由远志30克,柴胡、龙骨各15克组成,治不寐、心悸、自汗诸证,收效满意。兹举数例如下: 1、不寐(神经衰弱) 晋某男27岁教师1987年5月6日初诊。自诉彻夜难寐,寐则多梦,胆怯易惊,消谷善饥半年(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诊见精神不振,乏力懒动,舌质红,苔白微黄腻,脉细略数,脉症合参,系心胃火盛、耗伤气阴所为,予宁神汤加五味子、金石斛各15克,川黄连、淡竹叶各3克,日一剂水煎服。五剂以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和解表里的主方,谓“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疗效较好,介绍如下。病例:张某,女,39岁,1989年3月6日初诊。产后便秘10多年,5~6天1次,伴胸闷、纳呆、腹胀,面红消瘦,恶心欲吐,倦怠乏力,尿黄,舌苔白腻,脉弦。曾服用果导片、黄连上清丸等,效果不佳。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泡参、大枣各15 g,黄芩、半夏、当归、川芎、白芍各10 g,生地2 0 g,甘草6 g。2剂,…  相似文献   

14.
阐述以吴茱萸汤为基本方治疗急性咽炎、眩晕、急性视神经炎、胃痛4则验案。这4则验案均符合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头痛、呕吐、眩晕等病机特点,治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选吴茱萸汤加减,疗效显著。目的是通过回顾临床验案,探讨吴茱萸汤的病机特点及适应症,扩大吴茱萸汤的应用,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桃花汤治验举隅华锦煊江苏无锡八土卫生院(214192)中题词桃花汤/治疗应用;痢疾/中医药疗法;结肠炎;溃疡性/中医药疗法;病例讨论笔者运用桃花汤治愈经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下利便脓血患者2例,因疗效显著而迅速,药价低廉而安全,故试述于后,盼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7.
白虎汤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丽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2):536-536
《伤寒论》曰 :“伤寒脉浮滑 ,此表有热 ,里有寒 ,白虎汤主之”。不论伤寒温病 ,以及现代医学的某些疾病和传染病发展过程中 ,凡出现身发高热、口渴引饮、自汗心烦、神昏谵语等一系列症状时 ,使用白虎汤都有捷效。祖国医学治疗疾病 ,不同于现代医学着眼于病原体上 ,而是用症候群来作辨证 ,在治疗中不论何种病因造成 ,但见其有同一证 ,就可以同一方剂来治疗 ,即所谓“异病同治”。笔者临床辨证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多种病症 ,收效良好 ,现举例介绍如下。1 大叶性肺炎陈某 ,男 ,1 8岁。春末夏初 ,贪凉减衣 ,感受风寒 ,初起发热恶寒 ,无汗 ,口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杨进教授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肺癌、脑梗死及神经官能症的验案举隅,说明该方具有宽胸散结、行气祛痰、通阳宣窍之功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 瓜萎薤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组成,用以治疗上焦阳微,阴寒上乘,阻塞胸阳之胸痹病,现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笔者用其加减治疗背冷、胸痛、胁痛、烦躁等病症,每收良效,兹举数例。 1 背冷案郑某,男,35岁。1990年10月10日就诊。患者背部怕冷月余。1月前乘船受凉,始觉周身怕冷,并未介意,次日周身怕冷减轻,背部怕冷较著,伴有四肢酸痛,胸部憋闷,经西医检查无异常发现。服中药15剂无效。现背冷持续不减,夜间胸闷,  相似文献   

20.
贾太谊 《河南中医》1998,18(5):316-316
珍菊汤系笔者家传验方,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心神失养,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所致之头痛、眩晕、不寐等症得心应手,疗效显著,现报道于后,供同道参考。1珍菊汤组成基本方药:珍珠母30g,杭菊花12g,当归15g,白芍12g,蝉蜕12g,夜交藤30g,山茱萸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