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唑安定麻醉效应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例女性成年患者分别进行异丙酚-氯胺酮麻醉或咪唑安定-氯胺酮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异丙酚组作用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比咪唑安定组快,麻醉期间两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注药后有短暂低氧血症,异丙酚组比咪唑安定组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唑安定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唑安定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何绍璇*丁德威*吴文玉*尹罗庚*小儿氯胺酮麻醉应用极为普遍,但术中常因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导致心血管兴奋,术后常发生精神症状、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1]。作者将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持续静注,行小儿...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6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异丙酚2.5mg/kg,另一组使用咪唑安定0.25mg/kg。结果表明,两组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与咪唑安定相比,异丙酚起效快,苏醒质量高,但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建议,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人工流产患者,应首选异丙酚麻醉,如患者合并有心脏疾患,应以咪唑安定为好。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合剂小儿基础麻醉850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改进小儿基础麻醉法,笔者研究了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合剂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观察850例ASAI-Ⅱ级,年龄3d-14岁,行中小手术的病人。合剂由氯胺酮100mg(2ml)与咪唑安定15mg(3ml)配制而成,剂量为0.10-0.13ml/kg,咪唑安定0.30-0.39mg/kg),手术均在基础麻醉与区域阻滞配合不下完成。结果显示,此方法有给药方便,效果迅速而确切,苏醒快及副作用小等优点,比硫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对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咪唑安定对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唐辉毅*梁伟民*本研究是观察对比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诱导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和生理盐水对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临床资料3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加生理盐水和异丙酚加咪唑安定两组。麻醉诱导:对照组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这两种小儿手术中的复合麻醉法的比较,探讨怎么样更有效和安全的对小儿手术进行麻醉.方法:200例小儿外科病儿用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PI组=100)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法(KT组=100),P1组用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至患儿入睡后,再通过回路或加压面罩半开放吸入吸氧和异氟醚至手术结束.KT组用咪唑安定0.1-0.2 mg/kg,氯胺酮1-2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患儿睡后,再以0.1%的氯胺酮液,术中维持直至术毕前10分钟停掉.通过对麻醉时间,麻醉的苏醒时间,循环,小儿的呼吸,以及在小儿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对比,得出结论: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麻醉时间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法麻醉时间相似.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静脉麻醉法的苏醒时间.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的呼吸抑制比较明显,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在麻醉期间的血压,心率明显比氯胺酮静脉麻醉法低.所以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法更适合应用在小儿手术中,它的安全性高,而且在小儿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咪唑安定对学龄前儿童静脉滴注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咪唑安定可增强氯胺酮的麻醉效果、降低其副作用,多与氯胺酮配伍使用。但咪唑安定是否影响了氯胺酮在学龄前儿童体内的代谢,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咪唑安定对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资料和方方法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5~6岁,体重12~20kg,身高103~112cm,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手术时间1.5~2小时。将16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8例,Ⅰ组-氯胺酮组,Ⅱ组-咪唑安定+氯胺酮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用药…  相似文献   

8.
不同配伍异丙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异丙酚近来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但异丙酚镇痛作用弱,遇疼痛等强刺激时常需以深镇静来对抗;异丙酚作用时间相当短,遇手术时间长者用药量过大。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异丙酚复合应用芬太尼、咪唑安定、氯胺酮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最佳的配伍方案。  相似文献   

9.
咪唑安定、异丙酚麻醉诱导在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咪唑定安、异丙酚麻醉诱导在老年人LC术的诱导效果和呼吸、循环的变化。方法 :选择ASAⅠ~Ⅲ级的老年LC手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 3组 ,分别选用不同的麻醉诱导药物 ,Ⅰ组 (n =2 0 )采用咪唑安定 0 1mg/kg ,Ⅱ组 (n =2 0 )采用异丙酚 2 0mg/kg ,Ⅲ组 (n =2 0 )采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与异丙酚1 0mg/kg合用。结果 :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诱导 ,血压、心率波动较大 ,异丙酚组呼吸抑制程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组 ,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合用 ,麻醉诱导时间短、效果确切 ,整个诱导插管期间 ,血循环变化轻微 ,注药后虽有一过性呼吸抑制 ,但充分供氧后均可迅速恢复。结论 :咪唑安定合用异丙酚是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较为合理的麻醉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儿口服麻醉前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儿麻醉中,常常采用口服咪唑安定提供抗焦虑和镇静作用,然而,只有50%-80%的病例能达到好或很好的效果。据观察,联合使用氯胺酮和咪唑安全,在抗焦虑和独处方面都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氯胺酮或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与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分别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年龄1~10岁的上肢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成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每组40例;记录注射氯胺酮入睡后;手术开始后1、5、101、5 min时HR、SpO2、MAP的变化;观察记录麻醉期间氯胺酮的用量及术毕苏醒时间(指手术结束时至病人睁眼时)。结果A组与B组相比,其氯胺酮总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1)。A组手术前后呼吸循环无明显变化,B组术中较注药后HR明显增快,MAP显著增高(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效果完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镇静时的心率变异性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在咪唑安定、异丙酚及其复合镇静时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下择期手术的成同人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Ⅰ组为咪唑安定组,Ⅱ组为咪唑安定0.025mg/kg加异丙酚组,Ⅲ组为咪唑安定0.05mg/kg加异丙酚组,Ⅳ组为异丙酚组Ⅰ组,Ⅳ组每间隔2-3分钟静注咪唑安定1.5mg或 丙酚20mg;Ⅱ组,Ⅲ组先静注咪唑安定0.025mg/kg  相似文献   

13.
催眠镇痛术在乳房肿块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比较以咪唑安定 氯胺酮或异丙酚 氯胺酮为主的催眠镇痛术在乳房肿块切除术的应用情况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将 90例乳房肿块切除病人随机分入三组 ,甲、乙两组分别用“咪唑安定 氯胺酮”和“异丙酚 氯胺酮”作催眠镇痛。甲、乙组开放输液通道后分别静注每ml含咪唑安定 0 5mg、氯胺酮 5mg和每ml含异丙酚、氯胺酮各 5mg的药液 0 1ml/kg作负荷量 ,继以同种药液 0 1~ 0 4ml·kg-1·h-1微泵维持。丙组以利多卡因局麻作对照。观察术中睫毛反射、呼吸幅度和频率的变化 ,并随时对病人作简单询问以保持与之对话。记录注…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对颅内压的影响陈新忠*王恩真*异丙酚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可控性强等优点,复合其他镇痛药已广泛用于静脉复合麻醉。但伍用氯胺酮于神经外科手术是否合适,尤其对颅内压(ICP)的影响,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将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用于神经外...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妇科手术中镇静、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胺酮是现有静脉麻醉药中唯一有镇痛效能的药物,即使阈下剂量也能产生镇痛效应,且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拟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异丙酚在妇科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Swan-Ganz导管和热稀释测定方法,观察心脏瓣膜手术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资料和方法择期心瓣膜手术病人26例。麻醉前随机分成咪唑安定组(M组)和异丙酚组(P组)。M组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39.9岁、身高159.5cm、体重49.4kg;P组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37.5岁、身高160.8cm、体重52.8kg。麻醉前半小时肌注哌替啶1mg/kg、安定7.5~10mg及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M组用Roche公司产咪唑安定0.5mg/kg…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咪唑安定用于静脉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比较了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静脉麻醉中的效应。40例ASAI ̄Ⅱ级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n=20)和咪唑安定组(M组,n=20)。结果表明麻醉诱导期单次注入异丙酚时有一过性循环抑制,但麻醉期循环指标较M组稳定,恢复期的清醒时间分别是17和28分钟,有明显差别。恢复后再入睡的发生率P组(4/20)较M组(13/20)低。P组呼吸功能各项指标停药后30分钟恢复至术前水平,M组45分钟。  相似文献   

18.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或口服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能性。方法  80例 1~ 8岁、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等分成四组 :A组 ,肌注氯胺酮 6mg/kg ;B组 ,肌注氯胺酮 4mg/kg +口服咪唑安定 0 2mg/kg ;C组 ,口服氯胺酮 5mg/kg +咪唑安定 0 5mg/kg ;D组 ,口服咪唑安定0 7mg/kg。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效果、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1)B组与A组相比 ,起效更快 ,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P <0 0 5 ) ,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C组与A组相比 ,小儿更为合作 (P <0 0 1) ,HR增加不明显 (P >0 0 5 ) ,但起效更慢 (P <0 0 5 ) ,镇静程度不如后者 (P <0 0 5 ) ,但 80 %的患儿尚能与父母分离。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用于小儿麻醉诱导要优于单纯肌注氯胺酮 ,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全身麻醉诱导时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催眠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等辐射分析法研究全身麻醉诱导时咪唑安定与氯胺酮之间催眠相互作用.方法 将9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氯胺酮组(K组)、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复合组(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各组以序贯方式给予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氯胺酮及两药复合药物(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剂量的数值比为1:10),给药2 min后开始催眠末点评估,患者对言语指令失去反应即进入催眠末点,对已进入催眠状态的患者进行麻醉末点评估,以序贯法测定三组催眠、麻醉末点半数有效剂量(ED50),以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两者之间催眠、麻醉相互作用.结果 在催眠末点:M组ED50为0.18 mg/kg(95%CI 0.09~0.31 mg/kg);K组ED50为0.50 nag/kg(95%CI 0.38~0.61 mg/kg);C组ED50为0.038/0.38 mg/kg(95%CI 0.024/0.24~0.073/0.73mg/kg),在催眠末点,C组ED50偏离相加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等辐射分析法证实,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催眠效应上呈现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选择28例ASAⅠ ̄Ⅱ级、非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K组,n=14)和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F组,n=14)。无术前用药。静注氯铵酮(K组)或芬太尼(F组)、维库溴铵和异丙酚诱导,气管插管。持续静脉泵入氯胺酮(K组)或芬太尼(F组)复合静滴异丙酚维持麻醉。结果诱导后K组血压(BP)和心率(HR)下降明显小于F组,但气管插管反应明显大于F组。K组麻醉后完全清醒时间较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