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汗刍言     
汗是人体极为重要的津液,为五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汗为津液所泄,津液化生心血,大汗必伤津而损及心血。《灵枢·决气篇》:“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素问·阴阳别论》云及作汗的机理:“阳加于阴谓之汗”。景岳进一步阐明:“然汗发於阴出於阳,其根本则由阴中  相似文献   

2.
略谈中医之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杰 《江西中医药》1999,30(4):60-60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之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兹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谈如下:1 生理之汗《素问·评热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言谷气化为精,精气胜乃为汗。可见汗为津液所化生,以津液为物质基础,是津液的组成部分。有云:“汗为心液。”源于《素问·宣明五气》:“心为汗。”乃心血由津液所化,汗由津液所泄,故大汗不但散热过多而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  相似文献   

3.
膀胱病论治     
《素问·灵兰秘典》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疾病的发生归根结蒂就是气化失常所致。《灵枢·本藏篇》云:“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  相似文献   

4.
一、养阴法的确立养阴理论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阳盛则阴病,”“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素问·调经论》谓:”阴虚则内热……。”《灵枢·决占》篇谓:“精脱者,耳聋……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这些论述,为养阴法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汉·张仲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指出误汗,误下或妄用灸法、火针,可耗伤人体阴液而造成“坏病”,创立了“急下存阴”,“釜底抽薪”等法以保存阴液,设立了炙甘草汤以补心营之不足,黄连阿胶汤治阴虚阳亢之证,竹叶石膏汤治气阴两虚之证等,至今仍被视为养阴法之楷模。金元时期,朱丹溪从相火立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相似文献   

5.
<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这是祖国医学最早对汗的认识。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汗的根本来源是阴中之营气,其分泌则要靠阳中之卫气的司开阖作用来完成。人体通过出汗可以疏通腠理,抗御外邪,调整气血,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本文所讨论的汗出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病理表现,即指汗出这一临床症状。对于汗出一症,前人大多以自汗、盗汗立论。把不分自昼、黑夜,不用发汗药或其他刺激因素(如运动、厚衣)而自然出汗的列为自汗;而把睡时汗液窃出,醒后即收的列为盗汗。自汗与盗汗,无论在外感病还是内伤病中都极为常见。外感病汗出汗出在外感病中,虽然往往不是病人的主诉症状,但是在辨证中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甚或在某些病证中具有决定的意义。外感病汗出,是由于人体感受六淫、疫疠之邪后,机体内部阴阳失却平衡,腠理开阖失司,津液外  相似文献   

6.
浅谈《内经》之“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荣  徐天景 《陕西中医》1997,18(9):430-430
<正> 《内经》对汗有许多论述,《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可知汗出是津液被阳气蒸发而成。活动过度,精神紧张或饮食过饱等原因而使阳气蒸腾均可出汗。且汗出的情况与五脏有密切的联系。《素问·经脉别论》云:“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无论是生理,或是病理,出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以及发汗的治疗作用等都有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五常政大论》又云:“汗之则疮已”.《外科正宗》在肿疡治法中说:“身体拘急,脉紧恶寒,饮热就暖者,邪在表也,宜汗之”.  相似文献   

8.
汗证治验     
治疗汗证,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方可取得满意疗效。现就笔者的临床体会,初步小结以下案例,以资参考。一、营卫失调之自汗证人体之卫气有因护津液,不使妄泄之作用,当肺气虚弱,营卫不和,卫阳失守,腠理不固,则汗自外溢。王肯堂《证治准绳·自汗》云:“或肺气微弱,不能宣行营卫而津脱眷。”治当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9.
汗,来源于水谷,与气血,津液、阴阳及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出汗既是生理现象,又可为病理表现.中医学的《内经》,便对汗有明确的认识和论述,后世医家也颇多发挥,直到今日,汗仍然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所以有必要对此作一探讨.1 汗的生理与病理汗由饮食水谷所化生,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汗出的多少有无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这种遇冷则腠理闭而无汗,逢热则毛孔疏而汗出的现象,是人体为了适应自然界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表现.《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这说明阴液与阳气是汗出的两大要素.在阳气中以卫气和心阳与汗最为密切,阴液中以津液为枢纽将评与血联系起来.正常的汗出有调和营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以伤寒而名书者,因“大邪中表”《金匮·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太阳属寒水,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首犯太阳,可表现津液失布。故伤寒易招致水病,此寒水并称之理。所谓“寒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气相求也。《伤寒论》中张仲景非常重视治水调津液运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瑭《温病条辨·杂说》)汗由津液所化,且与血同…  相似文献   

11.
《内经》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素问·阴阳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即阳气,“阴”即阴液。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汗、津、血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如经常见到血...  相似文献   

12.
“八法”中的“汗法”,又有多种法则,本文对其中“滋水作汗”一法。试加讨论,错误之处,欢迎指正。滋水作汗法的理论渊源“滋水作汗”之法,早在《内经》里已指出,《素问·阴阳别论》曰:“阴加于阳谓之汗”,王氏注云:“阳在下,阴在上,阳气上博,阴能固之,则蒸而为汗。”按所谓“阳气”,指人之卫气言,“阴”指人之津液言,阴足则与阳调和而后有汗。假如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或  相似文献   

13.
《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云:“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之所以要“求汗于血”,是因为得汗应有“以阴精为材料,以阳气为运用”,加之腠理开泄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见“求汗于血”,是根据汗的材料———汗源论述的。张氏指出:“治劳倦伤阴,精不化气;或阴虚内乏,以致外感不解,寒热疟,阴虚便结不通等证。凡属阴气不足而虚邪外侵者”,非一般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表散所能治愈,需要用补阴益气煎“温中托里,而为不散之散;或补阴助阴,而为云蒸雨化之散”(《景岳全书·传忠录·表里篇》)。对于“劳倦伤阴,精不化气,或阴虚内乏,以致外感者”,需要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汗在临床辨证上的重要性,早已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兹仅就辨汗与阴阳盛衰、疾病的传变转归,辨汗出部位与疾病属性的关系分述如下: 一、辨阴阳盛衰:汗是阴阳盛衰的鉴别要点,《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阳气有馀为身热无汗,阴气有馀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阳气有余,即邪在阳分,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因而无汗;阴气有余,即邪在阴分,阴盛则阳虚,阳虚不能卫外固表,故多汗身寒。如果是阴阳并受其邪,则无汗而恶寒也。这种无汗、多汗、发热、发冷,系邪气侵  相似文献   

15.
正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1])。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汗的生理和病理论述。《素问·宣明五气》篇载:"心为汗。"《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这些论述为后世认识和治疗汗证奠定了基础。《张氏医通·杂门》  相似文献   

16.
1 血瘀致病的各类血瘀致病最早源于《内经》,有血瘀腰痛(《素问· 生气通天论》)、血瘀痹证(《素问·痹论)》)、血瘀成痈(《素问·痈疽》)、血瘀(《素问·举痛论)》)、血瘀腹痛(《素问·举痛论》)等;气血病的治疗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擎之。”《素问·针解》则针对经脉中的血瘀明确提出:“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汉·张仲景,创立了“瘀血”病名,创制了许多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大黄度虫丸、大黄牡丹皮汤等。初步奠定了血瘀证辨证论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由阳气蒸比津液、发泄于腠理而来.故凡阴阳平衡,气血调畅,营卫调和,腠理固密,则津液内敛.反之,若阴阳偏胜,气血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密,易引起小儿汗液外泄之证.临床大多小儿不育服药或不能服药,则可用五倍子、五味子敷脐.治疗小儿自汗、盗汗、多汗共52例报道如下.1 药物制备和用法  相似文献   

18.
《内经》五脏汗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论汗释要《素问·经脉别论》云“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汗者,水谷之精气也,津液也.  相似文献   

19.
先师仲景以六经辨伤寒,脏腑论杂症,立论处方言简意赅,造诣极深。《伤寒论》中对汗的精辟剖析和对汗法的临床应用独具匠心,诚为两千多年来临床医家之准绳。 《伤寒论》全书398条,其中112条论及汗(包括16条注脚),提出“汗出”、“自汗”、“无汗”、“盗汗”、“头汗出”5种病。汗法的应用在条文中也一一明列,“应汗”、“宜汗”、“可汗”、“再汗”、“发汗不当”,并明确提出了汗法禁忌和用法要点等。 汗液是五液之一,是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素问·宣明五气》谓“心为汗”,即汗为心液。亦有称汗为营卫之余气,因心血由津液所化,汗由津液外泄,汗出的多少与卫气的开阖作用有密切关系。《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对人体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如夏日炎热,人体靠出汗而调节体温,是生理性调节作用;如招致风寒之邪的侵袭,则恶风无汗,为风寒束表皮毛闭塞之故;如感受风寒而兼汗出者则由于卫气虚弱表阳不固腠理疏松,而津液外泄濈然汗出。  相似文献   

20.
黄飞龙  钱林超 《光明中医》2009,24(11):2055-2056
汗证是以汗出异常为表现的一种病证,在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历代医家立足阴阳肺卫论汗者众,如“阳加于阴谓之汗”,“汗由肺气宣发津液于体表而生”,汗出异常则为肺气亏虚,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临证治汗也多从肺论治,以补肺固表敛汗为主。笔者认为,汗虽由肺气宣发津气于体表而生,然其化生之源则在心,调汗之枢也不离乎心,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言:“五脏化液,心为汗”,是以汗证当以心论治。1心乃化汗之源1.1汗出于血《素问.评热病论》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出于谷,谷生于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