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孕前、孕期医学量表测定综合系统”,观察其对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的影响。方法对200对夫妇进行分组,应用本系统测评的为测评组60例,否则为对照组140例。观察一年多的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妊娠率分别为88.5%、8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自然流产率分别为9.%、22.5%,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孕前、孕期医学量表测定综合分析”,可以降低自然流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染色体多态性与女性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2 462例女性遗传咨询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 462例遗传咨询者共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38例,占1.54%。其中D/G组随体增加9例,占23.68%;次缢痕增加12例,占31.58%;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7例,占44.74%。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复发性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胎和生育智障儿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表现来看,在不孕、胎儿畸形及出生缺陷、胚胎停止发育的女性中,其染色体多态性变异的发生率分别为3.93%、7.32%、8.97%。结论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胎儿异常存在相关性,对不良妊娠史者应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潍坊地区自然流产的主要遗传学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自愿接受检查的812对自然流产夫妇及其清宫术后的812例流产胚胎进行染色体检查,同时选取100对至少生育过1胎且生育史正常的夫妇作为对照组,分析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与双亲染色体、孕妇年龄、自然流产次数和孕周的关系。结果①自然流产胚胎组织812例,其中染色体异常397例,异常率为48.89%;②812对(1 624例)自然流产夫妇存在染色体异常者61例,异常率为3.76%;对照组100对(200例)夫妇存在染色体异常者2例,异常率为1.00%,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6,P<0.05);③61对双方之一存在染色体异常的夫妇,其流产胚胎存在染色体异常者45例(73.77%),751对双方染色体均正常的自然流产夫妇,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352例(46.87%),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37,P<0.05);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与双亲染色体异常具有相关性(c=0.140,P<0.05);④812例自然流产胚胎根据孕妇年龄、自然流产发生次数及流产发生的孕周不同分组,其异常率与孕妇年龄、流产发生孕周有关,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044和8.827,P<0.05)。结论①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潍坊地区自然流产发生的主要因素;②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率高于正常人群;③胚胎染色体异常与双亲染色体异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泸州地区反复不良妊娠夫妇相关病因.[方法]对625例不良妊娠夫妇进行解剖学、内分泌功能、细胞遗传学、TORCH-IgM、血型及血清血型免疫抗体滴度等检测.[结果]625对夫妇中女性子宫解剖异常54例(8.64%),男性生殖系统及精液异常23例(3.68%);内分泌异常45例(7.2%);染色体异常率为46例(7.36%),其中以平衡易位最常见;感染因素流产组中女性TORCH-IgM总阳性率28.96%(181/625),流产组阳性率与健康孕妇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7对血型不合夫妇共流产239次,人均流产2.46次.[结论]解剖结构异常、染色体畸变、内分泌异常,TORCH感染、ABO、Rh血型不合等与反复不良妊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发性流产与男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月以来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956例复发性流产夫妻男方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精液常规和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SCD)。结果 956例就诊者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94例,占9.83%。根据染色体异常主要归为下列3种类型:染色体多态性核型78例,占异常核型82.98%;罗伯逊异位核型7例,占异常核型的7.45%;平衡异位核型9例,占异常核型的9.57%。复发性流产组精浆果糖含量和a级+b级精子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精子畸形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流产组DF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男性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具有重要影响,染色体异常、精液精子质量和精子DNA损伤可能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KaryoLite~(TM) BoBs~(TM)技术对自然流产物的DNA进行检测,分析偶发性及复发性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自然流产1次及以上且此次妊娠又发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50例患者为复发性流产组,偶发性1次自然流产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流产物染色体异常的差异情况。结果复发性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2. 0%(26/50),染色体数目异常率为76. 9%(20/26),其中大部分为染色体三体。对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43. 8%(14/32),染色体数目异常率为28. 6%(4/14)。复发性流产和偶发性1次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复发性流产染色体异常概率和偶发性自然流产概率无明显差异,但是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主要为染色体三体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孕前、孕期个体化营养管理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2月,黄岛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二中心孕前优生宣教室向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查体的夫妇进行优生知识宣讲,按知情同意原则,接受孕前、孕期联合个体化营养管理的服务对象为初期干预组,同期设相应对照组,各632例。采用现场干预方法对孕妇自孕前到分娩实施营养知识普及、体重管理和定期个体营养检测分析仪进行营养素管理,评估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差异。结果在两组孕妇年龄、经济收入情况、文化程度、分娩史和孕前体重方面均衡性良好的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贫血等妊娠并发症方面,干预组分别为8.23%、7.28%、27.69%,对照组分别为12.03%、10.92%、41.14%,干预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和早产方面,干预组分别为6.65%、2.53%,对照组分别为10.28%、5.70%,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方面,干预组分别为13.61%和2.85%,对照组分别为18.67%和5.06%,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孕期个体化营养管理能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倡导在孕前和孕期开展大规模有效的膳食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在稽留流产伴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本院临床诊断的稽留流产患者105例,根据有无复发性流产分为单纯稽留流产组(对照组,48例)和稽留流产伴复发性流产组(观察组,57例)。采用STR-PCR检测染色体异常,进一步通过SNP array检查并分析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结合数据库对染色体致病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孕周小于对照组,且孕次≥3次比例、合并内科疾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33例(57.89%,33/57),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对照组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5例(52.08%,25/48),均为染色体核型异常。两组在染色体异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一步分析不同异常核型分布两组存在一定差异,观察组异常核型47,XN,+16(12/29,41.38%)比例高于对照组(3/25,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4例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患者均为观察组。结论 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其中47,XN,+16核型异常多表现为稽留流产伴复发性流产。SNP array技术在检测染色体结构和核型异常方面有一定优势,有助于明确稽留流产病因,对提供合理的遗传咨询并指导下一次良好妊娠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育龄妇女不孕、复发性流产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5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检查的342例不孕症患者和17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统计其宫腔镜检查结果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520例患者宫腔镜检查均顺利进行,其中328例患者(63.08%)宫腔镜检查无异常,192例患者(36.92%)检查存在宫腔病变。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异常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原发性不孕组(P<0.05);原发性不孕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显著高于继发性不孕和复发性流产患者(P<0.05);继发性不孕和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粘连发病率显著高于原发性不孕组(P<0.05)。术后434例患者随访成功,最长随访时间28个月,最短随访时间15个月。不孕症组共有103例患者受孕,随访妊娠率为37.32%,复发性流产组患者有56例患者受孕,随访妊娠率为3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行宫腔镜手术处理的患者与正常宫腔患者的妊娠结局,原发性不孕组宫腔正常与宫腔异常组活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育龄妇女不孕、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发现宫腔内病变,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改善患者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反复流产患者遗传学发病原因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反复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复发性流产患者遗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20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患者流产绒毛组织,同时进行外周静脉血染色体检查。结果 200例(100对夫妻)患者中,染色体异常者18例(9.0%),与正常人群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间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染色异常者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多态性[6.5%(13/200)]与对照组[0.5%(1/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反复流产患者中,经对流产物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22例,异常率为11.0%,其中常染色体异常19例(86.36%)、性染色体异常2例(9.09%)、三倍体1例(4.55%)。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无异常,经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显示2例患者存在不明意义和无义缺失及多态性情况。共检出涉及4号、6号、7号、12号、13号、15号、16号、17号、22号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显示存在缺失或重复基因片段,大小范围在0.14~1.68 Mb,均5 Mb。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染色体异常率较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及时发现致病性染色体的缺失或重复,因此对反复流产者来说,可及时对流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查,必要时可对夫妻双方进行静脉血液染色体核型检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查,从而指导临床合理诊治,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与自然妊娠者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和助孕原因对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临床资料104例,其中AIH组27例,自然妊娠组77例。所有流产绒毛样本进行核型分析检测,比较2组患者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析女性年龄和AIH助孕原因对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影响。结果:所有标本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52.88%(55/10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94.55%(52/55)。2组患者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21)。2组患者分别按年龄<25岁、25~29岁、30~34岁、≥35岁分组进行比较,2组患者的各年龄段间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每个年龄段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27例AIH早期流产者中15例存在绒毛染色体异常。结论:AIH不增加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对自然流产患者应及时查找流产原因。对于有指征的不孕患者可以推荐AIH助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弹力图鉴别血栓前状态,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诊治提供资料,提高女性健康指数。方法选取浙江省永康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连续发生≥2次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孕前给予药物干预的复发性流产妊娠)和未治疗组(孕前未予药物干预的复发性流产妊娠)。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R值均高于未治疗组(t值分别为4.731、6.171,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MA值均低于未治疗组(t值分别为4.220、4.346,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妊娠丢失率均低于未治疗组(χ2值分别为31.25、47.47,P<0.01)。结论通过血栓弹力图的分析,能尽早发现复发性流产在非妊娠期是否处于血栓前状态,对确定复发性流产病因及后续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高通量测序检测74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孕40~77 d)的绒毛组织,统计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所占比率。根据患者是否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将其分为ART组24例和自然妊娠组50例。结果 74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染色体异常46例(62.16%);染色体数目异常41例,其中三体型占44.59%(33/74),X单体占6.76%(5/74),嵌合体占4.05%(3/74)。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占6.76%(5/74),其中3例重复(1例致病性,2例临床意义不明),2例缺失(1例致病性,1例临床意义不明)。孕妇年龄≥35岁组和<35岁组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64.71%(11/17)和61.40%(35/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RSA)组42例,其中绒毛染色体异常24例(57.14%),偶发流产组32例,其中绒毛染色体异常22例(6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绒毛染色体异常14例,自然妊娠组绒毛染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习惯性流产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和对照组,免疫治疗组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保胎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因子含量。结果妊娠结局:免疫治疗组患者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次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治疗后患者的CD4+T细胞数量以及免疫球蛋白(Ig G、Ig M)、TNF-α、IFN-γ含量低于治疗前,CD8+T细胞的数量以及IL-10、IL-13含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有助于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同时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计划内需终止妊娠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4 936例计划内终止妊娠孕妇资料,分析其终止妊娠的原因与相关因素。结果 2004-2012年,因死胎、畸形胎儿、妊娠并发症要求终止妊娠总体呈下降趋势,稽留流产、妊娠合并症总体呈上升趋势;20岁年龄组死胎率、胎儿畸形率明显高于其他组;≥40岁年龄组稽留流产、妊娠并发症明显高于其他组;不同孕周组之间死胎、稽留流产、胎儿畸形、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间有明显差异性;农村计划内终止妊娠死胎率(33.0%)、稽留流产率(31.63%)明显高于城镇(P0.05);胎儿畸形率(30.86%)、妊娠并发症(3.62%)明显低于农村(P0.05)。结论不同时间、年龄、孕周、城乡之间计划内需终止妊娠原因各不相同,应加强对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定期检查及早期干预,以提高育龄孕妇生殖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服地屈孕酮片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黄体支持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医院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3年8月~2016年7月,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治疗组50例患者给予地屈孕酮片口服,对照组50例患者为空白对照,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先兆流产率、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巨大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新生儿死亡及先天畸形。结论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妊娠结局得到有效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异常及多态性的关系,为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临床经验。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流产次数≥2次的夫妇563对(1 126例),采集静脉血,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并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 结果 1 126例标本共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46例(4.09%),染色体数目异常17例(1.46%),染色体多态性61例(5.42%);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检出率低于女性(P<0.05);不同流产次数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和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染色体异常与流产次数有相关性,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复发性流产诊治中检测生殖免疫抗体的临床价值及意义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作为探究组,选择周期进行孕前检查的8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女性开展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展开观察与评析。结果探究组抗HCG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抗精子抗体五项指标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探究组不同年龄段的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免疫抗体检测能够帮助复发性流产女性找到准确的流产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降低流产的发生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的遗传因素和同种免疫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流产胚胎的绒毛染色体畸形与否对复发性流产的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比较孕前、孕早期、流产后不同时段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胚胎染色体异常组流产后绒毛细胞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11.37±6.65%)较孕前、孕早期(7.94±4.17%、8.78±4.74%)显著升高(P<0.05);较胚胎染色体正常组绒毛细胞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7.84±3.97%),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遗传和同种免疫因素是复发性流产的两大重要因素,可以同时存在;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可能诱发母体产生更多的封闭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孕前健康教育在优生优育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于医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00对夫妇作为观察组,给予孕前健康教育;选择同期已分娩但未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的100对夫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和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孕前健康教育知识知晓优良率为91.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追踪随访可知观察组新生儿缺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参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孕前健康教育,能够及时发现妊娠不良因素,减少新生儿的缺陷率,还可提高生育夫妇的孕前健康知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