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股外侧皮神经在行程中由于受到周围病变组织的卡压而引起以大腿前外侧部皮肤感觉麻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并非少见。对其治疗,常多采用局部封闭疗法,但复发率较高。笔者近年来采用在局部封闭的基础上加用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梅花针扣刺配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星 《实用新医学》2006,7(8):702-703
目的讨论梅花针配合走罐对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治疗方法如下。股外侧感觉障碍区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以后,用梅花针扣刺,然后在其上走罐,以局部皮肤微微出血为好,两天一次;对照组治疗方法:局部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500μg,口服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 10mg每天一次。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股外侧皮神经炎均有治疗效果,但是梅花针治疗组的效果更佳。结论梅花针配合局部走罐能有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相似文献   

3.
妇科病案3则     
一、妊娠腰腿痛何某,女,26岁。1986年12月1日初诊。妊娠5月余,右侧大腿抽痛3月余,加剧9天。患者妊娠后一般情况尚可,但于妊娠2月时,感觉右侧大腿屈则隐痛,活动不便,并逐渐加剧。9天前自觉右侧下肢疼痛剧烈,呈阵发性抽搐挛痛,活动受限,全身伴麻木感觉。因疼痛以右侧大腿后外侧及臀部为甚,且连及腰部,曾在外院诊为“妊娠合  相似文献   

4.
临床表现:①L3~L4腰椎间盘脱出:骶臀区、大腿前侧、小腿前内侧疼痛或麻木。伸膝肌减弱,股四头肌压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②L4~L5腰椎间盘突出:骶臀区大腿及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外侧上部及趾基底麻木,感觉改变,伸(拇)趾肌弱,胫前肌压痛。③腰骶L5~S1突出:引起骶臀部、大腿、小腿及跟部疼痛,  相似文献   

5.
股外侧皮神经由 1~ 3腰神经组成 ,支配大腿前外侧的皮肤感觉。当某种原因 (如外伤、脏器下垂等 )造成股外侧皮神经的功能长期处于抑制状态时 ,可导致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发生。其主要症状是大腿前外侧麻木、僵硬 ,可伴有蚁行感或灼痛惑 ,活动时加剧。作者于 1996年以来采用拔走罐的方法治疗此类病人共4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4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5~ 4 1岁 ,病程 1个月至 3年 ,其中左侧病变 1例 ,右侧病变 3例。 4例患者均以患侧大腿的前外侧麻木为主要症状。活动时加重 ,休息时减轻或消失。症状时轻时重 ,其中 1例半有灼…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8岁,机关干部,因右大腿前外侧隐痛不适于2008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昨日劳累后感全身乏力,右大腿前外侧不适,触摸有麻痛感。检查右大腿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触摸有麻痛感,皮肤稍红,余各项检查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炎,瞩其休息,口服维生素B1、地巴唑、外用扶他林乳胶剂。  相似文献   

7.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症,是由于股神经通路上受到机械性压迫或炎症,致股外侧麻木或疼痛。我科自2006.10~2007.10对25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给予特定电磁波(TDP)结合感应电治疗,疗效满意,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5-64岁,平均49.5岁。病程3个月——2年。其中右侧16例,左侧9例。所有患者均经专科确诊。主要临床表现为大腿外侧感觉异常,局部有麻木、疼痛、蚁行感等感觉障碍区与股外侧皮神经的分布区相一致。行走或站立时症状可加重。检查可见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患侧髂前上棘内侧可有压痛。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3岁,农民。于2月前因右眼闭合无力,右口角流涎2d到当地医院就诊,无发热、咽痛、流涕、头痛、头昏,亦无复视、饮水呛咳,肢体麻木无力。查体:右额纹、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无力,右侧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诊为面神经炎,给予氟美松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局部水肿,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以及补液、局部物理康复治疗等,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腰骶部剧烈疼痛,持续10 min左右疼痛放射至双侧大腿外侧,伴双下肢麻木不适,自服止痛药,疼痛略有缓解.但双下肢乏力,麻木感进行性加重,致不能行走,伴小便失禁,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抽搐.临床以急性脊髓炎收治人院.  相似文献   

10.
女性,48岁,因双大腿无痛性皮下结节7天,于1993年8月25日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右侧大腿中部内侧有一胡豆大小之结节,周围有数个黄豆大结节。左侧大腿中部外侧也有与右侧相同的胡豆大之结节,质韧,活动度差,边界清楚。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沉检查均正常。胸片:双肺及纵膈内未见异常;B超:肝、胆、脾、胰、肾、子宫附件均正常,取右大腿病理活检,皮下脂肪组织恶性淋巴瘤(弥漫性小细胞型)。确定诊断后按COPP方案  相似文献   

11.
病例介绍 例1.女,45岁,锉刀工人,1980年4月上旬一天,气候突变,冷如冰敷,次日右侧臀腿痛宿疾复发,疼痛剧烈,当时就近医院看病无效,4月16日来我院诊治,曾在理疗科,外科、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给针灸、肌注维生素B_(12)、B_1、654-2,内服舒筋汤、撒利痛、安定,外敷狗皮膏等,仍无效。5月13日,患者由家属背来我科门诊看病。证见:右侧腰臀以下和大腿后侧疼痛剧烈,酸胀麻木,右脚不敢着地,不能端坐,只能歪身俯桌,怕风畏冷,体检:表情痛苦,呻呤不已,右侧坐骨神经孔处、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均压痛明显,抬腿试验强阳性,脉象弦紧,舌苔白,舌质淡红。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59岁。于1年前曾自觉右大腿外侧可触及一梭形包块,约鸽蛋样大小,无压痛,略凸出于皮肤表面,无明显特殊不适,无寒战高热。近期发现肿物逐渐增大遂来我院就诊。临床特征:右大腿中段外侧触及一4 cm×5 cm之肿块,质地偏硬,呈球形,边缘尚光整,移动度欠佳,突出皮肤表面,轻按之有胀痛感,可放射至整个下肢。超声检查:右侧大腿探及一个低回声团块,大小为35 cm×26 cm×29 mm,位于局部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发生脊神经感觉异常及其原因.方法:对2005年11月~2009年10月施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出现脊神经感觉异常病例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随访诉局部感觉异常,其中大腿外侧区股外侧皮神经(L2-3分支)支配区域麻木37例,会阴区麻术10例,L4-S1支配区域麻木5例;其中1例痛觉过敏.所有患者均无尿潴留、大小便失禁、肌力下降等其它不适.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可引发神经并发症,应引起麻醉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患。用推拿、单纯封闭等疗法效果不理想。我院于1994—1998年采用小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6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1例,女23例;年龄21—73岁,平均52岁,左侧23例,右侧38例,双侧3例,病程2w—5a。1·2 临床特点 均有大腿外侧麻木疼痛,活动时加重症状。18例有大腿内上侧肌肉拉伤病史,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15.
郭唯行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064-1064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57岁,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右侧卧位,间隙硬膜外穿刺顺利,继以针中针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向头端注入1%罗哌卡因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混合液,向头端置硬膜外导管3cm,穿刺管顺利。平卧位后,调整平面至R,效果满意,手术顺利。镇痛泵:1%罗哌卡因80mg+舒芬太尼35μg+恩丹西酮8mg+生理盐水共50ml,速度2ml/h。术后24h,患者自述右大腿外侧有麻木感,但活动自如,遂撤镇痛泵,每天给予维生素B1 50mg+B。20.5mg+地塞米松10mg静滴3d,术后第4天自述右大腿外侧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16.
王××,女,41岁。患者于11年前感到右大腿下段外侧时有疼痛,但不剧烈,6年后加重,不能触碰,遇冷加剧,并逐渐开始出现行走无力,跛行,右大腿逐渐变细。体检:脊柱无明显侧弯及后凸畸形,棘突与棘间隙亦无压痛。在髌上15cm处,右侧大腿比左侧细4cm;右侧股四头肌力3级,左侧5级。右大腿中下1/3外侧有一明显的触痛区域,局部无红肿现象,提捏皮肤时不痛,未能满意触及肿块。下肢皮肤浅深感觉均存在,膝反射与跟腱反射正常。X线检查右股骨下段正位片示在外侧距膝关节间隙上方约12cm处有一软组织阴影,位于股骨旁,股骨骨皮质正常(图1,见插页1)。膝关节间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教师。因右臀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年,于1999年4月以右坐骨神经痛收入院。入院前2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臀部疼痛不适,并逐渐出现右下肢放射痛,疼痛从右臀部沿右下肢后外侧放射至右足背及足趾,于坐位及右下肢内旋等体位时较易出现上述症状,经过适当活动及变换体位后症状可缓解。入院前8个月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右下肢乏力,右大腿外侧及右小腿后外侧、右足背外侧及右足趾皮肤麻木感。患者无外伤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步态正常,右侧臀肌轻度萎缩,右侧大粗隆后下方约2cm处有一压痛点…  相似文献   

18.
姚永生 《黑龙江医学》2008,32(9):643-643
患者,男,30岁。因左大腿车祸伤后伴包块2年,于2006—10—07入院。病人于2年前因车祸伤及左大腿外侧,导致左大腿肿胀、疼痛,行走不便。在当地医院行对症治疗后,疼痛及皮下瘀血症状消失,但左大腿外侧出现一椭圆形无痛性包块,有波动,并逐渐增大。入院查体:左大腿中段从前侧到外后侧见一约10cm×7.0cm×5.0cm包块,余无异常。包块局部皮温正常,质软、无压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波动,无血管杂音,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X线片示:股骨无异常。B超检查示:左大腿囊性肿物,人院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囊肿位于皮下阔筋膜之间,  相似文献   

19.
1992~1997年,我院门诊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4~60岁。部位:左侧10例,右侧2例。病史最短2月,最长1年。无任何诱因感大腿前外侧疼痛,夜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神经营养药治疗原发性股外侧皮神经炎(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uropathy,LFC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LFC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甲钴胺分散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麻木程度,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患侧股外侧皮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麻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序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侧皮神经SCV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SCV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神经营养药可减轻原发性LFCN的疼痛、麻木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