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Summary A series of imaging features of extranodal, multi-systemic involvements in 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wer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data and imaging findings of 16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proved NH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Of the 16 cases of NHL, skeletal involvement was found in 4, nasal cavity and nasal sinuses were involved in 4, too. Lesion in the thorax was seen in 3 patients, hepatic involvement occurred in one case, cerebral ventricle was affected in 3 cases, mesentery was involved in one case. Even though extranodal involvement of NHL exhibited extremely variable patterns, there were some relatively typical imaging findings. Emphasized in this report were the relatively specific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different systems, which may mimic infectious or other neoplasms of different sites.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g studies lies in the availability for diagnosis, staging and follow-up of NHL.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thus, providing reliable evidence in guiding clinical management. ZHANG Jingfeng, male, born in 1973 Residen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鼻腔及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入我院治疗的21例鼻腔及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CT检查后,对其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原发鼻窦5例,原发鼻腔16例。16例鼻腔NHL患者中12例发病部位为鼻腔前部或鼻前庭;病灶部位有浸润表现3例,肿块表现9例,混合表现9例,多数密度相对均匀;鼻窦NHL患者骨质破坏严重,且膨胀性压迫骨质;鼻腔NHL患者骨质破坏不明显或破坏轻微;鼻窦NHL和鼻腔NHL患者的病灶均易对邻近组织或器官造成损害。结论鼻腔鼻窦NHL患者在CT影像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临床诊断本病时可把CT影像表现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被病理确诊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7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5~79岁;9例为术后确诊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化疗前PET/CT检查;其中有7例患者治疗后加行1次PET/CT检查评价疗效。釆用SPSS17.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鼻部病灶累及情况:累及鼻腔、鼻中隔9例,鼻腔及邻近鼻窦6例,累及鼻腔、鼻背部皮下软组织和颌面部2例。(2)合并鼻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4例:左侧鼻咽部、双侧颈部淋巴结浸润1例,左乳、心包、肝脏、脾脏、骨骼、全身皮下、胸膜、腹膜多发浸润1例,鼻咽部、口咽部、全身淋巴结、胸腺区、胃壁、阴茎海绵体多发浸润1例,双侧肾上腺、睾丸1例。(3)鼻部病灶SUVmax情况:SUVmax 5.0~25.9(14.06±5.94);鼻外淋巴瘤浸润病灶SUVmax 8.0~24.9(12.88±7.05)。(4)9例术后患者均发现淋巴瘤残留病灶,1例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5)7例化疗后复查,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复发1例。结论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型为主,病灶常范围较广,可累及鼻翼、邻近皮肤及鼻外脏器,18F-FDG PET/CT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秦燕  冯奉仪  石远凯 《北京医学》2009,31(9):520-522
目的 探讨淋巴瘤患者中多原发肿瘤的发病特点。方法检索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多原发肿瘤患者的病例。分析其中包含淋巴瘤病理诊断的病例资料。结果在2668例多原发肿瘤病例中,共检索出32例在多原发肿瘤中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或霍奇金淋巴瘤病例。其中30例为双原发肿瘤,2例为三原发或四原发肿瘤。男女比例为1:1。32例患者中,以淋巴瘤作为第1原发肿瘤7例,同时双原发癌5例.淋巴瘤(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为第2、3、4原发肿瘤20例。第1和第2原发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0.4±14.7)岁和(58.4±12-2)岁,同时多原发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0±14.5)岁。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第2、3、4原发癌中占绝对优势,比例为92.6%(25/27)。第2原发肿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中,B细胞来源占84%(21/25),结外器官起源占60%(15,25)。结论在以淋巴瘤作为多原发肿瘤之一的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最主要的第2原发肿瘤,多为B细胞来源,常见结外器官起源或受侵.平均发病年龄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ⅠE期和ⅡE期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且首程治疗前均作CT扫描检查的ⅠE期和ⅡE期鼻腔NHL共46例。着重分析每例CT表现,采用Cox模型分析,并用K-M生存曲线描述和Log-Rank-test推断。结果:CT表现:位于鼻腔前部40例和后部6例;病灶形态表现浸润型和增殖型各为23例,其侵犯邻近组织分别为20例和9例;骨质破坏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形态、骨质改变、受侵邻近器官数目、肿瘤侵犯范围和治疗方式与生存率有关(P<0.05),肿块大小、临床分期可能与生存率有关(P=0.054和P=0.058),肿瘤的位置与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病灶形态、肿瘤侵犯范围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鼻腔NHL的CT表现判断其临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135例,病理诊断为T或B细胞NHL,分别按T或B细胞病理类型、国际预后指数(IPI)≤2或>2、有无结外侵犯、肿瘤直径≤5cm或>5cm各分两组,所有患者给予CHOP方案化疗3次,分别比较各组的总有效率。结果:B细胞型NHL总有效率(75%)和T细胞型NHL总有效率(55.8%),IPI≤2组NHL总有效率(73.4%)和IPI>2组NHL总有效率(52.1%),无结外侵犯组NHL总有效率(73.8%)和有结外侵犯组NHL总有效率(42.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5cm组总有效率(69.9%)与肿瘤直径>5cm组NHL总有效率(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病理类型、IPI和结外器官侵犯可能响NHL化疗疗效的因素,肿瘤直径可能不是影响NHL化疗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18FDG PET显像用于恶性淋巴瘤诊治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3年5月在本中心检查的44例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病(HD)患者共73次^18FDG PET显像。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1)受淋巴瘤侵犯的各组淋巴结和多种脏器均能摄取^18FDG,呈现放射性增高阳性显像;(2)6例诊断前做PET显像患者中5例在PET帮助下得以确诊,l例脑显像假阴性可能因激素治疗影响显像结果。另6例治疗前显像的患者,PET使其中4例改变了原分期。16例其他检查显示可疑残存或复发病灶,经^18FDG PET显像5例证实、9例除外复发、2例发现新病灶;(3)3例治疗前后PET显像对比及16例治疗后随访,均对早期治疗反应及疗效做出正确评价。结论 ^18FDG PET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分期、观察治疗反应,评价疗效,鉴别复发或有无残存病灶,以及预测预后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N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369例患者中,男性180例,女性189例;中位年龄56岁(3个月至92岁),中位病期3个月。28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肿块,38例为组织溃疡坏死,48例呈软组织弥漫性肿胀。病变位于面颈部软组织者90例(颈部75例,占20.3%),大唾液腺99例(腮腺77例,占20.9%),口腔软组织103例,颌面部骨组织50例,咽部软组织20例,颞下窝7例。247例伴发颈部淋巴结肿大,仅40例伴有B症状。298例为B细胞NHL,70例为T细胞NH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滤泡淋巴瘤、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鼻型最常见。Ann ArborⅠ期87例、Ⅱ期138例、Ⅲ期106例、Ⅳ期38例。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164例患者死亡,1年、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1%、82.4%和59...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腔、鼻咽部不同细胞(B细胞、T细胞、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生存率的相关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33例鼻腔、鼻咽部NHL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率,比较不同细胞来源、部位、治疗方案、临床分期等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本组资料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以40~60岁为主(51.5%),以NK/T细胞最多见(16例,48.5%),伴B症状者13例(39.4%),被误诊者9例(27.3%),两次及以上活检明确诊断者9例(27.3%).原发部位为鼻咽部7例(21.2%),鼻腔26例(78.8%).根据Ann Arbor分期,Ⅰ/ⅡE期24例(72.7%),Ⅲ/ⅣE期9例(27.3%).全组估计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原发部位(P=0.007)、患者年龄(P=0.031)与生存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是鼻腔、鼻咽部NHL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8).不同细胞来源、治疗方案、B症状有无、Ann Arbor分期、误诊活检等分组比较,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3例行放化疗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综合治疗患者,截止到末次随访时间均存活.结论 NHL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40~60岁,以NK/T细胞来源为主,预后较差;原发部位为鼻咽部者生存预后较原发于鼻腔者可能更差;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值得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0.
Yin HF  Li T  Li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8):1556-1560
目的 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0)淋巴组织肿瘤新分类法的适用性,观察淋巴瘤不同类型的发生率以及淋巴瘤类型分布的地域人群特点。方法 对已经病理证实的304例恶性淋巴瘤(ML),复习其组织学、免疫组化标记和临床特点,按WH0新分类标准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 304例中霍奇金淋巴瘤占6.6%,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93.4%,其中发生于淋巴结者41.8%,结外为58.2%。284例NHL中B细胞肿瘤60.2%,T和NK细胞肿瘤39.1%;前6位最常见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L)、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FL),共占NHL的88.03%。本组与欧美等地区发病相比,NK/T-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明显较高,而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和FL明显较低。结论 使用新分类使ML病理诊断变得较为简便易行,大多类型依据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标记特征即可作出相应诊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老年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59例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138例相比。老年患者占同期NHL总数的29.9%。59例中有结内型43例,结外型16例;低度恶性与中度恶性各12例,高度恶性35例。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的就诊原因、病变部位、恶性程度、细胞类型和预后等方面无何差别,提示年龄对上述特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袁斌  郭晓丽  李斓 《当代医学》2013,(32):115-117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鼻型淋巴瘤临床特征、诊疗方案和预后。方法收集5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情况及追踪结局,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5例患者以鼻塞、鼻出血、咽痛、腭部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最终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根据AnnArbor分期 IIE期1例,IIIE期2例,IVE期2例。有B症状4例。5例患者预后评估1例中高危,4例高危。2例接受含有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方案化疗及联合放疗的患者1倒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定期门诊随访;3例放弃治疗的患者均死亡,自然病程小于6个月。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属T细胞侵袭性淋巴瘤,其发病与EB病毒关系密切,恶性程度高,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及骨髓移植,靶向治疗可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5例原发于牙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方法  分析5例牙龈NHL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类型及特点,并随访其治疗情况与预后结局。结果  牙龈NHL约占口腔NHL的4.6%,比较罕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初诊漏/误诊率达80%,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均在2分以上。其中3例接受化疗加放疗,1例仅化疗,1例未治疗,平均生存期34个月。组织病理学类型多样,其中NK/T细胞型2例,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型1例,弥漫大B细胞型1例,外周T细胞型1例,Ki67增值指数以弥漫大B细胞型与外周T细胞型较高,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型较低。结论  原发牙龈NHL比较罕见,初诊时易漏误诊,多种类型均可发生,总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4.
原发结外淋巴瘤139例临床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原发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发病部位、误诊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原发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原发部位分布情况、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等。结果:(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76年12月至2002年2月住院的淋巴瘤者458例,其中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139例(占30.3%);(2)原发部位广泛,前5位依次为胃肠道20.9%(29/139),鼻腔18.7%(26/139),Waldeyer环12.9%(18/139),脾10.8%(15/139),皮肤6.5%(9/139);(3)结外淋巴瘤的误诊率高达80.6%,淋巴结内淋巴瘤误诊率为28.5%;(4)结外淋巴瘤首发症状依不同部位有不同临床表现,但多无特异性。结论:原发结外淋巴瘤并不少见,因其分布部位广泛,首发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各科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并评价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结外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确诊时间、首发症状、发病部位、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生存预后.结果 68例患者出现症状至病理检查确诊时间平均(7.63±1.25)个月.首发症状以胃肠道症状、咽喉和口鼻部症状、局部症状为主.发病部位前3位分别是胃肠道、咽和(或)扁桃体、鼻腔,分别占23.53%(16/68)、20.59%(14/68)、17.65%(12/68).病理分型:免疫分型,B细胞淋巴瘤44例,占64.71%(44/68);T细胞淋巴瘤24例,占35.29%(24/68).临床分期:Ⅰ期20例,占29.41%;Ⅱ期17例,占25.00%;Ⅲ期16例,占23.54%;Ⅳ期15例,占22.06%.6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年后生存率为79.42%(54/68),3年后生存率为51.47%(35/68).结论 临床对疑似结外淋巴瘤的患者应早期诊断,在诊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其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应准确定位、分型、分期以尽早确定合理方案进行治疗,以期提高结外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MRI扫描在诊断左侧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经我治疗的36例左侧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CT平扫+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病例。结果通过CT平扫+MRI检查显示,36例患者中共检查出37个肿瘤,35例患者为单发。37个肿瘤最大径为1.4cm-6.7cm,平均(4.12±0.3)cm,肿瘤以类圆形或者圆形为主有16个。36例患者中累及前颅窝4例,累及中颅窝7例,累及后颅窝1例。此外有出血状况者2例,17例患者出现坏死、钙化特征。结论 CT平扫结合MRI扫描能够清楚显示蝶骨嵴脑膜瘤的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及周围重要结构受累情况,术前全面细致地评估肿瘤的各种影像学特征且定性诊断准确率高,对于后期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及初步判断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单克隆IgH基因重排检测在恶性淋巴瘤 (B NHL)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半巢式PCR检测单克隆IgH基因重排。病例组为B NHL ,包括 6 9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治疗前 16例骨髓和 2 9例外周血、阳性者治疗后复查骨髓和外周血 ;对照组为 10例慢性淋巴结炎、3例T NHL和 2例HD。结果 对照组均阴性。病例组 :切片中单克隆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 6 3.8% (44 / 6 9) ;骨髓和外周血阳性率分别为 43 .8%(7/ 16 )和 41.4% (12 / 2 9) ,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异常细胞者阳性率分别为 33 .3% (3/ 9)和 31.3% (5 / 16 )。 16例同时采集骨髓和外周血者 ,阳性率分别为 43 .8% (7/ 16 )和 37.5 % (6 / 16 )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单克隆IgH重排阳性者 ,6例完全缓解 (CR)后转阴 ,处于持续缓解状态 ,1例临床缓解后 13个月仍阳性 ,现在继续随访中 ,另 1例CR后持续阳性者 ,6个月后复发。结论 切片、骨髓和外周血中检测单克隆IgH基因重排可以作为B NHL诊断和随访微小残留病灶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MSCT表现,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NKTCL的MSCT表现。结果22例病灶原发于鼻腔,局限型9例,7例病变位于鼻腔前部或鼻前庭,2例位于鼻腔后段,骨质无明显破坏;弥漫型13例,侵犯整个鼻腔,包绕中下鼻甲呈铸型生长,部分侵犯鼻前庭、鼻翼、鼻窦及眼眶,中线结构有破坏;2例原发于鼻窦,MSCT平扫为密度欠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7例原发于咽淋巴环,其中5例位于腭扁桃体,2例侵犯多个部位,MSCT平扫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部位、形态、密度及强化特点等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贾宁  唐福林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9):2786-2788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pSS)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血清学检查以及淋巴瘤组织学的特征.方法 9例pSS合并NHL的病例,其中女8例,男1例.5例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的4例还接受过至少一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分析pSS合并NHL主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结果 8例符合美欧合议的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AECC).患者主要的SS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腮腺肿大(7例),其中6例为单侧肿大;血清免疫学主要表现为类风湿因子(7例)阳性,以及高免疫球蛋白血症(7例).NHL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脾脏肿大(7例)和淋巴结肿大(5例).其主要病理组织亚型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B细胞淋巴瘤(4例)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MALT患者均无结区受累.8例患者出现结外受累,其中以累及涎腺(4例)和肺脏(4例)为最多.结论 pSS合并NHL患者临床上以单侧腮腺(无痛性)、淋巴结和脾脏肿大,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和高球蛋白血症,MALT为主的NHL病理分型和高发结外受累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肺部受累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的影像学分型,提高对RA肺部受累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收集161例确诊RA伴肺部受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病史、肺部活检病理、肺泡灌洗或肺功能检查等将RA相关肺部病变(RA-LD)进行影像学分型,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 161例RA-LD患者男56例、女105例,确诊RA-LD时平均年龄(60.7±12.8)岁(14~85岁),包括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样改变87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样改变44例、机化性肺炎样改变10例、淋巴细胞性肺炎样改变7例、小气道病变(SAD)9例、其他表现4例。UIP样改变组平均年龄最大[(63.3±12.1)岁]、吸烟比率最高(41.4%),SAD及其他组平均年龄最小[(54.7±15.1)岁]且均无吸烟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70例(43.5%)RA-LD患者合并胸膜病变。结论 RA累及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最主要的表现是间质性改变,以UIP和NSIP样改变为主;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以了解肺部受累与否及相关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