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对诊断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设心衰组43例,非心衰组40例,采取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3112-+-527)pg/mL,非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336-4-80)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心衰组不同心功能血浆NT—proBNP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在心衰患者中显著增高,且升高程度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Apelin12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NT—proBNP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CHF患者和20例健康查体人员,收集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采集晨起空腹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Apelin12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患者血浆Apelin12水平在早期(NYHAⅠ-Ⅱ)较对照组升高(P〈0.05);在晚期(NYHAⅢ-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CH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线形相关性检验:X^2=13.306,P=0.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elin12与腰围、射血分数有正相关关系,而与舒张末内径、血压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Apelin12、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变化而改变,可能一起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90例冠心病患者N末端脑钠肽原检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检测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25例。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RAMP)分别测定其NT-proBNP数值。结果对照组(40.2±76.3)ng/L,SAP组(73.6±98.6)ng/L,UAP组(298.3±367.9)ng/L,AMI组(1295.6±1841.2)ng/L,SAP组和对照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高于UAP组(P0.05),UAP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一个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T2DM-MI)与血清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60例T2DM、70例T2DM-MI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CK和CK-MB水平,记录峰值浓度,并分析T2DM-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CK、CK-M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MI组和T2DM组血清NT-proBNP、CK及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MI组高于T2DM组(P〈0.05)。T2DM-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CK、CK-MB峰值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0,0.811,P均〈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有望成为T2DM并发MI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周煦  孙亚东  马彦 《吉林医学》2010,31(31):5486-5487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与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病变(DA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13例T2DM合并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病变患者(A组),10例合并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患者(B组),12例合并泌汗功能自主神经病变患者(C组)及21名健康者的血浆NT-ProBNP,以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结果:DAN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患者NT-ProBNP水平与B、C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DAN患者中,血浆NT-ProBNP过度表达且具有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患有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外周血中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含量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4年确诊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106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无心律失常的老年人32例作为正常对照,使用免疫定量分析仪进行外周血NT-proBNP检测。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心律失常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与非心律失常患者的差异。结果房性心律失常组老年患者、交界性心律失常组和室性心律失常组老年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组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含量之间相比无显著的差异。结论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外周血中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有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的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 CKD)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CKD患者114例,其中大量蛋白尿患者( A组)[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300μg/mg]54例、微量白蛋白尿患者(B组)(30μg/mg≤UACR<300μg/mg)60例。C组为尿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53例。所有患者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连续24周;同时进行血糖控制。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压并抽血查NT-proBNP、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检验UACR。比较各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其与血糖、血压、血脂、血肌酐、UACR的变化关系。结果厄贝沙坦治疗前后A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B、C组患者(P<0.01)。2型糖尿病CKD患者NT-proBNP与UACR(r=0.628,P=0.000)、血肌酐( r=0.551,P=0.000)呈显著正相关,与血糖、血压、血脂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CKD不同尿蛋白水平的患者NT-proBN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NT-proBNP水平与肌酐、UACR相关,NT-proBNP可能可以成为2型糖尿病CKD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患儿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特点以及与HPH的相关性。方法围产期缺氧性新生儿根据生后第一天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HPH组与非HPH组。HPH组依据其生后第7天肺动脉压力(PASP)是否恢复正常分为HPH恢复正常组和HPH未恢复正常组。选择同期入院无围产期缺氧病史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对象于生后第1天、第7天采集静脉血,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生后第一天各组血浆NT.proBNP比较,HPH组与非HPH组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及重度HPH组高于非HPH组和轻度HPH组(P〈0.05);重度HPH组高于中度HPH组(P〈0.05)。生后第7天HPH恢复正常组及未恢复正常组血浆NT—proBNP与第一天比较,血浆NT-proBNP均低于第一天(P〈0.05)。生后第一天血浆NT—proBNP与PASP呈正相关(r=0.826,P=0.000)。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HPH患儿心功能状态及PASP高低密切相关,动态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可反映其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0.
刘凤敏 《吉林医学》2014,(20):4590-4590
目的: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88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 MG)水平与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 11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0例对照组的血、尿 β2 - MG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血及尿 β2 - 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且病程越长其水平越高。结论 :血、尿β2 - MG检测有助于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肾损害 ,对预防、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连接蛋白、尿纤维连接蛋白和尿转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 (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变化和发生机制。方法 检测 6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伴有 DN者 38例 ,伴有 DR者 14例 )和15例健康对照者的 2 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 (AER)、纤维连接蛋白 (U Fn)、尿转铁蛋白 (U Trf)、β2 -微球蛋白 (Uβ2 -MG)、α1-微球蛋白 (Uα1 - MG)和血浆纤维连接蛋白 (PFn)水平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组 PF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P>0 .0 5 ) ,伴有 DN和 DR的糖尿病患者与未发现 DN和 DR的糖尿病患者相比 ,其 PFn水平略有升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伴有 DN的 2型糖尿病患者 UFn和 UTrf水平较未发现 DN的糖尿病患者显著升高(P<0 .0 1) ;伴有 DR的 2型糖尿病患者 UFn水平升高不明显 (P>0 .0 5 ) ,但 U Trf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PFn与 U Fn、UTrf、AER、Uβ2 - MG和 Uα1 - MG无明显相关关系 ;而 UFn和 U Trf与 AER、Uα1- MG、Uβ2 -M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UFn,UTrf的升高能早期反映 DN的出现 ,而 UTrf升高可能反映 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空腹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L - C)、载脂蛋白(Apo) A1及Apo B、CRP。结果:糖尿病患者CH、TG、L DL - C、Apo B及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升高(P<0 .0 5 )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CH、TG、L DL- C及CRP的水平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也有显著升高(P<0 .0 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继发血脂代谢紊乱等危险性因素;炎症指标CRP、L DL - C及Apo 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及apoB。结果:糖尿病患者FPG、CH、TG、LDL-C及apoB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FPG、CH、TG及LDL-C的水平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也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普遍继发血脂代谢紊乱等危险性因素,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应早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军政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57-3758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h尿蛋白质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121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51名健康者作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的水平,并对全部患者Lp(a)与尿UAER呈直线相关分析。结果:DM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及CDN组Lp(a)水平明显高于DM组,Lp(a)与UAER呈直线正相关(r=0.8515,P<0.01)。结论:血清Lp(a)水平升高与EDN进展有关,提示测定血清Lp(a)的水平可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25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运动方式、强度、时间、时机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体育锻炼可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胰岛素消耗减少,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肖学文 《河北医学》2016,(9):1423-1425
目的:探讨NT-proBNP 和Hcy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按照梗死大小体积分为三个亚组,其中大梗死组(>40cm3)33例、中梗死组(15~40cm3)30例、小梗死组(<15cm3)29例。按病程分为三个亚组,其中急性期组(发病3d内)19例、亚急性期组(发病3~10d内)27例、慢性期组(发病大于10d)46例,另外选择10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NT-proBNP 和Hcy水平的检测结果。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梗死组血清Hcy、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中、小梗死组。急性期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Hcy水平显著上升,升高程度与梗死体积和发病时间密切相关,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7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81例,女95例,用CES-D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抑郁指数≥16者诊断为抑郁.同时采集身高、体重、文化程度、临床代谢指标、病程、与糖尿病有关的健康指标(如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并发症、既往疾病史、伴发疾病史等项目,计算抑郁的患病率,抑郁程度的分布,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176例糖尿病患者中患抑郁55例,并分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组(55例)和糖尿病无抑郁症组(121例)两组,在两组间用χ2检验对以下各项指标: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程、并发症数目、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显著意义的指标:文化程度、年龄、BMI、DBP、FBG、HbA1C、病程、并发症数目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指标有文化程度、FBG、HbA1C、并发症数目.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为31.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糖尿病易并发抑郁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心理应激、神经内分泌、神经生化等因素相关,文化程度、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慢性并发症数目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玉  王义围  刘志满  冯振林  张志敏 《河北医学》2010,16(10):1208-12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2例经手术或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2例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结直肠癌伴糖尿病组),随机抽取60例结直肠癌无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结直肠癌伴发糖尿病的发病率、分期及转移情况。结果:782例结直肠癌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62例,患病率为7.93%,标准化患病率为3.98%,与全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3.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分期以中晚期为主;观察组淋巴结及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率为62.9%(39/62),高于无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41.7%,25/60)(P〈0.05)。结论:2型糖尿病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性,其分期以中晚期为主,且转移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潘彦彦  徐莹 《黑龙江医学》2010,34(9):690-691
目的浅谈2型糖尿病酮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要点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1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酮症组200例,对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胰岛素、空腹C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3项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酮症组均较非酮症组为高,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无差别。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高于一般糖尿病患者,对2型糖尿病酮症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