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石亚灵  鲁华  敬洁 《海南医学》2012,23(3):100-101
目的 探讨凡士林油纱在俯卧位颈椎后路手术中对头面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施行的全麻下俯卧位颈椎后路手术8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为避免常见的头面部压伤,在马蹄形头托上再用棉垫包裹使承重面平整、松软后,对照组患者常规轴线翻身至手术床;实验组患者在翻动体位前用凡士林油纱覆盖额部、双侧颧骨和双眼以及下颌并固定,以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皮肤和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油纱在俯卧位颈椎手术中对头面部的保护作用明显,能减少受压皮肤的损伤,减少眼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陈兴忠 《大家健康》2013,(22):121-122
目的:分析全麻俯卧位成人患者头面部的保护方法进行脊椎麻醉,为术后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于2010年5月到2011年8月到我院行脊椎麻醉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全麻取俯卧位体位时,将俯卧位头面部保护架应用于头面部保护。结果:本组61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头颈部移位、错位、呼吸道扭曲等并发症。57例患者全身皮肤完好,1例患者术后前额水疱未破(使用第一例,手术时间大于7.5小时,未做术中按摩,变换头位),经局部消毒,不覆盖损伤部位,随访72h后已痊愈。3例颧部轻度肤红,随访24h后皮肤潮红消退。结论:俯卧位头面部保护架的设计符合成人头面部的生理结构,在全麻俯卧位中能有效保护患者头面部,预防俯卧位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手术体位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确的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骨科胸椎手术、腰椎等胸背部手术,主要是在俯卧位下进行。安置这种体位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而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若体位摆放不当,常出现皮肤、神经、眼部压伤及呼吸道扭曲、压迫等并发症,文献报道:俯卧位摆放不当会造成失血增多、神经坏死或损伤,为减少用常规的“u”形架造成的相关并发症,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的“马蹄形”型架,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文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1):1534-1535
目的:探讨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在全麻俯卧位眼部保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要采用俯卧位并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涂抹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并用3M静脉贴敷贴;观察组采用医用水凝胶眼疗贴敷贴于患者眼部。手术结束后24 h和72 h观察2组患者眼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眼睛不适或异物感、疼痛畏光、结膜红肿、角膜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Ⅱ级以上眼睛不适、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观察组患者眼部不适或并发症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在全麻俯卧位手术中可较好地保护眼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凝胶头托在俯卧位手术中面部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将脊柱后路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在面部采用传统马蹄形头架保护,观察组在面部采用凝胶头托保护。术后评估两组患者头面部皮肤压疮发生情况,术后3d患者清醒后行头面部并发症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后观察组头面部压疮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俯卧位手术中应用凝胶头托较传统马蹄形头架更能有效地保护患者头面部皮肤,防止面部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侧俯卧位的摆放和护理方法。方法:侧俯卧位的摆放时1人站在患者头部,保护气管插管,托扶头、颈部;其他2~3人分别站于手术床两侧,托扶背部,向上轻抬患者呈30°。半卧位,于腋窝投影处放置一软垫,将患者脊柱保持在同一纵轴位转动,并固定。结果:22例手术,准备时间缩短,手术体位术者满意,未因手术体位的摆放和护理因素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在行特殊部位手术时,摆放侧俯卧位并给以恰当的护理,可使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记忆海绵枕垫在全麻俯卧位手术中的作用,为手术室医护人员选择俯卧位体位垫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12月我院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头面部使用自制记忆海绵枕垫,对照组头面部使用传统俯卧位凝胶头垫,对两组患者头面部皮肤受压情况(压痕、红斑、水泡)、眼部并发症(眼部疼痛、眼睑肿胀、结膜水肿)、气管导管移位、扭曲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头面部压痕[58.3%(35/60)]、红斑[41.7%(25/60)]、眼部疼痛[3.3%(2/60)]、眼睑肿胀[1.7%(1/60)]、结膜水肿[0(0/60)]、气管导管移位[1.7%(1/60)]、扭曲发生率[0(0/60)]明显低于对照组[83.3%(50/60)、66.7%(40/60)、13.3%(8/60)、13.3%(8/60)、10.0%(6/60)、20.0%(12/60)、16.7%(1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记忆海绵枕垫在全麻俯卧位手术中可减少面部皮肤压痕、红斑,眼部并发症,气管导管移位、扭曲的发生率,安全、实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病人术后眼面部并发症的原因及术中应用改进的三点式面部支撑效果。方法实施脊柱俯卧位手术病人120例,2009年1月至12月55例病人术中应用传统面部头圈支撑安置体位,2010年1月至10月65例病人采用改进的三点式面部支撑安置体位,对比两种术中面部支撑方式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种面部支撑方式手术时间均1~7h,改进面部三点式支撑组无1例发生眼面部并发症;传统头圈组发生面部皮肤压红、瘀斑8例(其中1例出现视力减退),发生率为14.5%。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进组(P〈0.01)。结论应用改进三点式面部支撑能避免和减少俯卧位手术病人眼面部受压部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俯卧位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面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改善头托、适当调整体位、细致的术前评估等措施,加强对患者头面部护理,并对4例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对4例出现面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加强护理之后,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无面部并发症发生。结论恰当的体位安置及选择适宜的头面部体位架、枕,加上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可有效防止和减少面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眼部护理、基础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本组20例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通过强化眼部护理、基础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11.
两种开放气道方法用于舌后坠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舌后坠阻塞气道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开放气道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全麻苏醒期发生舌根后坠阻塞气道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二组,A组采用头后仰、托下颌、患者肩部垫高的常规手法开放气道,辅助通气,B组采用放置口咽通气管的方法开放气道,辅助通气,观察比较并记录在进行两种不同开放气道操作时患者呕吐发生率、烦躁情况,通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通气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在放置口咽通气管时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舒适情况明显好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手法开放气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舒适、并能在瞬间完成操作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周冬青  陈立  谢海 《海南医学》2011,22(5):19-20
目的比较抗弯曲钢丝气管导管、异型气管导管、普通气管导管在头颈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头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40):抗弯曲气管导管组(A组),异型气管导管组(B组),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比较每组的气管导管弯曲度、气管导管内吸痰的通畅度、麻醉期不同时点的气道压(Paw)、呼末二氧化碳压(PETCO2)。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气管导管弯曲度:A组优于B组、C组;气管插管后10min Paw、PETCO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后30minA组Paw、PETCO2与B组、C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导管内吸痰的通畅度: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弯曲气管导管弹性好,可任意弯曲,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可减少麻醉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效果,为提升患者俯卧位耐受力,降低并发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手术室采取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的患者36例分别进行术前访问、术中及术后护理分析。结果患者手术中无不良情况发生。结论正确安顿患者俯卧位,及时巡视患者情况,可确保全麻腰椎俯卧位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26-129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方式对输尿管镜置镜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期间收治的95 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根据所应用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全麻组)33 例,腰麻组31 例,硬膜外麻组31 例。记录并分析三组患者输尿管碎石通道建立时间、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麻组的碎石通道建立时间为(185.99±52.17)s,明显低于腰麻组的(308.06±98.25)s 和硬膜外麻组的(358.22±115.58)s(P<0.01);全麻组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6.1%)明显低于腰麻组(25.8%)和硬膜外麻组(29.0%)(P<0.05);三组的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可以缩短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输尿管碎石通道建立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与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1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急救对象、穿刺结果、操作特点、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本组210例经皮深静脉穿刺均获成功,在2~10min内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管时间最长94d,全部病例未出现血气胸、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迅速的独特优点;即时监测静脉压力和调整输液速度;但需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改良式头架在插管全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插管全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术中使用改良式头架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住院号尾数奇偶数随机分组,对改良组58例病人和传统组50例病人进行临床实践观察,效果对比。结果:手术时间4~6h,改良组无1例发生皮肤受压等并发症。而传统组发生皮肤压红及皮肤凹陷轻微发紫共13例,发生率为26%。结论:使用改良式头架能避免手术病人的头面部支撑点皮肤受压;同时可减少搬动病人头部,变换受压部位,大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另外,避免气管导管移位、脱落等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腰椎手术患者俯卧位应用ProSeal喉罩进行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9月解放军总医院单间隙椎间盘突出或腰椎滑脱患者40例,均为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P组,20例)和气管内插管组(T组,20例).记录患者翻身前后气道压峰值变化,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缝皮前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中血氧饱和度,以及与喉罩置入或气管内插管相关咽喉部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仰卧位均成功完成气管内插管或喉罩置入,改俯卧位后均成功完成麻醉与预期手术操作.与仰卧位IT组:(16.5±3.6)mm Hg,P组:(18.9±4.5)mm Hg]相比,俯卧位P组及T组患者气道压峰值明显升高[T组:(15.0±2.0)mm Hg,P组:(17.3±2.2)mm Hg],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缝皮前PaCO2均明显高于PetCO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但手术前后及两组间PetCO2及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有3例在翻身后出现轻度漏气,术中有3例出现轻度漏气,经位置调整及麻醉深度调节后机械通气效果改善.术后恢复期间P组有3例、T组有7例出现轻度以上躁动.P组和T组各有2例和4例发生术后咽疼.结论 ProSeal喉罩用于短时间(<4 h)俯卧位气道管理是可行的.与气管内插管相比,喉罩通气具有相似的通气效果,且相关咽喉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静脉镇静用于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硬膜外麻醉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8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40例行硬膜外麻醉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俯卧位后10min D组缓慢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的负荷剂量,并以起始剂量0.2μg/(kg·h)泵注维持。每10分钟进行1次RASS评分,根据评分,右美托咪定的剂量每次相应增减0.1μg/(kg·h)以维持RASS评分为-2分。 C组患者不给予静脉镇静用药。术中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RASS评分、呼吸频率和一般生命体征。麻醉平面确定后10min(T1)、俯卧位后10min(T2)、镇静开始10min(T3)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患者术中舒适满意度于术后24h评定。记录术后24h内并发症。结果手术期间各时点患者RASS评分D组显著低于C组(P〈0.01);D组患者呼吸频率较同时点C组显著增加(P〈0.01);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开始后,D组患者血压逐渐下降,心率减慢,D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C组(P〈0.01);D组患者术中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P〈0.05),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静脉镇静,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双腔Supreme喉罩(SLAM)用于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通气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分为SLAM运用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S组置入Supreme喉罩,T组在喉镜直视下插入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置人Supreme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的时间和情况.记录术中两组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的数值.记录Supreme喉罩头中位、屈曲位、过伸位和侧位时的气道密封效果.应用纤支镜插入通气管检查Supreme喉罩对位情况.记录经引流管插入胃管成功次数,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低氧血症、呛咳、恶心呕吐、声嘶、咽喉痛、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 与T组比较,S组置管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缩短;拔除喉罩后低氧血症、呛咳、咽喉痛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患者均无反流误吸发生.T组插入气管导管后1 min和5 min的HR与MAP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各时点SpO2、PETCO2和P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S组气道密封压为(25±4) cmH2O,不同头位不影响S组患者气道密封效果.胃管放置成功率100%.纤支镜证实SLAM位置好.结论 SLAM气道密封性可靠,可行正压通气且通气效果好,心血管功能稳定,拔除后不良反应发生少且苏醒快,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手术患者的全身麻醉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小儿吸入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患儿,按术中不同通气方式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组(地卡因表麻后保留自主呼吸,吸入七氟烷全麻)和机械通气组(静脉快通道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吸入七氟烷全麻)组,每组30例。监测两组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时长、术毕清醒时长、术中并发症情况及操作满意度。结果:两组均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操作。与自主呼吸组比,机械通气组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时长显著缩短、操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术中无并发症,术毕清醒时长两组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机械通气方式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