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处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200例,根据不同的临床处理将产妇分为期待治疗组(103例)和引产组(97例)两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母婴并发症。结果:期待治疗组中围产儿患病率为34.95%,引产组患病率为17.53%,两组相比期待治疗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死亡病例;期待治疗组中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3.01%,引产组为18.56%,两组相比期待治疗组产儿患病率和产妇并发症明显高于引产组(P<0.05)。结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有引起难产的危险,与等待自然分娩的被动处理相比,胎膜早破后尽快采用引产主动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临床处理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覃爱学 《大家健康》2015,(5):155-156
目的:分析和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处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200例,根据不同的临床处理将产妇分为期待治疗组(103例)和引产组(97例)两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母婴并发症。结果:期待治疗组中围产儿患病率为34.95%,引产组患病率为17.53%,两组相比期待治疗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死亡病例;期待治疗组中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3.01%,引产组为18.56%,两组相比期待治疗组产儿患病率和产妇并发症明显高于引产组(P<0.05)。结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有引起难产的危险,与等待自然分娩的被动处理相比,胎膜早破后尽快采用引产主动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临床处理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引产方法对近足月或足月胎膜早破围生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9例足月和近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立即引产的166例根据宫颈成熟度分为宫颈成熟组(107例)和宫颈不成熟组(59例),剩余43例期待8~12 h后再缩宫素引产(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产后出血、宫内感染、产褥病率和新生儿围生期病率。同时对比12 h内成功引产与超过12 h方生产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分娩方式。结果不同组别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感染及产褥病率可见胎膜早破宫颈不成熟组多于胎膜早破宫颈成熟组(P〈0.05),对照组又多于其他两组(P〈0.05);宫颈不成熟组新生儿围生期病率大于宫颈成熟组(P〈0.05),对照组又大于上述两组(均P〈0.05)。结论足月和近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宫颈成熟者应立即引产,宫颈不成熟者应促进其成熟后再引产;胎膜早破期待时间越长,尤其是〉12 h者,感染、并发症和剖宫产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梁美秋  覃红萍 《右江医学》2010,38(3):303-304
目的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东兰县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2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妊娠胎膜未破产妇260例作为对照组,从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产程时间及母儿并发症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足月胎膜早破组的自然分娩率(35.94%)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剖宫产率(58.6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68%)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自然分娩产程时间、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应高度重视产前检查以及对足月胎膜早破后感染的防治,并适时以缩宫素引产或剖宫产结束妊娠,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胡小平  杨春艳 《循证医学》2012,12(5):299-306
目的系统分析过期妊娠及足月胎膜早破作为引产指征的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1年10月。收集过期妊娠和足月胎膜早破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对于过期妊娠共纳入17项研究7096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对照期待治疗组,引产组的羊水粪染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VS.28.2%,优势比0.75,95%可信区间0.66—0.84,P=0.02),引产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胎粪吸入、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及围产儿死亡率均较期待治疗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足月胎膜早破纳入13项研究,比较米索前列醇引产与期待/安慰剂治疗组(5项),及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引产(8项)的分娩结局。引产组较期待治疗组在12小时内分娩的比例明显高(相对危险度0.54,95%可信区间0.43~0.67,P〈0.001),使用米索前列醇引产和使用催产素引产,12小时内分娩的比例无差异(相对危险度0.98,95%可信区间0.71~1.35,P=0.90)。其他指标剖宫产率、宫缩异常、产后出血、宫内感染、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引产并未增加过期妊娠及足月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对于产前监护条件有限的医院,可以积极处理该类产妇。需要进一步研究过期妊娠及胎膜早破临床处理的方式及时机。  相似文献   

6.
朱敏 《当代医学》2014,(34):62-63
目的了解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6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无胎膜早破,无其他产科合并症的正常产妇246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胎儿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胎膜早破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感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41.06%、26.42%、9.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仅为26.42%,较对照组的69.11%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而言,要强化临床观察,适当应用抗生素,尽可能地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引产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82例足月胎膜早破、宫颈评分≤6分、单胎头位,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无阴道分娩的禁忌症的患者,分为欣普贝生组及缩宫素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宫颈评分的变化、临产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的情况。结果欣普贝生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变化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引产,安全、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足月分娩的妊娠胎膜早破产妇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未破产妇82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产前检查以及对足月胎膜早破后感染的防治,并适时以缩宫素引产或剖宫产结束妊娠,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王国华 《广州医药》2000,31(5):59-59
目的:通过对足月引产分娩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分析,提高对正确掌握足月引产指征的认识。方法:对19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年间引产一次成功者与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P〉0.05),而引产两次方能阴道分娩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引产之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于自然分娩,分别是:引产一次组10.27%,对照组2.83%,(P〈0.05),引产二次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A组)100例:单纯缩宫素引产术。观察组(B组)100例: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引产术。观察比较二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经阴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产开始至临产时间、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二组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可有效地提高经阴分娩成功率,促进宫颈管的成熟、宫颈的软化及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缩短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对母儿无不良影响,且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良好的经济实用价值,此种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茵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553-2554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产科的初产妇1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对照组施行常规管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可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富阳市早产发生现状、危险因素及早产儿的结局。方法对243例早产产妇临床资料和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早产发生率为7.33%(243/3 316),以晚期早产占比最高(P<0.05),早期早产以自发性早产为主要原因,中期早产和晚期早产均以医源性早产为主要原因,晚期早产胎儿出生体重最大(P<0.05)。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异常、孕期产妇/丈夫吸烟、孕期阴道流血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早期早产的早产儿治愈率较中期早产、晚期早产低,放弃治疗和死亡率均较中期早产、晚期早产高(P<0.05),医源性早产死亡率高于自发性早产、PPROM(P<0.05)。结论早期早产的新生儿死亡率更高,应减少医源性早产,积极预防PPROM、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异常,避免孕期吸烟、孕期阴道流血及低体重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艳  王静 《医学综述》2014,(13):2453-2455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早期发现及诊断不典型胎盘早剥,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不典型组)及53例典型胎盘早剥患者(典型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母儿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不典型组患者使用缩宫素和普贝生、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于典型组(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史发生率低于典型组(P<0.05)。不典型组胎心监护异常、子宫高张、持续性下腹痛、阴道出血、血性羊水的比例低于典型组(P<0.05),而先兆早产或临产、宫缩频强或产程短的比例高于典型组(P<0.05)。不典型组剖宫产、子宫胎盘卒中、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围生期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典型组(P<0.05)。结论规范使用缩宫素防止宫缩过频过强、重视胎膜早破,加强先兆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监测,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未足月胎膜早破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柳 《河北医学》2010,16(10):1213-121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患者按照孕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68例,对照组阴道分娩5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选择期待治疗可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改善母儿预后,妊娠晚期节制性生活,预防感染,必要时适当使用宫缩抑制剂,同时加强产前诊惭,以便减少畸形儿出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340例28-34^+6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本结果采用X^2分析法。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容易导致宫内感染,但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P〈0.05)。结论:对于pPROM的处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计划分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足月胎膜早破具备计划分娩指征,宫颈Bishop评分≤6的孕妇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8例,阴道后穹窿放置欣普贝生;对照组58例,静脉点滴催产素。比较2组宫颈Bishop评分、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促宫颈成熟24小时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阴道分娩率(82.75%),高于对照组(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出血率、宫内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宫缩过频及子宫过度刺激,取药后好转。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计划分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阴道病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情况及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来我院产科门诊行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2931例常规进行BV检测,所检测出的BV阳性孕妇自由选择是否进行治疗及治疗用药的方式,同意治疗者给予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口服给药或甲硝唑阴道给药治疗。研究对象分为3组,BV阳性同意治疗并治疗有效者164例作为观察组1,BV阳性不同意治疗者及治疗无效者共98例作为观察组2,取BV阳性者相邻的BV阴性正常孕妇262例作为对照组。3组孕妇记录临产孕周、胎膜破裂时间、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分娩后取胎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并记录病理结果及进行产褥期随访。结果妊娠期BV的检出率为11.2%,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比较,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比较,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BV的检出率较高,可明显增加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BV阳性者经治疗后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故对妊娠期BV进行常规筛查及系统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春梅 《吉林医学》2014,(13):2767-276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未足胎膜早破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新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随孕周的延长而降低,观察组产妇宫腔感染和产褥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采取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122例孕龄>37周、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B组41例,C组41例,三组分别于破膜后6、12、24 h未临产时使用欣普贝生,比较三组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及母婴结局.结果 A组总产程时间、子宫过度刺激、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9.33±2.12)h、15.00%、5.00%、10.00%、2.50%,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产时间为(11.12±3.23)h,短于B、C组(P< 0.05、P< 0.01);A组剖宫产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50%、5.00%,低于B、C组(P<0.05).结论 胎膜早破产妇应用欣普贝生越早,待产时间越短,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产褥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王燕 《湖南医学》2014,(2):352-353
【目的】探讨早产的常见危险因素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早产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足月分娩的138例相比较,分析引起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对不同孕周组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胎膜早破、未作产前检查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与足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孕周早产组在低体质量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pgar评分<7分的比率及新生儿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对母亲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胎龄越小、体质量越轻,其病死率和并发症越高;加强孕期保健,重视产前检查对新生儿结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