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9-22
目的探讨手术与药物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颅底骨折所致的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A组采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B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治疗1周、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年比较两组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结果治疗1周后,A组痊愈率占10.0%,B组26.0%;秩和检验结果显示,B组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痊愈率占32.0%,B组76.0%;秩和检验结果显示,B组治疗4周临床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B组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为Ⅰ级的占80%,A组Ⅰ级占40%;秩和检验分析显示B组随访1年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颅底骨折致迟发型面神经麻痹能促进面神经麻痹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顾韬 《基层医学论坛》2015,(10):1329-1330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直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A组15例患者采用术前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B组15例患者直接采用临床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3.33%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直接外科手术治疗,该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并未显著增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治疗我院7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A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47例(B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7.42%,B组总有效率为89.36%,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A组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2.90%;B组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13%,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火龙罐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恢复期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火龙罐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系统(SFGS)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SFG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FG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眼区血流灌注量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眼区血流灌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40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B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经阴道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月经淋漓不尽情况均消失,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两组治疗后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及经阴道手术均可有效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但前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铵治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8例结核药物性肝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39例患者给予硫普罗宁进行治疗,B组39例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酸转氨酶(AST)和血清白蛋白(ALB)以及白球比(A/G)与总胆红素(SB)等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9%,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LB、A/G、SB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ALT、AST和S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LB、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取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铵对结核药物性肝病的转氨酶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硫普罗宁对促进患者肝脏蛋白的合成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何苗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25-26,31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61例消化道肿瘤癌性腹水患者治疗情况,将其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31例患者给予顺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B组30例患者给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结果:全部患者腹水消退的总有效率为57.3%,A组有效率为64.5%(20/31),B组为50.1%(15/30),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毒副反应比较,A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明显低于B组。A组白细胞化疗后较化疗前降低不明显(P〉0.05);B组白细胞化疗后较化疗前降低明显(P〈0.05)。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影响较小。结论:顺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有效率高,毒性反应小,治疗方便安全,不仅改善了症状,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姑息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赵亭  杨婷 《大家健康》2016,(4):25-25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参照(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结果:治疗组24名患者,痊愈17名,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24名患者,痊愈13名,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Bell面瘫是一种起效快、治愈率高的方法,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钟志坚  徐育林  尹宏  吕加希  陈庆春 《西部医学》2013,(10):1497-1498,1501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2例。A组采用去骨瓣开颅术治疗;B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C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比较三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A组、B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A、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与A、B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效果好,对患者损伤小,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戴国荣 《当代医学》2014,(32):28-2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婺源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被确诊为胃溃疡的82例患者资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n=41)。对A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传统内科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随访1年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1%,B组总有效率为82.9%,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P〈0.05)。随访1年发现, 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41),明显低于B组的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溃疡治疗上,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益气温阳药敷治疗面瘫的有效性。方法: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益气温阳药敷和针刺治疗,治疗40d后观察疗效。结果:意向性分析(ITT)和方案数据分析(PP)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2.76%和86.67%、88.89%,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两组的疗效具有临床上的非劣性。结论:益气温阳药敷治疗面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神经生长因子对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即常规治疗,治疗组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探讨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在治疗后10天(T1),20天(T2)及30天后(T3)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有效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项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接近健侧,经比较治疗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经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辅以治疗面神经炎,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疗效更为确切,明确了其在临床面神经炎治疗上的重要意义,为治疗面神经炎及其他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在外伤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50例外伤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抗感染、激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能量合剂辅助以理疗等常规治疗及表情肌功能训练等按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0%优于对照组6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观察组治疗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Ⅰ级(χ2=8.04)、Ⅲ级(χ2=5.37)、Ⅳ级以上(χ2=4.1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在外伤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应用,提高患者治疗疗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司福泉 《河北医学》2010,16(11):1284-1287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将合并糖尿病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32例作为糖尿病组,与非合并糖尿病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发病4-7d内进行瞬目反射(BR)、肌电图(EMG)和面神经电图(ENG)检查,比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全部BR异常,两组间比较糖尿病组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具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EMG检测异常率为62.5%,对照组EMG检测异常率为56.7%,两组之间EMG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ENG检测异常率为34.4%,患侧M波潜伏期明显长于健侧(3.46±0.79 ms,P〈0.05);对照组ENG检测异常率为36.7%,患侧M波潜伏期明显长于健侧(3.12±0.31 ms,P〈0.05);两组之间ENG检测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R是面神经炎早期诊断最为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BR在糖尿病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更能反映面神经损害的程度;EMG在糖尿病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较为敏感;ENG在糖尿病性面神经炎早期诊断中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电刺激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电刺激组在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14、21d运用多伦多分级评分法(TFGS)量化评定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FGS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FGS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患者治疗后7、14、21d综合TFGS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较常规物理疗法能明显促进面瘫肌肉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周围性面瘫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A组(伤后12~24 h手术)16例和B组(伤后24~48 h手术)1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3.75%,B组为9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例发生肘内翻畸形,B组1例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较佳,术后并发症少,且手术时机对临床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西药对急性眼外肌麻痹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眼外肌麻痹48例(66眼),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西药组、针灸组及联合组。对患者治疗前后复视症状、眼球运动及斜视度的改变进行观察,并比较3组间疗效。结果①1月后复诊,3组大部分患者复视减轻,眼球运动好转,斜视度较前均有下降(P〈0.05),其中联合组效果最好。②治疗后组间比较,西药组与针灸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与另外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急性眼外肌麻痹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或针灸治疗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案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妇产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随机数字表法分组,0.4 mg/(kg·d)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A组)与1 mg/kg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B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B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高于A组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β-hC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第10天两组均有降低,但B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15 d、3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胃肠道反应率为17.5%,白细胞下降40%,A组分别为80%、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采用1 mg/kg,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用药安全,满足了患者生育要求,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协作组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优化该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1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3∶1比例随机分成中药组(n=120)和西药组(n=40)。中药组患者按协作组诊疗方案进行辨证分型治疗,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4.17%,西药组为82.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中药组为55.79%,西药组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吐酸病"协作组诊疗方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该病中医诊断、治疗的规范,供临床医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火针配合针刺走罐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2012年本院接收诊治的5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试验调查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针刺走罐法治疗;观察组采取火针结合针刺走罐法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为76%,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针刺走罐治疗法效果明显,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可被广泛用于临床且得到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