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29例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为对照组,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119例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情况发生,对照组有1例出现膀胱损伤,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①术中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均有1例患者术中转行开腹手术。②术后情况: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6313.4±99.2元)高于对照组患者(5513.4±106.2元),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各有所长,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60例子宫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可有效改善子宫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72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原则分组,观察组36例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36例采取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止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住院费用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是13.9%,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6%,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降低止痛药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阚华巍  万敏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159-116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将良好的术式提供给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16例,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与术中需建立CO2气腹,盆腔粘连者多,手术难度大以及对腹腔镜器械不熟练有关。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微创手术,术中视野清晰,可发现并处理盆腔内其他病变,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较,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效果显著,是临床实施子宫切除的可靠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465例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13例接受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2例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与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临床均有应用,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行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13.95%,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行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和传统经腹手术切除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重度疼痛病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见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良好,盆腔未见异常。结论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较佳,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辅助下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除阴道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除淋巴结的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能有效提高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经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观察组)与182例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素琴 《河北医学》2013,19(4):526-52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纽应用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血清IL-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5d观察组基本恢复,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4水平与术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创伤小,并且可以减轻创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实施全子宫切除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1)在术中出血量、自主排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腹腔镜组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切口感染率与术后发热率组间比较,腹腔镜组均显著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较传统的开腹全子宫切除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患者采用这种手术方法后的出血量低,恢复迅速,整体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和传统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于蒙自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2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总分相比,观察组较高(230.79±9.5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子宫脱垂子宫切除术中,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其中LAVH-Ⅰ型30例,LAVH-Ⅲ型28例,改良式LAVH30例,观察并比较三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LAVH-Ⅰ型组分别是(85.50±11.68)min(、86.67±20.36)ml,LAVH-Ⅲ型组(90.53±10.95)min、(76.89±14.72)ml,改良式LAVH组(90.53±10.95)min、(76.89±14.72)ml,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LAVH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是临床上可供选择的一种新型LAVH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将要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全麻,并分析两组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和术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苏醒后烦躁反应例数少(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麻对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是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3月-2013年1月118例接受子宫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LTH组)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其中LTH组55例,LAVH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VI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林丽铃 《中外医疗》2014,(19):49-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68例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切除患者,其中9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78例采用阴式子宫切除(阴式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费用均多于阴式组,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适用于子宫较小且无盆腔粘连的患者,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手术费用较高,但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术视野清晰,适应证广,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章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0):2680-2681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时的疗效和预后,并总结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102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和预后对于生活的影响情况,同时总结手术产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体温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和术后的指标PT、APTT和FIB无明显差异(P〉0.05),D-D和CRP差异明显,其中对照组CRP的变化程度大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法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手术方法简单,术后指标稳定,减少了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在手术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因妇科疾病行子宫全切治疗的50例女性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除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平均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