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高钠血症的危害性.方法 对2009~2010年收治的18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每天2次测血清钠>150mmol/L的47例诊断为高钠血症,其中有手术指征者及时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者给予脱水、预防感染、止血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出现高钠血症的47例患者死亡25例(53.2%),未出现高钠血症的139例患者死亡31例(22.3%),两者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表现为特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5分)33例(70.2%),未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表现为特重型颅脑损伤52例(37.4%),两者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占比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的急危重症,能加重颅脑损伤后的病情,且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可能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顾洪库  车万民  冯国余  任铭 《北京医学》2005,27(12):711-7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期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8分),采用早期鼻饲预防消化道出血,监测血清渗透压,预防肾功能衰竭,早期气管切开预防肺部并发症,及用亚低温减轻脑继发性损伤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消化道出血28例,肾功能衰竭6例,肺炎52例.此三种并发症发生率为34.6%,总死亡率为27.4%.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期并发症,可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文总结了106例小儿急性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二十年共收治的小儿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SOF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6例小儿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SOF存活37例(存活率为34.90%),其中良好和中残33例(31.13%),重残4例(3.77%),合并MSOF死亡69例(病死率为65.10%).结论 颅脑损伤的程度与并发MSOF呈正比关系,积极去除病因,防治MSOF的发生发展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治疗154例重型颅脑损伤及9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分别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观察存活数、死亡数。结果:亚低温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与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与特重型颅脑损伤也有显著差异;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治疗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组织氧分压(Braintissue oxygen pressure-PbrO2)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重型脑外伤患者42例,分为亚低温组、对照组.亚低温组于伤后12h内行亚低温治疗(32~34℃),时程3~5天;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均持续监测PbrO2,并对不同时段PbrO2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和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GCS6~8分)患者于降温前、降温4h时段及复温后的PbrO2无显著差异(P>0.05),但亚低温组在降温24、48、72h时段PbrO2均低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患者各时段PbrO2无显著差异(P>0.05).亚低温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GCS6~8分)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降低了PbrO2;对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无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②方法对1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治疗169例中,恢复良好80例,较轻53例,死亡36例。④结论加强救治的各环节,采取综合治疗与护理,及时手术治疗、控制颅内压,预防控制并发症等,是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识,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73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47例,非手术治疗26例.均采用综合规范化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结果 恢复良好28例(38.3%),中残11例(15.1%),重残8例(11.0%),植物生存3例(4.1%),死亡23例(31.5%).结论 遵循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加强救治的各环节、采取综合规范化治疗与护理的原则,采取及时手术清除血肿、控制颅内高压、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措施,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1例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1]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治疗的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存活9例(43%),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5例(23%),重残4例(19%),死亡12例(57%)。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2]、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冬眠疗法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辩开颅术,术后即给予冬眠治疗并控制体温3~7 d.结果 本组56例患者术后存活39例(69.6%),死亡17例(30.4%).对39例存活病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为Ⅰ级18例(32.1%),Ⅱ级10例(17.8%),Ⅲ级17例(30.4%),Ⅳ级11例(19.7%).结论 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尽早给予冬眠治疗,可降低伤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樊洪  陈治强 《重庆医学》2007,36(19):2005-2007
目的 总结192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方法,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对本院1998~2005年192例GCS 3~8分急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活151例(78.6%),其中恢复优良82例(42.7%)、中残33例(17.2%)、重残26例(13.5%)、植物生存 10 例(5.2%),死亡41例(21.4%).结论 早期诊断与急诊处理、早期意识的严密观察、手术时机的选择、加强支持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影响急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众多,必须全面考虑,才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亚低温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118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即给予亚低温治疗2~14 d.结果 患者术后存活86例(占72.8%),其中植物状态生存16例;死亡32例(占27.2%).结论 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尽早给予亚低温治疗,可降低伤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冬眠疗法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即给予冬眠治疗并控制体温3~7天。结果患者术后存活3 9例(6 9.6%),死亡1 7例(3 0.4%)。对3 9例存活病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为I级1 8例(3 2.1%),Ⅱ级1 0例(17.8%),Ⅲ级5例(30.4%),Ⅳ级6例(19.7%)。结论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尽早给予冬眠治疗,可降低伤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4例,A组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B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脑疝复位术治疗,C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B、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76%、79.41%、88.23%,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脑后动脉梗死和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更适合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 3分8分)中治愈及好转29例(60.4%),重残7例(14.6%),植物样生存2例(4.2%),死亡10例(20.8%),其中GCS 3分5分的18例患者中死亡9例(50.0%)。结论:加强救治的各个环节,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营养,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 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急救模式对重型(含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00年4月~2006年3月间救治的10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2003年4月我院成立院前急救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段,分析比较不同时段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住院死亡率及其预后.结果 院前科成立前、后,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患者分别为602例和490例(其中伤后至入院24 h死亡153人,转院16例),住院患者分别为498例和425例.院前急救科成立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及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7.28%和35.14%,成立后院前及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3.27%和26.82%,两组间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院前科成立前、后,重型颅脑伤住院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其中恢复良好或中残分别为241和274例(48.39%,64.47%)(P<0.01),重残为92和47例(18.47%,11.06%)(P<0.01),植物生存31和21例(6.22%,4.94%)(P>0.05),死亡134和83例(26.91%,19.53%)(P<0.05).结论 院前、院内急救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并发高钠血症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164例重型颅脑损伤资料完整的患者,入院或术后进入ICU即刻测定血清钠,以后每天早晨检测血清钠1次,单次血清钠>145 mmol&#183;L-1者为高钠血症组,共44例;其余为非高钠血症组,共120例,比较2组患者死亡率及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3-5分)所占比率.结果 高钠血症组患者44例死亡32例(72.7%),非高钠血症组患者120例死亡34例(28.3%),2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钠血症组患者表现为特重型颅脑损伤35例(79.5%),非高钠血症组表现为特重型颅脑损伤49例(40.8%),2组患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致死的危险因素,可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探讨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46例,发生率为8.07%.治愈41例(89.1%),缓解3例(6.5%),死亡2例(死亡率4.4%).结论 正确的防治方法能减少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幕上适时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幕上适时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7例(73.91%),中残3例(13.04%),重残2例(8.7%),植物生存1例(4.35%),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血肿的情况、术中脑膨出的程度,采取适时去骨瓣减压也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特重型(GCS3分)颅脑外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1992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 GCS 3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4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8例 GCS 3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生存26例(54.2%),其中功能恢复良好2例,轻残13例,中残9例,重残2例;死亡22例(45.8%).结论:对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采取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严控每天的出入量、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温小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201-201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小结10例GCS评分为3~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8月收治的GCS3~5分,昏迷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着行亚低温治疗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0例GCS评分3~5重型颅脑损伤存活6例(60%).其中恢复良好3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亚低温治疗结合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挽救部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