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枢——本输篇》说:“肺合大阳,大阳者传导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清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焦者中(?)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也”其中“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一句历代医家各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2.
《灵枢·本输篇》:“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此句注解纷云,归纳古人之见其说有三: 其一,(《甲乙经》)注:“以少阳作少阴,所谓两藏,是肺与膀胱。”其二,(《医经精义》)注:“以三焦为水液之道路,而须受肺和肾两藏的统帅。”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名称是脏腑经络生理机能活动的概括。例如太阳的功能,就是太阳所属的膀胱府及其所联系的经络的生理机能活动的综合体现。太阳的功能,前人把它概括为“统营卫而主表,为一身之藩篱”。至于太阳为什么能够“统营卫而主表”?前辈语焉不详,现将个人的理解陈述如下: 《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意思是说,膀胱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贮存水液;  相似文献   

4.
《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者”。对于“少阳属肾,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一句,历代医家各有见解,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说法。 1.三焦统率肾肺 如南京中医学院《内经辑要》说:“少阳三焦和肾相联系,肾又上连于肺,所以说它  相似文献   

5.
历代《黄帝内经》的注释者,对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气化则能出矣”一句,均认为仅指膀胱功能而言。如王冰注:“位当孤府,故谓都官。居下内空,故藏津液,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闷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灵枢经》曰肾上连肺,故将两脏、膀胱是孤之府,则此谓也”。  相似文献   

6.
“膀胱”在祖国医学里認为是六府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記載,膀胱除貯存尿液外,又主藏津液。如灵樞本輸篇云:“膀胱者,津液之府也”;素問又云:“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則能出矣”;宣明五气篇则又曰:“膀胱不利为廢,不約为遺溺”。历代医家对此說持有不同的意見;截至目前为止,尚无圆滿的結論。我們感到在繼承发揚祖国医学遺产的今天,怎样来解釋膀胱藏津液的真实含义,有其一定的現实意义今就笔者在学习內經后的一点休会,作如下探討。  相似文献   

7.
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辨析“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语出《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谓“州都之官”,古今医家均以膀胱为水液会聚之处解释,唯“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一句,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8.
从五苓散证的治疗反应看“气化出矣”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内经》这段经文文字简约,只说膀胱津液(当指水液),可经气化而出,却未点明从何道而出,以致后来注家有见仁见智的不同。如王冰认为“膀胱津液得气海之气旋化,  相似文献   

9.
《素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則能出矣。”又云:“膀胱不利为癃”。又云:“三焦者,决瀆之官,水道出焉。”《难經》云:“下焦者,当膀胱上口,分別清浊,主出而不入,以传导也。”根据以上經文,說明膀胱具有貯藏津液和排泄小便的功能。三焦,(尤其下焦)具有化精泌浊,通調水道的作用。一旦发生障碍,气不宣化,渗导失常,則排尿困难,甚至閉塞不通。但在病因病机方面,多种多样,故癃閉之产生,虽以  相似文献   

10.
《素问·灵兰秘典》:“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段经文指出了膀胱是体内津液贮藏之腑,它能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将多余的津液排出体外而谓尿。对于“气化”作用,世人多徒执于肾,认为是肾的气化作用决定着膀胱的贮、排功能。此说不无道理,但从整体观念看,笔者认为欠妥。  相似文献   

11.
《素问·灵兰秘典论》所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指出膀胱是贮藏津液之腑,通过“气化”作用能将多余的津液排出体外。对这一“气化”作用,世人多徒执于肾,认为肾之气化作用决定膀胱的贮排功能。笔者认为此说不无道理,但从整体观念着眼则欠妥。水液在人体的生成、输布、贮排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依靠胃之受纳、脾之转输、肺之宣肃、三焦之通调、膀胱之贮排等共同协调以完成。在这复杂的生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明·张介宾说:“然水气本为同类。……但阳旺则气化,而水即为精。阳衰则气不化,而精即为水。故凡病水者,水即身中之血气,但其为邪为正,总在化与不化耳。”以此得知,人体的正常水液代谢与环流须靠气化功能。《内经》上有:“饮入于胃,游溢精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下简称“膀胱藏津液”)气化则能出矣。”粗读之下,似乎说:膀胱是一个储藏津液的器官,通过气化作用,即能排出津液云云。但是津液究竟是什么?是不是藏于膀胱?而由膀胱排出的是不是津液?内经作者的立论动机又是为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似有探讨之必要。笔者本着敢想敢说的精神,大胆地“鸣”出来,作为向海内同道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瞰识膀胱"藏津液,主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指出了膀胱的功能特点.对于本段经文的理解,后世医家所论基本相同,即认为膀胱是主管排泄小便的.这种观点,源于唐代王冰的注释,王氏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膀胱"位当孤府,故谓都官.居下内空,故藏津液.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闭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就是说,膀胱是一个中空的器官,内藏津液,膀胱气化则小便排出,气化不及则小便癃闭.  相似文献   

15.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的主要功能,正如《灵枢·本脏》篇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它们的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其病证主要是在消化传导的功能失常及津液代谢障碍两方面,而其症状表现却以二便失调为主。惟必有虚实之辨,实证多属邪热塞结,腑气不通,或阴寒凝滞,传导气化受阻;虚证多属传导失职,气化无力,亦有导致壅结而虚实挟杂  相似文献   

16.
膀胱病论治     
《素问·灵兰秘典》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疾病的发生归根结蒂就是气化失常所致。《灵枢·本藏篇》云:“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  相似文献   

17.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两条,历代注家,大都随文解释,未有异议。惟近人时逸人氏所著《时氏内经学》中曾提出“二者对易为宜”之  相似文献   

18.
【定义】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多合称为癃闭。【历史沿革】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对癃闭的病位、病因、病机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  相似文献   

19.
肝肾同治法     
肾与膀胱相表里,相辅为用,居于下焦,为寒水之脏,其味咸,与三焦的功能相联系,《内经》云:“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又云:“肾藏精与志”。“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肾、膀胱、兰焦三者功能是相辅而成的,主要功能,一是生精,二是泌尿。  相似文献   

20.
试论膀胱的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其意似很明确 ,在前人的著作中争论亦不多 ,但实际上是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问题。现就膀胱的名实问题、藏津液问题和气化问题作一论述。1 关于膀胱的名实问题中医范畴中的“膀胱”一词 ,除了包含西医生理、解剖意义上的有名、有形名实相符的膀胱 ,即中医所言尿胞之外 ,还有以下二层含义 ,一是指少腹 (小腹 )部位 ,亦可以说膀胱即少腹 (小腹 )的互辞。如《素问·痹论》云 :“胞痹者 ,少腹膀胱按之内痛 ,若沃以汤 ,涩于小便……”《伤寒论》说得更具体 ,如《厥阴篇》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