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为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制定棘突截骨椎管成型内固定术方案治疗的病情改善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间到本院接受就诊并确认为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有30例。确诊病情后均为其制定棘突截骨椎管成型内固定术方案干预,通过回顾性归纳患者相关基线资料以及治疗后数据以更全面了解棘突截骨椎管成型内固定术对此类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于术后均对其以上门、电话方式随访,时间1年,最后一次随访评估疗效优良率,达到93.3%。对患者用CT扫描未发现椎管内存在明显疤痕,相对于治疗前椎管直径明显增加;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恢复状况令人满意。结论医院收治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型内固定术手段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病情控制效果突出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在各级医院应用,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矢状位脊柱畸形较轻型退行性脊柱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1999~2003年经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中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44例,其中单节段狭窄25例、双节段19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47~72岁,平均63岁。采用后正中纵切口,包含融合节段上下各一椎体,行单侧椎板开窗减压7例、单节段全椎板切除18例、双节段全椎板切除19例,将减压节段的棘突从基底截取,去除一面皮质行单面皮质保留横行覆盖骨窗,如骨窗较大可取相邻节段的棘突,再行椎板Moe融合矫形内固定(Isola17例、Diapa-son27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 随访1~4年,平均3年,术后1年随访33例,优良率93.9%;术后2年随访27例,优良率为88.9%。术后2年CT扫描未见椎管内疤痕形成,椎管直径明显增加;覆盖的棘突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融合率为92.6%。2例固定节段上一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1例椎弓根钉松动;1例椎弓根钉断裂无症状,骨窗已融合;1例伤口延迟愈合。无复发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脊柱失代偿、假关节等并发症。结论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内固定术,能在减压固定的基础上减少椎管内疤痕形成,防止腰椎管狭窄复发;提高覆盖骨融合率并缩短融合时间,近中期效果好。是矢状位脊柱畸形较轻型退行性脊柱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症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矢状位脊柱畸形较轻型退行性脊柱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999~2003年经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中老年退行性脊柱侧弯44例,其中单节段狭窄25例、双节段19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47~72岁,平均63岁。采用后正中纵切口,包含融合节段上下各一椎体,行单侧椎板开窗减压7例、单节段全椎板切除18例、双节段全椎板切除19例,将减压节段的棘突从基底截取,去除一面皮质行单面皮质保留横行覆盖骨窗,如骨窗较大可取相邻节段的棘突,再行椎板Moe融合矫形内固定(Isola 17例、Diapason 27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随访1-4年,平均3年,术后1年随访33例,优良率93.9%;术后2年随访27例,优良率为88.9%。术后2年CT扫描未见椎管内疤痕形成,椎管直径明显增加:覆盖的棘突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融合率为92.6%.2例固定节段上一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1例椎弓根钉松动:1例椎弓根钉断裂无症状,骨窗已融合;1例伤口延迟愈合。无复发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脊柱失代偿、假关节等并发症。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内固定术,能在减压固定的基础上减少椎管内疤痕形成,防止腰椎管狭窄复发:提高覆盖骨融合率并缩短融合时间,近中期效果好。是矢状位脊柱畸形较轻型退行性脊往侧弯并腰椎管狭窄症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减压方法经历了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和椎板开窗等阶段.目前认为全椎板切除减压破坏了腰椎后柱的张力带结构,术后远期腰椎不稳定和椎管再狭窄发生率较高、疗效明显下降.椎板开窗须将骶棘肌剥离关节突,有可能损伤骶棘肌的支配神经;同时,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复合体可能因缺血而发生变性.为使骶棘肌和韧带复合体的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Cornish等最先开展了棘突截骨椎管形成术(Cornish未命名).早期临床观察表明该术式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自1997年我们采用该术正式治疗27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评估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评价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椎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43.17±2.07)min,术中失血量(45.83±3.54)m 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53.64±6.24)min,术中失血量(63.32±2.43)mL,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治疗效果较好,减少术中出血量,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苏威  赵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15-115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2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65例退行性脊椎侧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度数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赵振东 《河北医学》2012,18(9):1279-1280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减轻优良率及治疗后平均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平均Cobb角改善明显,术后症状减轻优良率为88.37%,对照组优良率仅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将行椎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Cobb角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9.
杨衡  王克勤  陈鄂 《新疆医学》2004,34(4):71-72
腰椎管狭窄减压手术经历了全椎板切除;部分椎板切除和椎板间开窗阶段。一般认为全椎板切除破坏了后张力带结构,术后腰椎不稳和交界处椎管再狭窄发生率高,手术率明显上升。我科自1998年开始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近期和中期临床与影像学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棘突基底截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治疗下腰椎疾病的新术式。方法:应用棘突基底截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下腰椎疾病30例,术后按日本骨科学会的评定标准进行疗效部分和影像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2年2个月,平均改善率83.6%,优26例,良4例。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少,可有效地预防硬膜和神经根的瘢痕粘连,中央管和神经根管的减压充分,是一种治疗下腰椎疾病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2012-2015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确诊为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44例临床资料纳为本次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后归纳该手术方式对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接受平均2年的随访,提示术后1年患者优良率达到93.2%,术后2年患者优良率为88.6%;术后对患者用CT扫描,无患者形成椎管内疤痕且椎管直径有显著增加;受到覆盖的棘突融合所需时间在3-6个月范围间,融合率经计算可知为90.9%;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没有患者出现诸如复发性椎管狭窄、脊柱失代偿、腰椎滑脱或者假关节等并发症。结论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能够有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同时远期预后质量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8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单纯减压组和融合组,每组51例。单纯减压组接受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融合组接受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前后Cobb角进行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融合组总有效率为96.08%(49/51),单纯减压组总有效率为78.43%(40/51)。融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单纯减压组比较,融合组患者Cobb角较小,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减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8/51),融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融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椎管减压术相比,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Cobb角度,减轻疼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并归纳退行性脊柱侧弯给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椎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术中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时,与传统的椎管减压术比较,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可以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中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来治疗,对比两种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 选取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总优良率及Cobb角.结果 观察组总优良率(93.2%)高于对照组(7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度(25.01±0.32)°低于对照组(37.68±1.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双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二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进行治疗64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椎管减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治疗结果、Cobb角度及疼痛感.结果:治疗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感弱于对照组,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Cobb角度相近,差异无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度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较椎管减压术效果更优,患者术后疼痛感受不强烈,Cobb值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传统手术方法是全椎板切除术切开硬脊膜,分离马尾神经。现已基本不用。除此以外,常用的方法还有保留棘突全椎板切除术和双侧开窗法。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全椎板切除易致顽固性腰痛及腰椎不稳定。我科1998-2003年采用fraser1993年报道的由澳大利亚cornish首创的棘突截骨腰椎管成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其中5例合并腰椎管狭窄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椎板切除术后重建椎管后部结构,保持脊柱稳定预防疤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方法;采用经棘突椎板截骨将椎管后部结构整块取下,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后部结构原位回植固定。结果;1992年6月以来。用这种方法治疗胸腰段椎管内疾患556例,其中随访半年以上的264例,取得了满意的 效果。结论;这种方法能够充分显露椎管,保留椎管的解剖结构,术后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防止疤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成形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和分析椎板截骨椎管扩大成形加椎管内冲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优点。方法对采用本术式治疗的7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获得完整随访资料58例,平均随访36.5个月,优40例,良16例,可2例,优良率为96.55%。结论椎板截骨椎管扩大成形加椎管内冲洗术是腰椎板切除术的改进,它保留了全椎板切除术所具有的良好椎管显露的优点,能重建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以维持脊柱稳定,还能避免术后硬膜囊裸露及预防和减少椎管内粘连及瘢痕形成,从而有效防止术后腰椎不稳及医原性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