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减轻职业损伤。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通过措施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增强了,减少了各种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采取主动、适当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2.
柴萍 《吉林医学》2013,34(19):3944-3946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状况,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策略。结果: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由于消毒供应中心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工作环境的不安全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严重损害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生活质量,因此应采取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状况及对工作人员健康影响,并制定职业防护对策.方法 调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能影响工作人员工作健康的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 通过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对生物、物理、化学等危害的预防意识,减少职业伤害.结论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只有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才能有效地降低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 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中心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减少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是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刺伤防护和处理。结论: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可有效减少职业危害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物理因素对护士的危害与防护。方法对造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物理因素的危害,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提高护士对职业危害的相关安全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了护理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结论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物理因素对护士的危害,需制定合理的职业防护对策,增强防护意识,让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发生交叉感染危险性较高的科室,它担负着全院污染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在日常操作中,会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以及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感染性物质,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气溶胶或有害化学气体,或受到高温损伤、锐器伤等职业危害,使工作人员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的潜在危害中.因此,应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以加强职业安全管理.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1供应中心护士的自身因素供应中心护士普遍存在年龄大、无正规培训及学习的经历,对职业损害认识不足,防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如:在去污区工作时不能主动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或面罩等.  相似文献   

10.
王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76-1577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总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中,特别是近几年来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各种传染病的上升及新发感染病的出现,使得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多样,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势在必行。根据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规范化的防护措施,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标准预防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及防护能力,同时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达到保护工作人员的目的,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供应室人员自身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针对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从业安全。结论: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安全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方法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的常见因素,以提高护士职业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职业防护措施及发生职业危害后的处理流程,预防或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有效减少因不规范操作所致的职业危害.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只要护理人员能够认真、严格、规范操作,提高防护知识,加强自身锻炼,时刻自我保护,完善防护措施,即可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为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在工作方面受到很多的危险因素的影响,危害着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护建议,希望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防护水平,减少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及安全防护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93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7人)实施安全防护系统干预,对照组(46人)不实施系统干预,对比两组的安全防护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在危险熟知、感染知晓、应急处理、操作规范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意外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安全防护系统干预,能够有效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危害,保障其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和发生环节,应用细节管理方法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细节改进,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后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率及职业防护措施落实率显著提高,锐器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细节管理能显著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发生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强化防范标准,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结果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包括工作人员自身因素如学历水平偏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各项操作执行不规范,以及其他因素如医疗器械管理不规范、工作质量、消毒物品不达标等,基于此,提出的护理对策包括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完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对消毒工作的重视等。在实施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合格和临床科室的满意率明显提升。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要提高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以为消毒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陈惠芳 《吉林医学》2014,(36):8211-8212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中存在较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例如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防护意识因素等,笔者旨在调查分析消毒供应室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总结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改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以保护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等对人体的危害,分别提出防护措施。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减少和防止损伤的发生,促进工作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1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决定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的污染物品,存在诸多职业危害。所以,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思,确保其人生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职业防护措施。方法统计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工、新轮入护士、护师和主管护师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职业暴露事件,评估其职业防护认知水平,并对统计和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暴露事件主要有外伤、物理伤害、化学伤害和感染四种类型;各层次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职业防护知识和职业防护行为的认知测试得分从低到高排列均依次是护工、新轮入护士、护师、主管护师,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认知因素,故其职业防护措施也应针对这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