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山市健康人群乙肝血清学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情况,进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确保接种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152名新生儿和1岁以上健康人群2 495名,应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血清进行HBsAg和anti-HBsAg检测.结果 152名新生儿,抗-HBs阳性141人,阳性率为92.7%,HBsAg阳性0人.2 495名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1 199人,阳性率为48.1%,HBsAg阳性259人,阳性率为10.4%.1~18岁844人,HBsAg阳性10人,阳性率为1.2%.18岁以上1 651人,HBsAg阳性249人,阳性率为15.1%.结论 对新生儿及时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能提高新生儿对乙肝的免疫力,预防乙肝.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接种质量能提高易感人群对乙肝的免疫力,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偏低,存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蓟县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特征和血清学感染免疫现状。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蓟县2010年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血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个调查点,对244名1~59岁常住人口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指标血清学检测。结果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中青年农民和家务及待业者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别比为1.94∶1,血清学调查人群HBs 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2.46%、37.30%、7.38%和7.38%,抗-HBs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结论蓟县2010年乙肝感染发病以中青年为主,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效果明显。应加强对中青年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HBs阳性.方法 对789例成人及100例儿童(对照组)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和接种一年后、三年后分别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检测.结果 观察到接种乙肝疫苗一年后抗-HBs阳性儿童组达97%,成人组 82%,接种者三年内无一例患乙肝或HBsAg阳性.结论 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对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全部阴性者不论是儿童或是成人都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
舒桂梅  李虹  钟逸雯 《微创医学》2004,23(2):186-187
目的了解我区自1992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以来,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学生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及乙肝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于2003年8~10月对我区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HBsAg、抗-HBs指标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64%,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是小学六年级,阳性率为1.12%,最低是4岁幼儿班,阳性率为0.08%;抗-HBs阳性率为66.25%.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对兰州市乙肝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全人群乙肝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流行病学结果为:兰州市全人群中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和单纯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6.70%、6.52%和49.33%。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7.98%,全程接种率为41.69%;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0.86%,全程接种率为74.26%;兰州市全人群乙肝认知状况较差,对于乙肝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以及如何有效防治乙肝的认知率较低。结论在保证目前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模式,提高全人群对HBV的免疫力,在全人群中建立乙肝免疫保障,有效控制乙肝的流行与蔓延。  相似文献   

6.
张惠云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2-1573
目的了解河源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及免疫水平,为实施对健康人群乙肝疫苗免疫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55名前来河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进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13.04%,抗-HBs总阳性率为46.8l%,HBV全阴率为36.45%。结论人群中乙肝感染率高,应及时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减少乙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渭区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为人群的乙肝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6444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率2.87%、抗-HBs阳性率29.83%。不同年龄组之间HBsAg阳性率有差异;男女HBsAg阳性率分别为3.38%和2.52%,性别间有差异;不同工种之间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均有差异;HB-sAg阳性率与是否接种乙肝疫苗有差异。结论临渭区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9.75%)。但人群免疫水平低,因此仍需普及乙肝防治知识,继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8.
了解院内护士乙肝病毒标记物水平,分析银川市某院2007年度490名护士体检乙肝HBsAg、抗-HBs、HBeA异、抗-HBe和抗HBcAB.结果,全阴占27.35%,抗-HBs(+)占56.33%,感染模式占7.55%.需要加强护士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及工作期间的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宾阳县自然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宾阳县刘村常住人口958人随机开展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6.68%,抗-HBs阳性率55.43%,HBeAg阳性率1.15%,抗-HBe阳性率12.11%,抗-HBc阳性率46.56%;男女性别之间HBsAg与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抗-HBs、抗-HBe、HBeAg阳性率及ALT异常率标志物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后又逐渐下降;乙肝标志物五项全阴占29.33%。结论宾阳县刘村自然人群免疫不成功与未免疫人群之和占29%,乙肝感染状况仍然很高。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强传染源管理,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高危人群扩大免疫,才能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10.
田玉刚  黄如信 《当代医学》2010,16(6):157-157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后儿童乙肝免疫水平和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3~12岁儿童乙肝5项指标。结果HBsAg阳性率为4.0%,抗-HBs阳性率为59.9%,HBeAg阳性率为2.2%,抗-HBe阳性率为1.8%,抗-HBc阳性率为1.8%。结论抗-HBs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它4项指标均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提示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和完成3针接种,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监测和疫苗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大学新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阴性者乙肝疫苗接种率,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为乙肝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大学新生的HBsAg及抗-HBs,对HBsAg和抗-HBs均为阴性的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结果]2007级新生HBsAg和抗-HBs阴性1 423人,接种乙肝疫苗第1针1 410人,接种率为99.1%,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1 267人,接种率为89.0%,接种第3针1 082人,接种率为76.0%。2008级新生HBsAg和抗-HBs阴性1 327人,接种乙肝疫苗第1针1 325人,接种率为99.8%,第1针1 305人,接种率为98.3%,第3针1 289人,接种率为97.1%。2008级第2针和第3针的接种率明显高于2007级。[结论]大学新生对乙肝的预防意识仍须加强,校医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大学新生乙肝防治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全市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接种免疫效果,探讨不同人群、不同免疫状态、不同免疫发育阶段乙肝疫苗接种方法、接种途径、接种环节、接种效果的不同.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随即抽取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者以接种卡为据,采集血样,应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抗-HBs.结果 本文调查范围内的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率达81.8%.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率有差异与接种者的年龄、当时的免疫状态、免疫发育阶段、乙肝疫苗接种方法、接种途径、接种环节有相关性.同时接种者的重视程度、接种规范与否、接种者年龄及免疫状态、抗-HBs滴度定期检测、复种等因素均影响抗体水平.结论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传染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不同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方式乙肝疫苗接种和定期接种效果监测,对有效避免重复接种、无效接种、接种耐受和免疫损伤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避免医疗浪费,节约医疗成本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万春阁 《医学动物防制》2012,(10):1127-1129
目的了解安康市汉阴县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评价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及GAVI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县抽取1~59岁人群306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HBsAg、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安康市汉阴县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4.9%,抗-HBs阳性率为57.2%,抗-HBc阳性率为32.7%,HBV感染率为50.7%。免疫组HBV感染率显著低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HBV感染率15~59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14岁组高于1~4岁组。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乙肝感染率,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乙肝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青海省1~6岁健康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抗体水平,抽样评价预防接种质量。方法在全省六州一地区一市各选择1个县对1~6岁健康儿童进行接种乙肝疫苗抗体检测。结果乙肝疫苗(抗-HBs≥10mIU/mL)[1]阳性率为63.62%,其中最高为海东地区76.67%,最低为果洛州48.57%。不同地区的抗-HBs阳性率高低分布不均,乙肝疫苗抗体阳性率仍有差别,其中果洛州监测人群抗-HBs阳性率相对较低仅为48.57%。不同性别、民族及年龄抗-HBs阳性率为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省乙肝疫苗接种与免疫成功率≥85%的指标还有较大差距,应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2005-2008年柳州市9150名1-7岁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监测,了解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和人群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为防制乙肝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5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统一检测表面抗原(HBsAg),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对HBsAg阳性者再做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08%,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89%,抗-HBs阳转率为83.88%,4年间抗-HBs阳转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抗-HBs阳转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全人群的免疫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达到有效保护低年龄组儿童,降低乙肝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市直职工中HBV免疫保护及感染状况,从而制定科学的防制措施。方法以市直单位职工健康体检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静脉血3~5ml,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五项指标。结果调查的416人中HBsAg平均携带率为1.44%,总感染率为5.53%,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8.75%,抗-HBs平均保护率为47.12%。有无免疫史之间乙肝HBsAg和抗-HBs携带率有统计学意义(x2=9.48,133.34,p<0.05)。各年龄组间HBsAg有统计学意义(x2=11.51,p<0.05),抗-HBs阳转率无统计学意义(x2=3.32,p>0.05)。不同性别间乙肝HBsAg与抗-HBs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6,1.02,p>0.05)。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提高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从而降低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低或无应答相关因素及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华 《右江医学》2006,34(3):310-312
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已得到国内外学者一致肯定。按0、1、6月免疫程序对健康人群进行接种3针乙肝疫苗,仍有5%~10%[1]接种者不产生抗-HBs或抗-HBs水平过低,而又重新成为乙肝的易感者,这种现象称为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许多学者经过多年研究,证实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疫苗贮存条件、免疫程序、接种部位、性别、体重、吸烟等。但在消除以上因素后,乙肝疫苗无、低应答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学者又对接种者机体内HBV感染、人白细胞抗原、免疫应答异常、免疫缺陷、年龄等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于洪区1~5岁儿童HBsAg和抗-HBs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以后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随机抽样法对我院870例乙肝疫苗接种者产生抗体的情况进行追踪观察,并对未产生抗-HBs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目的。方法对我院870例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乙肝病毒5项指标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抗-HBs( )626例,占72%;抗-HBs(-)174例,占20%;HBsAg( )70例,占8%。结论影响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因素有年龄、生活习惯、慢性病、免疫缺陷、医生操作、遗传因素等,应对接种疫苗的人群密切监测,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 方法 对检测乙肝两对半全部阴性的 12 91名在校大学生按 0、1、6月方案推行乙肝疫苗接种 ,基因重组疫苗用量为 10ug/次 ,1年后测抗 -HBs。 结果 抗 -HBs阳性的人数为 3 0 8名 ,阳性率为 2 3 .86% ,其中全程接种疫苗的学生为 3 3 1名 ,抗 -HBs阳性率为 90 .0 3 % (2 98/ 3 3 1) ,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学生为 960名 ,抗 -HBs阳性率为 1.0 4% (10 / 960 ) ,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大学生全程乙肝疫苗接种能产生高的抗 -HBs阳性率 ,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 -HBs阳性率则低 ,需加强有关宣传教育 ,引导学生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