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青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其早期预防和诊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1例),年龄60岁;老年组(68例),年龄≥60岁作对照,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性别结构、病史、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诱因、溶栓再通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病死率等资料。结果中青年组大量吸烟(20支/d,10年以上)、男性、高脂血症、过度劳累显著多于老年组(P0.05);发病时胸痛症状大多明显,多表现为前壁和ST段抬高的AMI,具有临床症状表现典型、溶栓再通率高,预后相对良好等特点(P0.05);而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者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大量吸烟和血脂代谢异常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后心绞痛症状典型,但溶栓效果好。应在中青年人群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做好早期预防,从而有利于减少心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扬  李招兵 《吉林医学》2011,(21):4328-4329
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就诊的66例60岁以上老年不典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发病诱因、临床及心电图表现、梗死部位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以同期〈60岁不典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劳累诱发不典型AMI患者为2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别有75.8%和24.2%分别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和ST段抬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部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69.7%的患者治愈或好转,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常不典型,死亡率高,早期的正确诊治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青  高晓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69-3270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期间资料完整的AMI患者298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成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起病症状、心肌梗死部位、发生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老年组发生心肌梗死后非典型胸痛症状者比例高于成年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生心衰、心房纤颤(AF)者比例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个月内死亡率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相比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AMI后非典型胸痛症状者多,心衰、AF发生率高,1个月内死亡率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者多,而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者与成人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动态变化及其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4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血浆BNP浓度,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于症状发作后2、4、6、24 h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UA组及AMI各时间点BNP水平均明显高于SA组(P0.01);且随着症状发作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P0.01)。AMI患者症状发作4、6 h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和0.898。结论:AMI患者发病2 h血浆BNP就开始增高,且增高的水平与发病时间长短明显相关;血浆BNP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非常好的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患病史的20例患者设为AMI-DM组,将其余单纯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36例患者设为AMI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一年内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发作及猝死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MI-DM组患者无痛性 AMI、感染、休克及心力衰竭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AMI 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MI-DM 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差于AMI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比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且复发的几率较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刘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8):682-68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 对5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组女性多(P<0.05),发病时无胸痛者多(P<0.05),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住院病死率高(P<0.05),预后差.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女性患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多,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特点,为女性AM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AMI患者102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6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女性AMI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晚,平均病史短,首发症状不典型;女性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冠脉两支以上病变均高于男性(P均<0.05);女性并发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高于男性(P均<0.05).结论 女性AMI发病年龄晚,临床易误诊及漏诊,预后差,应重视其在发病早期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每组各80例,分析比较两组吸烟史、临床症状表现、梗死发生部位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年组有既往吸烟史者人数低于非老年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2~3项并发症的患者有71例,占88.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胸痛是AMI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老年组患者典型性胸痛44例,占55.0%,低于非老年组,而无胸痛表现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均以前壁为主,两组之间在梗死发生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例好转出院69例(86.3%),低于对照组,死亡11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症状不典型且并发症较多、较复杂,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做到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早期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石化青年员工和中老年员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造影特点。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年龄≤44岁的AMI患者为石化青年组(A组),年龄≥45岁的AMI患者为石化中老年组(B组),比较两组AMI危险因素、发病情况、心电图改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等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A组患者男性AMI发生率为96.7%,吸烟(83.3%)、高脂血症(65%)、冠心病阳性家族史(60%)的比例均高于B组(P<0.05);AMI发作多与过度劳累、过度饮酒、情绪异常有关(P<0.05),胸痛为典型症状,心电图检查多为前壁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0.0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63.3%),以单支病变为主(60%),与B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史(P<0.05),下壁心肌梗死多见(P<0.05),梗死相关血管主要为右冠状动脉(45.2%),双支和3支病变多于A组。结论石化青年AMI以男性多见,吸烟、高脂血症、家族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主要因过度劳累、过度饮酒及情绪异常诱发,病变多累及左前降支,多发生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应积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AMI的过早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4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期收集无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将其设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发症状况、死亡发生原因和血管损害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胃肠道反应症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死亡发生的原因多为心力衰竭。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有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高心力衰竭发生率;高死亡率,临床上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来尽量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AMI 99例,其中AMI合并2型糖尿病37例,为AMI合并糖尿病组(简称糖尿病组);其余单纯性心肌梗死62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血脂水平、24小时确诊率、误诊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年龄、血脂、症状、梗死面积及部位、并发症、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提前,血脂高,症状轻,病情凶险,并发症多,误诊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IL-1Ra、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四种物质定量检测对诊断发病6h内的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AMI组IL-1 Ra水平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AMI组和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IL-1Ra含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IL-1Ra诊断AMI的最佳临界值为210 pg/ml.IL-1Ra诊断发病3h和6h内的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1和CK-MB(P<0.05),特异性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准确性高于MYO、cTnI和CK-MB.结论 IL-1Ra在AMI患者中早期升高对发病<3 h的AMI患者有诊断意义,提示检测IL-1Ra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直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63例急性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分为直接PCI组和药物治疗组;各组均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组的NT-proBNP水平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组的NT-proBNP水平与药物治疗组相当(P0.05)。结论:直接PCI术可显著降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中肌钙蛋白I(c Tn I)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及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9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9例,71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组,检测其c Tn I的含量,并作相互比较。结果:AMI组c Tn I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5);UAP组c Tn I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c Tn I水平对ACS患者疾病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西辉  吴娟  刘建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37+139-137,139
目的分析研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76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76例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特点上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女性比例低,诱发因素多,患者多具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并发症少,住院病死率低(P〈0.05);合并高脂血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掌握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明确诊断,同时强调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治疗高血脂和控制体重对预防青年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有典型临床表现者仅占70%~80%。一部分AMI患者缺乏典型症状和特征,尤其是首发症状不典型者,早期常延误诊治,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高,病死率高。现对1993年10月~2008年10月间28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进行反思,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以期提高对AMI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7.
覃一玲 《广西医学》2013,35(3):336-33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9例,其中伴发RBBB 76例(试验组),无伴发RBBB 8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前壁心肌梗死为主(58例、62例).试验组S-T抬高>3个导联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非-Q波心肌梗死比例与非-ST抬高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CK峰值与CK-MB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63%,高于对照组的10.84%(P<0.05).结论 AMI伴发RBBB提示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病情凶险,易发生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预后不良,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恶化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肌钙蛋白(c Tn)、胎盘生长因子(PLGF)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程度分为轻症组及重症组,对所有患者行肌钙蛋白、胎盘生长因子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重症组患者c Tn T、c Tn I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在第1天、第3天、第7天检测出的血液PLGF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患者(P<0.05);AMI症状严重程度与肌钙蛋白、胎盘生长因子成正相关(r=0.658,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严重程度与肌钙蛋白、胎盘生长因子成正相关,且肌钙蛋白、胎盘生长因子能够作为准确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及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鲁云鹤 《吉林医学》2009,30(23):2976-2977
目的:探讨延边朝鲜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31例延边朝鲜族AMI患者发病情况,分别记录其一般情况,病史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比较不同性别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位部的死亡差异。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AMI患病率低,年龄偏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P〈0.01);男性患者吸烟、饮酒史多,高脂血症患病率高(P〈0.01)。广泛前壁AMI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下壁AMI,广泛前壁、下壁的死亡数占总死亡病例的50%以上。结论:延边朝鲜族AMI以前壁和下壁为主,男性仍是发生AMI的主要人群,不同性别AMI患者入院时临床特征差异显著,女性病死率高。广泛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平均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9例青年AMI患者和82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年组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患高血压、糖尿病率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1)。2组患者比较,青年组发病多有明确诱因(P0.05),临床表现典型(P0.01),并发症相对较少(P0.01~P0.05),病死率低(P0.05),预后较好。结论:青年AMI应以冠心病危险因素为主进行早期预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降低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