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中、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7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颅脑损伤护理标准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治疗组护理满意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其长期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回访及护理干预对促进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实验组在患者出院之日起至6个月内医生护士电话回访和预约上门服务进行家庭现场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门诊定期复查。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训练的掌握、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回访不仅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机能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而且能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居家护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干预作用;方法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5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居家护理;结果出院后1年,实验组患者的Kamofsky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中,应用居家护理能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改善,让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谈晓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595-596
目的 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1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 并加以分析和总结,结合每个患者的特点拟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结果 216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20例,中残47例,重残19例,植物状态生存7例,死亡13例...  相似文献   

5.
6.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CT评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8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住院存活情况、伤后6月的预后情况。运用SPSS 26.0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及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预后的效能。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GCS-P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是预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其预测住院死亡率和远期预后的效能较单一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GCS运动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GCS-P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运动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预测中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死亡率最强;年龄+GCS-P评分+Helsinki CT评分预测远期预后总体效能最强  相似文献   

7.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经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同期常规治疗的同类型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高压氧综合治疗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强高压氧治疗心理护理及操舱护理,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无一例高压氧治疗损伤,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需认真做好治疗期的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观察护理经验,探讨临床观察及护理的措施与方法.方法 研究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护理重点、难点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结论 按照SCI病人病情进展变化特点分阶段护理,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促进了病人身心康复.颅脑损伤是外伤中最常见且病情较严重的损伤,病情发展快而危重,需要严密的观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和精心护理.现将我科救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中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急救经验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80例急诊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针对患者院前、院内、儿童及老年人等不同特点,区别对待,选择及时、正确的检查治疗方案,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开通急诊绿色通道、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是提高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代秀勤 《中原医刊》2005,32(17):86-8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及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分析85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空腹血糖与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其与GCS有明显关系,GCS评分越低,血糖含量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正确控制和监测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覃丽红  刘丽萍 《西部医学》2003,1(4):377-37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颅脑损伤患者 5 7例分为两组 ,其中30例 (观察组 )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 :早期进行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等训练。用 Barthel指数评分法和 Fugl- Meyer评定法对两组患者在康复前和出院时进行测定。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越对照组 ,(P<0 .0 1)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采取康复护理干预 ,明显改善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对肢体功能和 ADL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杨莹莹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52-1053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相比对照组(25.58%),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98%)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81.4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6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调节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改善TBI患者预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TBI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早期康复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P<0.05);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6,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TBI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施行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金龙 《中外医疗》2010,29(2):39-39
目的探讨各种颅脑损伤的患者病程中出现高钠血症后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47例各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血钠的测定值,治疗及预后的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高钠血征的出现与疾病种类无关;高钠血症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者;同时持续性高钠血征的纠正与否均不改善预后。结论持续性高钠血症的出现暗示着颅脑损伤病情的加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5.
16.
正0引言长期以来,传统的医疗照护服务主要注重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出院意味着患者与医院关系的结束。有研究表明,医院出院患者可能在这时间内再次入院或经历不良事件,这说明出院仍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1]。而且,很多专业人士意识到患者在出院回归家庭后,还需要一定的预防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院过渡期的随访管理模式。方法将64例出院后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取过渡期疾病随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与KPS评分及意外事件发生状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ADL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胃管和尿管拔管或堵管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过渡期随访管理模式能提高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3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机械通气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状况及气道保护能力的相关指标。按照拔管结局分为拔管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导管拔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拔管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263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拔管成功组183例,拔管失败组80例。拔管成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咳嗽峰流速(cough peak flow,CPF)高于失败组,成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医院住院时间均低于失败组。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导管拔管的独立预测因素为拔...  相似文献   

19.
冯洋  杨华  刘潇  彭瀚  林鸿溢  曾茜  李阳艳 《西部医学》2022,34(5):719-723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TB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学龄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儿245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189例与预后不良组5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诉、受伤机制、入院儿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Rotterdam CT评分、是否脑干损伤、是否合并伤、是否感染、有无并发症、首次血清钙与白蛋白、凝血功能是否异常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干损伤、入院GCS、并发症、首次血清钙是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客观全面的评估学龄前TBI患儿的临床症状十分重要,TBI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有效交代病情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