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女性早发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前瞻性统计调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女性患者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符合早发冠心病诊断标准(<65周岁),设置为观察组;另抽选我院同期收治的非早发冠心病女性患者60例作为参考组,探讨影响女性患者冠心病早发的高危因素.结果 2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以及伴有高血压疾病者明显多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检查评估女性早发冠心病状况时,可结合患者自身病史、行为习惯以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综合判断,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并通过遏制危险因素来防治女性早发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诊断时使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5年内收治的200例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并结合这些文献因素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年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压为女性早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当患者有至少2个高危因素其发病率为50%以上。结论:在临床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诊断时,可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若至少有2个可对其实施造影等方法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发病的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并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66例(发病年龄≤65岁)作为早发组,选取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健康女性4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选取同时期确诊的女性晚发冠心病病人70例作为晚发对照组(发病年龄 > 65岁)。对各组间一般资料、疾病史、生化指标等进行对比。结果早发组冠心病病人的吸烟史(21.2%)和高血压病史(45.5%)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8%,9.5%)和晚发对照组(11.4%,35.7%)(P < 0.05~P < 0.01);早发组病人尿素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三酰甘油、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 < 0.05~P < 0.01)。与晚发对照组比较,早发组肌酐水平较低(P < 0.01),而尿素氮、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水平较高(P < 0.05~P < 0.01)。结论吸烟、高血压病史、尿素氮、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是女性冠心病发病提前的危险因素,此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异常升高还可能是中青年女性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249例女性的临床资料。分为发病年龄65岁为女性早发冠心病组,105例,发病年龄≥65岁为女性非早发冠心病组,144例,分析女性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心血管病家族史早发组大于非早发组,早发组患者甘油三酯、血红蛋白的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的患病率、血尿酸水平低于非早发组(P0.05)。冠脉病变早发组以单支病变为主,非早发组两支及以上病变为主(P0.05)。结论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及血红蛋白以及的水平增高是女性早发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方法 对146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66 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组80例,对两组患者肥胖、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及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肥胖、甘油三酯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纤维蛋白原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早发冠心病患者182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学增 《中外医疗》2011,30(7):46-47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1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90例和对照组92例。对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两者的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在2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及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56例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27例(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组29例,统计各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体重指数、Fig、血浆TG水平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 早发冠心病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结论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要积极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控制体重、调整营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冠心病发病年龄提前,早发冠心病(PCHD)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将对PCHD的相关特殊危险因素展开分析,以期提高对PCHD的警惕和认识程度,走出冠心病只是老年病的误区,呼吁关注中青年群体健康状况,以达到早预防、早诊治,降低发病率,改善预后,提高整个人群健康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的危险致病因素,为其临床防治和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48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早发组,并选取同期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8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为晚发组。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组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资料采集前对参与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以确保调查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技术性。 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早发冠心病临床由多因素共同引起,其中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和治疗,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AD患者270例,分为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采集两组患者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BMI等)和血液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P<0.01),男性组血HDL-C和载脂蛋白a(Apoa)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组(P<0.01).结论 男性吸烟和血脂紊乱比例高于女性,提示吸烟和血脂紊乱是男性PCAD患者发病时间提前的重要危险因素,HDL-C和Apoa水平下降可导致冠状动脉保护机制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及其病变的特点。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200例,按年龄分两组,早发组≤55岁(100例),非早发组>55岁(10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变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TG、Fg升高及吸烟;两组患者以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病变相比,两组在病变部位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女性非早发组平均Gensini 积分及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高于早发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有Fg、TG、女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吸烟等,及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早日戒烟可有效预防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为患者在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晚发冠心病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析和探讨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传统危险因素中无明显差异,但早发冠心病组患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于晚发冠心病组,且早发冠心病组在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传统危险因素与晚发冠心病者无明显差异,但患者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且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因此,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应密切关注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以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229例,其中133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96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实验室检查,分析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及酗酒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UN、GLU、HbA1c、TG、CRP、LDL-C、VLDL-C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男性、有家族史、吸烟、饮酒及高BUN、GLU、HbA1c、TG、CRP、LDL-C、VLDL-C血症、低HDL-C血症是早发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高危因子,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防治早发冠心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收集经CAG确诊的AMI患者504例,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男≤55岁,女≤65岁)288例和晚发组(男>55岁,女>65岁)216例,对比分析早发组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1)早发组患者以男性为主;多超重;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阳性家族史明显多于晚发组(均P<0.05);晚发组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早发组(P<0.05),糖尿病检出率也明显高于早发组(P<0.01)。(2)早发组TG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晚发组(均P<0.05)。(3)早发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前降支最易受累,左主干较少受累,但死亡率高。(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阳性家族史、高TG、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早发冠心病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以TG升高为主的脂质代谢紊乱等是早发冠心病AMI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发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男性所占比例高,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低,CAG病变部位早发冠心病AMI患者病变多以单支病变为主,三支血管及左主干病变、严重、弥漫性病变少见,但累及左主干病变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组与晚发组。对比两组患者危险性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晚发组多为男性,多超重、饮酒史、高脂血症、阳性家族史以及吸烟史,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早发组患者TG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而舒张压、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低于晚发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早发足患者主要是单支病变,前降支受累最为明显,同时死亡率非常高;吸烟史、阳性家族史、高TG、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均是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是主要危险性因素,男性比例较高,且此类患者多以单发病变为主,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有着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控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150例,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饮酒史,血脂、血糖及冠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冠脉病变主要是单支病变多见,与晚发冠心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及饮酒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CHD)仍然是导致妇女死亡和致残的最常见病因.中国的女性死因排序中,冠心病已超过了脑卒中和肿瘤,成为首位死亡原因[1].  相似文献   

18.
许科闻  董伟 《河北医学》2002,8(3):208-20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早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对25例早友PD作为观察组和同期33例晚发PD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早发PD组和晚发PD组在出生时难产缺氧,50岁前长期毒物接触,饮用河水,PDN生家族史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早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时难产缺氧,50岁前长期毒物接触,饮用水质量差和PD阳性家族史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冠心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之间临床情况是存在差异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100名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与100名晚发冠心病患者(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详细记录他们的临床资料,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受试者心理抑郁状态,并检测生化指标、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早发冠心病100人(平均年龄为45.7±3.4岁),晚发冠心病组100人(平均年龄61.0±9.7岁)。临床资料方面,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在早发冠心病组更为流行(P0.05),而2型糖尿病则在晚发冠心病组的发病率更高(P0.05),高血压患病率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别(P0.05);在常规血清生化方面,高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I)和血红蛋白在早发冠心病组更为常见(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hs-CRP、IL-6在早发冠心病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患者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更为常见(P0.05);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更为常见,同时抑郁症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像吸烟、血脂代谢紊乱、抑郁症这样可以预防治疗的危险因素是早发冠心病的巨大威胁,人们应该尽早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教育,警惕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