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瘢痕性喉狭窄瘢痕组织中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喉狭窄瘢痕组织中弹性纤维,Ⅰ型/Ⅲ型胶原纤维的含量和形态特征.[方法]喉部分切除术后瘢痕性喉狭窄13例患者的喉瘢痕组织为实验组及15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复合染色,及Ⅰ、Ⅲ型胶原苦味酸一天狼猩红染色,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观察和计算.[结果]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弹性纤维含量(0.178±0.066)较正常声带中弹性纤维含量(0.374±0.055)明显减少(P<0.001);喉狭窄瘢痕组织Ⅰ型胶原的含量(0.382±0.199)较正常声带中Ⅰ型胶原含量(0.147±0.073)增加明显(P<0.05);喉狭窄瘢痕组织Ⅰ型/Ⅲ型比值(3.98±0.88)较正常声带组织(1.01±0.37)大(P<0.001).[结论]弹性纤维及Ⅰ、Ⅲ型胶原纤维形态特征和含量改变可能是导致喉部分切除术后瘢痕性喉狭窄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炎合剂对肺纤维化大鼠病理学组织形态、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氢化可地松组和肺炎合剂低、中、高剂量组6组,采用博莱霉素A5造模,于第7天和第28天行常规病理形态观察和苦味酸天狼猩红-偏光法检测Ⅰ、Ⅲ型胶原纤维变化。结果肺炎合剂能抑制博莱霉素A5造成的肺泡炎、肺纤维化的病变程度,抑制Ⅰ型胶原的增加,对抗Ⅲ/Ⅰ型胶原比例下降。结论肺炎合剂通过抑制肺泡炎的发展、抑制胶原纤维的沉积,特别是维持胶原沉积与降解动态平衡而抑制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检测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的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观察。结果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嗜酸性胶原蛋白纤维束,Ⅰ型胶原纤维为黄或红色,呈致密的条束状,显示很强的双折光性;Ⅲ型胶原纤维为绿色的细纤维,散布于Ⅰ型胶原周围,呈疏网状,显示弱的双折光。经图像分析,其中Ⅰ型胶原占(73.95±3.22)%、Ⅲ型胶原占(22.13±3.57)%。结论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偏振光是一种观察增生性瘢痕组织胶原类型、分布、排列与含量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简便、快捷、灵敏的观察阴茎白膜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类型、分布动态变化的方法。方法:在15只新西兰兔阴茎背侧切除白膜5mm×5mm造成缺损,分别在术后2,6,12周(每次5只)取材,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2周,胶原纤维纤细,由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共同组成,此后,Ⅰ型胶原纤维逐渐增多,Ⅲ型胶原纤维逐渐减少,24周时Ⅰ型胶原纤维为主,Ⅲ型已不明显,不同时间点同型胶原纤维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损伤白膜局部Ⅲ型胶原纤维占大多数;术后6周,术区Ⅰ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加,但排列尚未有序;术后12周,Ⅰ型胶原纤维增粗、增多,呈斜行螺旋状交叉排列。结论: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不仅能区分Ⅰ、Ⅲ型胶原的类型还能清晰地显示Ⅰ、Ⅲ型胶原的形态、分布和比例关系,具有操作简单、省时、花费少,而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杏仁甙对博莱霉素大鼠肺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暴露法建立大鼠博莱霉素肺纤维化模型,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天狼猩红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肺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图像分析系统对胶原定量分析。结果建模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时,博莱霉素组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博莱霉素组大鼠比较,第28天时苦杏仁甙组大鼠肺组织Ⅰ型胶原面积百分比降低(P〈O.01);3个时间点苦杏仁甙组大鼠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均低于博莱霉素组(P〈0.01)。结论苦杏仁甙通过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形成,可有效地减缓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形成,提示该药有可能用于人类肺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几丁糖预防腹膜粘连抑制胶原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几丁糖在胶原基因表达及预防大鼠腹膜粘连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回肠浆膜均一缺损的腹膜粘连模型 ,关腹前注入乳酸Ringer液或几丁糖 ,术后 14天进行粘连评分。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各粘连组织标本Ⅰ型胶原基因mRNA的表达 ;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 -偏振光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来观察和分析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在粘连组织中的分布及染色表达面积。结果 :与正常腹膜和乳酸Ringer’s液组相比 ,几丁糖组大鼠的粘连显著减轻 ,Ⅰ型胶原基因mRNA的表达减弱 ,Ⅰ型胶原形成减少 (P <0 .0 1) ,Ⅲ型胶原在各组间无差别 (P >0 .0 5 )。结论 :胶原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在粘连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几丁糖能抑制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减少Ⅰ型胶原的合成 ,从而减轻粘连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厚大鼠Ⅰ型及Ⅲ型胶原基因表达及雷米普利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4只雄性Spar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模型组和雷米普利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手术制备心肌肥厚模型,造模12周后给予雷米普利l mg/kg,每天1次,连续12周。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实时PCR法测定胶原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肥厚模型组左心室重量及LVM I均显著升高,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心肌肥厚模型组,雷米普利组左心室重量及LVM I均显著降低,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雷米普利能改善压力超负荷左心室肥厚大鼠的心肌肥厚状态和延缓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天狼猩红(Sirius red)染色三种胶原纤维染色方法在大鼠宫腔粘连模型中的评价效果。方法取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暴露两侧子宫,左侧子宫剪开宫腔后使用机械性刮宫的方法损伤大鼠子宫内膜层,然后关腹,制作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右侧子宫作为对照。术后14 d取材,行HE染色、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对子宫组织纤维化进行评估。结果刮宫后子宫组织HE染色显示子宫内膜上皮层消失,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三种染色法均能清楚地染出胶原纤维。三种染色方法计算出的纤维化面积比,Masson染色(甲苯胺蓝)高于Masson染色(亮绿)、van Gie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P0.01)。天狼猩红染色法能够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明确区分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Masson及van Gieson染色法则不能区分。结论天狼猩红染色较Masson染色和van Gieson染色能够更好地显示宫腔粘连组织的纤维化程度,并能区分胶原纤维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正常黄韧带中Ⅰ型和Ⅱ型胶原含量,探讨临床意义。方法用盐析法对34个正常黄韧带标本中的Ⅰ型和Ⅱ型胶原含量进行测定,并用SDS-PAGE法进行胶原的分型确定。结果正常黄韧带中Ⅰ型胶原含量为8.89±1.13(g/100g湿重黄韧带),Ⅱ型胶原含量为0.51±0.12(g/100g湿重黄韧带),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正常黄韧带中主要胶原为Ⅰ型胶原,Ⅰ型胶原在黄韧带中主要维持其抗张力性能和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包茎局部狭窄环中胶原纤维的分型及导致包茎外环口张力过高的主要原因。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手术室要求行包皮环切术患者16例,分为正常对照组(8例)和包茎组(8例),年龄8-12岁。取包皮环切手术组织,经固定切片后采取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包茎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均可见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明显表达,包茎组中Ⅰ型胶原的含量明显增高,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比例高于正常组(P <0.01)。包茎组可见少许Ⅱ型胶原表达,两组Ⅳ型胶原表达均不明显。结论在包茎局部狭窄环中异常堆积的胶原主要为Ⅰ型胶原,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的比例过高是导致包茎外环口张力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矽尘法建立矽肺动物模型,染尘后按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肺组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Ⅲ型胶原的表达,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增强,各时间点胶原面积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Ⅰ型胶原在染矽尘后7 d、Ⅲ型胶原在染矽尘后3 d开始增加,两种胶原在28 d时增加幅度最大。【结论】矽尘诱导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增生,且这两种胶原的增生具有时相性。  相似文献   

12.
宋一璇  胡小领 《广东医学》1998,19(10):731-732
目的:探讨窦房结(SAN)间质胶原纤维化的机理,观察SAN病理性纤维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天狭猩红染色偏光显微镜观察,选用2非心脏病组4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7例,对其SAN胶原纤维比例及分型进行检测。结果:非心脏病组SAN以Ⅰ型胶原纤维为义,随着年龄增高Ⅲ型胶原纤维有所减少,但胶原纤维比例都有增高趋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Ⅲ型胶原纤维有反常性增高趋势。结论:SAN在衰老过程中胶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兔皮肤扩张后皮肤Ⅰ、Ⅲ型胶原的改变。方法:选用2~3kg新西兰大白兔64只分为2大组,快速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每组32只,每大组再分为4组,为扩张完成后即时、1周、12周、24周组,每组8只,其中4只为实验组,另4只植入扩张器不扩张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扩张后即时,1,12,24周真皮中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比例的变化。结果:扩张后即时Ⅰ型胶原染色的基底膜连续性破坏。排列无规律,多呈碎片状。胶原束间隙增大、Ⅲ胶原合成增加,快速扩张组比常规扩张组明显;后期胶原纤维重叠。结论:胶原Ⅰ、Ⅲ是扩张后皮肤的挛缩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释放肽-2(GHRP-2)是否可抑制心肌纤维化。方法 由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存在自然发生的严重心肌纤维化,本研究利用SHR作为心肌纤维化模型。SHR从12周龄开始给予GHRP-2皮下注射治疗(100μg/kg,每日1次,共4周),同龄Wistar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显示SHR左心室肌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用Van Gienson染色法显示左心室总胶原水平;用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评估心肌中胶原合成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经处理的SHR左心室肌中Ⅰ型和Ⅲ型胶原明显增多,羟脯氨酸含量也显著增高。GHRP-2治疗可明显降低SHR心肌中Ⅰ型、Ⅲ型胶原和总胶原的水平,并降低羟脯氨酸含量。结论 GHRP-2可以通过抑制胶原合成而减轻SHR左心室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构的病理特点和天狼猩红染色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行HE、天狼猩红染色,镜下观察支气管平滑肌、胶原的病理改变。图像分析支气管平滑肌以及胶原的厚度。结果:哮喘组反复诱喘1周后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胶原增粗、增厚等气道重构的特征,2周组改变进一步加重。结论:①反复的变应原吸入可导致气道重构。②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研究胶原纤维,图象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情况,探讨不同剂量小柴胡汤对实验性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肉眼观察、常规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结果:6、12周肝纤维化模型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12周肝纤维化模型组Ⅰ、Ⅲ型胶原含量较6周肝纤维化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小柴胡汤治疗组与同期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不同剂量小柴胡汤组间Ⅰ、Ⅲ型胶原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Ⅰ、Ⅲ型胶原含量显著增加,小柴胡汤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下调Ⅰ、Ⅲ型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方法: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B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C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d)及对照组(D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7d;E组10只,空白对照组)。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结果:A组Ⅰ型胶原由紧密排列,变成较稀疏,提示含量减少;B组Ⅲ型胶原在血管旁及Ⅰ型胶原间分布减少;C组Ⅰ、Ⅲ型胶原均减少;D组和E组无明显变化。结论: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可使胶原的排列分布稀疏,含量减少,形态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年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胶原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6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投币法随机分为模型组(n=8)、贝那普利治疗组(n=8)。7只WKY大鼠为正常血压大鼠组。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kg&#183;d)]灌胃,1次/日,其余两组蒸馏水灌胃。治疗12周后,颈动脉插管,测颈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血清及左室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AngⅡ),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左室心肌组织切片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小动脉周围胶原面积与小动脉管腔面积比(PVCA/LA),观察血管周围胶原;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并分析Ⅰ型胶原、Ⅲ胶原,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观察左室心肌间质胶原。结果治疗12周后,模型组颈动脉SBP、DBP、左室AngⅡ、CVF、PVCA/LA及Ⅰ/Ⅲ型胶原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大鼠(WKY)对照组(P〈0.01);而贝那普利治疗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性下降(P〈0.01),有效降低SHR的SBP、DBP,CVF、PVCA、Ⅰ/Ⅲ型胶原,降低心肌局部AngⅡ表达,可预防SHR心肌纤维化。结论早期应用贝那普利治疗降低SHR心肌胶原,可预防心肌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局部Ang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过程中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方法 雄性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AS模型组(AS组)。分别于实验的第4,8,12周末随机处死每组家兔各5~8只,定位取带有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心脏组织;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偏光镜下观察胶原成分的分布及其量的变化。结果 与C组相比,4周末时.AS组兔心肌细胞间隙和心肌间小血管周围两型胶原已见增多、增粗;8周末以后,增加更加明显,尤其是Ⅰ型胶原。结论 AS形成过程中,心肌胶原呈持续增高趋势,且以Ⅰ型胶原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结合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对心肌细胞外基质组织学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组织进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后,固定其它光学参数,在同一视野分别使用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获取图像(共随机获取40个视野)并进行图像分析,计算红色、绿色胶原纤维的面积、胶原容积分数以及胶原平均灰度等反映梗死心脏组织修复过程的组织学指标;采用Bland—Altman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两种光学体系下测得的上述指标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种光学系统中测得的红色纤维面积(r^2=0.9684,P〈0.01)、绿色纤维面积(r^2=0.8183,P〈0.01)、胶原容积分数(r^2=0.9595,P〈0.01)和胶原平均灰度(r^2=0.6188,P〈0.01)均有很高的相关性。然而Bland—Altman分析显示,至少30%以上的红色胶原纤维、50%绿色胶原纤维成分和30%的总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线偏振光中无法显示,并且线偏振光系统检测的偏倚随着均数的增加而增大。【结论】线偏振光结合天狼猩红染色在检测细胞外基质的沉积量、平均灰度方面,敏感性显著低于圆偏振光。在细胞外基质的相关研究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线偏振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