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的病变,部分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常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反复顽固不愈.临床根据病变特点及部位不同,分别称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子宫内膜炎、输卵管脓肿、盆腔腹膜炎等.本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女性,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1-2].中医古籍中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散见于"妇人腹痛"、"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病症中[2].兹将其发病及治疗理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龚利英 《吉林医学》2015,(10):2033-2034
目的:探讨月经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在月经净后3 d,氧氟沙星及金刚藤糖浆口服,睡前将食盐500 g炒热热熨下腹部。治疗组使用相同的药物及物理治疗方法,将治疗时间改为月经来潮第一天。两组均连用一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半年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是75%和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妇科常见病与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不孕、宫外孕等。李伟莉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湿热内阻,复感外邪内侵,合而为病,病久多虚、多瘀、多郁。其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或自拟验方或化裁古方,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灵活加减运用,并结合中药外治法,同时按照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分期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的多发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多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防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还应建立统一的标准,开拓新的临床思维,研究出更为有效的中成药和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何若苹运用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验。 [方法] 通过侍诊学习、查阅文献,记录和整理何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证经验,对其调治特色和用药规律予以总结,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何师的诊治特色。[结果] 何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以正虚为本,肝郁瘀阻为标,可分为湿热瘀阻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肾虚证、寒凝血瘀证、血瘀水停证等,临证时以血水同治、顾护脾胃、疏调情志为要,扶正与祛邪并重。文中所附医案,何师辨为湿热瘀阻证,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主,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疗效颇好。[结论] 何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水湿、瘀血、正虚为切入点,根据临床症候不同,灵活遣方,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6.
李晨辉 《中医学报》2019,34(5):1082-1084
盆腔炎性疾病特别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属于妇科难治之证,因湿性黏滞,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笔者临证用药必用三七粉,对于因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所致的妇科出血证尤为适宜。对于盆腔粘连的患者,加用走窜之品,如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行、皂角刺等,还常常选用破血逐瘀之品如土鳖虫、蜈蚣、水蛭等。同时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封包热敷、超声电导仪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有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研究文献,发现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经方、验方治疗本病并随症加减,或中药与针灸、理疗并用,或多途径给药,取得较大成绩。应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后遗症,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往称之为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1 ]256-252.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19,(5):1082-1084
盆腔炎性疾病特别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属于妇科难治之证,因湿性黏滞,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笔者临证用药必用三七粉,对于因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所致的妇科出血证尤为适宜。对于盆腔粘连的患者,加用走窜之品,如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行、皂角刺等,还常常选用破血逐瘀之品如土鳖虫、蜈蚣、水蛭等。同时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封包热敷、超声电导仪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并概括近几年来众多医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及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名、证型及内外治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多样、有效、系统的治疗方案。[方法]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统计学方法,概括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的相关文献,对中医证型分类、中医内治法中经方使用情况、内外治法用药规律及综合治法分类进行频率统计。[结果]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机多以湿热、寒凝、血瘀等相互结合,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等,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等多种治疗手法。中药内服治疗重在使用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为主,经方常用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中药种类常用赤芍、延胡索、丹参等。外敷方中以赤芍、当归、没药使用最为频繁,灌肠方中以败酱草、红藤、丹参最为常用。[结论]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中西医统一病名,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治疗形式多样,具有明确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缺少统一、规范的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既往称为慢性盆腔炎,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常见的有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和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1]。该病在古代文献中没有专病论述,而散见于腹痛、痛经、不孕、癥瘕、带下、崩漏等病证中,起病缓慢,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针药结合方案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效果优势.方法 入组180例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疗效对比,三组分别为针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60例.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盆腔B超以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三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及症状积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①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针药组(96.7%)与中药组(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针药组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腹痛症状总有效率比较:针药组(96.7%)和中药组(93.3%)均优于西药组(80.0%)(均P< 0.05),针药组与中药组无明显差异.④不良反应比较:针药组和中药组均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3例.结论 在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愈率方面,针药结合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较中药口服和西药口服方案更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等。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后遗症,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往称之为慢性盆腔炎,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1]。现就近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为西药静脉滴注组,治疗组有中药静脉滴注组和中药静脉滴注+灌肠组。各组均给予中药辩证施治,14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临床体征和B超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中药静脉滴注加灌肠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20.0%(P〈0.05)。结论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炎症性疾病的后遗症阶段。由于盆腔组织结构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常导致异位妊娠、不孕、慢性盆腔痛以及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和生殖功能,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1]。中医药治疗SPID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从活血化瘀法治疗SPID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医中药减少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生或消除已经出现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法 将23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抗生素+口服中药+中药千金膏保留灌肠)154人,B组(抗生素+口服中药)40人,C组(单纯应用抗生素)40人,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A组治愈率100%,B组治愈率77.5%,C组治愈率6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组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疗效优于B组及C组,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由"湿、热、瘀、寒、虚"引起的气机逆乱,感染邪毒所致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及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中医运用"同病异治"的思想,采取中药内服、针灸、艾灸、灌肠、综合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内服和红藤汤加味灌肠的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2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 d开始治疗,每10 d为1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加外用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生殖道病原体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因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123例维吾尔族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支原体(36例),占29.27%,其次为衣原体(5例),占4.07%,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30例),占24.39%,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9例),占23.58%,粪肠球菌(26例),占21.14%。根据药敏结果联合应用抗生素并给予中药灌肠理疗,治愈43例(54.4%),显效24例(30.8%)。结论:维吾尔族妇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见的病原体为支原体、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配合中药灌肠理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用中药热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行B超检查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差异有显著意sz(P〈0.01)。[结论]加用中药热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