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白内障伴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50眼)白内障伴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对象,对其实施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分析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患者视力、前房眼压、深度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联合应用超声乳化吸除和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132例共15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眼。观察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而对照组采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高于对照组的视力,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4.9533,P<0.0001);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t=7.5908,P<0.0001);观察组的眼角开放度及中央前房深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优于采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于冰 《中外医疗》2016,(31):70-72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吸除、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房角分离术进行联合治疗,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的眼内压为(14.47±2.18)mmHg,显著低于术前的(36.24±2.14)mmHg;术后患者的前房深度为(4.09±0.12)mm,高于术前的(2.09±0.14)mm;术后患者的眼房角开放角度为(73.24±9.45)°,显著低于术前的(196.54±9.52)°;术后患者的(0.73±0.24)度,显著高于术前的(0.17±0.01)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治愈46例,无效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性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患者视力及眼压、房角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实验组患者的房角开放程度和眼压分别为(69.7±8.45)和(15.6±2.46)mmHg,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1.2±6.11)和(19.6±3.4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中央前房深为(3.36±0.11)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4±0.28)mm(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房角粘连范围不超过180°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前房角粘连关闭程度将60例(60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三组:房角开放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粘连小于180°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房角粘连大于180°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视力,前房中央深度,眼压、房角检查结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房角粘连均重新开放,三种治疗方案均改善了患者的平均视力、前房中央深度及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或合小梁切除术均可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患者的视力状况、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疗效安全可靠。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应结合房角关闭程度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el-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等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视力等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并发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白内障并发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周边房前深度与房角等方面的改变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视力情况与术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且差异明显(P0.05);中央前房深度、周边房前深度与房角分级术后6个月改善情况同样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角膜水肿3眼(8.57%),前房炎症与虹膜纤维素样渗出2眼(5.71%),瞳孔人工晶体粘连1眼(2.86%)。结论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并发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可起到较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矫正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提高前房厚度,改善房角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31例39眼,对其手术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1)术后视力提高两行以上36眼;(2)术后眼压正常.3周后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达25~30 mm Hg,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恢复正常;(3)术后2~3个月查UBM 37眼房角均开放.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白内障伴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应用超声乳化吸除和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z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伴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40眼)参与研究,选择超声乳化吸除和房角分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眼压明显下降,且保持稳定水平,术后中央前方深度以及周边前房深度均高于治疗前,术后房角分级情况也得到明显好转。结论白内障伴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超声乳化吸除和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均有显著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并发症少,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可提高视力、加深前房深度、提升房角功能、降低眼压,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志明  王燕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958-959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房角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37眼)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闭角型青光眼,其中前房角关闭范围≤180°者16眼,(180°者21眼,均角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其术前术后常规行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镜、眼压检查,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随访期内未见房角关闭及黏连范围扩大,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4.43±4.78)mmHg,较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6.72±2.90)mmHg明显降低,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52±0.35)mm增加到术后(2.45±0.26)mm,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房角较术前均有增宽。结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继发闭角型青光眼能良好地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本院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51眼),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术后随访9~12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3.52±3.24)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平均为(3.296±0.243)mm(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开放.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是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梅 《吉林医学》2011,(6):1064-106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5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房角形态等项目。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术前与术后各项指标对比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眼房角开放程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肯定。术中应注意若房角关闭<180o,只做白内障摘除术即可。切口密封要严密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韦涛  梁凤康  何敏 《重庆医学》2013,(30):3680-368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40例40眼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变化,分析该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较术前视力获得显著改善(P<0.05),仅2眼因合并老年黄斑性病变视力恢复不佳,低于0.1。术前眼压为(17.11±1.23)mm Hg,术后1d为(13.15±3.03)mm Hg,术后1d眼压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1、3、6个月眼压未见明显改变,均低于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均显著提高,房角开放分级(采用Spaeth分类法)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眼(12.5%)出现角膜水肿,2眼(5.0%)出现前房炎症及虹膜纤维素样渗出;1眼(2.5%)浅前房,2眼(5.0%)瞳孔人工晶体粘连。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前房厚度,改善房角开放程度,提高术后视力并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7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40眼)和对照组(36眼),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眼压及眼房角开放程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央前房深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和前房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好,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3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统计患者的视力情况、眼压情况、前房角和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术后平均眼压值为(12.8±2.4)mmHg,患者视力情况和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8例(42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观察术前术后眼压、视功能、前房深度、房角变化。结果术后眼压12±32mm Hg,比入院时55±7mm Hg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前房深度术前为2.5mm,术后为5.5mm,房角开口术前为5,术后开口为45,房角粘连术前平均180,术后平均30。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以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可以使患者的眼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使他们的视力得到提高,且操作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曾在我院就诊的32例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A组15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B组17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组病例较B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更理想、安全和稳定。结论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均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选择该手术方式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更需慎重,术后需要进行更严密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情况,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 d眼压(15.49±2.23)mmHg,较术前眼压(26.48±3.02)mmH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视力、眼压相对稳定;术后前房深度加深,房角粘连情况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改善房角粘连情况,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