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重型颅脑损伤且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诊断为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平均时间为13 d。4例患者保守治疗最终积液较少或消失,5例患者通过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积液,其中4例全部或大部分积液清除,1例积液复发患者通过行微创穿刺引流加颅骨修补术清除积液。9例患者中最终4例患者发展成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较常见,可通过去骨瓣减压术后2~3周常规复查头颅CT发现对侧硬膜下积液。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是此类患者常见的晚期的结局,建议此类患者需要严密的观察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30例,在减压后4~6周行颅骨修补,观察修补后硬膜下积液的变化.结果:去骨瓣减压后并发的硬膜下积液经保守、穿刺抽液、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未见好转,经颅骨修补后积液消失,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病例早期修补颅骨可治愈去骨瓣减压后并发的硬膜下积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42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发生的42例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共42例,占同期去骨瓣减压病人的16.3%,术后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在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率很高(16.3%),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去骨瓣减压以后,压力填塞效应消失,脑肿胀脑水肿消退,脑脊液循环受阻等有关,其发生率比一般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高但手术治疗后效果较好,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该类重病人的康复,故需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进行积极预防和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60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硬膜下积液分为硬膜下积液组(120例)和无硬膜下积液组(488例),分析硬膜下积液组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608例患者中出现硬膜下积液120例,硬膜下积液发生在手术后4~22(10.3±4.2)d,积液量为12.2~120.8(25.4±10.3)mL,硬膜下积液位于一侧97例,双侧23例,95例保守治疗,25例手术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积液组与无积液组患者性别、年龄、血肿量、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中线移位、大骨瓣、双侧开颅、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肿量、入院GCS评分、中线移位、大骨瓣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高。年龄大、血肿量大、入院GCS评分低、中线移位、大骨瓣是去骨瓣减压术后硬...  相似文献   

5.
宁亮  钱令涛  李严  梁卫东  朱司阳 《安徽医学》2015,36(9):1106-1108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47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后的4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和常规治疗,试验组2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疗效评估。结果试验组脑梗死、脑积水、纵裂积液、硬膜下积液、癫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腰大池引流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学慧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19-619,632
目的 :分析 3 2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原因。 方法 :对我科 1996年 1月至 2 0 0 3年 11月发生的3 2例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共 3 2例 ,40侧 ,占同期去骨减压病人的 18 1%。结论 :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在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率很高 (18 1% ) ,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去骨瓣减压以后 ,压力填塞效应消失 ,脑肿胀脑水肿消退 ,脑脊液循环受阻等有关 ,其发生率比一般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高 ,严重影响该类重病人的康复 ,需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5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18例硬膜下积液经保守治疗痊愈.38例患者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而采用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 穿刺引流及积液-腹腔分流术为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38例资料,对其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头皮穿刺引流、钻孔引流、积液腹腔分流术等治疗后,硬膜下积液均减少或消失。结论多数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可经保守治疗好转;对于对侧硬膜下积液经保守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的患者,可行钻孔引流;对于积液量进行性增多且以上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行积液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因素。方法 760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53例)和非脑积水组(707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0 d;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骨修补时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瞳孔反射及瞳孔散大、环池情况、硬膜下积液、颅内感染、损伤部位、术后脑室积血及术后昏迷时间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发生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结果 76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发生脑积水53例(6.97%);脑积水组患者GCS 3~8分、中线移位≥10 mm、硬膜下积液、颅骨修补时机≥3个月、SAH、术后昏迷时间≥30 d等指标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脑积水组(P<0.05);GCS 3~8分、硬膜下积液、颅骨修补时机≥3个月、SAH、术后昏迷时间≥30 d均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70、2.212、1.960、1.990、2.188,P<0.05)。结论 GCS 3~8分、硬膜下...  相似文献   

10.
朱兵 《广西医学》2003,25(6):1029-1030
2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1 1月 ,我院对因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1 72例 ,其中出现硬膜下积液 1 9例 ,经皮下潜行置管引流治疗后 ,全部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例开颅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 ,其中男 1 4例 ,女 5例 ,年龄 31~ 80岁 ,平均年龄48岁。颅脑损伤原因 :车祸伤 1 3例 ,打击伤 4例 ,摔伤 2例。1 .2 诊断 :开颅术后骨窗处膨隆或压力较高者行颅脑 CT检查。对 CT结果为硬膜下积液按多田氏计算法 30 ml以下者未行置管 ,因为积液量不多而置管易刺伤脑组织 ,临床一般不行置管引流。硬膜下积液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宏力医院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这些患者在手术后均出现硬膜下积液,依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适当临床处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硬膜下进行临床处理,其中显效50例,有效25例,无效3例,其临床有效率为96.2%。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往往会出现硬膜下积液并发症,通过依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适当临床处理,可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应当对其加强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3-8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5例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和6个月后的GO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脑膨出14例,需处理的脑积水5例、癫痫7例、颅内感染6例、硬膜下积液18例。随访1年以后预后良好26例,预后不良19例。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并发症较常见,其中脑膨出和需要V-P分流的脑积水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4例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减压同侧硬膜下积液23例、减压对侧积液26例、合并纵裂镰旁积液或单纯纵裂镰旁积液21例,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经钻孔引流+早期颅骨修补治愈,40例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腰大池置管引流治愈,3例经钻孔引流治愈。结论硬膜下积液是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腰大池置管引流、钻孔引流+早期颅骨修补等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去骨辩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收治、行去骨辫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行去骨辩减压术后未发生脑积水的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分析去骨辩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根据积液程度和位置,对观察组30例患者分别行保守治疗4例,经皮穿刺引流17例,钻孔引流3例,及脑室-腹腔分流6例,观察疗效。结果:危险因素:患者年龄、Gcs评分、血肿位置、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手术时间、术后颅内压等为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疗效: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无死亡,其中26例颅内压均降至正常水平,4例颅内压力明显降低。19例硬膜下积液消失,11例硬膜下积液明显减少。结论:脑积水是去骨辨减压后常见并发症,可针对临床可控因素做相应预防措施;去骨辨减压后脑积水的治疗方式较多。尚无统一标准,根据患者积液程度和位置合理选择疗法为临床有效摩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模拟颅内压骨窗保护装置在预防去骨瓣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42例设为观察组,从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4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给予模拟颅内压骨窗保护装置,对照组不给予保护,仅实施常规术后治疗,观察两组的脑膨出与硬膜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观察组2例发生脑膨出,2例发生硬膜下积液;对照组5例发生脑膨出,6例发生硬膜下积液。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术后应用模拟颅内压骨窗保护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脑膨出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外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患者65例(观察组),135例患者未发生硬膜下积液(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外积液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入院GCS评分、手术时机、血肿位置、血肿量、基底池受压、中线结构位移≥10 mm、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积水发生率方面,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损伤严重、血肿量大、CT表现为基底池受压、中线结构位移≥10 mm,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积水的颅脑损伤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硬膜外积液的风险较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的100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硬膜下积液持续引流联合佩戴自制弹力帽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硬膜下积液持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硬膜下积液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硬膜下积液基本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硬膜下积液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引流联合佩戴自制弹力帽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硬膜下积液患者,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结果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入院时GCS评分、手术时机、血肿位置、血肿量与并发硬膜下积液有密切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位疗法等综合措施治疗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将硬膜下积液分为单纯硬膜下积液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两种类型,每种类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采用体位疗法等综合措施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单纯硬膜下积液研究组39例,对照组39例。去骨瓣减压术后手术部位同侧硬膜下积液研究组18例,对照组18例。记录脑脊液吸收时间,每组积液增加人数,记录积液量最大时的层厚。结果单纯硬膜下积液研究组脑脊液增加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5.656,P<0.005);积液吸收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t=-7.6449,P<0.005),积液层厚研究组少于对照组(t=-4.8538,P<0.005)。去骨瓣减压患者采用此法治疗,积液增加例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χ2=5.708,P=0.037);积液吸收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t=-5.8331,P<0.005),积液层厚研究组少于对照组(t=-4.1798,P<0.005)。结论体位疗法等综合措施治疗硬膜下积液无创、不违反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疗效优于常规保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运动头带加压包扎处理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分为实验组(n=38)与对照组(n=40)。实验组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运动头带加压包扎去颅骨骨瓣部位,对照组未使用运动头带加压包扎去颅骨骨瓣部位,比较两组硬膜下积液转化成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缓解吸收、死亡率以及预后。结果实验组硬膜下积液转化成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硬膜下积液自行吸收率高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使用运动头带加压固定,处理硬膜下积液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脑积水发生率。术后脑压下降后应早期予以加压包扎,避免出现去骨瓣减压相关性脑积水及硬膜下积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