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丹  林振恩  张森  郑竑 《西部医学》2015,46(1):29-31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降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感染,实验组47例患者采用呼吸功能锻炼合并抗生素治疗感染,治疗时间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菌学感染情况、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总数(5861.15±1681.23)/ul,中性粒细胞占(0.39±0.12)%;实验组患者白细胞总数(8428.24±2019.51)/ul,中性粒细胞占(0.62±0.23)%;实验组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17.05±1.43)次/min,最大通气量(7.24±0.93)L/min;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24.97±1.14)次/min,最大通气量(18.71±1.51)L/min。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和最大通气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治愈20例(42.6%),有效18例(38.3%),无效9例(19.1%),总有效8例(80.9%);实验组治愈31例(66.0%),有效13例(27.6%),无效3例(6.4%),总有效44例(93.6%);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减少院内感染,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胡兴东 《吉林医学》2014,(19):178-179
目的:分析喜炎平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在内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及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常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感染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何红华 《现代医学》2013,(8):574-57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60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在白细胞下降开始分别予rhG-CSF 300μg.d-1、450μg.d-1、300μg.(12 h)-1皮下注射,至白细胞恢复至正常值4.0×109L-1时即停药,记录白细胞恢复所需时间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同时观察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A、B、C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3.3±8.0)、(12.8±3.7)、(11.9±2.4)d;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时间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予300μg.d-1rhG-CSF治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回升时间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作为常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我院院内制剂扶正颗粒在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50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组患者予以扶正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3周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分别为(3.72±0.31)×109/L,(2.55±0.62)×109/L,治疗组分别为(4.33±0.39)×109/L,(3.36±0.43)×109/L,两组均呈上升趋势,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扶正颗粒能够有效治疗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增加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药物安全可靠,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体温和白细胞的变化及对患者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复习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198例脑出血患者,登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体温、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结果:感染组白细胞异常、体温增高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但两组体温升高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1);无感染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组和非使用组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体温升高组的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均高于体温正常组(P<0.01),但非感染亚组体温升高并不增加死亡率(P>0.05)。白细胞异常组的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组,非感染亚组结果相同(P<0.01)。结论:脑出血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升高和体温增高较常见,但感染患者改变更明显;非感染患者预防使用抗生素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体温增高的患者预后较差,非感染患者的体温增高并不增加院内死亡率。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院内感染风险预警模型。方法纳入1 112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114例)和未感染组(9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白血病类型、治疗情况、合并症和血常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化疗持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化疗持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风险预警模型为P=1/[1+e~(-(10.859-0.545×年龄-0.921×化疗持续时间-0.48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0.616×白细胞计数-0.923×中性粒细胞计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P<0.05),正确预测率为89.38%。结论年龄大、化疗持续时间长、预防性使用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在COPD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PD组和激素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单纯熏香烟法建立COPD模型,激素组于熏香烟前予泼尼松隔日灌胃.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并对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和肺泡腔面积与总面积比(PAA).对大鼠肺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3组大鼠肺组织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COPD组MLI和PAA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泼尼松干预后下降(与COPD组比较,P<0.01或0.05),而COPD组MAN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1.64±0.12)×108/L比(5.76±0.29)×108/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099±0.065)×108/L比(1.26±0.25)×108/L]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泼尼松干预后上述指标均下降(P<0.01).COPD组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为(29.02±1.25)%,与正常组[(12.17±1.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素组为(19.23±1.18)%,与COPD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F-κB与COPD的气道炎症密切相关,泼尼松治疗可以通过调节NF-κB的表达,抑制粒细胞趋化和脱颗粒,增加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抑制活性,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其对气道的损害,延缓COPD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证属痰浊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化痰汤加减,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安慰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情况、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 05);平均住院费用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化痰汤加减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体温和白细胞的变化及对患者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复习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198例脑出血患者,登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体温、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结果:感染组白细胞异常、体温增高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但两组体温升高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1);无感染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组和非使用组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体温升高组的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均高于体温正常组(P<0.01),但非感染亚组体温升高并不增加死亡率(P>0.05).白细胞异常组的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组,非感染亚组结果相同(P<0.01).结论:脑出血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升高和体温增高较常见,但感染患者改变更明显;非感染患者预防使用抗生素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体温增高的患者预后较差,非感染患者的体温增高并不增加院内死亡率.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血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95.00%、25.00%、(7.50±1.56)d,均优于对照组的78.33%、51.67%、(12.56±1.8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10天、第20天,研究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促进患者造血功能恢复,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升白方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升白方,对照组给予利血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数减少,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2例,对照组8例,不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白方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肝动脉灌注移植人脐血干细胞治疗,分析移植前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8例脾切除术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水平均在正常范围;52例肝硬化患者在人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前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水平,经脐血干细胞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下降趋势,淋巴细胞百分比则呈上升趋势.术后第16周白细胞总数为(4.02±1.0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8.80±7.20)%;淋巴细胞百分比为(35.71±6.3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肝硬化患者在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逐渐缩短,纤维蛋白原(Fbg)小幅上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脐血干细胞治疗可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石琪  凌云  张晓梅 《重庆医学》2018,(3):321-324
目的 系统评价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期间碳青霉烯类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合并发热感染患者316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序贯碳青霉烯类和(或)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181例;B组采用碳青霉烯类经验性治疗组135例.比较两组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A组有效率为89.50%,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25.31±9.42)d,B组有效率为93.33%,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14.09±6.27)d,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抗生素使用平均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结论 对于粒细胞缺乏合并发热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首选碳青霉烯类经验性治疗疗效优于传统序贯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红藤汤水煎剂治疗阑尾脓肿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的65例阑尾脓肿患者,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分组,分为A组(保留灌肠)35例,B组(口服)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及辅助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腹部B超)结果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A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RP在不同的时间点恢复例数同B组相比有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9.71.1)d,明显短于B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12.21.5)d,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应用保留灌肠给药途径治疗阑尾脓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MCSF)对肿瘤患者化疗后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肿瘤患者化疗后使用rhG-CSF、rhGM-CSF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治疗的情况。结果:43例患者经rhG-CSF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有效率为90.7%,rhGM-CSF治疗43例患者白细胞升高有效率为74.4%,两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hG-CSF治疗后出现腹痛、腹泻、皮疹、肌肉骨骼疼痛、低血压、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rhGM-CSF治疗组。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rh G-CSF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肝动脉灌注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回顾性分析移植前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8例已行脾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水平均在正常范围;42例肝硬化患者在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前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水平,经脐血干细胞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血小板数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下降趋势,淋巴细胞百分比则呈上升趋势;术后第16周白细胞总数为(4.01±1.0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8.7±7.2)%,淋巴细胞百分比为(35.8±6.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肝硬化患者在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凝血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提升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5):427-430
目的观察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眼镜蛇咬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解放军第922医院收治的眼镜蛇咬伤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蛇咬伤局部创面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局部切开排毒、局部封闭、抗蛇毒血清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400 g·L~(-1)硫酸镁甘油纱布覆盖局部创面,观察组患者使用积雪苷霜软膏涂抹局部创面,直至创面愈合。每日连续观察创面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局部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总疗程。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1、3、7天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查,记录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变化。2组患者于治疗第14天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局部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总疗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第1天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3、7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单核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 2组患者治疗第7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治疗第3天(P<0.05),2组患者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单核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治疗第7天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第3、7天单核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21/22)、86.36%(19/2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601,P<0.05)。结论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眼镜蛇咬伤局部创面临床疗效确切,并可改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本社区2016年6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及极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25例)、B组(23例)和C组(22例)。A组患者采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治疗,B组患者仅采用呼吸锻炼,C组患者不采用锻炼方式。记录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距离和圣乔治呼吸评分。结果 A组和B组患者肺功能均比治疗前及比C组改善(P<0.05),且A组改善更明显(P<0.05);A组和B组步行距离均比治疗前及C组增加(P<0.05),且A组比B组增加程度更大(P<0.05);A组和B组圣乔治呼吸评分均比治疗前及C组降低(P<0.05),且A组比B组降低更多(P<0.05)。结论对COPD患者,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缓解呼吸困难,对患者活动及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血象的转归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海河医院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共100例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统计产前、产后第1天、产后第2天、产后第3天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计数。并将产前合并胎膜早破20例患者为观察组,产前不合并胎膜早破8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产后第三天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转归正常的例数。结果产妇产前白细胞总数(9.81±2.04)×10^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75±0.12),产妇产后第一天白细胞总数(13.07±1.28)×10^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0.79±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第二天白细胞总数(10.48±0.74)×10^9/L,中性比率(0.73±0.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第3天白细胞总数(9.76±0.89)×10^9/L,中性比率(0.72±0.08),与产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这100例产妇,只有13例患者第三天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未恢复正常。进一步分析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未恢复原因。将产前合并胎膜早破20例患者为观察组,产前不合并胎膜早破80例患者为对照组,胎膜早破组较无胎膜早破组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慢。结论产后白细胞计数和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监测在孕妇产后产褥早期发现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血液检查检测血象的数值可以很好地反映身体感染情况,既简单又有效,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腹腔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疗效、体温、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对照组体温、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效果确切,能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