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脑钠肽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且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恶性肿瘤等并发症为CHD组,再根据临床分类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三组,10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中脑钠肽、D-二聚体浓度.结果 CHD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CHD组中,AMI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UAP组,UAP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SAP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水平存在差异,提示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反映其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浆脑钠肽和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观察组,并且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稳定型心绞痛(SAP)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再选取120例正常患者组成对照组,我们对于两组患者进行血浆脑钠肽以及D-二聚体检测,分别对于两组的数据进行记录,以方便今后的进一步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血浆脑钠肽以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肽以及D-二聚体检测值均不同,但以上两个指标能够良好的对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反应,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D-二聚体监测对冠心病患者诊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静芳  沈国荣 《右江医学》2009,37(6):665-66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探讨D-二聚体含量与CHD危险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不同类型的CHD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和58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AMI与U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而SA患者未见明显升高(P>0.05)。结论各种类型的CHD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不同,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浆D-二聚体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患者200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3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AMI组),比较三组组间PDW及D-二聚体水平差异;同时依据Gensini评分按三分位数分为3组,低分组41分(94例);中分组41-87分(68例);高分组87分(38例),分析血浆PDW和D-二聚体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Gensini评分高分组与中分组、低分组比较,PDW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与SAP组、UAP组比较,Gensini评分、PDW以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DW、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是0.497、0.278(P0.01)。结论 PDW和D-二聚体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正相关,且PDW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的患者冠脉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复杂病变组78例、简单病变组26例。选择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P<0.05);复杂病变组、简单病变组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杂病变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简单病变组(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上述3个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预测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45例,年龄39~78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稳定型心绞痛(SA)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AMI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亦高于sA组和UA组,U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其D-二聚体水平不同,UA与AMI冠心病的高危组D-二聚体水平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D-二聚体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肺癌、胃癌和肝癌的增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高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临床分期低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70例,另选择1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中,AMI患者的血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UAP患者(P<0.01).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临床常规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D-二聚体和hs-CRP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和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患者的梗死面积越大时,D-二聚体和hs-CRP的值也越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D-二聚体和hs-CRP进行检测能够判断急性脑梗死是否发生,而且可以评估梗死的程度,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莹  王观宇  杜屏  邓丽华 《中外医疗》2009,28(32):65-66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定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中48小时内劳力型心绞痛加剧和出现自发性心绞痛患者24例(定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典型心绞痛发作,其性质在1~3个月内无改变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例(定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但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加剧组患者之间血浆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之间上述指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变程度相关,抗凝和溶栓治疗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CH)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测定54例CH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50例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清Hcy及hs-CRP水平,并分析CH患者D-二聚体与Hcy、hs-CRP的相关性.结果:CH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Hcy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重型患者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恢复期三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Hcy和hs-CRP水平升高与CH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为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对照组为50名健康人员,检测两组人员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全结肠病变范围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左半结肠病变患者上述指标(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辅助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并且能够评估患者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观察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人群差异,评价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诊断的价值意义.方法 选取就诊本院的4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6名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第1、10、20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全结肠病变、半结肠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作以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1、10、20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偏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结肠病变患者入院第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492.12±711.3)μg/L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病变患者(5187.8±481.7)μg/L(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可靠方法,指导临床诊疗实践使患者获得早期诊断与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许志坚 《当代医学》2021,27(23):66-67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二聚体、hs-CRP及抗凝血酶Ⅲ水平.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与D-二聚体、hs-CRP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密切相关,了解D-二聚体、hs-CRP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可帮助判断病情,并指导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早期预防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临床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就诊且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 CAG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冠心病组120例(其中单支病变组36例,双支病变组42例,三支病变组42例)。所有研究对象采集肘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含量,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D-二聚体含量也升高,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评估,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脂蛋白a[Lp(a)]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浆Hcy、D-二聚体、Lp(a)及25(OH)D水平;比较冠心病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Hcy、D-二聚体、Lp(a)及25(OH)D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血浆Hcy、D-二聚体、Lp(a)及25(OH)D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D-二聚体、Lp(a)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血浆25(OH)D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冠心病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Lp(a)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重度冠心病患者血浆25(OH)D水平低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NY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AC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3例ACI患者,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CI组患者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浆D-二聚体、Fib和血清hs-CRP水平,正常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检测三者水平,分析三者与ACI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13例ACI患者中轻度组53例,中度组40例,重度组20例;腔隙性梗死39例,小面积梗死48例,大面积梗死26例。(1)ACI患者D-二聚体、Fib和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74±1.98)mg/L比(0.25±0.10)mg/L,(4.69±0.90)g/L比(2.64±0.56)g/L,(32.10±50.02)mg/L比(1.98±0.83)mg/L](P<0.01)。(2)重度组D-二聚体、Fib和hs-CRP水平分别为(1.89±0.06)mg/L、(6.60±0.36)g/L、(112.54±76.78)mg/L。中度梗死组及重度梗死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Fib和hs-CRP均高于轻度梗死组(P<0.01)。重度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Fib和hs-CRP也明显高于中度梗死组(P<0.01)。(3)大面积脑梗死组D-二聚体、Fib和hs-CRP水平分别为(1.68±0.06)mg/L、(6.39±0.35)g/L、(110.50±71.18)mg/L。小面积梗死组及大面积梗死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Fib和hs-CRP均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Fib和hs-CRP也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0.01)。(4)D-二聚体、Fib和hs-CRP与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01)。结论ACI患者梗死面积越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重,D-二聚体、Fib和hs-CRP越高。D-二聚体、Fib和hs-CRP与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梗死面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脂蛋白a水平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0例(糖尿病冠心病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脂蛋白a水平变化。以单纯冠心病患者(单纯冠心病组,n=240)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260)为对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白细胞介素2、降钙素原及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上述指标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脂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管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检查组)与同期就诊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并对比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查组患者的血清hs-CRP为(14.53±6.33)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43±0.17)mg/L,对照组的血清hs-CRP为(1.65±0.52)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14±0.06)mg/L,通过两组人员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检查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人员的比较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脑梗死患者的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轻度、中度、重度)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判断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致杰 《吉林医学》2013,34(18):3568-356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与血浆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回顾性分析78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浆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测定,观察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表达。结果:AMI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UA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血浆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不仅能发现早期ACS,还可以反映冠脉损伤程度,对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