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降低急性高眼压的机理。 方法?12只家兔急性青光眼模型造模成功后4h分为2组,实验组6只家兔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6只未做处理。造模前和造模后4h、针刺后1h进行眼压测定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行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测定。结果? 12只家兔眼压值造模前为(7.50±1.62)mmHg,造模后4h为(19.86±9.45)mmHg,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针刺前、针刺后眼压分别为(20.89±11.3)mmHg、(7.55±5.70)mmHg,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β内啡肽浓度,针刺前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针刺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但针刺后针刺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眼压状态下针刺治疗可以降低眼压,同时使血浆中β内啡肽浓度升高,针刺降眼压的机理可能和血浆β内啡肽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针灸疗法控制或降低青光眼性高眼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青光眼系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可以致盲的眼病。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0.21%~1.75%。40岁以上的人群的患病率为1.4%。随着传染性眼病的逐渐被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效降低原发急性闭角青光眼急性期高眼压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99例(105眼)原发急性闭角青光眼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药物治疗降眼压组共62眼,治疗有效眼为32眼,有效率为51.6%.前房穿刺降眼压组共43眼.治疗有效眼为31眼,有效率为72.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P<0.05).结论:前房穿刺术较降眼压药物治疗能更有效更迅速缓解急性闭角青光眼急性期中的高眼压状态,解除极高眼压对视神经造成的严重损害(可短时内造成不可逆损害),为可能需要的进一步手术治疗积极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此类病人可考虑直接使用前房穿刺术降眼压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美国芝加哥消息:此地的一位眼科专家报告,如继发性青光眼经手术无效,则可采用聚焦超声波使“眼组织重新排列”,有效地降低眼内压。据康奈尔医学中心纽约医院的眼科主任,D Jackson Coleman在美国眼科学会年会上报告,自1982年6月以来,用此种非创伤性方法治疗了37名病人,有效率81%。使用该超声波治疗时,就会产生多个1mm大小的对结膜和视网膜无害的损伤灶,并且使巩膜变薄,房 相似文献
6.
杨秀芳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2)
颈椎病是指有骨质增生和椎间隙狭窄,伴有神经及椎动脉症状者,临床发病率较高,素以局部取穴如华佗夹脊穴获效,笔者采用观察治疗32例各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2~61岁。病程1月~5月。诊断均符合经法祖所编2版《外科学》教材,其中神经很型18例,椎动脉型6例,交感型1例,脊髓型1例,混合型6例。X摄片示本组病例皆有不同程度颈椎体增生,此外生理弧度消失18例,关节间隙变窄11例,椎间孔狭窄6例,小关节增生5例。2治疗方法;取穴:支沟、养老。针刺方法:用28寸毫针,双侧取穴均采用强刺… 相似文献
7.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病人,应先用药物治疗,使房角开放,眼压下降,待炎症反应消退后再行手术[1]。但临床上,常可见到少数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病人,对此我们采取了前房穿刺与小梁切除术同时进行的方法治疗27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青光眼中男8例,女19例。年龄52~76岁。右眼12例,左眼15例。入院后经常规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眼压仍在36~62mmHg之间,高眼压持续时间为2~5d。术前视力无光感2眼,光感3眼,手动5眼,数指8眼,0.01~0.1者10眼。1.2手术方法:手术前常规口服醋氮酰胺片250mg,静脉滴注20%甘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下施行青光眼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8年收治55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药物控制不理想,前房穿刺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脉络膜出血。眼压控制在20mm Hg(1mm Hg=0.133kPa)以下占82%。结论持续高眼压的青光眼患者、药物不能控制者,前房穿刺,加强术后的护理,不失为挽救部分患者视功能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对持续高眼压模型大鼠眼压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Akria法,制作大鼠持续高眼压模型,针刺睛明、太冲穴,疗程1月,比较各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①本实验造模方法使大鼠眼压明显升高,造模4周后眼压仍能保持为造模前的1.34倍;②针刺4周时,针刺治疗组眼压降低约16%,与模型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一定程度降低实验性高眼压大鼠眼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住院对青光眼患者眼压(IOP)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序列。方法:对接受降IOP治疗的26例高眼压性(H TG)和13例正常眼压性(NTGwm)青光眼患者及未接受降IOP治疗28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IOP连续测量3d,以方差分析比较住院前后的IOP改变。结果:尽管与治疗组相比,未治疗组第1d的IOP相对改变与第2、3d相比变化不显著,但3组患者及患者双眼之间的IOP均显著下降。结论:青光眼患者在住院期间IOP显著下降。尽管这一现象在接受治疗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但同样发生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因此,除住院期间患者的顺应性改善外,其他因… 相似文献
12.
庄新元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5)
青光眼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眼压降至正常或基本正常为宜,因在高眼压下手术易致脉络膜出血、脱离、前房不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但有部分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用药物治疗高眼压持续不降,如不及时手术可致视力永久性损害直至丧失。因此为了抢救视力,我们对这些病例采取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18例18眼,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8例18眼持续高眼压均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男6例,女12例,年龄55~80岁.右眼11例,左眼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1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5眼。入院后用缩瞳剂、碳酸酥酶抑制剂、高渗剂治疗48h眼压不降,6.10…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一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 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 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接受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0至2013年接收的50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组,从同期接受检查的正常青光眼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根据结果来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高(X2=7.69,P<0.01)。结论:对于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治疗具有不错的效果,术前做好手术准备,提升手术操作水平,配合良好的护理,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18.
肩周炎,中医称“肩凝症”,属痹症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几年来,笔者依据经络循行关系,辨证施治,以远端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共71例,效果满意。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71例,男28例,女43例。最大66岁,最小38岁。病程最长7个月,最短2个月。 2 治疗方法 2.1 按型取穴(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实施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3月一2012年8月收治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50例61眼为研究组,另列同期50例患者58眼(非高眼压)为普通组,对比两组实施抗青光眼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近,滤过泡类型相近,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实施抗青光眼手术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40例(46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40例(44眼)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常规的眼压控制后行抗青光眼手术即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3.1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65%,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6.8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改善手术技巧,术后予以有效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