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了有效地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提高急诊危重患者内外部交接时的工作效率、转运途中的安全性和护理记录的完整性。方法通过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交接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人身及信息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制定院内交接转运流程,培训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急救技能,加强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院内交接转运时护理事故为"0",危重患者及时明确诊断得到快速救护,家属满意度升高,交接问题减少,交接效率提高,部门合作矛盾减少。结论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对保证危重病及时诊治与救护、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2452例,其中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取传统方法进行院内转运的1204例为对照组,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采取全面安全护理措施进行院内转运的12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125例,死亡14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81.90%;观察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54例,死亡4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而且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需要对院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再结合影响因素制定安全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是直接采用常规的转运措施。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院内转运死亡率明显更低,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对其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再结合影响因素制定相对应的安全护理对策,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备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常因检查、诊断和治疗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是进行院内安全转运的前提.本文从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及准备,转运途中的监护、观察及应急抢救措施,转运后的交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确保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确保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本文从转运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转运方式和搬运工具的选择、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搬运时的护理和完善转运后的交接工作等方面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级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意义,为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转运体系,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抢救的时间不同,选取2016年第一季度需要院内转运的537名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选取2015年第四季度需要院内转运的540名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按照以往传统转运模式进行转运,实验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分级转运模式进行院内转运,患者的病情分不同等级,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人员、设备、药品等也需要根据不同级别进行配置。结果:分级转运模式的实行后,实验组急诊危重症患者转移至急诊室、手术室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患者危险医疗事故发生频率大大降低(P0.05),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分级转运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安全性,缩短转运时间,增加危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几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收治的全部需要院内转运的424例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院内转运平均用时为29.1 min,其中<20分钟有329例(77.6%);途中发生意外6例(1.42%);患者或其家属对院内转运护理干预比较满意有421例,满意度达99.3%。结论:急诊收治危重患者通常要在院内转运,转运途中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缩短院内转运用时,减少意外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综合病房单元为基础的安全计划(CUSP)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酒钢医院急诊接诊的危重症患者40例,将2020年7月—2021年12月入院的设为观察组(n=20),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入院的设为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标准转运交接,观察组给予CUSP模式指导下的院内转运交接。比较2组院内转运时间,应用CUSP模式前后观察组医护人员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SAQ)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转运至CT扫描室、ICU病房、介入治疗室及手术室所用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CUSP模式应用后医生、护士、医技等医护人员C-SA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应用前高(P<0.05)。结论 CUSP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转运效率,加强医护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及相关对策。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近4年来116例的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护理对策。结果:116例危重孕产妇在转运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潜在风险和并发症,通过运送前及运送中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可以避免相关并发症及降低风险。结论:转运前准确评估病情、合理的人员安排、设备物品准备、科室间沟通,转运途中病情严密观察监护、确保医疗护理服务连续和安全有效,缩短运送时间,有助于提高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 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380例院内转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观察组采用多学科流程管理院内转运,流程管理包括成立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小组,多学科共同制定转运流程图,各项工作按流程图进行转运和管理。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流程转运。比较2组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护理缺陷率的变化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 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使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从单项操作到多学科协作,2组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护理缺陷比较,结果显示,意外拔管发生率从4.2%降低到1.9%;转运前评估漏项发生率从4.7%下降到1.6%;输液管脱落或阻塞从5.3%降到1.1%;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率从4.7%降到1.1%,2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家属对转运过程的医患沟通、转运中护理、接诊科室接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 多学科合作流程管理方式的应用,体现了双向或多科合作的优势,使院内转运流程更为流程化、系统化,确保了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率;促进转运质量的改进,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急诊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SBAR全程转运交接单,以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转运交接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基于SBAR沟通模型,设计急诊患者SBAR转运交接单,于2016年6月至12月在我院急诊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与未使用SBAR全程交接单前,2015年同期相比,分别比较急诊科护士和病区护士满意度。结果对急诊科护士的总满意率由57.69%上升为80.76%;病区护士满意率由61.11%上升到8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BAR模式的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单能优化急诊患者交接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急诊科ICU需要院内转运的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8)与对照组(n=5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内转运护理模式,观察组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急诊ICU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过程中转运设备、贵重物品、电话询问、生命体征、交接时间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急诊与ICU之间的科室间电话确认次数、危急值漏交接次数、责任推卸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7%(P<0.05)。结论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优势显著,交接时间明显缩短,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对患者的生命安危可提供有效的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徐丽青  陈月娥 《中外医疗》2012,31(32):133-134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隐患因素及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2月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到ICU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归纳。结果影响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隐患主要有患者病情、医护人员、设备和药品、辅助科室配合4方面因素。结论护理人员针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隐患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提高转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樊青青 《大家健康》2016,(8):265-266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急诊 PCI 患者(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急诊 PCI 患者作为研究组(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各选取64例。对对照组急诊 PCI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研究组急诊 PCI 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4.69%),对照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21.88%),研究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 PCI 患者进行院内安全转运,可以有效的减少意外的发生,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郑爱熔 《中外医疗》2013,32(7):152-153
目的对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以及成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在2010年1月—2012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21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实施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者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为重患者在院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意外的发生率,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35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转运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3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主要有供氧中断、输液管脱落、窒息等意外事故,对照组患者中有106例患者出现意外,14例患者转运过程中死亡。观察组患者有35例患者出现意外,3例患者出现死亡。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29.76%)和死亡率(0.7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急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患者转运过程意外和死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急诊收入院患者转运交接漏项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降低急诊收入院患者转运交接漏项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急诊收入院患者转运交接漏项率由改善前的35%下降到改善后的18%(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急诊收入院患者转运交接中的漏项,规范转运交接程序,保证护理安全,增强护理人员对转运交接的风险意识,同时提高了圈员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路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收治的2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转运.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实验组,进行临床路径转运.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转运病死率、意外发生情况及满意程度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均未在转运中出现死亡.实验组科室接收满意度为92.0%,对照组科室接收满意度为6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概率为32.0%显著高于实验组发生率为4.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满意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转运效率和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袁代辉 《吉林医学》2011,32(23):4945-4945
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环节与措施,方法:对213例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5例发生轻微意外,转运过程无患者死亡。结论:采用医护专人护送,转送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及风险评估;转运前备好药品、物品;与相关科室及检查部门提前联系;对创伤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并做好危重患者口头、书面的交接,杜绝急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0.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洋洋 《吉林医学》2013,34(11):2148-2149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安全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335例急诊危重患者均能安全到达相关科室。结论:妥善准备好转运前的各项具体工作,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积极完善交接管理,确保患者院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