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口义齿上颌排牙法与下颌排牙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排牙法形成全口义齿的异同,为临床实际选择排牙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取两种排牙法为患者制作两副全口义齿,通过X线投影测量法及三维有限元法,测量、计算、分析其平面水平及对无牙下颌的受力影响。结果:上下颌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平面水平有明显差异。两种排牙法对无牙下颌支持组织所产生的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上颌排牙法所产生的应力值明显大于下颌排牙法。结论:下颌排牙法参照磨牙后垫确定的牙平面更接近天然牙。下颌排牙法有利于无牙下颌的组织保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排牙方法在全口义齿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依照随机数表法将72名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分为上颌法排牙组(A组)、下颌法排牙组(B组)和综合法排牙组(C组)进行全口义齿排牙教学,各24例。由5位口腔修复科教授、副教授和高年资医生对学生排牙方法进行排牙效果量化评分,比较3组合格率以及排牙效果量化评分。结果 A组、B组、C组排牙效果量化评分分别为(31.92±4.35)分、(38.46±3.06)分、(35.92±2.02)分;3组排牙效果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合格率分别为80.1%、91.7%、87.8%。结论下颌法排牙教学效果最显著,合格率最高,适合用于初学者教学。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针对改变全口义齿面形态,先排下颌牙,后排上颌牙的排牙方法,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方法排列全口义齿的方法,常规都是按照“先排上颌牙,后排下颌牙”进行操作,作者改变了传统的排牙方法,排牙顺序为:排下颌前牙时,将3+3的切缘与上颌堤后面孤度准确一致,近中面接触点与颌堤的中线垂直一致。排上颌2+2时,排出较合理的复腊、复盖关系,复始要小,约1~1.2mm的浅复,复盖不宜过大,约Zrnm的浅复盖。在正中关系位时要求上下前牙不接触,上前牙舌测与下前牙切线唇例应有ltnm间隙存在,在前伸胳时稍有接触。排下颌后牙时…  相似文献   

5.
不同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对无牙颌支持组织的受力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对无牙颌支持组织的受力影响。 方法:利用3种排牙法为同一患者制作3副全口义齿,依据其3副全口义齿及下颌支持组织的CT片,分别建立3个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其应力分布。 结果:3种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无牙下颌的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应力值存在差别,上颌排牙法最大、下颌排牙法次之、综合排牙法最小。最大主应力的分部趋势3种排牙法无明显差别,并集中在后牙牙槽嵴的舌侧,向颊侧、近中呈逐渐减少。 结论:综合排牙法、下颌排牙法指导全口义齿的排列有利于无牙下颌支持组织的保健;磨牙后垫作为牙合 平面后部定位的标志是比较合理的。 B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无牙颌患者切牙乳突与按正常排牙后的上前牙位置关系,所用方法,为无牙颌患者排列全牙列后,测量切牙乳突至上前牙唇面及上尖牙连线间距离,结果:(1)上尖牙间距离男性大于女性,两者间呈非常显著差异;(2)无牙颌患者的切牙乳突平均长度为4.60mm与自然牙列者接近;(3)切事缘至尖牙连线及上左右切唇面间距分别为1.92mm及8.15mm明显小于自然牙列者,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切  相似文献   

7.
“所谓形式美,是指在人类自身、自然界和人工产品(包括艺术)中普遍存在着的由一定的色、形、音所构成的形式之美。诸如整齐、节奏、对称、均衡、比例、和谐、主从、层次、生动、完整、多样的统一等,在审美历史的发展中象逻辑的格一样固定下来,成为形式美的规律。(摘自杨辛《美学原理》)  相似文献   

8.
全口义齿的支持、固位、稳定是对无牙颌患者进行修复治疗使其行使功能的前提,也是全口义齿设计、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即便是印模准确、基托密合、边缘封闭伸展合适的义齿,在患者进行咀嚼、语言等活动时,也常有义齿滑动、脱落的现象.笔者从排牙入手,减少咀嚼时义齿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其吸附力,以达到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在全口义齿排牙实验教学中,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通过一看、二触、三练、四动脑循序渐进的4阶段,提高学生全口义齿排牙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中,排列假牙非常重要,它能直接影响患者全口义齿的固位、美容、咀嚼等功能,本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这种排牙法,取得较好的效果。1 病例来源 从1988-1999年,对这种方法疗效并追踪总结共66例。其中女47例,男19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2岁。上下颌关系正常的40例,上颌前突为20例,下颌前突为6例。2 方法 66例全口义齿的修复、假牙全部采用上海生产的复色牙,产品性能相对耐磨,色泽、形态自然,上下颌关系良好。排牙步骤:先排2132112123这组牙列,使1近中面与 蜡堤中心…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全口义齿选牙排牙的美学张淑琴,李清,邓益辉(附二医院口腔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这一心理特征显现得更加清楚。作为口腔修复工作者,就一定要重视人们这一心理要求。以全口义齿的修复为例,临床实践证明,深...  相似文献   

13.
牙列缺失后,由于未及时的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常常造成上下颌骨及上下颌弓在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的不协调,表现为异常颌位,给全口义齿的修复带来一系列的不便,使全口义齿的修复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为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异常颌位的排牙成了关键的一步,它不能按常规的排牙方法来进行,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有利于全口义齿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性区排牙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对下颌支持组织的应力特性.方法:在已建立的中性区排牙法全口义齿和常规排牙法全口义齿及下颌支持组织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模拟3种工况条件下全口义齿对下颌支持组织应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以期找出其应力分布规律.结果:3种工况条件下,2种排牙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对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中性区排牙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基托的最大位移量和最大等效应力均小于常规排牙法制作的全口义齿.结论:采用中性区排牙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在模拟各种功能运动时,稳定性高于常规排牙法制作的全口义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全口义齿重衬后,咀嚼功能改善的情况。方法 采用吸光度法,对全口义齿戴用者重衬前后的咀嚼效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重衬后全口义齿戴用者的咀嚼效率高于重衬前。结论 ①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测试方法科学、简易、迅速。②重衬术是一种维护和保养旧全口义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型义齿稳固剂对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新型义齿稳固剂对全口义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长期戴用全口义齿的无牙患者 12例 ,制作全口义齿 ,3月后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 ,以花生米作试物 ,分光光度计测定咀嚼后花生米悬浊液的吸光度 ,观察新型义齿稳固剂使用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结果 数据统计分析表明 ,新型义齿稳固剂使用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 新型义齿稳固剂能明显提高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7.
18.
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对咀嚼肌肌电和咬合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neutral zonedentures,ND)和传统全口义齿(conventional complete dentures,CD)修复后无牙颌患者咀嚼肌肌电活动和咬合力的变化差异,以期了解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10例牙槽嵴严重萎缩低平的无牙颌患者,记录其分剐戴用ND和CD1个月、3个月时的咬合力和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嚼肌(masstter muscle,MM)、二腹肌前腹(diagastric anterior,DA)在咀嚼口香糖及花生米时的肌电图。根据记录阶段分为ND1个月组、ND3个月组、CD1个月组和CD3个月组。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ND1个月-CD1个月组、ND3个月-CD3个月组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结果(1)咀嚼口香糖:TA、MM肌电活动ND1个月组〉CD1个月组,ND组咀嚼周期(TCD)、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AP/RP)小于CD组(P〈0.05);(2)咀嚼花生米:TA、MM肌电活动ND3个月组〉CD3个月组,ND组咀嚼周期、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小于CD组(P〈0.05);(3)咬合力:ND1个月组〉CD1个月组(P〈0.05)。结论与传统全口义齿相比,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戴用者显示出较好的咀嚼肌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线性全口义齿与传统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位患者制作传统的解剖式(牙合)和线性(牙合)两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3个月时检测其咀嚼效率并记录相应的咀嚼次数及所用时间。结果:与解剖式全口义齿比较,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周期较短(P〈0.01);咀嚼至吞咽前的所用时间较长(P〈0.05)、咀嚼次数明显增多(P〈0.01);咀嚼30s及咀嚼至吞咽前的咀嚼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度的满意率明显高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P〈0.01)。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尖牙全口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20例全口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解剖式人工牙修复组和无尖牙修复组,每组10例。采用Oxford十通道肌电图仪对义齿初戴时和初戴1个月后的双侧颞肌和咬肌进行肌电测试,比较两种义齿的咀嚼效率。结果解剖式人工牙修复组与无尖牙修复组义齿初戴时和初戴后1个月后的肌电峰值电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戴时比较,解剖式人工牙修复组初戴后1个月后扣齿运动时的肌电峰值电位显著提高(P〈0.05),而无尖牙修复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无尖牙修复组初戴后1个月后的肌电活动静息期明显较初戴时缩短(P〈0.05),且显著短于解剖式人工牙修复组初戴后1个月后的肌电活动静息期(P〈0.05)。两组患者义齿初戴1个月后的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槽嵴条件差的患者,无尖牙修复与解剖式人工牙修复的咀嚼效能相当,且患者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