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为91.7%(44/48),对照组满意率为60.4%(29/4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给予心血管内科患者,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50例患者人性化服务,观察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相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应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学习并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94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47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及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在生活质量优良率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赵峰 《吉林医学》2013,34(24):5046-5046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全面整体的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缓解,然而观察组在抑郁、焦虑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以及再发心肌梗死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面整体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生,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实施常规心脏内科护理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对冠心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仅出现2例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冠心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分(SDS)、焦虑自评分(SAS)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明显更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则明显更高,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能够使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并且能够有效促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无缝隙护理模式值得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得到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35例患者)与对照组(3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即对应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14%,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优质护理干预方案服务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医院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的35例患者被划分为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35例患者被划分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偏执、抑郁、攻击性、思维障碍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治疗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疗效,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于收治的204例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10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2例行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护理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将舒适护理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大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床边责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床边责任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护理服务总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床边责任护理可显著缩短病情稳定时间和护理服务总时间,并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8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97.06%vs82.35%,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其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预后佳。同时,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8%、70.59%,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心理(SAS)评分、抑郁心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护理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且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创新》2015,(7):107-11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44例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血栓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有利于缓解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在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于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HM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HM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水平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从我校附院急诊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37例)实施优质护理。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显著短于或者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且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放射治疗肿瘤患者1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及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肿瘤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放疗后2周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老年患者在放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实验组及对照组经过在院期间的护理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得更显著(P〈0.05)。放疗后2周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使老年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张丽 《大家健康》2014,(1):307-30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给予患者整体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对照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达73.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100%,其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改善等方面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面整体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生,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诊患者当中,样本需求量为80例,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等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1)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4)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结果通过观察,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护理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使患者尽快出院,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一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家属陪护率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