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重庆市南岸区婴儿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加强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来两中心进行儿童保健的0~12月婴儿母亲或看护人进行婴儿喂养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影响因素。 【结果】 <4月婴儿母乳喂养率为76.56%,纯母乳喂养率占45.63%。4~6月婴儿喂养方式以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为主,分别为52.8%、42.23%;7月~和10~12月,婴儿喂养方式以人工喂养为主,分别占69.66%、87.00%。辅食添加基本从4月龄开始,米粉/米糕和菜泥/果泥添加率分别在5、6月龄达到最高,分别为84%、84.5%;到7月以后粥/面条、碎菜/水果、蛋类和肉类添加率逐渐增加,到12月时基本能达到90%左右。辅食添加顺序大致为米粉/米糕、菜泥/果泥、碎菜/水果、蛋黄、粥/面条、蛋羹、肉类。 【结论】 该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有待改善,辅食添加情况可观。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应做好普及科学喂养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人群母乳喂养意识,从而改善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和辅食添加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都市城区婴儿辅食添加情况,比较不同辅食添加时间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12月出生并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定期体检的婴儿资料,纵向监测其体重、身长等各项指标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 91.78%的婴儿在4~6月龄时添加辅食;78.6%的婴儿家长选择了谷类食物为添加的第一种辅食; 4~6月龄添加辅食组婴儿的身长、体重指标在4、6、12月龄时均高于小于4月龄添加辅食组,小于4月龄添加辅食组婴儿在生后4个月内身长、体重的月增值小于4~6月添加辅食组。【结论】 成都市城区婴儿存在部分婴儿辅食添加时间和第一种辅食选择不正确的问题,辅食添加时间与体格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3.
汪阳  曾果  冉隆蓉  姜桅  刘晓倩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25-2127
目的:评估成都市儿童保健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水平、指导现状及需求.方法:整群抽取成都市妇幼保健系统儿童保健人员共15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大学文化以上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集中在“优”,高/初中文化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以“差”为主;家庭访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门诊儿保人员;基层门诊儿保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市、区级.调查对象回答辅食添加原则单一法引入辅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正确率低.调查对象在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时间和原则等方面给予看护人的指导最多.而对婴儿异常情况时的饮食、辅食的量和婴儿进食行为培养等方面,部分调查对象存在指导困难.调查对象更新知识主要依靠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结论:基层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和指导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贫困农村地区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8月在湖南省武陵山区和罗霄山区30个贫困县按乡级概率规模抽样(PPS)方法抽取1449名农村6~8月龄婴儿,采用问卷调查婴儿过去24 h喂养情况、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等,按WHO《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要求计算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的相关因素。结果 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为95.4%(1382/1449)。多因素分析显示,婴儿民族为土家族(OR=2.32,95%CI 1.55~3.47)以及主要看护人喂养知识不合格(OR=1.39,95%CI 1.10~1.75)是影响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的危险因素。结论多数湖南贫困农村地区婴儿在6~8月龄时即添加了辅食;土家族、主要看护人辅食喂养知识不合格的婴儿是6~8月龄仍未添加辅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陕西省镇安县36月龄以下婴幼儿出生情况和喂养行为。 【方法】 采用PPS抽样,在陕西省镇安县抽取432名36月龄以下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270 g,身长50.3 cm,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低出生体重儿占5.1%,巨大儿占5.6%。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52.3%。分别有4.2%、 26.3%和73%的婴幼儿在4~5月龄、6~11月龄和12~17月龄断奶。该地区0~5月龄婴儿96.7%已添加汤汁饮料类辅食;开始添加半固体软质谷类食物的中位数大多是在6月龄;有一半婴幼儿在7、8月龄开始添加蛋类和肉类;18~35月龄婴幼儿中有一半是在12个月龄时开始添加鱼类;12~17月龄儿中分别有88.4%和56.5%的比例添加了肉类和鱼类。 【结论】陕西镇安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率很低,婴儿抱奶时间长,断奶过早,辅食添加过早,6月龄以后辅食种类不丰富,添加优质蛋白的时间较晚。建议应在包括镇安在内的贫困农村加大力度宣传母乳喂养,尽量保证母乳喂养,同时要适时、合理地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喂养行为,提高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在儿保门诊调查了213例1~24月龄婴幼儿家长喂养方式情况;对2013年出生的204例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6月龄时的喂养方式及贫血情况,采用BC-32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知晓率为96.2%,1~3月龄添加配方奶原因母婴暂时分离占39.1%,4~6月龄混合喂养占76.6%,家长准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为10.1个月,13~24月龄人工喂养占94.8%。204例婴儿中6月龄贫血患病率26.5%。有160例在6月龄前添加含铁辅食,有44例未添加含铁辅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结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迫切需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新生儿母亲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在儿保门诊指导母亲正确哺乳,合理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海淀区婴儿辅食添加喂养现状及知识来源,为进一步加强婴儿营养与喂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6-12月龄门诊健康检查的婴儿193例,对其母亲进行婴儿喂养现状及辅食添加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有88.97%婴儿添加了水果或蔬菜,87.05%的婴儿添加了谷类,84.97%的婴儿添加了蛋黄及肉类,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加,添加率逐渐增高,至12个月龄时,婴儿各类辅食基本添加完成。获取添加辅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儿保医护人员。结论目前海淀区参加早期教育的婴儿辅食添加大多能遵循喂养原则,仍有极少部分还不尽合理,辅食添加的知识来源,从儿保医护人员处获取率尚未达百分之百。儿保医护人员仍需努力加强婴儿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以望提高婴儿营养与合理喂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汪阳  曾果  冉隆蓉  姜桅  刘晓倩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313-3315
[目的]评估成都市儿童保健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水平、指导现状及需求. [方法]整群抽取成都市妇幼保健系统儿童保健人员共157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大专/大学文化以上的调查对象知识分集中在"优",高/初中文化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以"差"为主;家庭访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门诊儿保人员:基层门诊儿保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市、区级.调查对象回答辅食添加原则、单一法引入辅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正确率低.调查对象在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时间和原则等方面给予看护人的指导最多.而对婴儿异常情况时的饮食、辅食的量和婴儿进食行为培养等方面,部分调查对象存在指导困难.调查对象更新知识主要依靠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 [结论]基层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和指导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营养及喂养现状,为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贫困项目县706名6~24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体格测量及调查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晓情况。结果 706名6~24月龄贫困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1.7%,低体重率4.8%,生长迟缓率13.7%。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识知晓率以“辅食添加时间”最高(39.8%),“持续母乳喂养时间”最低(2.8%)。在6月龄添加辅食儿童仅占28.7%。结论 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高,儿童看护人科学喂养知识和行为缺乏,在为其提供辅食营养补充剂的同时,应加大婴幼儿喂养知识行为宣传力度,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喂养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现状,为指导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城市、城镇、农村3844名婴幼儿,对喂养方式的现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4月龄母乳喂养率75.6%、纯母乳喂养率36.3%,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06±3.37)月、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60±2.00)月;4个月内主要喂养方式是混合喂养,占50.8%;母乳喂养儿的乳类添加率达91.9%;②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间为(3.8±1.75)月龄,41.7%婴幼儿早于4月龄添加辅食,城镇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较为突出;添加辅食的种类较丰富,但豆类添加率较低;农村婴幼儿蛋类添加率从4月龄、肉类添加率从6月龄开始显著低于城市和城镇;6月龄后婴幼儿从辅食获得能量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推荐量。【结论】婴幼儿的喂养仍存在问题,需继续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变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增加豆类添加率、改善添加辅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区婴幼儿贫血发生及相关因素。 【方法】 入选上海市区健康足月单胎6月龄婴儿,分别于6、12、24月龄进行血常规检测,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并收集喂养信息。 【结果】 共入选189名6月龄婴儿,149名完成12月龄随访,101名完成24月龄随访;6、12、24月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8.0%、15.4%、10.9%;73.5%的12月龄和45.5%的24月龄婴幼儿贫血为新发病例;婴幼儿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6月龄贫血与非贫血婴儿相比,4月龄前添加辅食以及6月龄时未添加肉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上海市区婴幼儿贫血仍有一定的发生率,有必要定期筛查血常规;辅食添加过早和肉类辅食添加过晚所导致的铁缺乏是造成婴儿贫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长春市儿童保健(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水平、指导现状及需求。方法:整群抽取长春市妇幼保健系统儿保人员共15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大学文化以上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集中在"优",高/初中文化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以"差"为主;家庭访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门诊儿保人员;基层门诊儿保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市、区级。调查对象回答辅食添加原则、单一法引入辅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正确率低。调查对象在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时间和原则等方面给予看护人的指导最多。而对婴儿异常情况时的饮食、辅食的量和婴儿进食行为培养等方面,部分调查对象存在指导困难。调查对象更新知识主要依靠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结论:基层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和指导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婴幼儿喂养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市婴幼儿喂养情况,为合理喂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昆明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有关喂养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昆明市城、郊4月内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5.17%、69.87%,4~6月婴儿辅食添加率城郊分别为76.00%、66.00%,各类辅食添加郊区多晚于城区。婴幼儿喂养情况城郊差异仍然明显,与1995年相比,婴幼儿喂养改善不明显。【结论】昆明市婴幼儿喂养主要问题是母乳喂养率较低,城郊婴儿辅食添加存在过早现象,改善的关键是广泛、深入地宣传科学喂养知识。  相似文献   

14.
婴儿辅食添加现场演示交流与喂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婴儿辅食添加喂养状况及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识、喂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171名婴儿家长进行调查 ,并定期进行各类辅食的现场制作及搭配示范的演示交流 ,指导家长采用正确有效的辅食添加和制作方法。 【结果】 婴儿辅食添加与家庭经济收入有直接关系 ,收入越高 ,对婴儿辅食添加的重视程度就越高。通过干预可使儿童家长能按正确方法添加及制作辅食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辅食添加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婴儿辅食现场制作示范及喂养指导 ,能有效加强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识 ,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水平 ,降低婴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江汉区0~18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及食物转换现状,为制定改善婴幼儿喂养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两个社区,将常住的0~18月龄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抚养人进行婴幼儿喂养情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 <4个月、4~6月、6~9月、9~12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95%、66.67%、45.46%和26.61%;断乳的首要原因为母乳不足(74.29%);<4个月、4~6月、6~9月、9~12月婴儿的食物转换率分别为:12.70%、58.82%、99.09%和99.08%;在已引入辅食的婴儿中,60.39%的婴儿首次引入时间在4~6月;动物性辅食的引入频率较低。 【结论】 婴儿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食物转换方面存在转换时间不合理及动物性辅食引入频率较低的问题,应进一步开展母乳喂养及食物转换的宣传教育,指导抚养人进行科学喂养,以促进婴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九市婴儿辅食喂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我国婴儿辅食添加的现状、变化趋势以及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以"200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1~12个月婴儿为对象,现场询问获得辅食添加信息。【结果】①1~3、4~5和6~12月婴儿辅食添加率:城区分别为11.0%、82.5%、98.9%,郊区为11.4%、69.1%、96.8%。郊区明显低于城区。蛋、水果、粥的添加时间最早,肉、鱼、面食次之,豆制品添加最晚;②北、中片辅食添加率低于南片;③1985~2005年辅食添加率城区表现为1985~1995年有增长,1995~2005年无明显变化;郊区则呈逐渐增长趋势;④4个月内添加辅食组体重、身高均低于未添加组,4月龄以上添加多种辅食组体格指标高于添加单一辅食组。【结论】①多数婴儿均能按照喂养建议进行辅食添加;②辅食添加存在地区差别;③1985~2005年辅食添加有所改善;④辅食添加时间、种类与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农民工婴幼儿母亲养育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城市农民工婴幼儿母亲辅食添加知识、态度、行为及其传播途径,为改善母亲的养育行为,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来本院儿保门诊体检的4月龄~1岁健康婴幼儿415名。其中城市居民婴幼儿母亲204名,城市农民工母亲211名,进行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的问卷调查,并对9月龄的婴幼儿进行血锌的测定。【结果】城市母亲对辅食添加知识了解程度高于农民工母亲(χ2=70.29,P<0.01);两组不同学历的母亲辅食添加行为正确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2.81和14.23,P均<0.01);两组母亲获取辅食添加知识途径不同(χ2=12.6,P<0.05);两组家庭大多数均有电视,城市母亲认为坚持合理添加辅食困难主要是知识缺乏,而农民工母亲认为主要是经济因素和知识缺乏,差异有显著性(χ2=7.98,P<0.05),两组婴幼儿缺锌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87,P<0.05)。【结论】城市农民工母亲的养育行为较差,其婴幼儿缺锌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南京城区婴儿辅食添加指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家长或抚养人进行针对性辅食添加指导,改善添加辅食的质量,对辅食添加指导满1岁婴儿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儿保医生对干预组婴儿在出生4、5、6、8、10和12个月时进行喂养情况调查、24 h膳食回顾调查,计算摄入辅食的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根据婴儿辅食添加的情况,给予家长应添辅食种类、量、次数和喂养行为的指导。【结果】两组婴儿在出生和6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差异,12个月时干预组婴儿平均身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及1995年九市城市男童身长评价标准的均数水平,而对照组低于均数水平。6个月时干预组婴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12个月时两组婴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锌水平无差异,但干预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婴儿1岁时膳食中热能和蛋白质摄入均高于每日推荐膳食供给量(RDA),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维生素A、维生素B1摄入达到RDA的80%以上,对照组低于RDA的80%;干预组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城市婴儿定期健康检查,家长已具有较好的喂养知识和方法,为了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对婴儿进行膳食调查、营养计算及针对性辅食添加指导,是改善添加辅食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灾后陕西宁强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陕西受灾县宁强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的营养与生长发育状况。 【方法】 以宁强县8个乡45个村327名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指标测定和指血血红蛋白检测。 【结果】 婴幼儿贫血检出率为49.9%,生长迟缓率为9.8%,低体重率为6.4%,消瘦率为4.6%;母乳喂养率达89.9%,但仅7.1%的婴儿在出生后1 h内开奶;已添加辅食的婴幼儿主要以谷类食物为主,但豆类、鱼类的添加较少。 【结论】 宁强县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较差,生长发育水平较低,辅食添加食物较单一,需要对婴幼儿采取必要的营养干预措施,对其看护人加强营养知识教育,以改善婴幼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要儿喂养行为及其与行为改变理论变量的关系,为儿童保健及喂养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河北省涞水县526名5~7月龄婴儿的喂养状况,喂养行为及其与母亲知识、态度、准则信念和对周围人的依从等行为改变理论变量的关系. [结果]调查地区5月龄婴儿基本纯母乳喂养的比例为21.4%,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比例为39.2%,采取正确腹泻时喂养行为的占1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具有正确态度(OR=1.30,95%CI:1.04~1.63),容易采取基本纯母乳喂养行为;要儿月龄越大(OR=12.32,95%CI:7.88~19.27),周围人对合理时间添加辅食知识越认同(OR=1.22,95%CI:1.05~1.40),婴儿在合理时间添加辅食的比例越高.独生子女(OR=1.69,95%CI:1.01~2.78)、母亲具有正确知识(OR=1.73,95%CI:1.02~2.93)和态度(OR=1.40,95%CI:1.03~1.91)、以及周围人对腹泻时正确喂养知识越认同(OR=1.25,95%CI:1.04~1.52),越容易在婴儿腹泻时采取正确行为. [结论]调查地区需加强5月龄纯母乳喂养、合理时间添加辅食以及腹泻时喂养的健康宣教,并对目标人群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