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5年以来采用颅-面联合手术切除额、颞部颅底肿瘤16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1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7岁,平均51岁。均经CT及术后病理检查,其中脑膜瘤突入鼻咽腔3例;神经纤维瘤侵入鼻腔和眼眶各1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突入前、中颅窝3例;筛窦癌或耳部鳞状细胞癌侵入颅内6例;中颅窝底横纹肌肉瘤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肿瘤均由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一期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新出现面瘫1例;脑脊液鼻漏3例,再次手术修补1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8~60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好转,无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尤其是伴有明显的颈部扩展者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获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7例,加重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可分成为:(1)颅中窝型;(2)颅后窝型;(3)颅中后窝型;(4)颅外型;(5)颅中窝颅内外沟通型;(6)颅中后窝颅内外沟通型。颅中窝型肿瘤宜取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颅后窝型肿瘤宜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颅中后窝型肿瘤宜取颞底经天幕入路。颅中窝颅内外沟通瘤宜取颞下硬脑膜外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中窝底内外沟通性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中窝底内外沟通性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肿瘤均一期全切。临床症状较前改善12例,无变化3例,加重3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伤口渗血3例,硬膜外血肿1例,均治愈。病理结果示神经鞘瘤,其中良性14例,恶性4例。恶性病例术后均行放射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1.4个月。恶性病例中,死亡1例,复发2例并再次行手术治疗,失访1例;良性病例无复发。结论颅中窝底内外沟通性三叉神经鞘瘤通常瘤体巨大,肿瘤主体位于颅内者选择颅中窝底硬膜外入路切除,主体位于颅外者选择上颌骨掀翻或颅底内镜手术切除。颅内外沟通性三叉神经鞘瘤恶变率较高,应尽量行根治性切除。恶性病例术后应放疗,以减少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5.
颅底前中部颅内外沟通瘤的手术入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底前中部颅内外沟通瘤手术处理困难,现将我院近年来经治的病例介绍如下。病例报告例1 男,38岁。右眼突出伴视力减退、右颞部痛10个月,加重1个月于1990年12月入院。检查左眼视力、眼底正常。右眼球突出,眼前指数,无偏盲,视乳头原发性萎缩,外展不能。CT 示右蝶骨嵴内侧、海绵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介绍患儿,男,6岁1个月,因"右侧颈总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视力下降5月余"于2015年3月14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瘤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后;右眼失明",收入神经外科住院治疗。既往史:因"右眼胀痛伴视力减退伴2个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眼科中心行眼视光检查后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  相似文献   

7.
中颅窝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分析 1990年~ 2 0 0 0年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颅窝脑外海绵状血管瘤 (CA) 10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7例。年龄 4 5岁~6 4岁 ,平均 5 1 2岁。病程 2月~ 12年 ,平均 1年8月。2 临床症状 :面部麻木 3例 ,头晕头昏 5例 ,视力下降 4例 ,眼睑下垂、复视 3例 ,头痛 3例。3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 ,8例行DSA检查。瘤体积从 2cm× 2cm× 1 5cm~10cm× 9cm× 11cm不等 ,其中 8例有中颅窝骨质吸收 ,5例前床突骨质吸收 ,2例有蝶鞍、视神经孔扩大。CT检查呈中颅…  相似文献   

8.
经中颅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科自 1 996年起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 1 3例 ,其中采用中颅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1 0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4例。年龄 1 0~ 5 8岁 ,平均 40 7岁。2 .临床表现 :面部感觉减退 6例 ,咀嚼肌活动障碍及萎缩 3例 ,面部疼痛 2例 ,头痛 2例。病程 3个月至 4年 ,平均 2 1年。3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增强前后CT扫描 ,其中 6例同时行MRI检查。肿瘤起源于眼神经 1例 ,起源于半月神经节、瘤体位于中颅窝 3例 ,肿瘤累及中、后颅窝 (哑铃型 ) 5例 ,广泛筛窦、蝶窦、中颅底及岩尖的复发性恶…  相似文献   

9.
颅鼻沟通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颅鼻沟通瘤,肿瘤在颅内位于颅前凹,部分侵及颅中凹;25例出现鼻塞、鼻部外形改变,19例眼球突出、眼球移位、眼球活动障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颅面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全切28例,大部切除3例。均恢复良好,术后无死亡。随访7个月~9年,24例完全恢复健康,5例生活需要照顾,2例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颅眶沟通瘤多以鼻部、眼部和脑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采用颅面联合入路,多科室合作,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可直接改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和颅底重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颅眶沟通性腩膜瘤(COCM)的诊断、手术及预后。方法 在1998年2月至2000年12月间入院的11名颅眶沟通瘤患中,对经病理确诊为脑膜瘤的5例,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手术操作、病理特点和预后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采用额下或额颞侧方入路,单纯硬膜外切除3例,联和硬膜外、硬膜下切除2例。全切4例,次全切1例。全部病例予以顿底骨性重建。术前视力、光反射、眼球运动正常的2例中,1例视力明显减退伴光反射迟钝。随访期内,5例均未行放射治疗;复发2例,其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肿瘤组织均含纤维母细胞成分。结论 COCM可以侵犯颅眶结合部许多重要解剖结构,且有复发倾向;本病治疗应强调充分暴露、彻底切除、颅底重建和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4例颅内软骨肉瘤并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35岁。肺瘤都在颅底,其中3例在硬脑膜外前颅凹底,蝶骨嵴和后颅凹各1例;另1例在硬脑膜内位于蝶骨嵴。颅内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不易与相同部位的其他肿瘤相鉴别,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本病的治疗如能及时采取手术切除加放射治疗等综合措施,部分病人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眶内及颅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8年3月至2003年8月,由CT及MRI确诊后经颅入路切除18例眶内及颅眶肿瘤,取得了较佳的效果,现如下报告。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23~75岁,平均45岁。2.临床表现:病程8d至25年(平均32个月)。患眼的症状和体征:均表现为单眼眼球突出,其中视力下降17例,眼球活动受限16例,复视15例,视乳头水肿10例,继发性视神经萎缩1例,眼痛2例,无明显颅内症状表现。3.CT及MRI:18例行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18例CT增强扫描后,17例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例皮样囊肿不强化;3例有骨质破坏,12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MRI定性3例)。4.…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经颅开眶切除眼球后肿瘤手术技术经验及预后。方法回顾总结了经颅手术切除眶内肿瘤13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过程中保留视力,美容重建等难点和技巧。结果其中血管瘤8例和1例视神经鞘脑膜瘤全部切除,2例视神经鞘脑膜瘤次全切,1例假性肿瘤和1例错构瘤部分切除;随访7例(6例失去联系),其中6例术前突眼视力下降3~6个月内均恢复,1例突眼眼外展未恢复。结论经颅眶入路可根据肿瘤位置适当调整手术入路,更好的暴露眼眶内容物及肿瘤,能较好地保护眶内容物,基本不影响容貌。  相似文献   

14.
内镜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前中颅底沟通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绛鼻颅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3例患者在扩大经额下入路显微切除肿瘤颅腔内部分的基础上,采用经鼻内镜下切除肿瘤颅外部分并重建颅底缺损.结果 手术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和新神经功能废损、脑脊液漏、脑膜腩膨出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爪神经鞘瘤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3例,脑膜瘤2例,垂体瘤、内翻性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痛和嗅神经母细胞瘤符1例.结论 采用内镜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前中颅底沟通瘤创伤小且深部视野良好,能安全且完全切除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副鼻窦鳞癌术后复发伴颅内浸润,放疗后皮肤广泛坏死感染的病例临床较少见,回顾国内文献颅内外沟通瘤有相关报道,但伴皮肤放疗后广泛坏死感染及再次手术广泛组织缺损的病例报道较少.我科于2001年7月至2002年10月间对4例此类患者,予以手术切除肿瘤,并在显微外科技术下,应用背阔肌皮瓣与颞浅动脉静脉吻合行颅面修复重建,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总结显微手术切除侵及海绵窦的眶颅沟通性神经鞘瘤的经验,探讨沟通眶颅的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及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眶-翼点入路硬脑膜外显微手术切除的侵及海绵窦的眶颅沟通性神经鞘瘤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内镜辅助手术5例,并对该类肿瘤的特点及手术要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4例,肿瘤全切率为83.3%,无死亡病例。术后新出现10例眼球运动障碍;3个月后6例完全恢复,2例不全麻痹,2例无变化。1例病人术后2周出现溃疡性角膜炎,治疗后未愈。1例病人术后失明。4例次全切的患者术后2周行1刀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复查MRI示全切病例无肿瘤复发,次全切病例未见残余肿瘤明显增大。结论眶颅沟通性神经鞘瘤从眶内通过眶上裂侵犯眶尖区及海绵窦,经眶-翼点入路硬脑膜外手术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对侵及海绵窦的眶颅沟通性神经鞘瘤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颅眶沟通肿瘤不多见,我院自1993-1999年共收治颅眶沟通肿瘤8例,报道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18-59岁,平均41岁。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视力减退,5例同时伴有眶区疼痛及头痛。视力0.1以下者2例,0.1-0.5者3例,0.6-1.0者2例,眼前手动1例。眼球突出5例,眼球活动障碍4例,复视4例,眼球搏动伴血管杂音2例。所有肿瘤均行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为颅眶沟通肿瘤。4例表现肿瘤呈纺锤状及视神经眶内段呈均匀变粗的等信号及略高信号占位。边界较清晰,周边有轻度水肿。强化后有2例呈结节状类圆形的高信号强化。肿瘤主体在眶内2例,在颅内5例,1例在眶后部侵及视神经管。  相似文献   

18.
经颅入路切除眶内或颅-眶沟通性肿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切除眶内或颅-眶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均采用双侧额部发际内冠状切口,根据肿瘤大小、占据眶内的部位以及是否有颅内侵犯,调整皮肤切口的长短,选择合适的开颅骨瓣:单侧额部入路、经额经眶上缘入路或经额经颧经眶上缘入路。对单纯眶内肿瘤,采用硬膜外入路;对眶-颅沟通性肿瘤,先经硬膜内处理肿瘤的颅内部分,然后打开眶顶和(或)眶外侧壁切除眶内肿瘤。结果 全切除26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除1例有动眼神经麻痹,另2例遗患侧眼失明外,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颅入切除眶内或颅-眶沟通性肿瘤时,选择合适的开颅骨瓣而使肿瘤得以充分显露是手术成功的基础;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回顾1998年2月至2003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36例视神经轴外侧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1岁~67岁,平均38岁;病程2个月至7年,平均17个月;肿瘤病理类型:脑膜瘤13例,泪腺恶性肿瘤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7例,转移癌4例,神经鞘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各2例、骨化纤维瘤1例,共计3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表现:突眼29例,占首位,余依次为疼痛17例、眼球运动障碍12例、视力视野障碍11例,鼻钮5例均为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塞2例、面部感觉障碍1例为三叉神经纤维瘤。常规检查方法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眼科学检查,头颅MRI…  相似文献   

20.
垂体腺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 10 %~ 12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虽然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适应证在不断扩大 ,经额入路因其显露视野充分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而被普遍应用 ,就我院 2 0 0 0 0 1~ 2 0 0 3 0 6采用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3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7例 ,女 14例 ;年龄 2 1~ 65岁 ,平均 3 7 2岁 ;病程 1个月~ 6年 ,平均 1 7年。1 2 临床表现 双侧视力下降伴颞侧视野缺损 2 7例 ,内分泌功能障碍 2 3例 (月经紊乱、闭经 9例 ,性功能下降 10例 ,肢端肥大 4例 ) ,头痛等颅高压症状 3例。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