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针刺组。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120次/min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信号,对胃运动频率、波幅和迷走神经放电频率进行提取分析。结果:针刺正常大鼠足三里后,60次/min捻转手法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波幅、频率呈现抑制作用,120次/min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波幅呈现促进趋势;行针及出针5 min、15 min时,捻转60次/min组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减少,针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作用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对健康人足三里穴区局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平补平泻手法以及针刺不行手法及不针刺干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监测上述不同手法针刺健康人体足三里穴后即刻,针后5、10、15、20、25、30 min穴区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针刺即可使足三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增加,其中提插补法及提插泻法更为明显,且补法组血流灌注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泻法组.结论:针刺手法操作可明显提高健康人足三里皮肤血流灌注量,且补泻手法不同,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应用红上线热像技术,以成年健康人为受试对象,重点观察石氏捻转补泻针法、传统捻转补泻针法、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针法等针刺手法的操作对人体皮肤温度场(温度分布)的影响,并与平补平泻针法、留针不施手法进行对照观察,此为第一部分实验研究,其包括:实验一"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脘腹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和实验二"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合谷穴对合谷穴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观察其中效应差异最明显的捻转补泻手法对健康小鼠"足三里"穴位局部及远端能量代谢相关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ATP酶)活性的影响,并与不经针刺的正常对照组比较,此为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石氏捻转补泻手法对健康小鼠‘足三里'穴位局部及远端能量代谢相关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①选穴:中脘、双侧足三里。②操作:令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刺入上穴达一定深度。采用小幅度快速捻转叩击手法,持续捻转3min~5min,留针5min~10min,如上法连做3次后起针。每日1次,5~7次为1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针刺1~7次,临床症状消失,X线下钡透或平片示胃的位置恢复正常者;有效:针刺7次后,症状明显减轻,但胃的位置未转复者;无效:经针刺7次以上,病情无改善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并分析乳腺癌患者在不同疲劳程度下的穴位皮肤温度变化规律,为穴位辅助癌性相关疲劳诊断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筛选出女性乳腺癌Ⅰ~Ⅲ期患者165例,根据疲劳诊断标准和简明疲劳量表(BFI)评分将患者分为疲劳组(135例)和不疲劳组(30例)。采用高精度热电偶测温仪测量两组患者命门、气海、关元及双侧足三里穴的皮肤温度,比较并分析穴位皮肤温度与疲劳程度的关系。结果 疲劳组患者命门、双侧足三里的皮肤温度明显低于不疲劳组(P<0.01),而两组患者气海和关元的皮肤温度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命门和双侧足三里皮肤温度与疲劳程度呈负相关(P<0.01);气海和关元的皮肤温度与疲劳程度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癌性疲劳患者命门和足三里的穴位皮肤温度明显低于不疲劳患者,且患者疲劳程度越高则上述穴位皮肤温度就越低。  相似文献   

6.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穴位则是人体脏腑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穴位研究是经络研究的基础。为开辟腧穴研究途径,以抛砖引玉,本文以脑等电位地形图为依据,初步观察了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后大脑皮层的电位变化,观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受试者为3例健康成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5、45、65岁。2.仪器、美国Bio-Logic脑等电位地形图仪。3.穴位及操作:取穴:内关、足三里。每次只取一穴,以2寸毫针直刺,方式为小幅充高频率捻转手法(120~160次/分),局部得气后留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十二经脉经穴对健康成人体表胃、小肠电图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相对特异性关系。方法: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30例健康成人针刺不同穴位前后的体表胃、小肠电图,比较胃、小肠电图频率、振幅变化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养老、曲池穴能使胃、小肠电振幅上升。针刺足三里、养老、通里、内关等穴位能分别调节胃、肠运动的节律;针刺足三里、养老、阴陵泉等穴能同时调节胃、肠运动的节律,促进二者协调运动。表现出与健康人胃相关的有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养老;表现出与健康人小肠相关的有通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其中阴陵泉、养老与胃、肠两脏都有关系。结论:从体表经穴观察相应脏腑的功能变化发现经脉(穴)与脏腑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关性关系,其效应规律可概括为"多经司控一脏"与"一经调节多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温和灸施灸前后温度变化特性,从温度角度探讨不同灸量影响灸效的意义。方法:用温度记录仪测量常用的3种灸量(5、10、15min)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施灸前、施灸过程中以及施灸后两个穴位(神阙、足三里)局部温度变化数值曲线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从穴位上看:局部温度基础值神阙>足三里,局部温度波动幅度神阙<足三里。不同灸量温和灸,神阙和足三里穴位表面温度上升后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和灸施灸结束后,神阙穴位局部温度不同灸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三里穴位局部温度不同灸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灸量刺激是影响穴位局部温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穴位间温和灸的温度效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催产素(oxytocin,OT)基因敲除小鼠胃排空的影响,探讨室旁核OT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活动中的作用。方法:8~9周龄OT基因敲除型及野生型小鼠两个亚组各20只,雌雄各半,每个亚组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内关组和针刺胃俞组,每组5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针刺处理,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内关组和针刺胃俞组分别电针单侧"足三里""内关""胃俞"穴15 min,随后用同位素锝-亚锡喷替酸(~(99m)Tc-DTPA)标记的牛奶0.1 m L灌胃(放射性活度为3 mCi/m L),灌胃完成后即刻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行胃排空检测50 min,用专用软件分析采集的原始数据,得到全胃半排时间(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胃排空曲线。结果:野生型小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减少,可加快野生型小鼠胃排空(P0.01,P0.05),电针"胃俞"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可抑制野生型小鼠胃排空(P0.01,P0.05);OT基因敲除型小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对OT敲除型小鼠胃排空无显著影响(均P0.05),电针"胃俞"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可抑制OT敲除型小鼠胃排空(均P0.01);胃排空曲线:OT敲除型小鼠的胃排空明显快于野生型小鼠。结论: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小鼠的胃排空影响程度不同,OT基因敲除可加速小鼠胃排空,且影响部分穴位的针刺效应,提示作为自主神经通路始动器的室旁核OT神经元,可能以神经及内分泌的形式参与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功能的调节,抑制胃排空。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胃炎是一种胃粘膜急性的、可逆性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根据经络学说和生物全息理论,采用点穴法治疗本病,操作简便,见效快,兹介绍如下.[治疗方法]1、穴位的选择:胃穴(即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头与掌骨底的中点)、内关、足三里.2、点穴操作:医者以拇指罗纹面为着力点,逐个点揉以上双侧穴位,点按的力量慢慢加大,旋揉的频率每分钟120至160次.点揉的时间以能够使穴位酸麻胀痛得气为度,一般需用10至20分钟.[注意事项]本病患者,胃穴局部的痛觉很敏感,点揉本穴力量只能慢慢加大,患者才能忍受.点揉本穴,拇指应触及第二掌骨桡侧浅沟的骨膜,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氧氯普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呃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2例住院患者按病历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6例甲氧氯普胺,10mg/次,1次/d,肌注。治疗组56例针刺联合甲氧氯普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针刺:三阴交、膻中、足三里、太冲、内关等;取仰卧位,不锈钢毫针(1~1.5寸0.3mm直径)迅速进针,手法轻稳,提插捻转得气后选择时机补泻,留针20min,每10min行针10~15s,共2次;(2)穴位注射:针刺5min后,双侧足三里皮下2cm各注射甲氧氯普胺1mL(5mL注射器),得气无反抽出血,迅速拔针。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呃逆频率、呃逆持续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1.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指呃逆频率、呃逆持续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甲氧氯普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呃逆),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生理状态下电针对穴位局部细胞外电离子浓度的影响,为探索电针穴位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20只,电针大鼠足三里穴60 min(1 m A,0.2 ms,2 Hz),同时采用微透析仪于足三里穴位局部以及非穴位部位收集组织液。分子探针膜部分采样共收集4 h,电针前生理状态60 min、电针时60 min、电针后60 min以及电针后120 min。对所得样品采用电解质分析方法进行即时分析,观察足三里局部Ca~(﹢﹢)、K~﹢、Na~﹢以及Cl~﹣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 足三里穴位局部Ca~(﹢﹢)离子浓度在电针时出现显著升高(P=0.003 vs电针前),此后逐步上升,至电针后60 min时穴位局部Ca~(﹢﹢)浓度到达高峰(P=0.75 vs电针时)。至电针后120 min Ca~(﹢﹢)离子浓度出现下降,与电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穴位局部细胞外Na~﹢及Cl~﹣离子浓度在电针时亦出现显著升高(P0.001,P=0.007 vs电针前)。电针后即逐步下降,至电针后60 min下降至(71.81±15.09)mmol/L与(57.42±14.30)mmol/L(P=0.09,P=0.07 vs电针时)。所测穴位处细胞外K~﹢浓度水平表现出与Na~﹢、Cl~﹣类似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刺激可使非穴部位细胞外Ca~(﹢﹢)、Na~﹢、K~﹢以及Cl~﹣离子浓度出现轻度升高,但是同电针前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vs电针前)。结论 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可诱导穴位局部细胞外Ca~(﹢﹢)、K~﹢、Na~﹢以及Cl~﹣离子浓度出现明显升高,电离子浓度在电针后不同时程出现下降。这为研究电针治疗生理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腹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排气排便,解除腹胀的疗效。方法:对46例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用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注射后30~60min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很快排气、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理气降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解除腹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特异性及有关影响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针刺组中设立穴位组(穴取"水沟"穴)、非穴位组(穴取患侧肋下髂嵴上10mm的固定点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以频率(60次/min、120次/min、180次/min)与时间(5s、60s、180s)组合而成的9种不同刺激参数(组别编号Ⅰ-Ⅸ)进行干预,通过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来评价治疗效应。结果:(1)针刺穴位组可以明显缩小MCAO大鼠病灶侧脑梗死面积;在9种针刺参数的干预下,穴位组总体效应趋势优于非穴位组。(2)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Ⅵ减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的趋势最明显(P0.05)。结论:(1)穴位针刺更能有效减少脑缺血后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具有穴位特异性优势。(2)穴位组Ⅵ(频率180次/min;时间5s)可以显著减小TTC染色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手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风池1组29例,风池2组31例,风池3组30例,风池4组30例。各组均以风池为主穴,风池1组:针刺方向为对侧外眼角,行手法捻转,频率为60 r/min;风池2组:针刺方向为喉结方向,频率为60 r/min;风池3组:针刺方向为对侧外眼角,频率为120 r/min;风池4组:针刺方向为喉结方向,频率为120 r/min。每周3或4次,共14次。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水平,评价眩晕程度,并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改善值组间比较,风池3组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各组NE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风池4组GABA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改善PCIV患者眩晕症状,不同针刺手法间有明显差异,风池3组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理病理两种不同状态下艾灸对穴位局部细胞外钾离子的不同影响,为探索艾灸对穴位局部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灸组、模型组、模灸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模灸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AA模型),其中空白组、模型组不予艾灸干预,空灸组、模灸组艾灸"足三里"30min。各组均用微透析仪于"足三里"穴位局部收集组织液,所得样品均用电解质分析方法进行即时分析,观察"足三里"局部钾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①生理状态下(空白组、空灸组),空白组在150min内细胞外钾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空灸组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灸前为(1.21±0.31)mmol/L,灸后缓慢升高,60min时达到高峰(2.38±0.42)mmol/L(P0.05),之后下降,至灸后150min时,钾离子浓度略高于灸前,也略高于空白组,在60min时空灸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理状态下(模型组、模灸组),模型组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在150min内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灸组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灸前为(1.09±0.12)mmol/L,灸后即有明显升高(1.96±0.18)mmol/L(P0.05),灸后60min、90mim时虽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1.87±0.29)mmol/L、(1.59±0.16)mmol/L(均P0.05);艾灸后的各个时间点模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理状态下艾灸能升高大鼠穴位局部钾离子浓度,但作用时间较短;在病理状态下艾灸大鼠"足三里"穴,局部钾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并且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针刺30名健康人不同穴位,观察针刺前后胃电平均幅值、频率的变化,比较针刺不同穴位对胃电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结果:胃电振幅均值针刺后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天枢与针刺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足三里要优于其它9个穴位(P0.05,P0.01),上巨虚和天枢也优于阳陵泉、曲池、外关、内关(P0.05,P0.01);对于胃电振幅变化率,针刺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天枢变化率明显,高于曲池、内关、合谷、外关(P0.05,P0.01),足三里要高于其它9个穴位(P0.05,P0.01),上巨虚和天枢也高于阳陵泉(P0.05,P0.01),其它穴位间未见明显差异;针刺前后对胃电频率无影响。结论:针刺不同穴位对胃电具有不同影响,不同穴位对健康人胃电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解民 《四川中医》2013,(7):81-82
目的:观察消痞健运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双侧胃俞或双侧足三里交替注射甲钴胺注射液,配合消痞健运汤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胃排空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消痞健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治疗效果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可作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刺双侧内关、膈俞辨证分型治疗膈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02例门诊患者使用针刺治疗以双侧内关和膈俞为主穴,根据病因采用三种配穴方案(饮食不节配伍双侧足三里,情志失和配伍双侧太冲,不明显诱因配伍双侧足三里、太冲和阴陵泉)。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穴位表面皮肤,穴位常规皮肤消毒,使用0.35mm×40mm(1.5寸)及0.35mm×25mm(1寸)毫针直刺,根据针刺穴位不同,针刺深度内关1寸,膈俞0.5寸,足三里1寸,太冲0.5寸,阴陵泉1寸,以平补平泻手法,穴位得气后,静留针20min。1次/d,连续治疗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94例,显效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双侧内关、膈俞辨证分型治疗膈肌痉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Shi H  Cheng B  Li JH  Chen SL  Tan QW  Jin ZG  Jing XH 《针刺研究》2010,35(5):323-329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后伊文思蓝(EB)渗出穴区肥大细胞聚集数量和脱颗粒变化及其局部P物质(SP)的表达,以揭示病理状态下穴位的组织细胞特征,确定肥大细胞和SP参与穴位敏化的过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空腹稀盐酸灌胃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5 h后尾静脉注射EB,模型组取EB渗出点"脾俞""胃俞"和旁开2 mm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正常对照组取对应点皮肤和皮下组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标记这些部位肥大细胞的聚集分布数量及脱颗粒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局部SP的分布并进行Western blot相对定量测定。结果:急性胃黏膜损伤后EB体表穴区渗出点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中肥大细胞呈现聚集,其数量和脱颗粒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脾俞""胃俞"旁开对照组(P0.05,P0.001),脱颗粒率也显著高于旁开点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EB渗出点和旁开部位均可见SP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其阳性纤维多分布于皮下。结论:在急性胃黏膜损伤时,体表出现的敏化穴位中肥大细胞参与了与疾病相关的体表穴位敏化过程,且其局部的SP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