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常规取穴多取1~1.5寸毫针,向对侧鼻尖方向斜刺。芒针是临床常用的针刺工具,因其针身较长,对医生把握适应证及针刺手法要求较高。笔者跟随军中名医葛书翰主任医师临证多年,葛书翰主任医师擅长运用芒针透刺风池穴治疗疾病,尤其是应用6寸以上芒针透刺风池穴治疗睡眠障碍,效如桴鼓。笔者习之,用于临床屡试屡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谈风池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煜  佟秋芬 《针刺研究》1998,23(4):292-293
风池穴为临床常用腧穴之一。治证广泛。由于本穴所处位置特殊,临广使用时针刺深度应控制在1.5寸以内,以防伤及延髓。又因进针方向不同,可以治疗多种不同类型疾病,临床应用广泛,掌握针刺深度和方向,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风池穴妙用五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跟随导师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风池穴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头部髓海之下,与阳维脉相连,既可以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又可充溢髓海,和解少阳。在临证过程中,根据配伍变化,应用风池穴治疗不同的疾病,其操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选取临证治疗中颈椎病、头痛、煤气中毒、斑秃、腰痛五则验案,对于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加以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有关研究表明,针刺风池穴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升高的血压[1],但是不是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均有效?为此,笔者在临床上以针刺风池对不同证型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性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宗俊主任医师临证近40年,精于辨证论治,针刺配穴严谨,博采众长,提出"因人刺治"的针刺思想,即对不同的疾病选用不同的针刺方法,而且非常重视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针刺手法.笔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以针刺为主治疗特殊感觉障碍的方法,特殊感觉障碍包括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的障碍,临床病种繁多,治疗方法多样,其中针刺疗法多受各临床医家青睐,运用传统针刺、现代针刺、特色针刺以及针药结合等不同方法,临证疗效肯定。收集了自2010年至今针刺治疗特殊性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案例报道为切入点,分析汇总各医家临证经验,求同存异,以求为临床医生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失眠是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常见临床表现,发病率有所上升,曹师博采众长,临证采用自拟安神定志汤合维生素B12注射液双侧风池穴穴位注射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深刺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针刺风池穴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72例偏头痛患者以门诊号为序,随机分为深刺组、常规针刺组、西药对照组3例。结果:深刺风池穴可以显著缩短头痛时间并延迟头痛复发时间。深刺组、常规针刺组、对照组3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深刺风池穴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针刺深度可以达到45-55mm,注意进针方向和手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CT成像精确解剖定位测量风池穴针刺安全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将23例成年自愿者按罗氏指数标准分为瘦人组10例、适中人组8例和胖人组5例.应用CT扫描技术测量风池穴的针刺危险深度和安全深度.结果:瘦人组、适中人组和胖人组风池穴针刺危险深度分别为(45.96±4.65)mm、( 48.42±3.87)mm、(51.36士5.21)mm;3组安全针刺深度分别为(33.39±3.43)mm、(36.75±2.98)mm、(39.03±4.16)mm.3组不同体型受试者测得的针刺危险深度、安全深度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P <0.05,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体型受试者针刺的危险深度和安全深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对RAMP1和5-HT1B受体的作用,探讨风池穴对偏头痛CGRP和5-HT信号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针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膜中动脉RAMP1和5-HT1B受体的影响。结果:电刺激大鼠硬脑膜可引起脑膜中动脉RAMP1增多、5-TH1B受体减少,无论是在造模前针刺风池穴还是在造模后针刺风池穴,RAMP1表达显著减少,而对5-TH1B受体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偏头痛发作期,存在着CGRP作用的激活和5-TH作用的抑制,针刺风池穴显然能影响偏头痛发作过程中的血管反应,而其主要作用可能是通过CGRP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方法: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治疗,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9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风池穴配合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刺风池穴治疗假性球麻痹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是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所引起,常为多次脑中风的后遗症。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为主证。笔者采用针刺风池穴治疗8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琴  陈邦国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59-660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943-194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风池穴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是治疗VBI最常用的腧穴之一。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针刺风池治疗VBI,但在进针角度即针刺方向上,各家经验不一:有向鼻尖斜刺者,有向喉结刺者,有向对侧眼球刺者,有向下颌刺者,更有横刺透风池穴。文章总结近年来针刺风池穴治疗VBI的相关文献,探讨各种不同针刺方向的疗效,为临床量化治疗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10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108例蒙阴县人民医院(276200)王登美平邑县中医院(273300)王登敏,刘霞,赵京法,孟兆纪蒙阴县蒙阴镇医院(276200)吕洪信关键词偏头痛;风池穴;针刺;穴位注射笔者自1992~1994年,采用针刺风池穴为主,配合...  相似文献   

16.
风池穴为治疗偏头痛的要穴,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据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风池穴的研究,对其针刺方法、作用机制、针刺安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姜占成 《河北中医》2011,33(6):888-890
笔者临证数载,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思维及治疗方式感悟颇深,兹将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临证经验整理如下。1重视阴阳两经,眼针、体针并施治疗中风历代医家对中风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摸索出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对于中风的针刺治疗,认识精深,见解独到,有别于传统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风池穴拿、捏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6例和药物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针刺加风池穴拿捏法治疗以及口服安定或舒乐安定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风池穴拿捏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可以避免安眠药的一些副作用,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纳入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入受试者60例,其中健康者30例,颈痛患者30例。根据受试者的入组的先后顺序由同一名针灸医师进行一次针灸治疗,并进行针刺得气感的评价。运用SLY-HFM手持式测痛仪在受试者接受针刺治疗前对受试者的颈部风池穴的压痛阈值进行测量。结果:颈痛患者的风池穴压痛阈值比健康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压痛阈值更低(P0.05)。患者得气感痛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容易出现痛感(P0.05)。结论:机体不同状态疾病特异性腧穴压痛阈值不同,以患者压痛阈值更低;患者得气感痛感及压痛阈值存在性别差异,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配合平衡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针刺风池穴、平衡区为针刺组36例与药物对照组30例疗效比较。结果: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能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但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风池穴、平衡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能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