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与病理分级及PSA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显像诊断骨转移与病理分级及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探讨其发生骨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进行全身骨显像和术后进行病理分级,同时观察这些患者的术前血清PSA的水平。结果:77例前列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中有33例发生骨转移,占42.86%(33/77)。其中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之间骨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随着PSA值的升高,骨转移的比例也明显增加,PSA大于PSA 20ng/ml时骨转移率为54.90%。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与分化程度、血清PSA值有一定关系,低分化或PSA大于PSA 20ng/ml发生骨转移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PSA联合ECT骨显像检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前列腺癌患者110例,对照最终病理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及ECT骨显像检测与骨转移的关系。结果:骨显像阳性患者64例,单个核素浓聚灶11例,经病理确诊为转移灶8例,另3例为良性病变;2个以上病灶53例,病理活检全部确诊为转移癌。46例患者经手术确实后,再行抗雄激素治疗,43例转移灶数目明显减少,转移范围缩小。E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3%,92.9%,90.9%。PSA<10μg/L无骨转移,PSA>100μg/L的患者全部为骨转移;以PSA>20μg/L为临界值,其诊断的准确性最高,达到91.8%,PS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6%,85.7%。结论:骨显像与血清PSA浓度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血清PSA、fPSA及fPSA/PSA比值的联合检查,探讨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及30例良性病变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在行全身骨显像的前后1周内进行血清PSA、fPSA及fPSA/PSA比值测定。结果:9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59例发生骨转移,占65.56%。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以骨盆转移最多,其次是脊柱,胸骨最少。与良性病变患者组比较前列腺癌骨转移组、未转移组血清PSA、fPSA水平明显升高,fPSA/PSA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未转移组比较,骨转移组血清PSA、fPSA水平明显升高,fPSA/PSA比值明显降低(P<0.01)。骨转移组中多发骨转移者血清PSA、fPSA水平明显高于单发骨转移者,多发骨转移者fPSA/PSA比值水平明显低于单发骨转移者(P<0.01)。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PSA、fPSA及fPSA/PSA比值测定,对于诊断骨转移,特别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单发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MRI、CT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比较,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肘静脉注射99mTc-MDP 925MBq,约3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在行全身骨显像的前后1周内进行MRI、CT、PSA测定。结果:全身骨显像与MRI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阳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且有较高的阳性一致率,均高于CT检查;全身骨显像显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为骨盆、脊柱;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PSA值明显高于无骨转移者。结论:全身骨显像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首选方法,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颖  徐晓辉  田华  何涛 《华西医学》2010,(7):1294-1296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测定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0月50例前列腺癌(PCa)患者骨显像结果及PSA、ALP、BAP测定结果。结果 50例Pca患者骨显像阳性率为70.0%。35例Pca骨转移患者分布在PSA〉20.0ng/mL时占97.1%,BAP〉20.1μg/L时占88.6%,ALP〉130.0μg/L时占94.3%。血清PSA、ALP、BAP水平随着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级的增高而逐步增高,呈高度正相关。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仍然是目前诊断PCa骨转移的主要方法;PSA、ALP、BAP亦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PSA〉20.0ng/mL时,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的浓度判断前列腺癌是否存在骨转移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OPG浓度,同时采集患者术前ECT骨扫描以及Gleason病理评分.分析血清OPG浓度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及Gleason病理评分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ECT骨转移阳性前列腺癌患者血清OPG浓度[(16237.19±5144.26)ng/L]明显高于骨转移阴性前列腺癌患者[(12123.32±4136.50)ng/L].Gleason评分的高低与血清OPG浓度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血清OPG浓度对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是否有骨转移有重要临床价值,血清OPG浓度与前列腺癌Gleason病理评分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前列腺癌患者,70例良性疾病患者全部进行血清PSA,FPSA检测,并同时对80例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另选择60例健康男性检测血清PSA,FPSA结果作为对照组。并计算FPSA/PsA比值。【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PSA,FPSA结果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男性(P〈0.01)。【结论]PSA,FPSA检测联合骨显像对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N端骨钙素(N-Osrteoc)、骨桥蛋白(OP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3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分为无骨转移组(40例)和骨转移组(53例).采用罗氏Co...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 PSA)/PSA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核素全身骨扫描结果确定骨转移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的血清PSA和f PSA水平,分析血清PSA和f PSA/PSA水平与患者骨转移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86例前列腺癌患者经核素全身骨扫描检查确定55例阳性和31例阴性;骨转移组患者的PSA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f PSA/PSA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为20μg/L以上组的骨显像阳性率最高,且在PSA高于20μg/L组中,f PSA/PSA不超过0.18的患者的骨显像阳性率明显高于f PSA/PSA高于0.18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A和f PSA/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之间密切相关,可用于患者有无骨转移的诊断;若PSA在20μg/L以内,可密切随访;若在20μg/L以上,特别是f PSA/PSA不超过0.18时,应采用骨扫描来检查有无骨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PSA与ECT骨显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我院进行ECT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60例,按照是否发生骨转移分为骨转移组(n=40)和非骨转移组(n=20),对比不同PSA值与前列腺癌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转移组PSA均值为(87.8±21.5)μg/L,非转移组PSA均值为(27.8±14.5)μg/L,转移组PSA值较非转移组更高(P<0.05);PSA值<10μg/L未发生骨转移,>100μg/L全部发生骨转移,PSA值与骨转移分级呈正比关系。结论:一般情况下,患者PSA值与骨转移分级呈正比关系,但不排除PSA值<20ug/L仍出现骨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LP、PSA及其相关指标(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以ECT、X线片、CT/MRI或骨活检诊断骨转移,分析ALP、PSA、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转移104例(62.3%),非骨转移63例(37.7%)。骨转移组ALP、PSA及PSAD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均P〈0.01),而两组间fPSA/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50ng/m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20~50ng/ml组、〉10~20ng/ml组和≤10ng/ml组(均P〈0.05);ALP〉90U/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ALP≤90U/L组(P〈0.05);PSAD〉0.4ng.ml-1.cm-3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D≤0.4ng.ml-1.cm-3组(P〈0.05)。以ALP〉90U/L、PSA〉50ng/ml和PSAD〉0.4ng.ml-1.cm-3为界分别分析ALP、PSA、PSAD、PSA+ALP、PSA+PSAD和PSA+PSAD+AL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发现指标联合应用后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单一指标好,PSA+PSAD+AL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佳,分别为100%、79.17%、91.38%及100%。结论 ALP、PSA及PSAD均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有无骨转移的可靠指标,PSA+PSAD+ALP联合应用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当患者PSA〈50ng/ml、PSAD〈0.4ng.ml-1.cm-3及ALP〈90U/L时,几乎可排除骨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s,TIDCs)的数量与活化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分析前列腺癌组织TIDCs的表达与患者血清PSA值、年龄、Gleason评分、骨转移等情况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技术标记28例前列腺癌组织及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树突状细胞(dendriti ccell,DC)的CD1a及CD83分子,镜下观察被标记的DC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并人工计数,比较良性和恶性前列腺组织的DC的CD1a及CD83的均数,使用student—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28例前列腺癌患者CD1a、CD83、年龄、PSA、Gleason评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前列腺癌组织DCCD1a多分布在癌周,染色浅,数量比前列腺增生组织CD1a的数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DCCD83亦分布于癌周,染色较浅,数量比前列腺增生组织CD83的数量略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CD1a、CD83、年龄、PSA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TIDCs多分布在癌周,总体数量(用CD1a标记)较良性前列腺组织少,活化的TIDCs(用CD83标记)的数量与良性组织相差不大;CD1a、CD83与年龄、PSA、Gleason评分及骨转移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标记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融合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PET/CT)显像、11C-胆碱(11C-CHO)PET/CT显像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骨显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43例男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7.47±11.87)岁,年龄范围为55~89岁。所有患者行18F-PSMA-1007 PET/CT显像、11C-CHO PET/CT显像及SPECT骨显像检查。分别统计18F-PSMA-1007 PET/CT显像、11C-CHO PET/CT及SPECT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计算三种方法各自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比较各自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43例前列腺癌患者中,27例患者出现骨转移。18F-PSMA-1007 PET/CT显像示26例患者发生骨转移,漏诊1例;11C-CHO PET/CT显像示24例患者发生骨转移,误诊1例,漏诊4例;SPECT骨显像示23例患者发生骨转移,误诊3例,漏诊7例,三者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3%(26/27)、100%(16/16)、97.7%(42/43);85.2%(23/27)、93.8%(15/16)、88.4%(38/43);74.1%(20/27)、81.3%(13/16)、76.7%(33/43)。18F-PSMA-1007 PET/CT显像、11C-CHO PET/CT和SPECT骨显像ROC曲线的AUC和95%CI分别为0.981(0.885~1.000)、0.913(0.763~0.967)、0.777(0.624~0.889)。三种检查的AUC曲线下面积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7例患者三种方法检出的骨转移灶的数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18F-PSMA-1007 PET/CT显像与SPECT骨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4,P=0.013),18F-PSMA-1007 PET/CT显像与11C-CHO PET/CT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60,P=0.873);11C-CHO PET/CT显像与SPECT骨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5,P=0.037)。结论 PET/CT显像较SPECT骨显像能发现更多的骨转移灶。18F-PSMA-1007 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式。在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情况下,能够精确地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ethylene diphosphonate,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所显示的肺癌骨转移病灶的图像特点及SPECT/CT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病理证实为肺癌、初次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诊断为肺癌骨转移的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SPECT/CT图像特点,经病理诊断或再次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随访确认,分析SPECT/CT显像所示肺癌骨转移病灶的部位、数量、放射性分布及CT表现的特点。结果:113例患者共482处病灶纳入本研究,肺癌骨转移病灶429处。肺癌骨转移病灶中位于脊柱者占50.6%(217/429),胸廓者占29.1%(125/429),骨盆者占17.0%(73/429),四肢者占2.1%(9/429),颅骨者占1.2%(5/429)。肺癌骨转移病灶SPECT/CT图像表现为放射性异常浓聚者占90.7%(389/429),无放射性分布异常者占9.3%(40/429);CT图像表现为成骨性转移者占41.0%(176/429),溶骨性转移者占50.3%(216/429),混合性(兼有溶骨和成骨)转移者占4.0%(17/429),骨质形态学正常者占4.7%(20/429)。11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同时伴有良性病灶,共53处。结论: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居首,胸廓次之;肺腺癌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以成骨性转移多见。SPECT/CT诊断肺癌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3~2010年我院51例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或骨转移瘤病理证实.骨转移通过静脉注射555 ~ 925 MBq 99mTc-MDP后通过SPECT/CT采集分析证实,部分经骨肿瘤切除或骨穿刺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接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的内分泌治疗.统计其骨转移的部位分布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和Gleason评分对骨转移的预测,分析内分泌治疗对骨痛缓解的有效性和生存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55 ~ 85岁,平均(72.5±8.5)岁.初诊时骨转移的发生率为92.2% (47/51).骨盆转移占21.5%,腰椎转移占29.0%,胸椎转移占15.0%,颈椎转移占3.7%.其中PSA ≥20 ng/ml者44例(86.2%),其骨转移率达100%;DRE检查阳性者39例(76.5%);Gleason≥8分者20例(39.2%);cTNM分期≥T3期者39例(76.5%).经治疗后80%的患者骨痛症状缓解.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67.8%、54.1%.结论中老年男性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要考虑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若患者PSA≥20 ng/ml,DRE触及结节,Gleason≥8分,cTNM分期≥I3期,发生骨转移的机会大.转移以骨盆、腰椎转移率最高.内分泌治疗可有效缓解骨痛和转移进展.PSA与骨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与弥散成像(DWI)在疑似前列腺癌(PCa)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直肠指检或B超异常的疑似PCa患者,其中69例采用MRS检查,53例采用DW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的(Cho+Cr)/Cit比值或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比术后病检结果,分析比较MRS组及DWI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所有患者均于磁共振检查1个月内获得病理结果,其中MRS组PCa病人21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48例。PCa与BPH(Cho+Cr)/Cit比值分别为(1.19±1.08)及(3.23±2.30),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0.78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及75%。DWI组PCa病人15例,BPH病人38例。在取b值1000s/mm。时,PCa与BPH的ADC值分别为(0.783±0.14)×10^-3mm^2/s及(1.39±0.15)×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下面积0.862,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8.1%及91.5%。【结论】MRS及DWI均是无创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检查,在PCa筛选方面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DWI诊断效能高于M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尿液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含量与骨转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前列腺癌患者尿液中的NTx含量,将临床明确诊断骨转移与无骨转移两组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转移组24例,非骨转移组30例。骨转移组患者的尿液NTx含量平均385.22nmolBCE/mmolCr,非骨转移组为73.76nmolBCE/mmolCr,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以NTx含量诊断骨转移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6.5%和71.4%。结论 NTx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其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前列腺癌患者(58例)和前列腺其他疾病患者(58例)血清PSA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其他疾病组的PSA水平,并将前列腺癌病人按分期分为A、B、C、D四组,统计各组在PSA正常值区(0~4ng/ml)、PSA值灰区组(4.1~10ng/ml)、PSA值升高区(10.1~20ng/ml)、高危区(>20ng/ml)四个区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前列腺癌组PSA为(72.34±69.87)ng/ml,对照组PSA为(3.47±2.3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5)。前列腺癌患者的分期和PSA值分布情况:A期7例,2例位于PSA灰区、3例位于PSA升高区、2例位于PSA高危值区;B期12例,2例位于PSA正常值区、1例位于PSA灰区、5例位于PSA升高区、4例位于PSA高危值区;C期9例、1例位于PSA灰区、3例位于PSA升高区,5例位于PSA高危值区;D期30例,2例位于PSA升高区、28例位于PSA高危值区。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SA值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6,P<0.05)。结论 PSA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PSA值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SA值越大,临床分期越晚,对前列腺癌患者的分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提高预测特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胃癌术后患者112例,共行PET/CT检查150例次,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法(SUVave),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半年以上。结果:112例患者中,16例存在肿瘤复发和转移,PET/CT诊断残胃复发的灵敏度为81.2%,特异性100%,准确性97.3%。复发病灶SUVave为4.4±1.2,吻合口炎性病灶SUVave为2.6±0.5,两者差异显著(t=3.9370,P=0.0005)。PET/CT诊断胃癌术后肿瘤转移的灵敏度94.1%、特异性96.7%和准确性95.5%。26例行两次以上PET/CT检查,第一次PET/CT检查发现复发或转移15例,经放化疗后6例PET显像示病情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均存活;9例治疗后PET显像示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者出现新病灶,患者存活时间为3个月至1年。结论: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并在监测胃癌术后复发放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