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所于2000~03~2006—12应用龙血竭粉外敷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并感染56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最大52岁,最小2岁,平均21.5岁。所有病例既往均有先天性耳前瘘管并感染、脓肿切排史,其中左耳27例,右耳29例;本次发病病史最长1个月,最短15d。体检t所有病例创面在耳屏及耳轮脚前,表面皮肤缺损,创面有肉芽组织生长及脓性分泌物,面积最大3.2cm,最小1.2c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缩短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后换药时间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切开排脓时用刮匙彻底搔刮伤口,清除坏死组织、不健康肉芽组织及坏死的瘘管上皮,然后局部实施压迫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切开排脓换药,抗感染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15.61±5.82)d,对照组(25.51±9.05)d,实验组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对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患者采取切开排脓时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后局部实施压迫治疗的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换药时间,提高愈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耳前瘘管感染期Ⅰ期手术切除的疗效,以提高耳前瘘管的治愈率.方法 分析我院62例耳前瘘管感染期门诊行Ⅰ期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中60例切口Ⅰ期愈合,术后6~7 d拆线,伤口无红肿、开裂;2例感染,予加强抗感染,并坚持每日换药,术后2周伤口愈合拆线.随访1年,痊愈60例(96.8%),3个月后复发2例(3.2%),再次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积极控制感染后,尽早行Ⅰ期手术切除,术中严格控制出血,保持术野清晰,完整切除囊壁及与正常组织紧贴的瘘管上皮组织,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笔者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1对17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后复发患者17例,均为单侧耳(左耳12例,右耳5例),男9例,女8例,年龄14~34岁.上次手术距本次手术间隔时间为8个月~6 a,主要症状为耳前手术区易感染及脓肿形成,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第2鳃弓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瘘管口多位于耳轮脚前,瘘管深浅不一,呈分枝状,常深入耳廓软骨内。平时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局部红肿疼痛。反复感染形成囊肿或脓肿。破溃后形成脓瘘或瘢痕。无感染时可不作处理。在急性感染期,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对已形成脓肿者,应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后,行瘘管切除术。手术时若有瘘管残留,常常导致瘘管复发。对于复发性耳前瘘管,需再次手术治疗,但手术的难度更大,复发率更高。我科收治此类患者47例,经手术后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颌下感染致脓肿并非少见,切开引流常留下疤痕,影响容貌,不受欢迎。笔者从1984年3月~1990年5月采用非切开引流法治疗颌下脓肿3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3例。年龄3个月~4岁。颌下脓肿于左侧14例,右侧17例。发现颌下感染至本院就诊时间3~7天,均经穿刺证实颌下脓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碘酊换药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治疗中减少复发的意义。方法:常规局麻下切开感染的瘘管,彻底清创后,以2%碘酊换药3天。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复发。结论:经过实践证明,本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费用低,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碘酊换药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治疗中减少复发的意义。方法:常规局麻下切开感染的瘘管,彻底清创后,以2%碘酊换药3天。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复发。结论:经过实践证明,本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费用低,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颌面间隙感染形成脓肿后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0 ~2009 年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64 例颌面间隙感染病例在超声下穿刺,使用甲硝唑及庆大霉素药物灌洗治疗,对这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治疗方法 及治愈率进行评价.结果 164 例患者中145 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局部肿胀消退,包块缩小,急性炎症基本控制.16 例穿刺治疗后脓肿变浅,皮下行脓肿切开引流,2 例急性期后手术切除,病理为炎性包块.1 例穿刺液涂片结核菌阳性,转传染科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8.41 %.结论 颌面间隙感染在脓肿形成早期采用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可以尽早排除感染物脓液,局部应用药物浓度高,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缩短病程,降低治疗费用,避免切开排脓形成瘢痕,对深部脓肿、脓肿形成早期尤其适合.该治疗方法 操作简单,成本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海澜 《全科护理》2016,(23):2427-2428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对感染期耳前瘘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癀片口服联合外敷同时进行治疗感染期耳前瘘管32例。[结果]32例病人7d内治愈21例,7d~10d治愈6例,10d治愈5例。[结论]采用新癀片对感染期耳前瘘管进行保守治疗疗效明显,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变异型耳前瘘管病人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25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病人资料,对其中14例资料完整的变异型耳前瘘管的病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干预等。[结果]同期耳前瘘管病人中14例属变异型耳前瘘管。14例病人均有过瘘管感染病史。3例开口于耳甲腔或耳甲艇,5例开口于耳轮脚前及耳后沟,2例开口于耳轮脚上及外耳道口边缘,4例开口于外耳道及耳后沟。术后11例病人伤口Ⅰ期愈合。1例病人术后5d出现伤口裂开,耳郭软骨外露,予纳米银抗菌凝胶护理伤口1周,创面二期愈合。2例病人术后3d发现伤口流脓感染,细菌培养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抗感染治疗及积极护理换药,二期愈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术前详细专科护理检查可避免变异型耳前瘘管的漏诊。适当手术技巧配合显微镜、新颖的抗菌敷料应用及积极护理干预,是治愈变异型耳前瘘管术后感染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耳前瘘管为胚胎时期形成的第一、二鳃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裂封闭不全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国内文献报道患病率一般为4.46%~12.00%,是耳科门诊的常见病.瘘管开口小,平时无任何不适感,所以常常不引起病人及家长的注意.挤压时可有少量有臭味的黏液或皮脂腺样物自瘘管口溢出.如有继发感染,则局部发生红肿、疼痛、脓肿,反复发作的病人,瘘管附近皮肤发生溃烂、结疤.先行控制急性炎症,局部形成脓肿者应给予切开排脓,常规对反复发生感染的瘘管应给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李玉云  刘碧霞  梁剑华 《妇幼护理》2022,2(12):2763-276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儿童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行切开排脓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 收治的 98 例行切开排脓术的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 各 49 例。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换药时间、痊愈时间、复发率、治疗效果、护理满意 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乙组的换药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P<0.05)。乙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 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 在行切开排脓术治疗的耳前瘘管感染伴脓 肿患儿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促进患儿痊愈,改善生活质量,避免疾病复发,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病例] 女,27岁.因反复发作左侧颌面部瘘管18个月就诊.18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左侧颌面部肿痛,在他院诊断为颌面部脓肿,予切开引流,红肿消退后形成瘘管,流脓1月余,瘘管封闭,之后分别于11个月、4个月前颌面部又出现肿痛,并二次行瘘管手术切除,近日复发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赵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72-72,F0003
耳前瘘管为耳鼻喉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若继发感染则局部红肿、疼痛、流脓,若反复发生感染,瘘管附近皮肤溃破形成数个脓瘘,给病人带来痛苦,并且增加经济上的负担。耳前瘘管感染形成脓肿若按以往常规换药方法处理,需要时间长,有的长达2~3个月,甚至更长,而且非常容易复发。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 1998~ 2 0 0 1年在我院门诊换药的 180例外科感染患者 ,排除患有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全身性疾病者。其中男 98例 ,女 82例 ,年龄4个月~ 76岁 ,平均年龄 46岁。脓肿切开 92例 (乳腺脓肿 5 0例 ,四肢皮下脓肿42例 ) ,手术切口感染 5 3例 ,外伤感染35例。1.2 方法。按就诊次序依次给予单纯换药、换药加口服阿奇霉素及换药加外用阿米卡星治疗。1.3 评价标准。处理 7d后伤口愈合 ,无渗液红肿者为有效 ,否则为无效。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对临床资料和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1 5 结果。普通…  相似文献   

17.
赵海云  佟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83-2983
目的探讨复发性先天性耳前瘘管再次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0-01-2010-01 24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后复发病例再次手术治疗。术中切除深筋膜浅面以外的疤痕、肉芽、瘘管及靠近瘘管的耳轮角软骨。留置胶片引流,稍加压包扎,术后用抗生素3~5 d预防感染。结果 24例均一次性治愈,切口愈合好,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切除与瘘管靠近的部分耳轮角软骨是防止瘘管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积雪苷霜在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56例,按换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观察组采取复方黄柏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换药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碘伏换药法。比较2组伤口情况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评分和创面色素沉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换药法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66例颈深部组织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深部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治疗体会。方法:对66例颈深部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上呼吸道感染22例,急性化脓性扁桃炎32例,咽喉及食道异物9例,不明原因3例。66例中61例行颈深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加多联抗生素联舍治疗,5例行大剂量抗生素全身用药。63例康复,治愈率94%。3例死亡(2例咽旁脓肿合并败血症引起死亡,1例咽后壁脓肿合并心脏病死亡)。结论:颈深部组织感染一经确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脓肿形成的病例,应早日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积极控制并发症,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耳前瘘管为胚胎时期形成的第一、二鳃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裂封闭不全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国内文献报道患病率一般为4.46%~12.00%,是耳科门诊的常见病.瘘管开口小,平时无任何不适感,所以常常不引起病人及家长的注意.挤压时可有少量有臭味的黏液或皮脂腺样物自瘘管口溢出.如有继发感染,则局部发生红肿、疼痛、脓肿,反复发作的病人,瘘管附近皮肤发生溃烂、结疤.先行控制急性炎症,局部形成脓肿者应给予切开排脓,常规对反复发生感染的瘘管应给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