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安阳市饮用桶装饮水的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饮用桶装饮水的卫生状况,保证饮用桶装饮水的卫生安全。方法对各类桶装饮用水和经饮水机的桶装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桶装饮用水总合格率为88.89%,桶装饮水经饮水机后水质合格率为32.67%,多数饮水机使用后未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饮水机清洗消毒后水质合格率显著上升,为84.56%;和清洗消毒前水质合格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87.98、P<0.01),但仍低于桶装饮水,水质不合格指标为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饮用桶装饮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饮水机未进行消毒,为保证饮用桶装饮水的卫生安全,应对饮水机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并注意桶装水更换过程的卫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理州桶装饮用水卫生微生物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及饮水机造成的污染状况,为桶装饮用水的食品安全措施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确定检测方法。按照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2014年-2015年对大理州内各个桶装水品牌的送水销售服务站的66份桶装水进行监测,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6.06%;卫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25.76%。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与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卫生指标合格率分别为25.00%、25.81%。未经过和经过饮水机的桶装饮用水的卫生微生物指标超标率分别为53.85%、87.50%;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3.85%、7.50%。结论此次监测的桶装饮用水存在卫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有较高检出率的问题。桶装水产品的监管需要加强,同时饮水机消毒规范制定及监管也是保障桶装水饮水安全不可或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桶装饮用水的饮用周期和饮水机的清洗消毒间隔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以开封使用的饮用水和经过消毒的10台饮水机作为实验对象,检测不同时段饮用水和饮水机热水口、冷水口、内胆三个环节微生物变化情况。结果:桶装水在开封后5 d内饮用冷水比较安全,到第7天饮用就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至第10天时桶装饮用水菌落总数全部超标;对饮水机消毒后5个月内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变化最为显著,热水口、冷水口、内胆三个环节中以内胆最易受污染。内胆在0.5个月受到细菌污染,在1个月受到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结论:为避免发生二次污染,确保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建议桶装饮用水在开封后应尽量在7 d内饮用完,3 d后要尽量喝热水;饮水机每间隔1个月要进行清洗消毒,在夏季最好半个月清洗消毒一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桶装饮用水及饮水机的卫生状况,保证消费者饮水安全。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方式,对绍兴市20家用户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饮水机冷出水口的水及饮用机配套用具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大肠菌群合格率也较低。结论桶装饮用水及饮水机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270户居民桶装饮用水-饮水机微生物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饮水机 ,饮用桶装纯净水已为部分城镇居民用户及办公场所接受 ,对桶装饮用水的卫生微生物学质量也时有争议 ,为此作者于 1999年 6月 10日至 8月 18日在某市对使用18个厂家饮用桶装水的 2 70个居民用户及办公室饮水机的冷、温出水进行了抽样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桶装饮用水分属 18个厂家 ,每个厂家随意提供未开桶饮用水及饮用该厂家饮用水之用户 15个。其用户可以是居民户 ,也可以是办公室用户。饮水机使用时间从 1个月至 1年半不等。1.2 检测方法按 GB1732 4— 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执行。其…  相似文献   

6.
桶装饮用纯净水开封后保质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桶装饮用纯净水开封后在饮水机内的安全饮用时间。方法:在秋、冬、春3个季节里,采用经检验合格同一批次的15桶饮用纯净水分别放置在清冼消毒后的饮水机上进行模拟跟踪实验,检测饮水机出水口微生物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放置在饮水机上的桶装饮用纯净水随饮用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合格率不断下降。实验第3天饮用水内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80%~93%,第7天合格率减少到46%~86%,第14天后合格率已减到46%以下。霉菌及酵母菌的情况与细菌大致相同,也是随饮用时间的延长,合格率不断下降。结论:建议消费者在饮用桶装纯净水的时候,尽量缩短其饮用时间,一般3d以内为安全饮用时间,最长不宜超过7d。确保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安全卫生,饮水机应定期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校饮水污染突发事件频繁发生,2002年及2004年共有4年学校因自备水源污染导致学生感染性腹泻病暴发。学生用桶装水卫生管理混乱,饮水机不定期清洗消毒,导致桶装水存在污染隐患,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管理,我们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对长春市学校学生饮水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8.
商丘市幼儿园饮用水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市幼儿园幼儿的日常饮用水情况。方法编制《幼儿园日常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市区内的幼儿园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58份,所有幼儿园都购买桶装水作为日常饮用水。86.2%的被调查者是烧开后让幼儿饮用,享受饮水机售后服务的只占31%,对饮水机进行定期清洗消毒的占72.4%,没有消毒的占27.6%。结论幼儿园饮水存在一定问题,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强安全饮水的教育和检查,切实提高幼儿的健康饮水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濮阳市学校桶装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确保学生的饮水安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濮阳市城区、各县区托幼机构、小学、中学饮用的桶装水分别采样检测和现场调查。结果180份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85.56%,以微生物超标为主,不同季节合格率有明显差异,冬春季合格率明显高于夏秋季,中学桶装水合格率高于托幼机构和小学。结论学校桶装饮用水存在微生物污染状况,加强桶装饮用水器的清洗消毒和提高桶装饮用水的周转率,是保证学校桶装饮用水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通市经饮水机后的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饮水安全。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市40个公共场所的桶装饮用水以及经饮水机后饮用水进行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按照GB/T 4789.21-2003进行检测,铜绿假单孢菌检验方法参照GB/T 8535-2008进行检验,根据GB 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原装桶装饮用水以及经饮水机水样(0 h)合格率分别为100%,87.5%(确切概率法P=0.116);桶装饮用水经饮水机冷水水样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合格率明显降低(χ2=78.38,P<0.05);饮水机未清洗时间越长,铜绿假单孢菌的检出率越高(χ2=10.26,P<0.05)。结论该市经饮水机后桶装饮用水合格率较低,桶装水开封后要尽快饮用完毕,饮水机要定期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1.
饮水机出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饮水机出水物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检测33台饮水机饮用前桶内纯净水、饮用3天后、饮用7天后冷、热水出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结果饮用前桶内纯净水、饮用3天后冷、热水出水、饮用7天后冷、热水出水的超标率分别为15.2%,45.5%、12.1%、69.7%和21.2%,尤以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超标明显.7天冷水出水超标率明显高于3天冷水出水,P<0.05.结论饮水机冷水出水微生物污染严重,且随饮用时间延长,超标率不断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上海市闵行区学校公用饮用水供给方式进行调查,为寻找科学合理安全的学校饮水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学校饮水基本情况来源于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管理科室,选用纳滤(简称NF)处理供水方式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学校供水方式主要有桶装水、开水与管道直供水等;水质污染以桶装水为主,主要为细菌总数超标,合格率低的仅为11%,最高也仅为75.72%;长远来看,桶装水成本较直供水要高,管理相对繁琐。结论纳滤处理+臭氧消毒的全封闭供水方式建造与日常维护成本较低且相对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学校供水方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区17个新建小区使用中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17个新建住宅小区使用中水卫生现状,为排除生活饮用水污染隐患及中水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指导。方法:选择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后新建成的17个小区,对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和居民进行调查;采集生活饮用水和中水的水源水及末梢水,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居民使用中水的整体满意率为63.64%;反应中水水质的主要问题有异色、异味和异物;小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中水水质合格率低,但未发现对生活饮用水产生影响;市政中水和自建中水水质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酚A与女童性早熟发病的关系;首次尝试了解生活习惯与双酚A暴露及性早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7-12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性早熟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女童各44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两组女童尿液双酚A浓度;通过自编问卷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双酚A暴露的生活习惯。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尿液双酚A检出率分别为70.45%和4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5);病例组尿液双酚A浓度高于对照组(Z=3.49,P<0.01);是否饮用桶装水热水可能是女童患有性早熟的弱危险因素(β=0.967 8,χ2=3.870 3,P=0.049 1,OR=2.632,95%CI:1.004~6.903)。 结论 双酚A暴露可能与女童性早熟发病有关;正常对照组女童亦有较高的双酚A暴露率;尿样更适合用来评估人体双酚A暴露情况;常饮用桶装水热水可能增加女童患性早熟的风险;正确合理地使用塑料制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连市桶装饮用水(纯净水、矿泉水)卫生质量,以便进一步规范桶装水的生产,为卫生监督、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对大连市57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和样品检测。[结果]共检测127份水样,合格的78份,合格率为61.42%。2006、2007年合格率分别为52.42%、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产桶装饮用水的合格率较低,加强监管后生产企业对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重要性有明显提高。但本市桶装饮用水在生产环节上存在问题,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厂家的高度重视,加强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湖北省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2015年随机抽取湖北省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桶装饮用水共209批次,按照国家标准对其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计数、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个项目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9批次桶装饮用水总合格率为54.07%(113/209),其中合格率最低的项目为菌落总数(55.50%),其次分别为霉菌和酵母(89.95%)、大肠菌群(91.39%)、致病菌(99.52%).不同属地和不同抽检领域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省会城市、地市、县级及以下生产企业产品合格率依次降低,生产领域产品合格率明显高于流通领域.结论 2014—2015年湖北省桶装饮用水微生物项目合格率较低,应引起生产企业和食品监管部门的重视,加强对桶装水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饮水习惯。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者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问卷经核实后输入计算机。结果 401名入选居民,平均年龄为(39.6±10.8)岁,男女约各占一半,汉族为主,文化程度以大专为主,家庭收入在5 000~9 999元/月之间居多。调查结果表明,男性饮水摄入总量、饮茶量多于女性,豆浆及乳类摄入量少于女性,白开水、豆浆及乳类摄入人数少于女性;不同年龄段居民瓶装水、桶装水、饮料、饮茶、豆浆及乳类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瓶装水、桶装水、饮料、咖啡摄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白开水、瓶装水、饮茶、豆浆及乳类、咖啡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茶、咖啡、豆浆及乳类摄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家庭收入居民饮水摄入总量、饮茶、豆浆及乳类、咖啡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开水、桶装水摄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者饮水摄入总量,饮料摄入量多于非吸烟者,饮茶摄入量少于非吸烟者,吸烟者饮茶人数少于不吸烟者;饮酒者饮料摄入量多于不饮酒者,饮料、豆浆及乳类饮用人数多于不饮酒者;不同体质指数居民饮料、豆浆及乳类、咖啡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咖啡摄入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加强桶装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方法]按照国家有关卫生监测标准的规定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对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全市监测桶装饮用纯净水样品合格率为58.6%。主要是部分产品微生物超标,微生物各指标中不合格项主要是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分别占62.1%、34.5%。[结论]应加大对桶装饮用纯净水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各环节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随州市曾都区幼儿园、中小学校饮水卫生状况。规范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管理,防止因饮用水污染而引起的学生介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方法:对随州市曾都区61所幼儿园、中小学的生活饮用水,按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检验和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随州市曾都区内的幼儿园、中小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仅为11.1%,主要污染物有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电导率、锰、浑浊度、铁;饮水机出水口纯净水与原桶装纯净水有显著差异。结论:随州市曾都区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应落实相应的消毒措施,加强校内饮水机卫生管理,保证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